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选择0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临考押题】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选择
展开2、锻炼同学的考试心理,训练学生快速进入考试状态。高考的最佳心理状态是紧张中有乐观,压力下有自信,平静中有兴奋。
3、训练同学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积累考试经验。模拟考试可以训练答题时间和速度。高考不仅是知识和水平的竞争,也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可以说每分每秒都是成绩。
4、帮助同学正确评估自己。高考是一种选拨性考试,目的是排序和择优,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因此,模拟考试以后,同学们要想法了解自己的成绩在整体中的位置。
押选择0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选择题
四川省西昌市红星林场是我国最大的云南松飞播林区,林下真菌种类繁多。真菌喜暖湿环境,红星林场真菌大多可以食用。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强劲,红星林场真菌采集规模扩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昌农贸市场销售新采集真菌最多的时间是( )
A.1~3月B.7-9月C.4~6月D.10~12月
2.大规模采集红星林场野生真菌,可能导致( )
A.养分循环减慢B.枯枝落叶减少C.林下土壤疏松D.松林稳定性增强
【答案】1.B 2.A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真菌喜暖湿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西昌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暖湿,适合真菌生长,选项中与7-9月比,1~3月、4~6月、10~12月气温和降水均不能满足真菌生长需求,因此西昌农贸市场销售新采集真菌最多的时间是7-9,即夏秋季节其生长迅速,可大量采集,B对,排除ACD。故选B。
2.真菌可以分解枯枝落叶,促进松林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大规模采集真菌,导致真菌数量和种类变少,其分解功能减弱,养分循环减慢,A对;真菌数量减少使枯枝落叶腐烂分解速度减慢,枯枝落叶增多,B错;大规模采集红星林场野生食用真菌,踩踏林下土壤,加上有机质补给量变少,土壤会板结,C错;养分循环减慢,松林生长受到影响,稳定性变差,抗逆性减弱,D错。故选A。
上仙湖茶场位于广东河源,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该茶场一带直到山麓均为同一种自然带。由于大规模种植茶树和枫树,茶场一带的原生植被已难觅踪迹。每年12月,上仙湖茶场枫叶变红的景观吸引广州、深圳等地游客前来参观,美景的背后潜藏着人工林较为单一的危机。下图示意上仙湖茶场的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上仙湖茶场的原生植被( )
A.春季落叶较多B.叶尖滴水明显C.地下根系发达D.叶片退化成刺
4.与广州、深圳相比,上仙湖茶场能大规模种植枫树,主要取决于(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大气环流
5.实地观察发现,上仙湖茶场山脊上的植被往往比山谷茂盛,主要因为山脊处( )
A.水分条件较好B.土壤侵蚀较弱C.光照条件较差D.生存空间较大
【答案】3.A 4.C 5.B
【解析】3.由图文材料可知,上仙湖茶场地处亚热带地区,该茶场一带直到山麓均为同一种自然带,其原生植被(即基带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植被特征是春季落叶较多,A正确;叶尖滴水明显为热带雨林的特征,B错误;地下根系发达、叶片退化成刺多为干旱区植被的特征,C、D错误。故选A。
4.枫树是落叶树种,上仙湖茶场能大规模种植枫树,主要是由于该地位于粤北山区,海拔高,气温较低,热量条件适宜落叶树种的生长,C正确;上仙湖茶场与广州、深圳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差异并不大,对当地种植枫树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
5.与山脊处相比,山谷汇水面积大,降雨可在短时间内往往形成更强的冲刷流,山谷中土壤侵蚀较强,山脊处土壤侵蚀较弱,植被比山谷茂盛,B正确;山脊处水分条件差,A错误;山脊处光照条件好,C错误;山脊处空间小,D错误。故B正确。
林下植被一般由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苔藓层等组成,是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下图)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杉木根系的穿透能力弱于林下植被根系,林下植被可以通过促进和竞争两种方式影响杉木生长。森林上层物种多样性程度会改变下层资源的差异性,从而影响林下物种多样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林下植被与不同时期杉木人工林的关系为( )
A.杉木幼龄期为竞争关系,成熟期为促进关系
B.杉木幼龄期为促进关系,成熟期为竞争关系
C.杉木幼龄期和成熟期都为竞争关系
D.杉木幼龄期和成熟期都为促进关系
