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课时练习
展开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探究水的组成
1.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的密度小,所以有时可以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C.点燃氢气时一定会发生爆炸D.实验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以下反应中,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 )
①石蜡+氧气 eq \(\s\up5(点燃),\s\d3(→)) 二氧化碳+水②氢气+氧气 eq \(\s\up5(点燃),\s\d3(→)) 水
③水 eq \(\s\up5(通电),\s\d3(→)) 氢气+氧气④碳酸(H2CO3)→水+二氧化碳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4.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4-3-1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的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5.电解水时,与电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________复燃,与电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可以被点燃。但是水蒸气不具备上述两种气体的性质,由此推断:
(1)电解水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不同于水的新物质,电解水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组成的。
(2)在电解水的过程中,________可分,________不可分。
(3)水变成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________(填“大”或“小”),该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6.图4-3-2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A.b两玻璃管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2)图4-3-3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
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符号为“H2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物质的简单分类奇
7.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单质B.氧化物C.混合物D. 化合物
8.如图是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其对应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0.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矿泉水、氧化铁、空气
B.氮气、二氧化碳、冰和水的混合物
C.铁粉、水蒸气、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
D.五氧化磷、氯化钠、氢气
11.图4-3-4中“●”“”和“〇”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来%^:zzs~tep.cm@&]
(1)表示混合物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表示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可以表示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
模拟全练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氮B.二氧化锰C.硬水D.氢氧化钠
13.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〇”和“●”分别表示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14.用如图4-3-5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1)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2)检验b管中气体,将________置于b管尖嘴口处,打开活塞。
(3)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证明水……组成。
15.电解水实验中,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在与电的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分别产生________和________,其体积比约是________,其中正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________,而负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遇到燃着的木条能________。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及解析》
课题3 水的组成[中~国@%*教^育出版网]
知识能力全练
1.C 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可以安静地燃烧,只有不纯的氢气点燃时才可能发生爆炸
2.C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有氢气和氧气产生,是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通电后,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此现象能直接观察到;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是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故选C。[ww#w.zzs%t&ep.^@cm]
3.B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所以②、③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B。
4.水汽化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水分子本身未变,故选C
5.[答案]带火星的小木条
(1)化学 氢 氧[w@ww.zzs&*te#p.cm~]
(2)分子 原子
(3)大 物理
[解析]电解水时,与电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也说明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但原子会重新组合。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但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w*w&w.zzste^~p.c@m]
6.[答案]
(1)氧气 2:1
(2)①原子(或氧原子、氢原子) ②水 eq \(\s\up5(通电),\s\d3(→)) 氢气+氧气
(3)A.b两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解析][来@^#:&中教网%]
(1)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www^.zzs@t%e~*p.cm]
(2)由水分解的微观过程可看出,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因此能够说明水的化学符号为“H2O的实验现象是A.b两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7.A 臭氧(O3)是只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臭氧是一种单质。
8.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A.C.D项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9.D A项,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B项,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属于纯净物;C项,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化合物。
10.C A项,矿泉水是混合物;B项,冰和水的混合物属于纯净物;D项,五氧化二磷是化合物,氢气是单质。
11.[答案]
(1)B
(2)AD C
[解析]
(1)B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2)A.D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果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则可以表示氧化物。
模拟全练
12.C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液氮是液态的氮气,属于纯净物;二氧化锰属于纯净物;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氢氧化钠属于纯净物。
13.A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A表示单质;B表示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C和D均表示化合物。[来:zzs%t&ep~.#c@m]
14.[答案]
(1)氢气
(2)带火星的木条
(3)水 eq \(\s\up5(通电),\s\d3(→)) 氢气+氧气
(4)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
(1)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两者体积比约为1:2。
(2)管中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b管尖嘴口处,打开活塞,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15.[答案]增强水的导电性 氧气 氢气 1:2 燃烧更旺 燃烧
水 eq \(\s\up5(通电),\s\d3(→)) 氢气+氧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解析]硫酸和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正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体积比约为1: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 eq \(\s\up5(通电),\s\d3(→)) 氢气+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水的净化练习题</a>,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爱护水资源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5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爱护水资源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5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课堂检测</a>,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