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选择题-2022-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版)
展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1.(22-23四年级下·上海·期末)下列四个数中,与其他三个数不相等的数是( )。
A.0.060B.0.600C.0.06D.0.0600
2.(22-23四年级下·上海·期末)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后是3.8,这个数是( )。
A.0.38B.0.038C.38D.380
3.(22-23四年级下·上海·期末)把5.0703、5.0073、5.7003、5.0730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在第3个的数是( )。
A.5.0703B.5.0073C.5.7003D.5.0730
4.(22-23四年级下·上海·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九时三十分时,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
B.已知直线a,画直线a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
C.平行线之间的线段处处相等。
D.长方形只有2组互相垂直的边。
5.(20-21四年级下·上海·期末)86800÷800=( )。
A.108……4B.108……400C.18……4D.10……400
6.(20-21四年级下·上海·期末)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互相平行B.相交C.互相垂直D.无法确定
7.(20-21四年级下·上海·期末末)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数是3.5,那么原数是( )。
A.0.035B.0.35C.35D.350
8.(20-21四年级下·上海·期末)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凑整到十分位是7.1,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
A.7.19B.7.15C.7.14D.7.19
9.(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近似数26.18是由下面的( )按照“五舍六入”法得到的。
A.26.175B.26.189C.26.179D.26.186
10.(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如图所示,点到线段上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的是线段( )。
A.B.C.D.
11.(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两杯水,第一杯喝去它的一半,第二杯喝去0.2kg,剩下的两杯水( )。
A.第一杯多B.第二杯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
12.(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12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美的3倍,今年小美24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美的( )倍。
A.1B.2C.3D.4
13.(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5.2加上下面的哪个数结果大于9且小于10?( )。
A.3.6B.3.74C.4.1D.4.9
14.(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平面上的点(8,0)表示( )。
A.纵轴8,横轴0B.纵轴0,横轴8C.纵轴8,横轴8D.纵轴0,横轴0
15.(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同一平面内,画出与已知直线距离为6cm的平行线,能画出( )。
A.1条B.2条C.3条D.无数条
16.(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把一个数缩小100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小495,原数是( )。
A.5000B.550C.505D.500
17.(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下列各数中,在数的末尾加上“0”后,数的大小发生变化的是( )。
A.25.0B.3.8C.10D.15.2
18.(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6.32等于450个百分之一加上( )个千分之一。
A.182B.1820C.587D.5870
19.(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这个算式运用了( )。
A.除法运算性质B.商不变性质C.乘法交换律D.乘法结合律
20.(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小瑶做小数减法时,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9,结果得到的差是21.67,原来正确的差是( )。
A.21.58B.21.76C.21.59D.21.75
21.(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5.8,那么差增加11.6B.两条直线的关系不是垂直就是平行
C.8.0的计数单位比8.00的计数单位大D.3.19≈3.1是依据“进一法”凑整得到的
参考答案:
1.B
【分析】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详解】0.06=0.060=0.060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记小数的基本性质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2.C
【分析】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3.8,则把3.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得到这个数。
【详解】3.8×1000÷100=38
这个数是38。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关键是看清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数。
3.D
【分析】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详解】把5.0703、5.0073、5.7003、5.0730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5.0073<5.0703<5.0730<5.7003。第3个的数是5.0730。
故答案为:D
【点睛】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都是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
4.B
【分析】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据此选择。
【详解】A.九时三十分时,钟面上的时针指向9和10的正中间,分针指向6,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不是90°,说法错误;
B.在同一平面内,画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如图:;说法正确;
C.从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做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说法错误;
D.长方形有4组互相垂直的边,如图:AB和BC互相垂直,BC和CD互相垂直,CD和AD互相垂直,AD和AB互相垂直;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5.B
【分析】计算86800÷800时,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时去掉2个0,商不变,将得到的余数末尾添上2个0,才能得到原来算式的余数。据此解答。
【详解】868÷8=108……4,则86800÷800=108……40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商的变化规律,注意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去掉几个0,余数末尾也要同时去掉几个0,所以在得到的余数末尾添上几个0,才能得到原算式的余数。
6.A
【分析】
根据垂直和平行的性质可知,同一平面内,a⊥c,b⊥c,则a∥b。即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详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平行。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平行和垂直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画图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7.A
【分析】逆向倒推即可求得原数,3.5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35,35再向左移动三位是0.035,原数是0.035。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3.5,原数是0.035。
故答案为:A