7.林下植被促进杉木生长的主要途径是( )
A.改善杉木光照条件B.促进土壤养分循环
C.延长杉木生长周期D.减轻土壤风沙侵蚀
8.下列不同类型森林结构,林下植被多样性最丰富的是( )
A.针叶人工纯林B.常绿阔叶人工纯林
C.针阔叶混交林D.落叶阔叶人工纯林
【答案】6.A 7.B 8.C
【解析】6.由材料可知,杉木根系的穿透能力弱于林下植被根系,因此,在杉木幼龄期,林下植被对水和养分的地下竞争优势往往更加突出。当杉木人工林到达成熟林阶段时,此时森林结构相对稳定,杉木与林下植被之间的竞争关系减弱,逐渐转为促进关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林下植被通过加速凋落物分解、养分循环等促进土壤养分高效循环运转来为杉木根系提供有效的水分和养分,B正确;林下植被不会改善上层乔木的光照条件,A错误;林下植被对延长杉木生长周期影响较小,C错误;该地土壤受风沙危害较轻,D错误。故选B。
8.由材料可知,“森林上层物种多样性程度会改变下层资源的差异性,从而影响林下物种多样性”。针阔叶混交林同时兼具针叶林与阔叶林特征,提高生存环境差异性,为更多林下物种的生存创造有利条件,C正确;针叶人工纯林,阔叶人工纯林不利于林下植被生长,ABD错误。故选C。
巴伦支海通过海洋的放热将北大西洋暖流带来的热量释放到大气中,被称为北冰洋的“冷却机”。巴伦支海的海洋热含量存在显著季节变化:5—8月海洋从大气吸热,9月至次年4月海洋持续向大气放热。近40年来,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增加,海洋向大气放热整体也增加,但开阔海域(无冰区)向大气放热减少,冰区则呈相反的趋势。下图示意巴伦支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上升速率最快的海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10.巴伦支海海冰覆盖范围最大的月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11.近40年来,北大西洋热量在从巴伦支海向北输送的过程中,巴伦支海( )
A.开阔海域海—气交换增强B.冰区海域海—气交换减弱
C.开阔海域暖流势力增强D.冰区海域海冰融化减少
【答案】9.D 10.B 11.C
【解析】9.由材料可知,巴伦支海是北冰洋的“冷却机”,通过海洋的放热过程将北大西洋暖流带来的热量释放到大气中,在此过程中,丁海区为北大西洋暖流的上游区域,海洋热含量上升速率最快,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由材料可知,巴伦支海9月至次年4月海洋持续向大气放热,海洋热含量在4月达最低值,因而海冰覆盖范围达到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近40年来,北大西洋热量在巴伦支海向北输送的过程中,海洋增温,导致巴伦支海开阔海域(无冰区)海气温差减小,海—气放热减弱,A错误;而暖流势力增强,更多的海洋热量向极地输送,从而加速巴伦支海冰区的海冰融化,C正确,D错误;导致海冰对冰区海—气热交换的阻隔作用被削弱,冰区海洋放热增加,B错误;故选C。
下图中甲为阿曼佐法尔地区,地形复杂,与其他地区相比,每年的6至9月,佐法尔海岸生机盎然,各种动物活跃。该海域生活着一种体型庞大的座头鲸(座头鲸在世界各大洋均有分布,南极水域较多,每年有规律的南北迁徙),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不迁徙的座头鲸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甲地沿岸生物多样性丰富,主要得益于( )
A.地形起伏大B.气候独特性C.土壤条件好D.人类活动少
13.阿拉伯座头鲸经过进化不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域面积广,生存空间大B.水温季节性变化大,食物充足
C.河水注入多,海水盐度低D.海水密度大,利于上浮和下潜
【答案】12.B 13.B
【解析】12.读图可知,与其它沿岸地区相比,甲地附近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形起伏较小,A错误;当地是阿拉伯半岛少数受印度洋季风影响的地区之一,每年的6至9月西南季风给该地带来降水,使得沿岸生物多样性丰富,B正确;土壤条件和人类活动不是影响甲地沿岸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13.相对南极海域,阿拉伯海在海域面积广,生存空间大方面没有优势,A错误;受季风影响,该地水温季节变化大,海水扰动较多,海底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众多,饵料丰富,食物充足,B正确;读图可知,注入该海域的河流稀少,C错误;海水密度大,不利于下潜,D错误。故选B。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荒漠植物在受到水分限制时,通常会将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地下部分,以适应干旱环境。下图示意天山北坡中段不同海拔处三种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该地地表土壤有机碳含量成正相关的是( )
A.地形B.水分C.热量D.光照
15.与山地森林相比,天山北坡中段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
①地表枯枝落叶少 ②地下生物量比重大
③土壤淋溶作用强 ④微生物分解速度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4.B 15.A
