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城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展开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3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娄山关是由四川入黔北的咽喉,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第二次娄山关战斗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要胜利,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的重大军事转折,为中国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读娄山关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1.影响图示区域公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肥力B.降水强度C.地形坡度D.人口密度
2.娄山关战斗遗址所在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
A.1250米B.1320米C.1400米D.1450米
3.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平原B.盆地C.山地D.丘陵
“尼莫点”又名海上坟场,是孤离于陆域、船舶航线等之外,海水相对静止,以此点为半径大约3000千米范围内都没有人类定居点,是“航天器墓园”理想地。各国太空机构会在太空设备退役后,特别安排让设备坠落在这片海域。读尼莫点位置示意图,完成4~5题。
4.关于“尼莫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南太平洋B.位于南寒带C.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D.与北美洲的距离最近
5.“尼莫点”成为“航天器墓园”理想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透明度高B.自净能力较强C.对人类的影响小D.隐蔽性比较好
读亚欧大陆人口分布示意图及45°N线附近大陆东西两岸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6~8题。
6.据图可知,亚欧大陆人口稠密区位于( )
①中低纬度地区②内陆地区③沿海地区④平原地区⑤高原地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⑤
7.乙大洲西部人们喜食奶酪等乳制品,主要是因为当地( )
A.制造业发达B.乳畜业发达C.种植业发达D.服务业发达
8.图中45°N线经过的大陆东西两岸地区( )
A.西岸为地中海气候B.纬度是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C.东岸季风气候显著D.自西向东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愈加典型
“象屋”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某部落的传统民居,房子以竹、草为主要用料,手工编织而成。尖顶下方隆起似大象“鼻子”,是入口遮阳篷;两侧有两个供空气流通的孔,似大象“眼睛”。读“象屋”景观图,完成9~10题。
9.“象屋”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
A.“鼻子”——防寒保暖B.“眼睛”——防止风沙
C.“身体”——就地取材D.“头顶”——利于采光
10.如今,“象屋”编织手艺面临失传,保护和开发该传统民居的合理措施有( )
①培训专业人才,传承营造技艺②改善居住环境,全部拆除改建
③大力开发商业,发展特色旅游④保护民居特色,传承地域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羽绒来自鸭、鹅等喜水家禽。我国鸭、鹅产区分布广,养殖区域跨越中国大江南北,每年羽绒出口量占国际市场的70%以上,近年来我国羽绒服制造产业发展迅速。读我国某地的养鸭基地图,完成11~13题。
11.与北方旱地圈养相比,我国南方鸭、鹅散养的自然优势是( )
A.地形平坦,面积广大B.粮食产量高,饲料充足
C.气温较高,河湖众多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12.我国东北产出的鹅绒,绒朵大而密的原因是( )
A.距海近,降水丰富B.经济发达,农业水平高
C.纬度低,昼夜温差大D.纬度高,气候寒冷
13.我国羽绒服制造产业做大做强应( )
A.提升质量,打造自主品牌B.扩大鸭、鹅饲养规模
C.将鸭鹅养殖业全部改为散养D.大量进口国外的羽绒
解决塑料污染难题,竹子大有可为。据推算,全球每年使用1亿吨竹子代替聚乙烯产品,将预计减少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2023年11月7日,以“协同创新,推动以竹代塑全球进程”为主题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我国启动“以竹代塑”三年行动,计划将以构建“以竹代塑”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抓好竹林资源培育、竹材精深加工、产品设计制造、市场应用拓展等全链条全要素协调发展,有效提升“以竹代塑”动能、产能、效能,助力减少塑料污染。据此完成14~16题。
14.“以竹代塑”的实现主要依托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经济价值高B.生长期短C.科学技术的发展D.种植面积广
15.从生态角度分析“以竹代塑”有利于( )
①减少对耕地的占用②减轻环境污染
③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④减轻温室效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除了“以竹代塑”,我国还积极推广新能源以促进环境保护。最适宜在西北地区布局的新能源产业有( )
①核能②风能③太阳能④地热能⑤潮汐能
A.①②B.②③C.④⑤D.①⑤
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搭建和拆除都很方便。山东省境内建有54座黄河浮桥,每年初春、夏季和初冬某些时段,因需要浮桥会被临时拆除。读黄河浮桥景观图,完成17~18题。
17.相对于传统渡船过河,浮桥公路运输的明显优势是( )
A.全年可通行B.建造成本高C.运输速度快D.受气候影响小
18.山东省境内黄河段浮桥一般每年初春会临时拆掉,这是为了( )
A.让凌汛顺利通过B.让泥沙顺利通过C.躲避汛期洪流D.躲避暴雨,保障安全
2023年11月,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系统是“梅—茶—鸡—蜂”有机结合的复合型山地农业模式,成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金名片”。读该农业模式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杨梅—茶树间作混栽的好处,不包括( )
A.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产品收益B.提高茶树的防冻能力,保证春茶高产、稳产
C.提高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D.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生产成本增加
20.申遗成功给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提升杨梅知名度②缩小杨梅种植面积③增加农民的收入④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3年11月,延榆高铁正式开工建设,线路途经黄土高原等地质复杂区,滑坡频发,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的94.3%。读下图,完成21~23题。
