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原卷版).docx
    • 解析
      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解析版).docx
    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原卷版)第1页
    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原卷版)第2页
    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原卷版)第3页
    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解析版)第1页
    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解析版)第2页
    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原卷版docx、期末综合复习易错60题21大考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1-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I-127
    TOC \ "1-3" \h \u
    \l "_Tc16452" 【考点1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
    \l "_Tc5338" 【考点2 碳的化学性质】4
    \l "_Tc31833" 【考点3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7
    \l "_Tc846" 【考点4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0
    \l "_Tc846" 【考点5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13
    \l "_Tc16452" 【考点6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5
    \l "_Tc5338" 【考点7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8
    \l "_Tc31833" 【考点8 二氧化碳的用途】21
    \l "_Tc846" 【考点9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23
    \l "_Tc846" 【考点10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5
    \l "_Tc16452" 【考点11 一氧化碳的毒性】27
    \l "_Tc5338" 【考点1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29
    \l "_Tc31833" 【考点13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31
    \l "_Tc846" 【考点14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33
    \l "_Tc846" 【考点15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37
    \l "_Tc16452" 【考点16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40
    \l "_Tc5338" 【考点17 防范爆炸的措施】43
    \l "_Tc31833" 【考点18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44
    \l "_Tc16452" 【考点19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45
    \l "_Tc5338" 【考点20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47
    \l "_Tc5338" 【考点21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48
    \l "_Tc16452" 【考点1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2022秋•天元区校级期末)宣传科学知识,反对伪科学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下列说法具有科学道理的是( )
    A.铅笔芯不含铅
    B.水银就是金属银
    C.人可用肉眼看到硅原子
    D.金刚石含有金
    【答案】A
    【分析】A、根据铅笔芯的组成考虑;B、根据水银的组成考虑;C、根据原子的大小考虑;D、根据金刚石的组成考虑。
    【解答】解:A、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不含有铅,故A正确;
    B、水银是汞不是金属银,故B错;
    C、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人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C错;
    D、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单质,不含有金,故D错。
    故选:A。
    2.(2022•舟山模拟)浙江大学制造出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名“碳海绵”.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此过程没有应用到下列“碳海绵”性质中的( )
    A.保温性能好
    B.易被压缩
    C.能吸油但不吸水
    D.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碳海绵的性质,根据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利用到的性质有易被压缩、能吸油但不吸水、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等,此过程没有用到保温性能好。
    故选:A。
    3.(2022•威远县校级一模)化学与生活:
    (1)防毒面具的过滤罐里含有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
    (2)华为公司研发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1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O2 。
    【答案】(1)吸附;
    (2)O2。
    【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X的化学式。
    【解答】解:(1)防毒面具的过滤罐里含有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2)在2CH3OH+3X+4NaOH═2Na2CO3+6H2O中,反应前含有2个C原子,12个H原子,6个O原子,4个Na原子,反应后含有4个Na原子,2个C原子,12个H原子,12个O原子,故3X中含有6个O原子,X中含有2个O原子,X的化学式为:O2。
    故答案为:(1)吸附;
    (2)O2。
    4.(2022•辽宁模拟)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氧气的浓度 有关。
    (2)实验二中,加入木炭不久后红棕色变浅,这是因为 木炭具有吸附性 。
    (3)实验三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接通直流电源后,能观察到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通过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说明组成水的两种元素是 氢元素 、 氧元素 。
    【答案】(1)氧气浓度;
    (2)木炭具有吸附性;
    (3)1:2;氢元素;氧元素。
    【分析】(1)氧气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
    (2)根据木炭具有吸附性分析回答;
    (3)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结论分析回答。
    【解答】解:(1)实验一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
    (2)实验二中,加入木炭不久后红棕色变浅,这是因为木炭具有吸附性,木炭吸附了二氧化氮气体。
    (3)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实验三中,接通直流电源后,能观察到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通过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说明组成水的两种元素是氢元素、氧元素。
    故答案为:(1)氧气浓度;
    (2)木炭具有吸附性;
    (3)1:2;氢元素;氧元素。
    \l "_Tc5338" 【考点2 碳的化学性质】
    5.(2022•黄山模拟)下列叙述中,与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稳定性有关的是( )
    A.活性炭净水
    B.用石墨制铅笔芯
    C.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经久不变色
    D.冬天用木炭烤火
    【答案】C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作净水剂,不是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错误;
    B、用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质软,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不是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错误;
