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力的平衡问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797958/1-17170066717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 力的平衡问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797958/1-17170066717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 力的平衡问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797958/1-17170066717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 力的平衡问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797958/0-17170066659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 力的平衡问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797958/0-17170066660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 力的平衡问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797958/0-17170066660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新教材,全国通用)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2 力的平衡问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2 力的平衡问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2力的平衡问题原卷版docx、专题2力的平衡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二、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范围:|F1-F2|≤F≤F1+F2.
如图所示,穿过小动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a、b两点,质量为m的小物块通过轻绳拴接在小动滑轮的轴上。现给小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系统静止时,滑轮到固定点a、b的两部分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滑轮质量、大小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物块与滑轮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
B.作用在小物块上的水平拉力大小为2mg
C.跨过滑轮的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3-1)mg
D.跨过滑轮的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3+1)mg
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系统平衡时,O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45°,β=60°,则m1m2等于( )
A.6+326B.3+32C.2+33D.6+33
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O。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下端系一个重为G的物体,BO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θ=30°。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线BO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G2
B.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2
C.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方向沿着OA竖直向上
D.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
三、静摩擦力会随外力而改变;滑动摩擦力 f=μFN,特别注意 FN 不一定等于 mg 或 mgcsθ。
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的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f=( F2-F1)/2.
如图所示,在一静止升降机内,物体A在位置B处,被一根伸长的弹簧拉住,现让升降机加速上升,达到一定速度后保持匀速一段时间,最后减速上升直到停止,则在升降机上升的过程中( )
A.加速上升阶段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匀速上升阶段物体A的所受的支持力一定增大
C.减速上升阶段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D.整个过过程中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可能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为研究平衡摩擦力的一个实验。把一个木块A放在倾角为θ=45°的斜面体B上,斜面体固定在小车上。水平外力作用在小车上,使木块A和斜面体B一起水平向左随小车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木块A和斜面体B在运动过程中始终相对静止。在某一次实验中,调整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g(g为重力加速度),则关于斜面B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B对物体A没有摩擦力
B.斜面B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斜面B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D.斜面B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
如图1所示,质量均为m、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三个物块a、b、c,放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斜面体上,斜面体质量为M、底部倾角为θ。物块a、b、c以相同初速度下滑,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其vt图像如图2所示。a、b、c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Na、FNb、FNc,斜面体对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a、fb、f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μa>μb>μc
B.FNb=(M+m)g,fb=0
C.FNa<(M+m)g,fa=m(v1-v0)t且方向水平向右
D.FNc>(M+m)g,fc=m(v2-v0)t且方向水平向右
四、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灵活运用能够简化问题。水平方向分析N物体受力情况时可用隔离法,分析地面与斜面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将M和斜面体看作一个整体,绳上的拉力为外力。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在B上再轻放一小物块D,整个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则放上D之后与没放D时相比( )
A.B受到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会发生改变,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没改变