【解析】14.图示为天山北坡中段不同海拔处三种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处地形、光照差异不大,与土壤有机碳不存在正相关关系,AD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相对高差不大,热量对植被变化影响小,不是造成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原因,C错误;山地森林→草原→荒漠草原的土壤水分条件不断变差,土壤有机碳逐渐降低,因此水分与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呈正相关,B正确。故选B。
15.山地森林落叶量大,荒漠草原地表枯枝落叶少,表层土壤有机碳少,加之地下生物量比重大,增加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使得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化较小,①②正确;荒漠草原处,土壤淋溶作用弱,③错误;地上地下植物残体微生物均分解速度慢,不是造成其垂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青藏高原盐湖星罗棋布,是我国盐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泽错盐湖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湖面海拔4973米,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锂矿盐湖,卤水中锂含量较高。下图示意泽错盐湖地理位置及周边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青藏高原是我国盐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主要是因为( )
A.深居内陆,地形封闭B.多内流湖,蒸发量较大
C.冰雪融水含盐量较大D.多夜雨,气温年较差小
17.据图可推知,泽错盐湖( )
①呈南北向延伸②地质构造稳定③总体东深西浅④湖水冰冻期短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6.B 17.A
【解析】1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远离海洋,地形封闭,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海洋气流难以深入内陆,导致降水量较少,但不是该地区盐湖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A错误;湖泊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积雪融水,而这些水源含盐量不高,C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多内流河,河水将盐分带入湖泊中,但当地日照强烈,湖水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包括径流汇入、降水、高山融水汇入等),盐分逐渐积累形成众多盐湖,B对;多夜雨与盐湖分布密集关系不大,D表述错误。故选B。
17.据图中信息可知,泽错盐湖湖面呈不规则“Y”型,呈南北向延伸,湖水深度变化较大,总体东深西浅,逐渐向中间变深,①③对;泽错盐湖西北和西南地区有众多泉水出露,说明多裂隙发育,地质构造不稳定,②错;泽错盐湖海拔高,湖水冰冻期较长,④错。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故选A。
高山林线交错带是山地森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的过渡地带,其上边界为树线,由孤立的树木连接而成;下边界为林线,是封闭森林的最高海拔上限。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段,全年盛行西南风,年平均气温4.7℃,年降水量640mm,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逐渐变化,形成山地严寒、河谷干热的特点。博格达山位于天山山脉东段,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450~700mm,中、高山区湿润、寒冷。下图示意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针叶林、灌丛草甸随高程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白马雪山、博格达山的林线海拔分别为( )
A.3500m、2000mB.3900m、2200m
C.4100m、2800mD.4500m、2900m
19.推测白马雪山山麓的植被景观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干热河谷灌丛
C.温带落叶阔叶林D.高山灌丛草甸
20.与图示白马雪山相比,博格达山( )
A.针叶林植被带分布更宽B.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的范围更大
C.植被带过度受水热条件变化不明显D.植被过渡带内斑块化程度较高
【答案】18.C 19.B 20.D
