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他举着1个鸡蛋用的力约为5N
    B. 他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kg
    C. 他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4×106Pa
    D. 他把1个鸡蛋举高2m做的功约是1J
    2.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根据需要常常要考虑受力面上的压强大小。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 坦克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
    B. 单钢轮压路机有较重的前轮
    C. 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
    D. 背包用较宽的背带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甲装置时可以省力
    B. 使用乙装置时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试卷源自 期末大优惠,全站资源一元不到!即将回复原价。C. 丙容器中的水比丁容器中多,所以丙容器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D. 丁容器中的水比丙容器中深,所以丁容器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4. 打羽毛球是同学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下列与这项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球时,球拍对羽毛球施加了力,羽毛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B. 羽毛球飞行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 迎面飞来的羽毛球被球拍挡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 乙图,将竖直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液面高度差变大
    C. 丙图,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下降
    D. 丁图,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6. 为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滑到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要用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滑下
    B. 实验必须按照毛巾、棉布、木板的顺序进行
    C. 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可以判断小车速度变化的快慢
    D. 小车速度不断减小是没有推力作用的原因
    7. 小明和小刚是两个初三学生,小明重60kg,小刚重70kg,在上体育课时,小明和小刚匀速爬杆,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B. 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较大
    C. 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较大D. 小刚和小明所受重力大小相等
    8.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不发生形变也能产生弹力B.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 物体的重心总在物体上
    9. 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液体若对物体产生浮力,液体对其向上的压力一定大于向下的压力
    B.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C. 物体能够沉入水底是因为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10. 如图是“寻梦”学习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或上浮。若从烧瓶中吸气,使其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沉(胶管在水中的体积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潜水艇”所受浮力逐渐变小
    B. “潜水艇”所受浮力等于其所受的重力
    C. “潜水艇”所受浮力总等于其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D.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的大小来实现下沉的
    11. 下列有关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利用的吸力的作用B.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C. 省力的机械就可以省功D. 使用斜面一般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
    12. 如图,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质量约为3t的奥运五环缓缓升起。若将升起过程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则该过程中奥运五环的( )
    A. 重力势能不变B. 动能增大C. 机械能不变D. 机械能增大
    13. 如图所示,物体G静止时所受重力方向是______ ,重力的大小为______ N。
    14. 为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取一个空的透明塑料瓶,在瓶口扎上橡皮膜,将塑料瓶浸在液体中,橡皮膜向瓶内凹进得越多,表明液体的压强越大。
    (1)将塑料瓶竖直地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如图甲),第二次瓶口朝下(如图乙),两次塑料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图乙中的橡皮膜凹进得更多,则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同种液体中,______,液体的压强越大;
    (2)若用体积相同的酒精(ρ酒精F浮时,“潜水艇”就会下沉,所以“潜水艇”不是通过改变浮力的大小来实现下沉的,而是通过改变自重的大小来实现下沉的,“潜水艇”总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判断浮力变化;
    (2)“潜水艇”下沉,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3)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浸入液体受到的浮力;
    (4)“潜水艇”通过改变自重的方式来实现沉浮,据此分析。
    本题以自制“潜水艇”为背景,综合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理解和潜艇沉浮的应用,理解操作目的和装置结构是解答此题得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吸管吸饮料时,先吸走管中的空气,使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管中,进入人口,所以A错误;
    B、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所以功率越大的机械不一定做功越多,所以B错误;
    C、省力的机械就费距离,所以不省功,所以C错误;
    D、使用斜面费距离就省力,所以一般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所以D正确。
    故选:D。
    此题中即有大气压强,也有液体压强,还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还有机械效率的概念,必须利用这些知识对各选项做出判断。
    对功率、大气压、功、简单机械的理解,重在于基础知识的把握。
    12.【答案】D
    【解析】解:奥运五环缓缓升起的过程中,奥运五环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变高,重力势能增大,故机械能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处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
    本题考查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3.【答案】竖直向下 2.4
    【解析】解: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相互作用力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重力的大小,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来看,示数应为2.4N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2.4。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读取弹簧测力的示数就是重力大小。
    考查重力的方向,以及弹簧测力计的读书方法。
    14.【答案】深度越深 乙
    【解析】解:(1)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说明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若用体积相同的酒精(ρ酒精ρ淡水,如果此潜艇以相同的深度,从海洋潜行到长江中,根据p=ρgℎ得,所受的压强将会变小。
    故答案为:1.6×108;变小。
    (1)知道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的大小;
    (2)已知ρ海水>ρ淡水,如果此潜艇以相同的深度,从海洋潜行到长江中,根据p=ρgℎ可判断出所受的压强的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等,属于基础题。
    18.【答案】B A
    【解析】解:运动员某次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B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动能;
    因为不考虑一切阻力,所以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B点的过程中没有能量的损耗,A点位置最高,B点位置最低,所以运动员在B点动能最大,在A点重力势能最大。
    故答案为:B;A。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因为不考虑一切阻力,所以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B点的过程中没有能量的损耗,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本题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属于基础题。
    19.【答案】浮力 2
    【解析】解:小塑料袋装满水浸没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浮力大小为:F浮=G=mg=200×10−3kg×10N/kg=2N。
    故答案为:浮力;2。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物体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本题考查了浮力的方向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0.【答案】150 0
    【解析】解:
    (1)在整个过程中推力做功:W=Fs=15N×10m=150J;
    (2)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购物车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即做功为0J。
    故答案为:150;0。
