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过关训练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过关训练课件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过关训练课件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过关训练课件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过关训练课件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过关训练课件第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过关训练课件第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过关训练课件第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过关训练课件第8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过关训练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过关训练课件,共35页。
    过关训练第五单元过关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B )B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Mg—24 Cl—35.5 K—392. 用如图S5-1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图S5-1C3. 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一种科学思维。如图S5-2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图S5-2C4.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其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在隔绝空气和强热条件下,亚硝酸钠能分解放出一种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B ) BA C7. 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C8. 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15.2 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14.4 g水,则柠檬醛中( C )C9.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这个反应的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A )A10.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S5-3所示的刻度纸(如c的质量为3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图S5-3D C D13. 金银花是在预防新冠肺炎时用到的一味传统中药,其主要成分之一是异绿原酸(C25H24O12),下列对异绿原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14.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将水和一氧化碳转化为氢气的新型高效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S5-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图S5-4C15. 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 如图S5-5所示,利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图S5-5 冒出大量白烟,放热,气球膨胀(2分) 2P2O5 图S5-5②待红磷熄灭后再次称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可能是  ABD ⁠(填字母,多选)。 ABD 图S5-5(2)如图乙反应后烧杯中钠元素的质量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该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认为该实验应在  密闭 ⁠体系中进行。 不变 密闭 图S5-517. 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分子:  2N2 ⁠碳酸钠:  Na2CO3  ⁠氧化镁中镁显+2价:    O ⁠2个硫酸根离子:  2S  ⁠2N2 Na2CO3        H2O+CO2↑  18. 从空气中制造“面包”。Ⅰ. 人工固氮(1)1905年,哈伯将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以及催化条件下首次合成氨气(NH3),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氮元素(或N) ⁠。 氮元素(或N) (2)科学家研制出“TM-LiH”双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效率,如图S5-6是其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图S5-6①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NH3 ⁠(填化学符号); NH3 ②除催化剂外,该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有  N、H ⁠(填化学符号);  N、H  2NH3 Ⅱ. 人工合成尿素(3)1828年,维勒通过蒸发氰酸铵(NH4CNO)溶液得到尿素[CO(NH2)2],该过程  有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生成。 (4)将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反应中氨气和尿素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2∶1 ⁠。 有 2∶1 Ⅲ. 人工合成淀粉(5)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过程中必须添加的元表是  氢元素(或H) ⁠;淀粉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2分) ⁠(填最简整数比)。 氢元素(或H) 1∶8(2分) 19. A、B、C、D、E、F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已知A、B、C是单质,D、E、F是化合物,且D和E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S5-7所示,其中反应⑤的另一种生成物省略。图S5-7(1)分别写出A、C、F的化学式:A  C ⁠,C  H2 ⁠,F  CO2 ⁠。 (2)反应⑤靠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 ⁠。  (4)在①~⑤的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①②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③④ ⁠。 C H2 CO2 光合作用 2H2O   ①② ③④  (1)通过称量发现:在陶土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成的氧化镁小颗粒(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  ⁠。耀眼白光  生成的氧化镁小颗粒(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2)讨论后,同学们按如图S5-8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图S5-8【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NH3),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④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氧气化学性质活泼。【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适量的水 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 【反思与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 ⁠; ②图S5-8中气球的作用是  形成密闭体系,缓冲气压,平衡压强 ⁠;  -3 形成密闭体系,缓冲气压,平衡压强  Mg3N2 21.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0.9 g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结果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在  t5 ⁠时间后,氯酸钾已经完全反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84g(2分) ⁠。 t5 3.84 g(2分)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1.1 g。(设和答共1分)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