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情评估试题(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情评估试题(附答案人教版),共9页。
第七章学情评估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4分)读日本示意图(图7-1),回答1~2题。图7-11.关于日本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土南北狭长 B.地形以平原为主C.多优良港湾 D.海岸线曲折2.下列地理现象与日本地形特征密切相关的是( )A.矿产资源贫乏 B.日本水能资源丰富C.北海道樱花开花时间比九州迟1个月D.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图7-2示意日本部分农作物和主要工业区分布,读图完成3~5题。图7-23.日本首都是( )A.奈良 B.京都 C.东京 D.名古屋4.日本( )A.是岛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B.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C.以黄色人种为主,通用英语D.工业主要集中在大西洋沿岸5.图中农作物在日本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A.水稻 B.苹果 C.茶叶 D.柑橘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图7-3),完成6~8题。6.图中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A.平原、丘陵相间分布 B.山高谷深,东西横列C.山地、高原交错分布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7.图中半岛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8.图中半岛的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原因有(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②地形平坦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图7-3 图7-4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图7-4示意中南半岛河流和某粮食作物分布,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分布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高粱10.下列不属于东南亚发展农业生产有利自然条件的是( )A.热量丰富 B.降水充沛 C.昼夜温差大 D.土壤肥沃印度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量很大。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农业生产经常歉收,过去粮食需大量进口。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积极推行“绿色革命”,通过培育良种、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机械化等措施,提高了粮食产量。读印度人口增长图(图7-5)和热带季风气候资料图(图7-6),完成11~13题。图7-5 图7-611.印度人口特点是( )A.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长较快 B.人口总量少,人口增长较快C.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长较慢 D.人口总量少,人口增长较慢12.造成印度农业生产经常歉收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海啸 C.滑坡 D.旱涝13.印度在推行“绿色革命”的过程中,为克服季风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培育抗旱品种 ②兴修水利③引进国外劳动力 ④推广农业机械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7-7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图7-7示意印度的部分工业分布,据此完成14~15题。14.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中心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15.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的主要影响有( )①降低产品价值 ②提高产品质量③促进软件出口 ④制约工业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K3/4次列车,是中国铁路的一趟国际联运快速列车,运行于中国北京至俄罗斯莫斯科之间。读俄罗斯示意图(图7-8),完成16~18题。图7-816.游客乘坐K3/4次国际列车,沿途没有经过( )A.针叶林地带 B.贝加尔湖 C.东欧平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17.该列车跨越了多条河流,其中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的是( )A.伏尔加河 B.鄂毕河 C.叶尼塞河 D.勒拿河18.K3/4次列车一年中有8个月需要供暖,供暖时间长主要是由于沿线大部分地区( )A.海拔高 B.距海远 C.纬度较高 D.降水多二、综合题(共46分)19.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纤维生产国。图7-9示意菲律宾的气候,图7-10示意菲律宾的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图7-9 图7-10(1)菲律宾位于____________(亚洲分区),该国于2023年3月7日发生地震,震中A的经纬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菲律宾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太平洋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的碰撞挤压处。(2)该国棉兰老岛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蕉麻适宜生长于温度27~29℃,年降水量2 500~2 800毫米的环境。此外,蕉麻生长要求土层深厚、排水好的肥沃土壤。(3)蕉麻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的棉兰老岛,该岛种植蕉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蕉麻纤维由于强度极大、柔软和抗海水腐蚀性好,主要作为船用的缆绳、钓鱼线、渔网和吊车绳索。(4)菲律宾生产的蕉麻纤维大量出口到日本的主要原因是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20.读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及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图7-11),回答下列问题。(16分)图7-11(1)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俄罗斯工业区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资源丰富。(3)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网________,以____________(填字母及名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亚洲部分铁路网稀疏,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俄罗斯南部地区修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21.图7-12示意印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图7-12(1)甲是____________山脉,它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2)印度南部的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____为主,乙河流是____________。(3)印度矿产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4)加尔各答的黄麻纺织、孟买的棉花纺织工业发达,其原因是接近__________产地。(5)软件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其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集中。答案一、1.B 2.B 3.C 4.A 5.A 6.D 7.C 8.D9.C 10.C11.A 12.D 13.A 点拨:第11题,读图可知,印度的总人口超过10亿,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长快,故选A。第1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夏季风不稳定,印度旱涝灾害频繁,导致农业生产经常歉收,与寒潮、海啸和滑坡无关,故选D。第13题,印度在推行“绿色革命”的过程中,为克服季风气候带来的旱涝灾害,采取了培育抗旱品种,兴修水利等措施;引进国外劳动力和推广农业机械化对克服季风气候带来的旱涝灾害没有帮助。故①②正确,故选A。14.D 15.C16.D 17.A 18.C 点拨:第18题,K3/4次列车沿线经过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因而一年中有8个月需要供暖,供暖时间较长,C正确,故选C。二、19.(1)东南亚;7°N;126°E;亚欧(2)热带雨林气候(3)热量充足,降水充足;多火山灰,土壤肥沃;地形以山地为主,有利于排水(4)渔业发达,对蕉麻纤维的需求量大(航海行船对船用缆绳需求量大);无热带气候分布,几乎不产蕉麻20.(1)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沿海优良港湾众多,便于进口原材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2)靠近原料产地;矿产(3)密集;C莫斯科;俄罗斯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优于北部;俄罗斯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南部工业、人口、城市比北部多;南部邻国多,便于对外联系。点拨:(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主要原因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沿海优良港湾众多,便于进口原材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2)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工业区分布特点是靠近原料产地,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本国矿产资源丰富。(3)读图可知,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网密集,以图中字母C代表的首都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亚洲部分铁路网稀疏,横跨亚欧大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沿俄罗斯南部地区修建的原因:俄罗斯亚洲部分北部气候寒冷,土壤结冰时间长;俄罗斯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优于北部;俄罗斯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南部工业、人口、城市比北部多,南部邻国多,便于对外联系,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21.(1)喜马拉雅 (2)高原;恒河(3)钢铁;煤炭 (4)原料(5)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