    C、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不褪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正确;
    D、单质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可以作冬天烤火的燃料,不是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错误。
    故选:C。
    6.(2022秋•茂名期末)《千里江山图》是我国传世名画之一。宋代画家王希孟创造性地将炭黑、赭石、孔雀石、蓝铜矿等矿物颜料用在不同的画层(如图1)。(提示:化合物包含氧化物、酸、碱、盐)
    (1)作画用水墨打底,保存千年而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稳定(或不活泼) 。
    (2)如图2为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①B的氧化物 是 (填“是”或“不是”)空气污染物。
    ②A、C可以相互转化,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 C+O2CO2(合理即可) 。
    (3)赭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3 。
    (4)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为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CuO+H2O+CO2↑ 。
    【答案】(1)稳定(或不活泼);
    (2)①是;
    ②C+O2CO2(合理即可);
    (3)7:3;
    (4)Cu2(OH)2CO32CuO+H2O+CO2↑。
    【分析】(1)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2)①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
    ②根据碳和氧气的反应分析;
    (3)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计算元素的质量比;
    (4)根据孔雀石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解答】解:(1)画作用水墨打底,保存千年而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
    (2)①B的氧化物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
    ②A→C的反应可以碳与氧气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化学方程式是:C+O2CO2。
    (3)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2):(16×3)=7:3。
    (4)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受热分解(反应e),生成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为黑色固体即为氧化铜,还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
    故答案为:(1)稳定(或不活泼);
    (2)①是;
    ②C+O2CO2(合理即可);
    (3)7:3;
    (4)Cu2(OH)2CO32CuO+H2O+CO2↑。
    7.(2022秋•桃江县期末)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验证碳的还原性,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如果 导管口有气泡生成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是否可以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为什么? 不能,试管内的空气中含有氧气,碳与氧气反应也能产生二氧化碳 。
    ③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试管内黑色固体变红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次是 C+2CuO2Cu+CO2↑ , Ca(OH)2+CO2═CaCO3↓+H2O 。
    ④结束实验的操作是:先 将导气管从试管中撤出 ,再 熄灭酒精喷灯 。
    ⑤查阅资料获知,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这两种气体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碳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2OH2+CO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①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②根据碳能与氧气反应分析回答。
    ③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据此分析回答。
    ④根据碳还原氧化铜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⑤根据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
    【解答】解: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不可以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原因是:试管内的空气中含有氧气,碳与氧气反应也能产生二氧化碳。
    ③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试管内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次是:C+2CuO2Cu+CO2↑,Ca(OH)2+CO2═CaCO3↓+H2O。
    ④为了防止石灰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结束实验的操作是:先 将导气管从试管中撤出,再熄灭酒精喷灯。
    ⑤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这两种气体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和气体的性质可知,这两种气体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所以,碳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H2+CO。
    故答案为:①导管口有气泡产生。②不能,试管内的空气中含有氧气,碳与氧气反应也能产生二氧化碳。
    ③试管内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2CuO2Cu+CO2↑;Ca(OH)2+CO2═CaCO3↓+H2O
    ④将导气管从试管中撤出;熄灭酒精喷灯。⑤C+H2OH2+CO。
    \l "_Tc31833" 【考点3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8.(2022秋•新化县期末)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硬度相同
    B.都是黑色固体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D
    【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由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造成结构的不同,则性质不完全相同,但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化学性质相似;
    【解答】解: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而石墨是自然界最软的物质之一,故A错误;
    B、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不是黑色的,故B错误;
    C、由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故C错误;
    D、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都可以燃烧,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D。
    9.(2023•天河区校级一模)“超级黑”是一种用比头发细一万倍的碳纳米管制造的新型材料,它只吸收0.035%的光线,其传导热的效率为铜的7倍,坚固程度为钢的10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级黑”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在一定条件下,“超级黑”能够燃烧
    C.“超级黑”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D.“超级黑”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答案】B
    【分析】A、根据“超级黑”是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单质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题意,“超级黑”是用比头发细一万倍的碳纳米管所制造,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超级黑”是用比头发细一万倍的碳纳米管所制造,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新型的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单质具有可燃性,在一定条件下“超级黑”能够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C、“超级黑”是一种用比头发细一万倍的碳纳米管制造的新型材料,因此不属于天然存在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超级黑”是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0.(2021秋•大连期末)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
