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地球和地图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扣空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03491/1-17171033529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 地球和地图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扣空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03491/1-17171033530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 地球和地图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扣空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03491/1-17171033530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 地球和地图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答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03491/0-17171033447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 地球和地图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答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03491/0-17171033447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 地球和地图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答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03491/0-17171033448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 地球和地图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学生版含答案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 地球和地图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学生版含答案版),文件包含专题01地球和地图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扣空版docx、专题01地球和地图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答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地球和地球仪
(1)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直觉认识阶段 推测认识阶段 实践认识阶段 直观认识阶段
“天圆地方” 根据太阳及月亮形状 麦哲伦环球航行 人造卫星拍照
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2)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 ②看帆船出现的过程(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月食现象 ④地球的卫星照片 ⑤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地球形状是球体,五点一亿表面积,六三七一是半径,坐地日行八万里,单位都是大千米。
(1)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个正球体。地球仪的简易示意图: (地轴是倾斜的)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2)地球仪的组成:地轴、点和线(真实地球并不存在)。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人们假想的轴。
南极:与北极对应,是地球的最南点
北极:对着北极星方向,地球上的最北点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
线的线,也叫子午线。
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北大北纬,南大南纬(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1)赤道(0°纬线):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N都在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南纬S都在南半球)。
(2)低、中、高纬度地区划分:
低纬度地区:0°~30° 中纬度地区:30°~60° 高纬度地区:60°~90°
(3)南、北回归线:23.5°N、23.5°S
(4)南、北极圈:66.5°N、66.5°S
纬线指东西,独成平行园,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均分低中高,间隔为30°
(1)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界线: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
东经
西经
西经
东经
(2)西半球经度包括:160°E—--—180°—--—20°W
(3)东半球经度包括:20°W —--—0°—--—160°E
(1)不用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是因为该经线圈所经国家较多,为了尽量避免把一个国家划分到两个半球。
(2)经线圈:东经度经线+西经度经线=180°(经度之和),即一条东经和一条西经(0°和180°除外),两条经线的经度之和是180°。
(1)经纬网的作用: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即定位。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的那个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2)利用经纬网定位时,在确定某点位置时,一定要标注经度和纬度,经度标注东经(E),西经(W),纬度标注北纬(N),南纬(S),字母要写在度数后面。
(3)正确的书写格式:(纬度,经度),例如(30°N,60°E)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137乙光年。
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3.太阳系中的特殊行星——地球
(1)地球具备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
①充足的水分 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③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4.太空探索
考点二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口诀:地球自西向东转,旋转一周为一天;背着太阳为黑夜,迎着太阳为白天;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东边早看见。
(1)昼夜更替:地球是不透明球体,且地球不停自西向东自转
(2)时间差异:地球自西向东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时间有早有晚。
①时间东早西晚 ②同纬度位置偏东先看到日出 ③1小时相差经度15°
(3)右图中: AB为晨昏线
甲地在夜半球
乙地在昼半球
乙地先看到日出
O地正在日出
时间乙早甲晚
晨线是日出线,昏线是日落线。所以图中O地可以看到日出。
(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①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③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2)昼夜长短变化
①太阳直射点及昼夜长短情况
D是 春分日,时间是3月21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A是 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昼长夜短)
B是 秋分日,时间是9月23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C是 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昼短夜长)
②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白昼时间变长,黑夜时间变短,昼夜长短情况:昼长夜短。
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白昼时间变短,黑夜时间变长,昼夜长短情况:昼长夜短。
秋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白昼时间变短,黑夜时间变长,昼夜长短情况:昼短夜长。
冬至日到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白昼时间变长,黑夜时间变短,昼夜长短情况:昼长夜短。
节气光照图
夏至日光照图 冬至日光照图 春分、秋分日光照图