【点睛】利用逆向倒推法即可求得原数。
8.C
【分析】要考虑7.1是一个一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7.1最大是7.14,“五入”得到的7.1最小是7.0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四舍”得到的7.1最大是7.14,“五入”得到的7.1最小是7.05,所以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7.14;
故答案为:C
【点睛】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9.C
【分析】近似数是26.18,也就是小数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字。根据五舍六入法的原则,若千分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6,就向百分位进1;若千分位上的数字小于6,就舍去千分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26.175≈26.17
B.26.189≈26.19
C.26.179≈26.18
D.26.186≈26.19
故答案为:C。
【点睛】灵活应用五舍六入原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小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下一位上的数字。
10.B
【分析】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观察图形可知,A点到线段BC的垂线是线段AE,则点到线段上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的是线段AE。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11.D
【分析】题目没有明确第一杯水的重量,也就不确定剩下的第一杯水的重量。没有明确第二杯水的重量,也就不确定剩下第二杯水的重量。故而不能比较剩下水的重量的大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无法比较剩下两杯水的重量。
故答案为:D。
【点睛】只有明确两杯水的重量,才能确定剩下两杯水的重量大小关系。
12.B
【分析】用今年小美的年龄减去12,求出12年前小美的年龄。因为爸爸的年龄是小美的3倍,则用12年前小美的年龄乘3,即可求出12年前爸爸的年龄。再加上12,求出今年爸爸的年龄。用今年爸爸的年龄除以今年小美的年龄解答即可。
【详解】[(24-12)×3+12]÷24
=[12×3+12]÷24
=[36+12]÷24
=48÷24
=2
则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美的2倍。
故答案为:B。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13.C
【解析】根据小数加法计算方法,分别求出5.2与各个数的和,再看哪一个和大于9且小于10。
【详解】A.5.2+3.6=8.8,8.8<9;
B.5.2+3.74=8.94,8.94<9;
C.5.2+4.1=9.3,9<9.3<10;
D.5.2+4.9=10.1,10.1>10;
故答案为:C。
【点睛】小数加法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小数比较大小时,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
14.B
【解析】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前,行数写后。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在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数,而列数是横轴上的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而行数是纵轴上表示的数。则平面上的点(8,0)表示横轴8,纵轴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数对中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也就是横轴的数在前,纵轴的数在后。
15.B
【解析】两直线互相平行时,从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所得的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平行线间的距离。则与已知直线平行且距离固定的直线只有两条。
【详解】
同一平面内,画出与已知直线距离为6cm的平行线,能画出2条。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的性质,画图能帮助更好的理解题意。
16.D
【解析】把一个数缩小100倍,则得到的数比原数小99倍。已知得到的数比原数小495,所以得到的数是,再用得到的数乘100,即可求出原数。
【详解】
则原数是500。
故答案为: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得到的数比原数小99倍,进而求出得到的数。
17.C
【解析】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在25.0的末尾加上“0”后,变为25.00,数的大小不变;
B.在3.8的末尾加上“0”后,变为3.80,数的大小不变;
C.在10的末尾加上“0”后,变为100,数变大;
D.在15.2的末尾加上“0”后,变为15.20,数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B
【解析】450个百分之一即4.5。用6.32减去4.5,再看求出的差是几个千分之一即可。
【详解】6.32-4.5=1.82
1.82是1820个千分之一。
故答案为:B。
【点睛】小数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19.A
【分析】除法的性质是指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后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三个数,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这个算式运用了除法运算性质。
故答案为:A
【点睛】除法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需熟练掌握。
20.D
【分析】百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0.01,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9,就是多减了8个0.01,即0.08。用得到的差加上多减的0.08,即可求出正确的差。
【详解】21.67+0.08=21.75
则原来正确的差是21.75。
故答案为: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计算时多减了0.08。
21.C
【解析】(1)根据差的变化规律可知,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相同的数,则差不变。
(2)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垂直是特殊的相交。
(3)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大于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
(4)进一法是指把一个数的尾数省略后,不管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去尾法是指把一个数的尾数省略后,不管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都不需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如果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5.8,那么差不变,原说法错误;
B.两条直线的关系不是相交就是平行,垂直是特殊的相交,原说法错误;
C.8.0的计数单位是0.1,8.00的计数单位是0.01,则8.0的计数单位比8.00的计数单位大,原说法正确;
D.3.19≈3.1是依据“去尾法”凑整得到的,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当相交成直角时,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熟练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注意区分。
(2022-2024)浙江省三年小升初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选择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4)浙江省三年小升初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选择题(含解析),共30页。
(2022-2024)河南省三年小升初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选择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4)河南省三年小升初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选择题(含解析),共37页。
(2022-2024)三年小升初数学(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选择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4)三年小升初数学(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选择题(含解析),共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