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寻,共寻诵读感悟,披情入文,追寻,斟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初寻(预习检测)
    (一)知识储备检测
    1.齐读这个词语:佳节。你知道哪些传统佳节?所以,你认为什么样的节日才能被称作佳节?佳就是美好的意思。这些带给我们美好感受的节日就是佳节。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2.传统节日就在你我身边,你一定十分了解这些节日的习俗吧。那就请你将传统节日和相对应的习俗连在一起吧。百分之百的正确率,了不起。
    难度升级,你能将这些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排序吗?
    3.古人爱用诗词描摹生活,你能找到这些藏在诗句中的中国传统节日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写的是——春节。你的依据是:结合生活实际是个学古诗的好方法。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端午节,理由。
    (二)自学检测
    1.理解诗题,自学检测
    (1)今天我们将继续中华传统节日之旅,学习第9课的最后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请跟老师一起板书诗题。(兄字书写要注意,上小下大才漂亮)齐读诗题。
    (2)昨天同学们根据课前导学进行了自学,你一定收获颇丰,请你自我检测一下吧。(发送试卷)
    (3)同学们都知道王维的家乡不在山东,那他的家乡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的确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请你根据注释,说一说诗歌题目的意思吧。
    基础知识难不倒大家,相信接下来的学习同学们会更加得心应手。
    2.检查自学,了解诗人
    通过课前微课视频和资料查找,你对诗人王维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谈一谈自己心目中的王维吗?
    二、共寻(合作学习)诵读感悟,披情入文
    (一)明诗意
    1.你知道吗?王维15岁就独自离开了家乡河东蒲州,去长安求取功名,17岁的重阳节那天,他遥望故乡,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年的思乡诗,请大家一起读。
    2.这一句句诗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怪不得苏轼这样夸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所以,请你和同桌再读这首诗,交流一下,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前两句诗写得是王维在重阳节那天的现实生活,后两句诗写的就是(作者的想象)。
    3.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给你的同桌读一读这首诗吧。
    (二)悟诗情
    这首诗的哪一句中的哪个词打动了你?让你感受到了王维的心声?请小组合作,先在诗中圈画出来,在小组中讨论,再汇报交流。
    教师相机指导。(抢答器)
    “独在异乡为异客”。
    (1)17岁的少年,独在异乡,举目无亲。他感觉是那样(孤独、孤单),他怎能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啊!读:独在异乡为异客。
    虽然长安大街,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王维却——(读)独在异乡为异客
    路过酒肆,亲朋相聚,举杯畅饮,他却——独在异乡为异客
    秉烛夜读,别人母亲,温言关心,而他——独在异乡为异客
    (2)一个“独”字,似乎有千金重,沉甸甸地压在王维心头。让我们帮王维写下这诗中的第一个字吧。怎样才能写好这个“独”字呢?小撇露锋芒,弯钩要恭让,虫字穿插莫相忘,恭良谦让美德扬。
    (3)你还圈出了哪个次?为什么?
    异乡就是——他乡,那是别人的家乡啊!在别人的家乡作客就是异客。
    “异”字本义为举也,分也。后又引申出奇怪、不相同、别的等多重含义。你能用“异”的不同意思组词吗?异乡就意味着分别,异客就像无根的浮萍,飘摇无依,这让他怎能不思念自己的家乡。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只要我们学会品文析字,就能读懂诗人藏在字里行间的浓情厚意。
    “每逢佳节倍思亲”,(抢答器)
    (1)王维,你在离开家乡是一天吗?十天?一个月?多长时间了?噢,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呀,你孤独寂寞,你孤枕难眠,又逢重阳佳节。所以他
    小王维 ,请你带着对亲人加倍的思念读一读这句诗。
    (2)王维,你只在长安度过这一个佳节吗?他还度过了哪些佳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3)请你想一想,王维是怎样独自一人度过这些佳节的?
    即使生活在繁华的都城,满腹才华被人赏识,然而当这一个个佳节接踵而来,孑然一身的王维只能——每逢佳节倍思亲。
    (4)这重重思念堆叠一起,怎能不让人“倍思亲”呀!(板书)一个“倍”字道尽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你还从哪里读出了王维的心声?是呀,这重阳佳节遍插茱萸就少我一人呀。王维,在这里你不说想念亲人了,却偏偏说亲人想你了,这是一种怎样的遗憾和乡愁啊。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虽然你害怕过节,但每个佳节还是会如期而至。今天,又是重阳节了,家乡的人们这样过节:播放视频《重阳习俗》。
    所以,重阳节这天,你登高望远,因为你——(齐读)
    三、追寻(升华情感)
    1.长长的思念汇成短短的诗,写在泛黄的信纸上,要随着家信寄回。请大家用指尖这些零散的文字,穿成永久的思念吧。(连字成诗)
    2.纸短情长,接到这封家信的亲人啊,你来读读王维的心声吧。(配乐诵读)
    请你来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思念的心是相通的,我知道,我们班有一些同学的家长常年在外地工作或学习,无数佳节,独独少了那一人哪。马上要到端午节了,你能根据端午节的这些习俗,改一下这首诗,把它送给自己的亲人吗?
    四、斟寻(拓展提升)
    1.历代文人墨客将丰富的情感融入诗词,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无数动人的诗篇。你在课外还积累了哪些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词,请背给大家听吧!
    2.元宵节的夜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的怦然心动;端午节陆游“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是诗人的闲适自得;中秋之夜,王建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那延绵不绝愁绪,蔓延在每个游子的心中。
    3.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而又浪漫。课下,让我们继续徜徉在传统节日的古诗词中,开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旅程吧。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