【分析】18.根据示意图及材料可以看出,马雪山过渡带应是4100-4300米,博格达山应是 2800-3200米,下边界为林线,是封闭森林的最高海拔上限,由此可知:马雪山过渡带应是4100米,博格达山应是 2800米。对下列选项进行分析,可看出ABD三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9.由材料可知,白马雪山山麓为干热河谷地带,依此推断该地气候干热,山麓植被景观发育应该为干热河谷灌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根据材料中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所处的区域,结合图示可知博格达山针叶林植被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高度范围皆较小,AB错误;白马雪山冬夏季风变化更显著,对植被带的影响更大,C错误;博格达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植被过渡带内斑块化程度较高,D正确。故选D。
林火是指在林地上发生的火灾。林火是一种自然灾害,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过程,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林火对中高纬度地区的植被和多年冻土的影响巨大。下图示意稳定气候下加拿大某地区林火发生后地表和多年冻土的变化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该地林火发生后地面海拔高度的变化是( )
A.先升高,后降低B.先降低,后升高
C.持续升高 D.持续降低
22.导致该地林火发生后在短时间内地面海拔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沉积B.风力侵蚀C.解冻作用D.断裂下陷
23.该地区林火发生后50年内当地( )
A.地表土壤活动层和永冻层都会变厚B.地面接收太阳光照时间始终在减少
C.草本和灌丛植被的种类、数量增加D.地表土壤层中的病毒虫害将会增多
【答案】21.B 22.C 23.C
【分析】21.读图可知,林火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因地面高大针叶林被烧毁,地表有机质层也被焚烧,下面的活动层中的冰消融后蒸发失水,造成地面下陷,导致地面海拔高度降低;随后地表裸露,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增多,地温升高,光照增多,土壤病虫害减少,禾草和灌木类植物不断增多,根系腐烂后演变为有机质层,使得地面升高,从而导致地面海拔高度升高;该地林火发生后地面海拔高度的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故选B。
22.读图可知,林火发生后短期内该地地面先沉降,后期经长时间再慢慢恢复上升。该地区林火发生后在短时间内,地表裸露严重,地表冻土解冻会导致冻土层厚度下降,因水分通过蒸发、流失等途径散失,导致地表坍塌而海拔高度降低,故选C。
23.该地区林火发生后,高大针叶林和地表有机质层被烧毁、草木灰增多导致土壤活动层增厚,到达地面光照增多,地面升温,永冻层变薄,选项A错误;高大针叶林和地表有机质层被烧毁,近期内到达地面光照增多,地表接受太阳光照时间变多,随着植被的恢复才开始缓慢减少,选项B错误;经过林火灼烧后,地表土壤层内的病毒虫害会减少,选项D错误;林火发生后的50年内低矮禾草和灌丛植被生长的光照、地温、土壤矿物养分条件改善,致使其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故选项C正确。
大理苍山位乎云南西部,属于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势陡峭,植被种类多,层次清晰,是目前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植物垂直带谱。下图表示大理苍山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大理苍山保存较完整垂直带谱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环境保护得当B.生态系统稳定
C.受气候变化影响小D.相对高度较大
25.云南铁杉-阔叶混交林分布海拔西坡低于东坡的主要原因是( )
A.东坡蒸发强烈B.西坡水热条件优越
C.西坡降水较多D.东坡光照时间较短
【答案】24.A 25.C
【解析】24.由材料可知,大理苍山属于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得当,从而使大理苍山存在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垂直带谱,A正确;保存较完整的垂直带谱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相对高度属于自然因素,不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
25.西坡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量较多,阴雨天气多,热量条件较差,从而导致云南铁杉-阔叶混交林分布海拔较东坡低,B错误,C正确;东坡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热量条件较好,云南铁杉-阔叶混交林分布海拔较高,而蒸发强烈不利于森林的生长,A错误;东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时间较长,D错误,故选C。
苏宏图盆地位于阿拉善高原东北部,在晚第四纪期间形成了统一的古大湖水系,后因气候变化,湖水干酒,留下沙地和盐结壳。苏宏图盆地内发育了多座沙丘,沙丘单体规模较小,位置和形态较为稳定。下图示意苏宏图盆地沙丘分布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26.苏宏图盆地内沙丘皆分布在甲地,主要原因是甲地( )