1. 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2. 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最长,夜最最短。此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半球纬度越高,黑夜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 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刚好穿过南、北极点,全球昼夜平分。
(3)四季更替:
太阳直射点总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获得热量不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夏至日光照图 冬至日光照图 春分、秋分日光照图
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 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 南、北半球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比夏季少,
热较多,形成夏季。 热较少,形成冬季。 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
北半球四季对应月份:春季—3、4、5 夏季—6、7、8 秋季—9、10、11 冬季—12、1、2
(4)五带划分
一年之中,不同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①热带纬度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 特点是:有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终年炎热
②南、北温带纬度范围: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特点是: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③南、北寒带纬度范围:极圈到极点之间 特点是:有极昼极夜现象,无太阳直射,终年严寒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
(5)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12时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最小,此时物体影子最长;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最大,此时物体影子最短。(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与之相反)
①太阳直射的地方,物体影子长度为0。
②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区域,房屋坐北朝南,有利于居室采光。
③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进到屋子里的阳光越少,反之则越多。
考点三 地图的阅读
比例尺、方向、图例,也是地图的“语言”。
(1)公式:
(2)表示方法:
文字式 ——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数字式 —— 1:4 000 000或者1/4 000 000(注意:这种表示方法不带单位,但实际单位其实就是厘米)
线段式 ——
进行比例尺大小比较时,单位要统一,形式要统一,才可比较。
小 大 略
大 小 详
(3)比例尺大小与地图的关系(相同图幅比较)
(1)普通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辨别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与箭头相反的方向是南方,垂直于箭头方向左侧是西方,右侧是东方。
指向标地图判读方法:①面朝箭头为北 ②后为南,左为西,右为东
(3)经纬网地图:
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无论经线、纬线如何弯曲,都遵循这个规律)
②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同一纬线上各点方向关系为正东、正西。
③辨别东西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同一经线上各点方向关系为正南、正北。
(1)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由北极向任意方向走,都是向南走。
(2)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由南极向任意方向走,都是向北走。
(3)在地图上,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固定的,就是南、北极点所在位置。
(4)在地图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确定南、北之后,面朝北,左西右东。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常见的图例要能认识)
(1)寻找国家、城市等,需要查看的是政区图。
(2)寻找山脉、地形类型等,需要查看地形图。
(3)寻找出行路线等,需要查看交通图。
(4)想看的范围小、详细些,需要查看比例尺大的地图。
(5)想看的范围大、简略些,需要查看比例尺小的地图。
电子地图:放大地图,是将比例尺变大,范围缩小,内容更详细。缩小地图,是将比例尺变小,范围变大,内容较简略。
考点四 地形图的判读
A、B是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C是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
(1)海拔的起算点一定是海平面,数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2)相对高度的起算点可以是任意一点,且数值只能为正值。
(1)把陆地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就是等高线。
(2)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相同。
(3)等高距: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相等。
(4)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中间高,四周低
(2)山脊:(分水线)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3)山谷:(常形成河流,集水线)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4)陡崖:(攀岩)
等高线重叠。
(5)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海拔较低的平地。
(6)盆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增高。
中间低,四周高
(1)露营一般选址坡度较缓、地势较高的地方,如图中a或②处,不可在山谷、陡坡、陡崖等危险之地。
(2)漂流地,速度快的激情漂流地为等高线密集的山谷。
(3)攀岩、蹦极等极限挑战应选在陡崖,如图中C处。
(4)水库大坝选址应在峡谷(图中A处),河流流出位置,工程量较小,库区是较封闭开阔位置,周围等高线密集(图中B处)。
(5)山区公路选址多与等高线平行修建。
(6)聚落多分布在地势开阔,河流交汇(靠近水源),向阳背风的地方,如图中D处。
(1)陆地表面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2)判读方法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陡峭,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图中用绿色表示平原。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1.经度中0°和180°,纬度中0°是不加字母的。
2.地理坐标的书写需注意:
1.东经度(E)不一定都在东半球,西经度(W)不一定都在西半球。
2.西半球经度范围:160°E向东到180°,再向东到20°W
西半球经度范围:
东经度(E)大于160°E
西经度(W)大于20°W
口诀:大大为西
3. 东半球经度范围: 20°W向东到0°,再向东到160°E
东半球经度范围:
东经度(E)小于160°E
西经度(W)小于20°W
口诀:小小为东
1.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俯视图也遵循自西向东,只是呈现的效果是“南顺北逆”,“南顺
北逆”正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旋转效果。
问题中注意区分昼夜长短情况和昼夜变化情况。
1.昼夜长短情况,可答: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夜平分
2.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可答:昼变长,夜变短;昼变短,夜变长
注意区分夏至日和冬至日光照图
1.夏至日光照图
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因此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图为夏至日光照图
2.冬至日光照图
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半球纬度越高,黑夜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因此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图为冬至日光照图