B.B受到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会发生改变,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一定变大
C.B对C的摩擦力大小一定发生改变,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没改变
D.B对C的摩擦力大小一定发生改变,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一定变大
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球Q光滑,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地面对P的弹力变小
D.PQ之间的弹力逐渐减小
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竖直向上外力F的作用下,恰能一起沿粗糙的竖直墙面匀速向下运动,则物块A的受力个数为( )
A.3个B.4个C.5个D.6个
如图,一质量m=2kg的小球通过轻绳连接在质量M=10kg的小车上,现给小球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恒力F,使小球和小车一起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知轻绳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则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sin37°=0.6,cs37°=0.8,g取10m/s2)( )
A.1m/s2B.1.5m/s2C.2m/s2D.2.5m/s2
挂灯笼的习俗起源于西汉,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挂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如图所示,由五根等长的轻质细绳悬挂起质量均为m的灯笼A、B、C、D,中间细绳是水平的,上面两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1,中间两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2,AB间和BC间的绳中张力分别是FAB和FBC,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θ1=θ2B.tanθ1tanθ2=2
C.FBC=mgtanθ2D.FAB=mgsinθ2
五、两个分力 F1 和 F2 的合力为 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将两个质量为m和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用力F拉小球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则F的最小值为( )
A.33(m+M)gB.(m+M)gC.32(m+M)gD.12(m+M)g
(多选)如图所示,两个足够长的光滑平板AP与BP用铰链连接,平板AP与水平面成53°角固定不动,平板BP可绕P点的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将一重为G的均匀圆柱体O放在两板间。在使BP板由水平位置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已知sin53°=0.8,cs53°=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BP沿水平方向时,圆柱体受两个力的作用
B.当BP沿竖直方向时,AP板受到的压力最大为5G3
C.当BP板与AP板垂直时,AP板受到的压力最小为5G3
D.当BP板与AP板垂直时,BP板受到的压力最小为4G5
(多选)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外侧一光滑的小球P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与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将力F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90°,期间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始终为零
B.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C.拉力F的最小值为mgcsθ
D.框架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减小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θ,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能自行沿斜面匀速下滑。物块在沿斜面匀速下滑过程中,在竖直平面内给物块一任意方向(α角任意)的外力F,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地面给斜面的摩擦力为零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tanθ
C.若外力F拉着物块沿斜面匀速上滑,则F的最小值为mgcsθ
D.若外力F拉着物块沿斜面匀速上滑,则F的最小值为mgsinθ
六、晾衣服问题
设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两杆距离为d,绳长为L,则有sinθ=d/L。若只将端点上下移动,则θ不变,绳的拉力不变;若端点(杆)左右移动,则θ会相应变化。
如图,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变小
B.将杆M向左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小
C.换用稍长一些的轻质晾衣绳,绳子拉力变小
D.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变小
工地上甲、乙两人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将带挂钩的重物抬起。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于刚性直杆上的A、B两点,轻绳长度大于A、B两点间的距离。现将挂钩挂在轻绳上,乙站直后将杆的一端搭在肩上并保持不动,甲蹲下后将杆的另一端搭在肩上,此时物体刚要离开地面,然后甲缓慢站起至站直。已知甲的身高比乙高,不计挂钩与绳之间的摩擦。在甲缓慢站起至站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轻绳的张力大小一直不变
B.轻绳的张力先变大后变小
C.轻绳的张力先变小后变大
D.轻绳对挂钩的作用力先变大后变小
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绳子的质量及绳与衣架挂钩间摩擦均忽略不计,现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端、B端在杆上的位置不变,将右侧杆缓慢平移到图中虚线位置的过程中,则( )
A.绳子的弹力变大B.绳子的弹力不变
C.绳子对挂钩弹力不变D.绳子对挂钩弹力变大
如图所示,圆心为O,水平直径为AB的圆环位于竖直面内,一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圆环的M、N两点,轻质滑轮连接一重物,放置在轻绳上,MN连线过圆心O且与AB间的夹角为θ,不计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圆环顺时针缓慢转过角度2θ的过程,轻绳的张力( )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再减小D.先减小再增大
七、动态平衡问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km(k大小未知)的物体A和质量为m的物体B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物体A放置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细线OB段沿竖直方向,细线OA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现用水平外力F将物体B缓慢拉至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该过程物体A始终静止不动,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μ<1。则k的取值可能是( )
A.3B.1C.233D.33