    (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 碳 元素组成的,但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原因是 碳原子排列方式 不同。
    (2)如图是氧、硫和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Ⅰ.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7 。
    Ⅱ.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由钠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硫化钠的化学式为 Na2S 。
    Ⅲ.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质子数 不相同。
    【答案】(1)碳;碳原子排列方式;
    (2)Ⅰ.7;
    Ⅱ.最外层电子数;Na2S;
    Ⅲ.质子数。
    【分析】(1)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及其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
    (2)Ⅰ.根据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
    Ⅱ.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
    Ⅲ.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
    【解答】解:(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它们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Ⅰ.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即:17=2+8+x,解得x=7;
    Ⅱ.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所以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所以化学式是:Na2S;
    Ⅲ.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1)碳;碳原子排列方式;
    (2)Ⅰ.7;
    Ⅱ.最外层电子数;Na2S;
    Ⅲ.质子数。
    11.(2022秋•峡江县期末)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的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属于同种物质
    C.它们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D.它们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A、根据石墨烯是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单质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三种物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墨烯是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是一种新型单质,故A错。
    B、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不同物质,故B错。
    C、碳单质具有可燃性,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D、它们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故答案为: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l "_Tc846" 【考点4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2.(2021春•嵊州市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如图所示装置可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
    B.如图所示装置制取O2时,可有效防止水的倒吸
    C.如图所示装置用于收集CO2时,气体由a管进入集气瓶
    D.如图所示装置用于收集O2时,气体由c管进入集气瓶
    【答案】D
    【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装置中间装置可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氧气的性质和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A、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该装置作发生装置,故A正确;
    B、装置制取O2时,可有效防止水的倒吸,是因为中间装置可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故B正确;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该装置收集时应该长进短出,气体由a管进入集气瓶,故C正确;
    D、氧气的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如图所示装置用于收集O2时,气体由d管进入集气瓶,故D错误。
    故选:D。
    13.(2021春•余杭区月考)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设计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室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是小明、小红、张强、李丹四位同学设计的装置,其中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D.①③④
    【答案】A
    【分析】观察装置的特点,分析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解答】解:①大理石在多孔塑料片上,要产生气体时,打开止水夹,长颈漏斗内的稀盐酸就会下降浸没大理石产生气体,不用时关闭止水夹,压强增大部分盐酸又被压到长颈漏斗内,使二者分离,控制了反应的进行,符合要求;
    ②有止水夹,可以通过控制右边止水夹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符合要求;
    ③通过试管的上下移动,也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符合要求;
    ④通过粗铜丝的上下移动,也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符合要求。
    综上述分析,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2021•涟源市一模)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
    (1)选用药品。按如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图中丙对应实验 Ⅰ (填“Ⅰ”、“Ⅱ”或“Ⅲ”)。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 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过快,不利于收集 。
    (2)搭建装置。组装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如图2所示,应选用 adfh (填字母)。
    (3)收集气体。用如图3所示装置收集时,空气从 x (填“x”或“y”)端排出。
    (4)如果用(2)题搭建的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2H2O+O2↑ ,其中固体物质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碳酸钙与酸的反应分析回答;
    (2)根据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4)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药品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只能收集到少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图中丙对应实验I,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过快,不利于收集。
    (2)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用a装置做发生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应选用双孔橡皮塞,选用的导气管是h,所以选择的仪器是:adfh;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图3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空气从x端排出;
    (4)如果用(2)题搭建的装置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氧气,应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其中固体物质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1)I;CaCO3+2HCl=CaCl2+H2O+CO2↑;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过快,不利于收集。