1.南、北半球虽季节相反,但日期相同,并不会因为季节不同,而出现日期差异。
2.南、北半球季节相对一般遵循:冬对夏,春对秋
1. 意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2.划成数字式为: 1:4 000 000或者1/4 000 000
3.在千米到厘米的换算中,数位差五位,即千米换到厘米,加5个0,厘米换到千米减去5个0。
1.如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详细,精确度高;
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简略,精确度低。
2.如果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3.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比例尺(如北京市地图)
1.判别南北极: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再依据极点判断南北方向
2.辨别东西: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所指方向为东,反之为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增加的为东经度,经度减小的为西经度。
1.凸低为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
2.凸高为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易形成河流。
1.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3.山地和丘陵主要区别在海拔上,丘陵也有山峰,但海拔低于500米。
(1)纬度越小,纬线越长,纬度数值相同,长度相同。
如:0°纬线最长,90°纬线是一个点,10°N和10°S等长。
(2)所有经度的经线都等长。
(1)任意一条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但任意一天纬线圈不可以,只有赤道(0°纬线)才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2)所有经线都叫子午线,但本初子午线只有一条,即0°经线。
(1)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人们假想的轴。
(2)无论是在地球自转,还是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倾斜,它的空间指向一直保持不变,指向北极星方向。
考点一 地球和地球仪
1.(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小明的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南面是低纬度,北面是中纬度,此时小明所在的位置是( )
A.20°W,30°SB.20°W,30°NC.160°E,30°ND.160°W,30°S
【答案】B
【解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小明的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因此小明位于20°W。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小明南面是低纬度,北面是中纬度,因此小明位于30°N。故选B。
2.(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C.纬线的长度都相等D.纬线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减小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A正确,不合题意;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故B正确,不合题意;纬线的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缩短,故C错误,符合题意; 纬线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减小,赤道为0°,纬度度数最小,纬线最长,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3.(2022·湖南湘西·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时间顺序是( )
①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盖天说——天圆地方
③浑天说——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蛋黄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
【答案】B
【解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②盖天说天圆地方→③浑天说一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蛋黄→④麦哲伦环球航行→①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B。
(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30°N,30°W)B.(30°N,30°E)
C.(30°S,30°W)D.(30°S,30°E)
5.关于乙点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极圈上B.位于甲点西南方C.位于西半球D.位于北温带地区
【答案】4.B 5.B
【解析】4.由图可知,甲位于30°经线上,位于0°经线东侧,所以甲位于30°E经线;由图可知,乙处为赤道,甲位于赤道以北,所以位于30°N纬线,综合来看,甲的经纬度位置是(30°N,30°E),排除ACD,选B。
5.极圈的度数是66.5°;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乙位于0°经线,属于东半球;乙地处赤道,属于热带地区,所以排除ACD,选B。
(2023·甘肃平凉·统考中考真题)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地球基本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6.地球是一个( )
A.半径为6371千米的正球体B.周长为4万千米的正球体
C.两极稍鼓,赤道略瘦的不规则球体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7.从地球仪上看,赤道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过南北两极点的线圈
【答案】6.D 7.C
【解析】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不是正球体,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地球仪上看,赤道是0°纬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正确;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排除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由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排除A;赤道是东西走向,不经过南北极点,排除D。故选C。
考点二 地球的运动
1.(2023·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今天,同学们顺利走进中考考场,太阳直射点在图1中的乙点附近,此时接近北半球的节气是(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答案】B
【解析】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AC排除;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正确;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错误;故选B。
(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经纬网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对图中四地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低纬度地区B.②地位于西半球
C.③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D.④地经度为20°E
3.7—8月份,日出时间越来越早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4.属于①地地理现象的是( )
A.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B.终年炎热
C.正午时刻树影朝南D.一天中,比②地先看到日出
【答案】2.B 3.D 4.D