    (1)知道推力大小、购物车在推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推力做的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功的计算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属于基础题。
    21.【答案】1.03×108 6.18×107
    【解析】解:该潜水器下潜深度为10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p=ρgℎ=1.03×103kg/m3×l0N/kg×10000m=1.03×108Pa,
    由p=FS可知,舱门所受液体压力为:
    F=pS=1.03×108Pa×0.6m2=6.18×107N。
    故答案为:1.03×108;6.18×107。
    根据p=ρgℎ求出在深10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再根据p=FS求出压力。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和p=FS的应用和计算,关键是公式的灵活运用。
    22.【答案】前 惯性
    【解析】解:司机发现路前方有障碍物紧急刹车时,坐在车上的人下半身随车一起速度减小而停止,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乘客身体要向前倾倒。
    故答案为:前;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解释惯性现象时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阐明其原来的运动状态;
    ②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运动状态改变了;
    ③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④说明结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3.【答案】
    【解析】绳子的拉力作用在小球上,方向沿绳子向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从小球的重心(球心)开始,分别沿拉力和重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在线段末尾分别表上字母F和G,即为小球所受绳子拉力F与重力G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此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24.【答案】解:过支点O作阻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2,如下图所示:

    【解析】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本题通过画出阻力臂L2,考查了学生对力臂的理解,属于基础性题目。
    25.【答案】压力大小 1.2速度大小无关
    【解析】解:(1)甲、乙两图实验控制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改变了压力大小,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2)由表格数据可分析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都是一对平衡力,那么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是1.2N,可得出摩擦力大小也为1.2N;
    (3)图丙改进实验,因为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而且无论拉木板速度多少,摩擦力都一样,不改变摩擦力大小;
    (4)向左拉动木板,当木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弹簧测力计稳定)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换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多次重复上面的实验。
    故答案为:(1)压力大小;
    (2)1.2;
    (3)速度大小无关;
    (4)向左拉动木板,当木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弹簧测力计稳定)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换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多次重复上面的实验。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及对实验方案的改进,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6.【答案】A、C、D0.8
    【解析】解:(1)①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
    分析图C和图D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故可选用图A、C、D来进行实验;
    ②由图A、C知,物重G=2N,F拉=1.2N,则F浮=G−F拉=2N−1.2N=0.8N;
    ③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换用分度值更小的弹簧测力计;
    (2)在A、B、C三次实验的对比分析中,小明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物体没有浸没时,深度变化的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在变化,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同意小华的说法,因为在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关系时,小华在改变深度的同时控制了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且在浸入水中深度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浮力大小不变,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无关的初步结论。
    故答案为:(1)①A、C、D;②0.8;③换用分度值更小的弹簧测力计;(2)同意小华的说法,因为在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关系时,小华在改变深度的同时控制了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且在浸入水中深度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浮力大小不变,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无关的初步结论。
    (1)①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②由图可知,物重和浸没时的拉力,利用称重法即可计算浮力大小;
    ③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换用分度值更小的弹簧测力计;
    (2)研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一定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不变。
    本题考查了称重法求出浮力的方法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以及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到结论的能力。
    27.【答案】力臂 右
    【解析】解:(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计算每一组F₁L₁和F₂L₂的乘积,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F1L1=F2L2;
    (3)在借助省力杠杆把巨木抬起时,可以缩短横杆上悬绳与支架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阻力臂,增大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省力,从而可以抬起更重的巨木。
    故答案为:(1)力臂;右;(2)计算每一组F₁L₁和F₂L₂的乘积,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F1L1=F2L2;(3)可缩短横杆上悬绳与支架之间的距离,以减小阻力臂,增大动力臂。
    (1)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如果杠杆左端下沉,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先将数据中的各自的力与力臂相乘,然后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关系式;
    (3)将支架更靠近巨木;将支架更靠近巨木,缩短了阻力臂、增大了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省力。
    本题考查调节平衡螺母的作用、杠杆实验时动力和阻力的实验要求及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当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竖直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力臂在杠杆上,倾斜作用在杠杆上力的力臂在杠杆以外的位置上,力臂变小。
    28.【答案】解:(1)有用功:
    W有用=Gℎ=400N×6m=2400J;
    (2)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2ℎ=2×6m=12m,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大小为:
    F=12(G+G轮)=12×(400N+100N)=250N,
    总功为:
    W总=Fs=250N×12m=3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W有用W总=2400J3000J×100%=80%;
    (3)设箱子数为N,晓彤的体重为500N,最大拉力为F大=G晓彤=500N,
    根据F=1n(NG+G轮)得该滑轮组一次最多能够运送装饰材料的箱数为:
    N=2F大−G轮G=2×500N−100N400N=2.25,
    则一次最多能够运送2箱装饰材料上楼。
    答:(1)将每箱装饰材料运到楼上,需做2400J的有用功;
    (2)每次匀速运送一箱装饰材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3)晓彤利用该滑轮组一次最多能够运送2箱装饰材料上楼。
    【解析】(1)根据W=Gℎ算出有用功;
    (2)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则s=nℎ,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1n(G+G轮),据此求出拉力大小,利用W=Fs可求总功,利用效率公式η=W有用W总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设箱子数为N,晓彤的体重为500N,判断出最大拉力,根据F=1n(NG+G轮)算出该滑轮组一次最多能够运送装饰材料的箱数。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机械效率公式、滑轮组s=nℎ、有用功、总功的理解和运用。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F=1n(G+G轮)。实验次数
    1
    2
    3
    4
    运动速度(m/s)
    0.2
    0.3
    0.4
    0.5
    测力计的示数(N)
    1.2
    1.2
    1.2
    1.2
    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0
    15.0
    1.5
    10.0
    2
    1.0
    20.0
    1.0
    20.0
    3
    3.0
    10.0
    2.0
    15.0

    相关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测试: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测试,共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