21.关于延安和榆林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延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②延安位于南方地区
③榆林多沙尘暴天气④榆林位于陕西南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22.延榆高铁桥隧占比较高的原因是( )
A.冻土广布,防止路基塌陷B.煤炭资源丰富,便于资源开采
C.地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D.洪涝频发,减少灾害损失
23.延榆高铁建成通车后的积极意义有( )
①缩短延安、榆林两地的空间距离②促进两地旅游业的发展
③助力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④促进东部各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7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地理实践知行合一】某中学(40°N,120°E)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一组同学用标杆进行日影的观测活动;另一组同学探究传统文化中的地球运动知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实践活动一
(1)根据同学们的测量数据,总结一天之中日影长度的变化规律。
(2)实践活动当日,太阳直射在______(填特殊纬线的名称)这条纬线上。尝试推测,该日全球正午日影长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日影越来越______。
(3)该组同学在实践测量和记录过程中,有不完善的地方,应该将“操场沙坑里”修改为____________。
实践活动二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夏至和冬至是通过记录正午日影长短的周期变化,最早确立的两个节气。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4)同学们用地理术语解释“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的意思是:白昼已达到最长,此日之后黑夜开始变长,其所描述的节气是______。
(5)在同学们绘制的节气漫画中,与冬至最相匹配的是下列甲、乙、丙、丁中的哪幅图?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甲.万象更新,春来到!乙.三伏天到,开始热了,雷暴天多
丙.秋收正当时,田间农事忙丁.不吃饺子,冻掉耳朵
25.【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经济强国】2024年2月15日,日本内阁府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2106万亿美元,降至世界第四位;德国名义GDP约为4.4万亿美元,排名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三位。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探究一 德日两国的地理位置
(1)试比较德国、日本的海陆位置差异。
探究二 德日两国的地形与农业
(2)分析德国西部畜牧业发达的社会经济原因。
(3)分析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8%的自然原因。
探究三 德日两国发达的工业
(4)分析德国A地区钢铁工业发达的原因。
(5)写出日本工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并分析其原因。
26.【项目式学习】项目主题:大豆里的学问。(7分)
项目背景:2024年2月10日是第六个世界豆类日。“世界豆类日”为增进人们进一步认识豆类营养效益及其对可持续粮食体系和无饥饿世界的贡献提供了机会。大豆制品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但同学们对大豆了解较少,某中学开展以“大豆里的学问”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收集信息
大豆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许多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可以和肉类、牛奶媲美,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牛乳”。
(1)列举一例生活中常见的大豆制成品:______。
任务二:分析探究
大豆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古代称菽,与稻、黍、稷、麦并称为五谷。巴西的大豆栽培是间接由中国传播出去的。大豆喜温暖,种子在10~12℃开始发芽,生长期以20~25℃最适合,低温结英延迟,低于14℃不能开花,需水量大。
中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
(2)据图可知巴西大豆集中分布的地形区是______,从纬度位置角度分析巴西种植大豆的优势条件______。
(3)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巴西的大豆选择11、12月种植的主要原因。
任务三:发表观点
(4)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大豆需求量很大,大量进口巴西大豆。说明与巴西的大豆合作,将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的积极影响。
(5)有同学建议巴西在亚马孙平原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请以环保组织成员的角度发表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7.太原市某研学社团准备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去青藏地区研学14天。为能更好地研学,请你与他们一起设计研学攻略。读表1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7分)
表1 太原市与拉萨市比较表
表2 三种不同交通运输工具比较表
(注:时长指乘坐交通工具的时间;费用指交通费用。)
(1)根据表1信息,推断去青藏地区需要带的生活必需品有______、______等。
(2)拉萨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除太阳能资源外,我国还有______等前景广阔的清洁能源。
(3)青藏地区大片农田往往分布在河谷地带,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
(4)请你为研学社团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工具,并说明理由。
2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河西走廊是昔日古人眼中的荒凉戈壁,现在却是我国最大的制种基地。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河西走廊位于______省境内,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制种需要保证两个条件——纯度和晾晒。种子纯度影响种子质量。当地玉米幼苗期需水量少,但在7月中旬~8月上旬的拔节抽穗期需要大量水。玉米收获后,9月底~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完全脱水干燥。
(2)根据资料,完成下列表格。
目前,我国正在探索将河西走廊打造为“互联网+制种产业基地”,为制种质量安全保驾护航。未来,河西走廊有望成为世界级制种基地。