    (2)adfh;
    (3)x;
    (4)2H2O22H2O+O2↑;催化作用。
    \l "_Tc846" 【考点5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15.(2021•石景山区二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B.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C.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B
    【分析】验满是指检验气体是否集满,验证某气体是证明某种气体是什么成分,二氧化碳没有助燃性,验满时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解答】解:A.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是氧气验满的方法,故A不正确;
    B.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故B正确;
    C.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是检验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不是验满的方法,故C不正确;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可以检验该气体是否是氧气,不是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故D不正确;
    故选:B。
    16.(2023秋•双阳区校级期中)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的操作及现象是( )
    A.AB.BC.CD.D
    【答案】C
    【分析】根据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不可能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错误。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说明瓶内气体能支持燃烧,不可能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D、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氢气、氧气等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7.(2020秋•顺义区期末)小明网购金鱼时,暖心的商家附赠了一包增氧颗粒(如图),其有效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
    (1)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为过氧化氢和碳酸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2)向增氧颗粒上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为二氧化碳的操作是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
    【答案】(1)2H2O22H2O+O2↑;
    (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分析】(1)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
    (2)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考虑。
    【解答】解:(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所以方程式是:2H2O22H2O+O2↑;
    (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2H2O22H2O+O2↑;
    (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l "_Tc16452" 【考点6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8.(2021秋•静海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金刚石、石墨和C60三种碳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
    C.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适量水,拧紧瓶盖振荡,瓶子变瘪,则证明CO2与水反应
    D.化学反应S+2KNO3+3CK2S+X↑+3CO2↑中,X的化学式为N2
    【答案】D
    【分析】A、根据分子间有间隔的特性分析;
    B、根据碳单质的结构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大小和质量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C60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C、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子变瘪,故选项解释错误;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2KNO3+3CK2S+X↑+3CO2↑反应物中硫、钾、氮、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2、6、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硫、钾、氮、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0、6、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19.(2022•东洲区二模)如图是初中化学中两个和水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一中,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 增强溶液导电性 ;a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 正极 (选填“正极”或“负极”)相连。
    (2)实验二中,往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一定量蒸馏水,立即拧紧瓶盖,充分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塑料软瓶变瘪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答案】(1)增强溶液导电性;正极;
    (2)塑料软瓶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分析】(1)根据加入硫酸钠的目的进行分析;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会导致塑料瓶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行分析。
    【解答】解:(1)纯水几乎不导电,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溶液导电性;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a管中产生气体较少,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2)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会导致塑料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得作用下,可观察到得现象是:塑料软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故答案为:(1)增强溶液导电性;正极;
    (2)塑料软瓶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0.(2021秋•兴城市期末)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1)实验A按规范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当观察到 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到刻度1处 ,说明达到了该实验的目的;
    (2)实验B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 黑 色固体;
    (3)实验C中,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发现与实验前的质量相等;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先膨胀后变瘪 ;
    (4)实验D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合理即可) 。
    【答案】(1)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到刻度1处;
    (2)黑;
    (3)先膨胀后变瘪;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回答;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回答;
    (3)根据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了热量,消耗了氧气分析回答;
