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人工智能基础:体验机器人编程 6 认识机器人构件》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4/15802079/0-17170770721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人工智能基础:体验机器人编程 6 认识机器人构件》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4/15802079/0-17170770721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精品】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闽教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6课 认识机器人构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闽教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6课 认识机器人构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新知讲授,实践操作,成果展示与评价,拓展延伸,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机器人基本构造组件,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结构件,并能描述它们的功能及在机器人系统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展示、互动讨论和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掌握机器人组件的连接方式,初步学会组装简单的机器人模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培养探索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热情;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 识别机器人主要构成部分及其功能。
- 理解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 理解并应用机器人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方法。
- 实践操作中准确无误地组装机器人构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创设疑激趣,引入主题
- 故事启思:以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开篇,比如:“在一个遥远的未来城邦尼奥拉,孩子们拥有着一群特别的伙伴——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小帮手,还是生活中的朋友,它们能够听从简单的打扫房间到陪伴探险。今天,就让我们揭开机器人朋友的神秘面纱,学习如何通过编程与它们交流,创造属于我们的机器人伴侣。”
- 问题引导:提出引发思考:“你们梦想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它能做什么?如果让你的机器人去帮你取一本书,你该如何告诉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同时引起对机器人编程的兴趣。
- 预告:简短展示一段机器人(如LEGO编程机器人)的视频,展示其互动性和编程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预告今日课程将亲手实践编程操作,让学生充满期待。
二、新知讲授
1. 概念讲解:机器人结构基础
- 定义机器人:简要介绍机器人的定义,强调机器人是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设备,通常由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组成。
- 主要构件介绍:
- 传感器:展示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红外线传感器、触碰传感器、光敏传感器),解释它们如何收集环境信息。
- 执行器:通过模型展示电机、伺服马达等执行器,说明它们如何将电能转换为物理运动。
- 控制器:介绍微处理器或单片机,作为机器人的大脑,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并控制执行器。
- 结构件:展示机器人框架、轮子、关节等结构组件,说明它们如何构成机器人的物理形态。
2. 互动环节:分发实物模型或3D打印的机器人组件,让学生亲手触摸,直观感受各部分结构,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每个构件的作用。
三、实践操作
1. 认识构造组装体验
- 实物操作:分发给学生基础机器人构造套装,包括主板、电机、传感器、结构件、螺丝等,教师先演示如何安全使用工具组装机器人框架。
-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一个机器人,根据说明书指导手册合作组装,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团队协作与安全,确保每个学生参与动手实践。
2. 编程序初探
- 编程软件介绍:引入图形化编程软件,如Blckly或Scratch,展示软件界面,说明如何创建新项目、拖拽代码块。
- 基础编程:教师示例编程机器人前进、停止、转弯,现场演示如何编写简单程序并上传至机器人,解释每块的逻辑,鼓励学生跟随操作,理解编程逻辑。
3. 任务挑战实践
- 任务设计:设定任务,如“机器人绕过障碍”、“寻光点”,要求学生小组讨论策略,设计程序逻辑,如何利用传感器、控制电机、编写路径。
- 编程实现:学生在软件上编写代码,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试错中学,及时修正,体验编程调试过程。
- 测试调整:上传程序至机器人,实地测试,观察执行情况,根据结果调整代码,多次迭代优化,直到完成任务,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 成果展示与分享
- 成果演示:每组展示机器人完成任务,分享编程思路、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展示过程中的创新点。
- 互评与师评:学生互评,教师总评,肯定创意、合作、问题解决,提出改进建议,强调编程逻辑与实践重要性。
- 反思: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记录学习心得,分享收获,思考编程在机器人中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通过细致的实践操作环节设计,学生不仅亲手组装、编程机器人,体验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而且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中成长,培养编程逻辑思维,为深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四、成果展示与评价
1. 展示交流:每组派代表上前展示自己的机器人模型,简述组装过程中的发现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 同伴互评:采用“星星贴纸”方式,每位学生为其他组的作品在创新性、合作性、完成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师总结:汇总学生反馈,表扬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表现,同时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意见。
五、拓展延伸
- 未来展望: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讨论机器人在未来生活中的更多可能性。
- 伦理探讨:简短引入机器人伦理话题,如隐私保护、人工智能的责任与界限,鼓励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六、作业布置
1. 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利用废旧材料尝试制作一个简易机器人模型,或使用在线机器人模拟软件设计一个小型机器人,记录制作过程和遇到的挑战。
2. 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关于编程基础,思考如何通过编程语言指挥机器人完成指定任务。
通过以上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本课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实物操作、团队合作和创意表达,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机器人构件及其在机器人系统中的作用,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续深入学习机器人编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闽教版(2020)第9课 仿真光控节能灯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知讲授,实践操作,成果展示与评价,总结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闽教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8课 仿真机器人控温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与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闽教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6课 认识机器人构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课,欣赏简易机器人,机器人组件认识,认识传感器及其功能,搭建简易机器人与创新活动,总结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