(3)请你为河西走廊成为世界级制种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答出两点)
试卷类型:A
韩城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3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B 3.C 4.A 5.C 6.C 7.B 8.C 9.C 10.B 11.C 12.D
13.A 14.C 15.D 16.B 17.C 18.A 19.D 20.D 21.A 22.C 23.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7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共7分)
(1)一天之中,日影由长变短再变长(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赤道(1分) 长(1分)
(3)操场平地(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4)夏至(1分)
(5)丁(1分),依据:冬至处于冬季,气温较低,天气寒冷(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5.(共7分)
(1)德国位于亚欧大陆的西端,濒临大西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1分);日本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是一个岛国(1分)。
(2)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3)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于林木发展;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降水多,适合森林生长。(任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4)A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燃料丰富;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便利(交通便利);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较强;钢铁工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等。(任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5)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1分);原因: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发展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绝大部分需从国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主要依赖国际市场;原料、燃料的输入和工业产品的输出靠优良的港湾和便利的海上运输等。(任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6.(共7分)
(1)腐竹、豆浆、豆奶、豆腐脑、豆皮等(任举一例,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巴西高原(1分)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热量丰富,适宜大豆生长。(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3)巴西大豆的分布区位于南半球,11、12月南半球正处于春末、夏初,热量充足,有利于大豆发芽和生长。(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4)我国人口多,大豆需求量很大,进口巴西大豆可以增加粮食进口渠道,保障粮食安全。(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5)不同意(1分),在亚马孙平原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会砍伐大量的热带雨林,导致水土流失,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会造成降水变率增加,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7.(共7分)
(1)防晒物品、氧气袋、加厚衣服(保暖衣物)、防高原反应药品等(任写出两个,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2)可再生(1分)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任写出一种,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3)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为充足,且河谷地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适合农作物生长(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4)坐飞机(1分),理由:便捷、舒适、安全、速度快、节省时间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或乘火车(1分),理由:速度较快,连续性强,花费较少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8.(共9分)
(1)甘肃(1分)主要分布在绿洲及河流附近(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①高(1分)②祁连(1分)③增多(大)(1分)④强(充足)(1分)⑤快(1分)
(3)提高种子品质;加大科研投入;拓展国际市场;改善交通条件等。(任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测量报告
日期:9月23日 天气:晴 北风3级
地点:操场沙坑里(利用沙土堆固定标杆)
数据记录:标杆长60 cm
时间
8:00
10:00
12:00
14:00
17:00
影长(cm)
156.3
69.1
52.5
64.4
134.8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中国
种植期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巴西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种植期
地点
纬度
平均海拔
1月均温
7月均温
日照时数
含氧量(海拔0米为100%)
拉萨
30°N
3658米
-2.3℃
14.9℃
3008小时
65%
太原
37.5°N
800米
-4℃
24.9℃
2675小时
98.4%
交通运输工具
起止点(含中转)
时长
费用/元(预估)
火车
太原—拉萨(直达)
约35小时
660(硬卧)
飞机
太原—拉萨(需中转)
约7小时
2500(经济舱,时间最短)
汽车
太原—拉萨(需中转)
≥10天
6000(大巴)
种子生产阶段
自然条件
玉米拔节抽穗期(7月中旬~8月上旬)
7、8月份处于夏季,温度①______,②______山脉冰雪融水多,河流水量③______,灌溉水源充足。
种子晾晒期(9月底~10月初)
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光照④______,刮风天气多,空气流动速度⑤______,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完全脱水干燥。
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共8页。
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