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798864/0-17170230550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精品第3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精品第3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意义导入,新课学习,拓展迁移,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克和千克的认识
课时
第 3 课时
主备人
备课组
二年级数学组
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
材
分
析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不能靠肉眼观察得到,只能靠身体的感觉感知。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需要在操作中才能充分地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同时这部分的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多多少少有些买东西称重的经验,对轻重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品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采用“重量”这个词,对“质量”“质量单位”这两种规范的表述很少接触,学生对此类词语理解能力有限。本单元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000克=1千克。
难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教具
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意义导入
1.拿出一本数学书和一支铅笔。
师:哪个重些?
让学生分别掂一掂,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
得出结论:物体有轻重。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P98主题图。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新课学习
1.认识“克”。
(1)根据生活经验,估1克的物品。
师:你知道1克大约有多重吗?在课前自己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
小组探讨,感知物品质量,对物品的轻重有初步认知。
师: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2)利用天平,验证1克有多重。
师: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可以看物品包装上的标注,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我们怎么确定它到底是不是1克呢?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天平。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称量较轻物品时用的天平。
课件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基本构件。
每个天平有两个托盘,左边放物品,右边放砝码。这盒砝码中,1克的砝码是最轻的,100克是最重的,在砝码上会标注砝码有多重(展示标注给学生观察)。所以这个天平只能称量较轻的物品。在天平的正中央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向“0”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的重量一样重。
师:哪个小组先来试一试,利用天平验证所找的物品是不是正好重1克?
(3)明确1克的概念,直观感知1克的重量。
(4)知识应用。
课件出示教科书P99例1。
师:找一找上面的物品有多重。【教学提示】
学会根据标签读取物体质量相关信息。
师:这些物品是轻还是重?
师:是的,这几个物品都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适时板书)
(5)完成教科书P99“做一做”。
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三、拓展迁移
2.认识“千克”。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2例2。
(2)理解“净含量”。
师:刚刚有同学提到了“净含量”,“净含量”的意思就是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商品实际有多重。这箱苹果的净含量指的是什么呢?
师:请大家观察这两样物品,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4)克与千克的关系。
师:那两袋盐有多重?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能得出两袋盐重1000克。
1.完成教科书P102“练习二十”第1、2题。
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判断方法。
2.完成教科书P102“练习二十”第3题。
3.完成教科书P105“练习二十”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你在这一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师:以后我们买东西时,先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然后再看标签,看看自己估得准不准。我们要想真正成为“克”和“千克”的好朋友,就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作业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表示。
1000克=1千克
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起问初探,承问续探,转问再探,延问放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