①风速较大②降水较少③地势低平④沙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7.苏宏图盆地内沙丘单体规模小,且位置和形态较稳定,最可能是因为( )
A.沙面盐壳较厚B.地下水丰富C.沙丘含水量高D.植被覆盖多
【答案】26.C 27.A
【解析】26.由图可知,甲地位于苏宏图盆地中海拔最低处,该地是早期湖泊的湖床,地势低平,沉积的泥沙较多,形成沙丘的沙源丰富,有利于沙丘形成,故苏宏图盆地内沙丘皆分布在甲地,③④正确;与附近区域相比,甲地的风速与降水无突出特点,①②错误;故选C。
27.由材料可知,晚第四纪期间苏宏图盆地发育咸水湖,后咸水湖逐渐干涸,导致咸水湖的盐分在地表不断聚集,形成盐壳。受表层盐壳影响,沙粒受风力影响减弱,造成沙丘体积较小,且位置和形态较稳定,A正确;地下水丰富与沙丘含水量高并不会影响沙丘的规模与稳定性,BC错误;沙面盐壳较厚,植被覆盖少,D错误;故选A。
栎树的分布与地势有一定的关系,从平地至海拔3000m的高山均能生长。下图示意太白山(秦岭主峰)①②③④四种栎树种类重要值(重要值是衡量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标,常采用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来衡量)随海拔变化的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太白山①②③④四种栎树种类重要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风力大小B.人类活动多少
C.地势高低D.伴生树种多少
29.根据图文材料,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a坡为北坡,栎树起始海拔较高
B.a坡为南坡,栎树分布海拔跨度较大
C.b坡为北坡,栎类树种类型较多
D.b坡为南坡,栎树种类重要值较低
【答案】28.D 29.D
【解析】28.据材料可知,重要值是衡量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标,常采用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来衡量。太白山a坡重要值较b坡高,说明其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较高,反映树种纯度较高,伴生树种较少,故太白山①②③④四种栎树种类重要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伴生树种的多少,D正确;与风速大小无关,A错误;人类活动多少、地势高低对栎类树种重要值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BC错误。故选D。
29.由图可知,a坡栎树分布起始海拔较b坡低,说明热量条件较差,为北坡(阴坡);a坡栎树结束海拔较乙坡高,说明栎树分布海拔跨度较大,AB错误;b坡为南坡,b坡相对高度较a北坡小,但栎树种类较a坡多,故重要值较a坡低,C错误,D正确。故选D。
凯拉特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海拔约3000m,喷发频率较高,火山口处发育湖泊。1919年凯拉特火山喷发,冷凝的熔岩碎屑沿山谷倾泻而下,毁灭了山麓的城镇。1923年与1967年,当地分两期修筑凯拉特火山湖输水隧道,使得湖泊水位大幅降低(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30.凯拉特火山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B.地下水C.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
31.1919年凯拉特火山喷发导致泥石流暴发的必备条件是( )
①充足的水源②炽热的岩浆③稀疏的植被④松散的岩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2.当地修筑凯拉特火山湖输水隧道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水电B.满足灌溉C.防灾减灾D.维持景观
【答案】30.A 31.B 32.C
【解析】3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凯拉特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海拔约3000米,该火山湖位于山顶,地势较高,汇水面积有限,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因此补给水源以大气降水为主,A正确;该地海拔较高,地下水补给较少,排除B;爪哇岛位于赤道附近,温度高,积雪、冰川融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排除CD。故选A。
31.结合所学知识,凯拉特火山喷发时,火山口湖为泥石流提供充足的水源,松散的岩体为泥石流提供碎屑物,①④正确;泥石流流动时,岩浆已经冷却凝固,②错误;爪哇岛为热带雨林气候,且火山灰土肥沃,植被生长条件较好,植被并不会稀疏,③错误。B正确。故选B。
3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由于该火山喷发频繁,易引发泥石流,通过修筑隧输水道排水,可以降低火山喷发时湖泊诱发泥石流的概率及减轻泥石流的危害,从而起到防灾减灾的目的,C正确;爪哇岛降水丰富,水电 、灌溉不需要通过修筑该隧道,维持景观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ABD。故选C。