如图甲所示,用瓦片做屋顶是我国建筑的特色之一。铺设瓦片时,屋顶结构可简化为图乙所示,建筑工人将瓦片轻放在两根相互平行的檩条正中间,若瓦片能静止在檩条上。已知檩条间距离为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檩条间的距离d时,瓦片可能会下滑
B.减小檩条的倾斜角度θ时,瓦片与檩条间的弹力变小
C.增大檩条间的距离d时,瓦片与檩条间的摩擦力变大
D.增大檩条间的距离d时,瓦片与檩条间的弹力变小
如图所示,半圆形凹槽的半径为R,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只小蚂蚁A由凹槽的底部向上爬,蚂蚁所能上升到相对圆槽底面的最大高度为h(h<R),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蚂蚁与槽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
A.μ=2Rh-h2R-hB.μ=2Rh+h2R-h
C.μ=2Rh-h2R+hD.μ=2Rh+h2R+h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如图所示,用筷子夹质量为m的小球处于静止,筷子均在竖直平面内,且筷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忽略小球与筷子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筷子对小球的合力大于重力
B.筷子的弹力大小均为N=mg2csθ
C.保持左侧筷子固定不动,右侧筷子缓慢变为竖直,左、右筷子的弹力均逐渐变大
D.保持左侧筷子固定不动,右侧筷子缓慢变为竖直,左、右筷子的弹力均逐渐变小
如图所示,用OA、OB两根轻绳将花盆悬于两竖直墙之间。开始时OB绳处于水平状态。现保持O点位置不变,只通过改变OB绳长使绳右端由B点缓慢上移至B'点,此时OB′与OA之间的夹角θ<90°。设此过程中OA、OB绳的拉力分别为FOA、FO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OB先增大后减小B.FOB先减小后增大
C.FOA先增大后减小D.FOA先减小后增大
如图,将橡皮筋的结点拉至O点并保持不动。水平移动滑轮C,并保持OB与竖直方向夹角α保持不变。要使OD绳下悬挂物质量最小,则O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与α之间满足( )
A.α=βB.α+β=90°C.α=2βD.2α=β
如图所示,光滑半圆环竖直固定放置,最高点B处有一光滑小滑轮,质量为m的小球A穿在环上。现用细绳一端拴在A上,另一端跨过滑轮用力F拉动,使A由图示位置缓慢向上移动,圆环对A的弹力为FN,则( )
A.力F逐渐变大
B.弹力FN逐渐变小
C.弹力FN大小不变
D.弹力FN的方向先背离圆心O后指向圆心O
如图所示,带电金属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O点正下方带电小球B固定在绝缘支座上,两小球可视为质点,平衡时其间距离为L。现将与小球A完全相同的三个不带电的金属小球依次并充分与A接触后移开,则再次平衡后A、B间距离为( )
A.18LB.14LC.12LD.L
如图所示,光滑的半圆环沿竖直方向固定,M点为半圆环的最高点,N点为半圆环上与半圆环的圆心等高的点,直径MH沿竖直方向,光滑的定滑轮固定在M处,另一小圆环穿过半圆环用质量不计的轻绳拴接并跨过定滑轮。开始小圆环处在半圆环的最低点H点,第一次拉小圆环使其缓慢地运动到N点,第二次以恒定的速率将小圆环拉到N点。滑轮大小可以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轻绳的拉力逐渐减小
B.第一次半圆环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
C.小圆环第一次在N点与第二次在N点时,第二次轻绳的拉力大一些
D.小圆环第一次在N点与第二次在N点时,半圆环受到的压力大小一定相同
《大国工匠》节目中讲述了王进利用“秋千法”在1000kV的高压线上带电作业的过程,如图所示,绝缘轻绳OD一端固定在高压线杆塔上的O点,另一端固定在兜篮D上,另一绝缘轻绳跨过固定在杆塔上C点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兜篮,另一端由工人控制,身穿屏蔽服的王进坐在兜篮里,缓慢地从C点运动到处于O点正下方E点的电缆处,绳OD一直处于伸直状态。兜篮、王进及携带的设备总质量为m,可看作质点,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从C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OD的拉力一直变小
B.绳CD的拉力一直变大
C.绳OD、CD拉力的合力大于mg
D.绳C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时,绳CD的拉力为33mg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悬挂于O点,开始时轻绳OA水平,OA、OB两绳之间的夹角α=150°,现将两绳同时顺时针缓慢转过90°,且保持O点及夹角α不变,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在旋转过程中,设绳OA的拉力为F1,绳OB的拉力为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逐渐增大,最终等于Mg
B.F1先减小后增大
C.F2逐渐减小,最终等于零
D.F2先增大后减小
如图为一个简易模型,截面为一内壁光滑的顶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框架,内部有一个小球,质量为m,其半径略小于内接圆半径,三角形各边有压力传感器,分别感受小球对三边压力的大小。此时AC边恰好处于水平状态,现使框架以C为轴在竖直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直到AC边竖直,则在转动过程中( )
A.AB边对球的弹力一直增大
B.AC边对球的弹力一直增大
C.BC边对球的弹力一直增大
D.AC边对球的弹力先变小后变大
在光滑竖直板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板的接触点为B。绳与板的夹角为α,网兜的质量不计。现保持α不变,以板的底边为轴向右缓慢转至板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对足球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绳对足球的拉力一直增大
C.板对足球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
D.板对足球的支持力一直减小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两个物块M和m,轻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O',一端与m相连,另一端悬挂重物A.用外力F缓慢拉结点O,F方向与OO'夹角为α=120°且保持不变,使OO'从竖直拉至水平,两物块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OO'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m对M的摩擦力一直在增大
C.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D.桌面对M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在减小
解析法
一般把力进行正交分解,两个方向上列平衡方程,写出所要分析的力与变化角度的关系式, 然后进行数学分析
图解法
如果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 的方向不变,求解第三个力的变化时可用图解法
相似三角形法
如果其中的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外两个
力的方向都发生变化,可用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求解
拉密定理
或辅助圆
如果有两个力的方向都发生变化,但是有确定的夹角,可以用拉密定理(正弦定理)列比例式进行求解。右图满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原卷版+解析版),共4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受力分析与共点力的平衡(原卷版+解析版),共72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07)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eq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