    (4)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解:(1)实验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按规范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当观察到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到刻度1处,说明达到了该实验的目的;
    (2)实验B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 固体;
    (3)实验C中,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发现与实验前的质量相等;由于白磷燃烧放出了热量,空气要膨胀,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冷却后气体体积要减少,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先膨胀后变瘪;
    (4)实验D中试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故答案为:(1)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到刻度1处;
    (2)黑;
    (3)先膨胀后变瘪;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合理即可)。
    \l "_Tc5338" 【考点7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1.(2023秋•凉州区期中)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分子和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和原子
    D.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A
    【分析】A、根据单质的定义分析;
    B、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C、根据不带电的粒子的种类分析;
    D、根据不支持燃烧气体的种类分析。
    【解答】解: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A推理合理;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氧气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推理不合理;
    C、分子和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和原子,例如,中子不带电,故C推理不合理;
    D、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也可能是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故D推理不合理;
    故选:A。
    22.(2023•青秀区校级一模)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在不断搅拌下,往装有甲溶液的容器中持续通入CO2依次发生了①、②两个反应,同时测定容器中液体的透光度强度(液体越浑浊,透光强度越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乙难溶于水B.QM段对应的反应是②
    C.甲可能是KOHD.E、F点溶质不同
    【答案】C
    【分析】A、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乙,容器中液体的透光度强度逐渐减小至接近0,说明乙难溶于水。
    B、QM段对应的反应是②,是因为随着反应进行,乙物质溶解,液体的透光度强度逐渐增大。
    C、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钾。
    D、E、F点溶质不同,是因为PQ、QM过程中的反应物、生成物不完全相同。
    【解答】解:A、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乙,容器中液体的透光度强度逐渐减小至接近0,说明乙难溶于水,该分析正确。
    B、QM段对应的反应是②,是因为随着反应进行,乙物质溶解,液体的透光度强度逐渐增大,该分析正确。
    C、甲不可能是KOH,是因为KOH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钾,过程中不产生难溶于水的物质,该分析错误。
    D、E、F点溶质不同,是因为PQ、QM过程中的反应物、生成物不完全相同,该选项正确。
    故选:C。
    23.(2022秋•雄县校级期末)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低的蜡烛后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的结论
    【答案】D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低的蜡烛先熄灭,故A错误;
    B.如果不将玻璃片拿下,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形不成压强差,不会流下进入烧杯内,蜡烛不会熄灭,故B错误;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C错误;
    D.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的结论,故D正确。
    故选:D。
    24.(2023秋•工业园区校级月考)按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如图1所示,将一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内液面上升 ; 试管内出现浑浊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2)如图2所示,打开瓶塞,迅速将烧杯中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少许蒸馏水倒入瓶中,立即拧紧瓶塞,振荡,出现的现象是 塑料瓶变瘪 ,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CO2+H2O→H2CO3 。
    【答案】(1)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出现浑浊;CO2+Ca(OH)2→CaCO3+H2O;
    (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塑料瓶变瘪;CO2+H2O→H2CO3。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进行分析。
    【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会使试管内气体减少,造成管内压强减小,液体会进入试管,试管内出现浑浊,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CO2+Ca(OH)2→CaCO3+H2O。
    (3)将烧杯中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少许蒸馏水倒入瓶中,瓶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塑料瓶变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CO2+H2O→H2CO3。
    故答案为:(1)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出现浑浊;CO2+Ca(OH)2→CaCO3+H2O;
    (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塑料瓶变瘪;CO2+H2O→H2CO3。
    \l "_Tc31833" 【考点8 二氧化碳的用途】
    25.(2022秋•沙坪坝区期末)下 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C.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D.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答案】C
    【分析】A.根据干冰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酸溶液使石蕊显红色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金刚石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木炭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来分析。
    【解答】解:A.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因此可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正确;
    C.金刚石没有导电性,故错误;
    D.紧闭门窗会导致室内缺氧,木炭发生不充分燃烧而生成的一氧化碳这种有毒气体,故正确。
    故选:C。
    26.(2022秋•盐都区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炭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只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C
    【分析】根据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说法正确;
    B、炭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又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故C说法错误;