为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晋西北黄土区选择5种典型人工林(刺槐、侧柏、油松、刺槐—侧柏、刺槐—油松)为研究对象,测得人工林生长季(4-10月)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图)。研究发现,人工林浅层(0-100cm)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图中典型人工林生长季土壤含水量( )
A.和降水量的变化一致B.均只有一次增减变化
C.生长季末期小于初期D.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
34.与人工林浅层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无关的是( )
A.降水量B.蒸发量C.植被D.基岩
35.若仅考虑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该地优先选择的人工林类型是( )
A.刺槐B.侧柏C.刺槐一侧柏D.刺槐一油松
【答案】33.C 34.D 35.B
【解析】33.读图可知,和降水量的变化不一致,4月最高,但是降水量不是最多的,A错误;图中有两次增减变化,B错误;生长季末期10月土壤含水量小于初期4月含水量,C正确;最大值出现在4月份,D错误;故选C。
34.由材料可知,人工林浅层(0-100cm)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趋于稳定,随着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变化,影响浅层土壤水量变化,比如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会使浅层土壤水量增多,植被的变化影响下渗水量,影响浅层土壤水量变化,ABC错误;基岩位于深层,土层深度的增加水分趋于稳定,故与基岩无关,D正确;故选D。
35.读图可知,种植侧柏土壤的含水量最高,说明侧柏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故该地优先选择的人工林类型是侧柏,刺槐、 刺槐一侧柏、 刺槐一油松的土壤含水量都低于侧柏,故选B。
北大西洋涛动是指亚速尔高压和冰岛低压之间气压的反向变化关系,涛动强时两个气压中心的气压差变大。北大西洋涛动对欧洲及北美洲等地区的气候有着巨大影响。下图示意北大西洋气压中心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北大西洋涛动强时( )
A.亚速尔高压变高,冰岛低压变高B.亚速尔高压变高,冰岛低压变低
C.亚速尔高压变低,冰岛低压变低D.亚速尔高压变低,冰岛低压变高
37.北大西洋涛动弱时( )
A.冰岛地区降水增多B.北大西洋暖流增强
C.欧洲西部出现冷冬D.美国东部出现暖冬
【答案】36.B 37.C
【分析】36.根据材料信息“北大西洋涛动是指亚速尔高压和冰岛低压之间气压的反向变化关系,涛动强时两个气压中心的气压差变大。”可知,北大西洋涛动强时亚速尔高压和冰岛低压气压差变大,亚速尔为高压和冰岛为低压,压差变大时,亚速尔高压变高,冰岛低压变低,B正确;两者都变高、两者都变低不会使得压差变大,AC错误;高压变低、低压变高,会使得压差变小,D错误。所以选B。
37.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北大西洋涛动弱时,北大西洋涛动强时亚速尔高压和冰岛低压气压差变小,北大西洋上西风减弱,冰岛地区降水减少,北大西洋暖流减弱,对欧洲西部的增温作用减弱,这时欧洲西部出现冷冬,美国东南部将出现冷冬,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押选择02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临考押题】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选择: 这是一份押选择02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临考押题】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选择,文件包含押选择02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选择原卷版docx、押选择02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选择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押选择01 地球的运动与意义-【临考押题】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选择: 这是一份押选择01 地球的运动与意义-【临考押题】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选择,文件包含押选择01地球的运动与意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选择原卷版docx、押选择01地球的运动与意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选择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押新高考押题卷02 -【临考押题】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押新高考押题卷02 -【临考押题】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押新高考押题卷02-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押新高考押题卷02-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