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课堂检测,共9页。
【知识梳理】
一、水的净化方法
1.沉降是重力作用,除去水中 的不溶性杂质; 促进方法: (作用:促进水中 的沉降)
2.过滤:原理:分离 的混合物,除去水中 不溶性杂质;
3.吸附:原理:活性炭:表面 ,表面积大;除去水中的 的物质。
4.蒸馏 原理:各成分的 ;除去水中 杂质,净化程度 ---得到的是蒸馏水。
5.消毒杀菌:用 ,此过程是个 变化。
二、自来水和软硬水。
1.自来水生产过程: 天然水 沉降 过滤 灭菌 输送
加 用 (是 变化)
作用:促进水中 的沉降
2.硬水和软水
(1)定义:硬水:含有 可溶性钙、镁矿物的水;软水: 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2)区别方法:加入 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 ,反之为 。
(3)转化方法: (日常生活)、 (实验室、工业)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考点精析】
考点1:水的净化
【例1】每年的 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净水方法是( )
A.蒸馏B.过滤C.吸附D.沉降
【例2】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活性炭)→E(加入漂白粉)→净水
(1)A操作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能够消毒、杀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3)通过C操作可除去_________。
(4)D操作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可除去河水中的________。
(5)经过以上步骤净化后的水是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6)爱护水资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填字母)。
A.城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黄河
B.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工业废水浇地
【变式训练】
【变式1】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
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种方法是( )
A.过滤B.蒸发C.蒸馏D.升华
【变式2】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吸附B.沉淀C.蒸馏D.过滤
【变式3】水是生命之。成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B.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自来水厂投入明矾进行消毒
D.硬度较高的自来水,用户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其硬度
考点2:过滤实验与操作
【例3】小亮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漏斗下端尖嘴紧靠烧杯内壁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______。
(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①______;②______。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______。(填“同意”还是“不同意”)理由是______。
(5)若要制得纯水,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
【变式训练】
【变式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味B.熄灭酒精灯
C.加入固体D.过滤
【变式2】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小明将浑浊的湖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
(1)请指出图中存在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
(2)改正装置中的错误后进行此操作,若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改进后再进行此操作,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液体,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纯水了!对此你的看法是_______(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
(4)该操作可除去河水中的_______(可溶/不可溶)杂质,如要进一步净化得到纯净的水,则可继续进行_______操作。
【变式3】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为使滤纸与漏斗贴得紧密,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一种)___________。
(4)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___进行检验,如果产生___________,则为硬水,如果产生___________,则为软水,生活中和实验室可分别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软化硬水。
考点3:硬水与软水
【例4】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
A.沉降 B.消毒 C.煮沸 D.过滤
【例2】区分硬水与软水可用( )
A.蔗糖水 B.肥皂水 C.食盐水 D.食醋
【变式训练】
【变式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能区别硬水和软水B.过滤后得到的河水是纯净物
C.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D.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变式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含有色素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B.用活性炭吸附海水中溶解的氯化钠
C.用肥皂水可区分软水和硬水
D.煮沸可将软水转化为硬水
【变式3】水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净水时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臭味。
(2)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是______。
(3)生活中可用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水是生命之,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所有的杂质
2.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到吸附作用
C.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D.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的重新分配
3.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吸附②过滤③沉淀④蒸馏。
A.③②①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4.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
A.沉淀B.过滤C.消毒D.蒸馏
5.长期饮用硬水会在体内产生结石。下列有关硬水软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使用硬水烧水易产生水垢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加肥皂水,硬水泡沫多
6.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用玻璃棒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
B.用水湿润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C.用作引流的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D.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应剪去多余的部分,使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 B.活性炭能够除去色素和异味
C.投药是为了消毒杀菌 D.配水泵出来的水是纯净物
8.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 静置B. 煮沸C. 过滤D. 吸附
9.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步驟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 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 净化后的水是純净物
10.仅用过滤操作不能分离出来的物质是( )
A. 河水中的泥沙
B. 双氧水制取氧气后剩余的二氧化锰
C. 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硝酸钾
D. 配制饱和石灰水时未溶解的熟石灰
11.下列有关如图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操作的名称是蒸发
B.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C.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D.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
12.如图是简易净水器,其中同时具有过滤与吸附作用的是( )
A. 纱布 B. 石英砂
C. 小卵石 D. 活性炭
二、填空题
13.水是生命之,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
(1)从江河等水取出的水经静置、沉淀、 等操作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异味;
(2)可用 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4.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水中有异味、有颜色的物质可加入 。
(2)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作消毒剂,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
(3)通过上述流程所得到的自来水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软水。实验室获得纯净水的方法常用 (填“煮沸”或“蒸馏”)方法。
15.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也是生命之。
(1)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选填序号)。
A.城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工业上冷却水循环使用 D.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步骤①②可除 杂质,步骤③X试剂是 ,步骤④是对水进行 。
16.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和所用的装置如图所示.
(1)A物质可使悬浮于河水中的杂质沉降下来,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经过操作①后,若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写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_水.他利用装置I进行操作③后得到蒸馏水,向少许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17.暴雨过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本地水样进行了调查分析。
(取样分析)用矿泉水取一瓶河水。 河水浑浊,除含水外,应该还含有泥沙、可溶性杂质微生物等。
(实验原理)水中的泥沙可以用_______方法除去;
(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1)过滤是非常重要的操作,如图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名称是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 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
(2)步骤Ⅱ中,加入的药品X的名称是_________。
(3)生活中可用_____来检验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_____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
装 置
主要
仪器
铁架台(带铁圈)、 、 、
操作
要点
一贴
二低
三靠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折叠的角度与漏斗角度相适合)
(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2)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1)倾倒液体的烧杯嘴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2)引流玻璃棒的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处。
(3)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现象
分析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可能原因: ;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1 爱护水资源练习,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同步训练题,共12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时作业,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