    D、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7.(2023•越秀区校级二模)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初步判定三星堆4号坑距今约3200至3000年。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生物死后体内的碳﹣14会不断衰变,碳﹣14原子核中1个中子变成1个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对比生物体内生前、死后碳﹣14的含量,可推算出其所属年代。国家速滑馆利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就是将气态CO2通过加温加压形成超临界CO2流体(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兼有气体和液体的性质),后变为CO2液态再变成气态完成制冰的过程。
    工业上可用CO2为原料合成氮肥尿素,合成尿素的反应:CO2+2NH3CO(NH2)2+H2O
    (1)碳﹣14原子属于 碳 元素,其衰变形成的新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7 。
    (2)超临界CO2流体是 纯净物 (填“纯净物”“混合物”)。液态CO2能用于制冰的原因是 CO2由液态变为气态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
    (3)合成尿素时,参与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为 22:17 。
    (4)若用甲烷和乙醇(C2H5OH)完全氧化形成的二氧化碳合成尿素,共使用甲烷4t、乙醇23t,则理论上制得的尿素质量为 75 t。
    【答案】(1)碳;7;
    (2)纯净物;CO2由液态变为气态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3)22:17;
    (4)75。
    【分析】(1)根据碳﹣14原子的质子数和衰变形成的新原子的质子数分析;
    (2)根据CO2流体的组成和和液态的性质分析回答;
    (3)根据方程式的意义计算;
    (4)根据甲烷和乙醇的质量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制得的尿素质量。
    【解答】解:(1)碳﹣14原子的质子数是6,属于碳元素,其衰变形成的新原子的质子数是7,则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7。
    (2)超临界CO2流体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液态CO2能用于制冰的原因是CO2由液态变为气态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3)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合成尿素时,参与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为44:(17×2)=22:17。
    (4)设4t甲烷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H4+2O2CO2+2H2O
    16 44
    4t x
    解得:x=11t
    设23t乙醇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2H5OH+3O22CO2+3H2O
    46 88
    23t y
    解得:y=44t
    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11t+44t=55t
    设生成尿素的质量为z。
    CO2+2NH3CO(NH2)2+H2O
    44 60
    55t z
    解得:z=75t
    故答案为:(1)碳;7;
    (2)纯净物;CO2由液态变为气态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3)22:17;
    (4)75。
    \l "_Tc846" 【考点9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28.(2022秋•庐江县月考)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和环保理念的是( )
    A.推广植树造林活动B.作物秸秆粉碎还田
    C.捕集、利用和封存CO2D.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答案】D
    【分析】根据低碳和环保理念的要求来分析。
    【解答】解:A.大力植树造林,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利于抵消温室气体排放,符合低碳和环保理念;
    B.作物秸秆粉碎还田能进行废弃物的再利用,且保护了环境,符合低碳和环保理念;
    C.捕集、利用和封存CO2,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利于抵消温室气体排放,符合低碳和环保理念;
    D.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利于抵消温室气体排放,不符合低碳和环保理念。
    故选:D。
    29.(2023•长春一模)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横坐标为物质的类别,纵坐标为化合价。图中A、B、D、E、F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的化学式为 CH4 。
    (2)B对应的单质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的名称 金刚石或石墨或碳60 。
    (3)要实现D转化为E,除了通过化合反应,还可以通过 CO+CuOCu+CO2(合理均给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现。
    (4)“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与上述理念相符的是 ABD (填序号)。
    A.大力植树造林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D.出行尽量选择步行或乘坐公交、地铁
    【答案】(1)CH4;
    (2)金刚石或石墨或碳60;
    (3)CO+CuOCu+CO2 (合理均给分);
    (4)ABD。
    【分析】(1)根据天然气的成分进行分析回答;
    (2)根据碳单质的种类进行分析回答;
    (3)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回答;
    (4)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减缓措施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解:(1)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2)B对应的单质为碳单质,含有多种,即金刚石或石墨或碳60;
    (3)要实现D(CO)转化为E(CO2),除了通过化合反应(即燃烧),还可以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现,其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 (合理均给分);
    (4)A.大力植树造林,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上述理念相符;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上述理念相符;
    C.使用一次性餐具会破坏森林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与上述理念不相符;
    D.出行尽量选择步行或乘坐公交、地铁,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上述理念相符。
    故选:ABD。
    故答案为:(1)CH4;(2)金刚石或石墨或碳60;(3)CO+CuOCu+CO2 (合理均给分);(4)ABD。
    \l "_Tc846" 【考点10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0.(2022秋•仁化县期末)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B.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裁玻璃实验编号
    药品

    块状大理石、10%H2SO4溶液

    块状大理石、7%HCl溶液

    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燃烧更旺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复燃
    C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D
    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
    有气泡逸出

    相关试卷

    中考化学易错类型15 坐标曲线“五大”易错点(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易错类型15 坐标曲线“五大”易错点(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易错类型15坐标曲线“五大”易错点原卷版docx、易错类型15坐标曲线“五大”易错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易错类型13 物质推断“五大”易错点(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易错类型13 物质推断“五大”易错点(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易错类型13物质推断“五大”易错点原卷版docx、易错类型13物质推断“五大”易错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易错类型12 工艺流程“四个”易错提醒(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易错类型12 工艺流程“四个”易错提醒(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易错类型12工艺流程“四个”易错提醒原卷版docx、易错类型12工艺流程“四个”易错提醒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