【解析】2.根据经纬度变化特点,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经度向西增加为西经,读图可判读①地经纬度为(40°N,0°),根据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故①地位于中纬度地区,A错误;②地的经纬度为(40°N,40°W),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其中20°W向东经过0°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经过180°经线到160°E为西半球,可判读②地位于西半球,B正确;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读③地位于②地的东南方向,C错误;④地的经纬度为(20°S,20°W),D错误。故选B。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8月份,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附近移动,北半球昼夜情况为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南、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昼夜情况为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可判读位于南半球的④地日出时间越来越早。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4.读图可知,①地的纬度为40°N,没有太阳直射现象,A错误;40°N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B错误;由于没有太阳直射现象,①地正午时刻太阳始终位于南面,因此树影朝北,C错误;一天中,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越向东时间越早,也就越早看到日出。因此①地日出要早于②地。D正确。故选D。
(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0时16分,我国神舟十五号(由酒泉基地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全部完成出舱任务。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地球公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B.自北向南C.自东向西D.自南向北
6.宇航员出舱活动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甲到乙之间B.乙到丙之间C.丙到丁之间D.丁到甲之间
7.此日,常州昼夜情况是( )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
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
【答案】5.A 6.D 7.A
【解析】5.依据所给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择A。
6.依据所给地图和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出舱时间2月10日位于12月22日—3月21日之间(冬至和春分之间),即图中的丁和甲之间,故D正确,故ABC错误,故选择D。
7.依据所给题干和所学知识分析,2月10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在向北半球移动,故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择A。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时,南北半球昼夜等长。
(2023·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地理课上,同学们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地球运动过程演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演示,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②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③面向地球仪,沿从A到B方向拨动地球仪④演示公转时,地轴始终垂直桌面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9.地球在图中C、D所示位置之间公转时,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北京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多B.堪培拉正午时刻的树影逐渐变短
C.呼和浩特日落时间越来越晚D.悉尼昼长夜短,但白昼逐渐变短
【答案】8.A 9.B
【解析】8.在模拟地球运动过程中,应该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应该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①②正确;面向地球仪,应沿从B到A方向拨动地球仪,③错误;应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④错误;A正确,故选A。
9.地球在图中C、D所示位置之间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京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A错误;堪培拉正午时刻的树影逐渐变短,B正确;呼和浩特日落时间越来越早,C错误;悉尼昼长夜短,昼渐长,D错误;故选B。
(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举办,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运动会举办期间,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上的( )
A.甲段B.乙段C.丙段D.丁段
11.该运动会举办期间,成都( )
A.正值秋季B.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C.昼长夜短D.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
【答案】10.B 11.C
【解析】10.运动会举办时间为7月28日至8月8日。当地球运转到甲段时,日期在3月21日~6月22日之间,故A错误;乙段日期在6月22日~9月23日之间,运动会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故B正确;丙段日期在9月23日~12月22日之间,故C错误;丁段日期在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之间,故D错误。故选B。
11.6-9月为北半球的夏季,运动会举办期间成都正值夏季,故A错误;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即冬至12月22日前后,影子最长,运动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距离太阳直射点近,影子短,故B错误;从3月21日到9月23日,北半球昼长夜短,9月23日至次年的6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故C正确;成都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夏至6月22日前后,故D错误。故选C。
12.(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依据地球公转所处的轨道位置依次划分24个节气,下图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示意图,并列出了部分节气。
(1)我们常常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来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 时针,公转方向为 时针。
(2)3月21日前后的节气是 ,与夏至大概相差 个月。
(3)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的是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
(4)秋分到冬至时间段,株洲白昼时间比黑夜 ,且白昼的长度越来越 。
(5)任意列举2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答案】(1) 逆 逆
(2) 春分日 3
(3) 丙 甲
(4) 短 短
(5)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划分等
【解析】(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2)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6月22日前后)大概相差3个月。
(3)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的是丙所示的冬至日;北极圈会出现极昼现象的甲所示的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秋分到冬至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对于北温带的株洲来说,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短,且白昼时间越来越短。
(5)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会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划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
13.(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读“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丙地在甲地的 方向,乙地的地理坐标是(23.5°S, )。
(2)随着地球的自转,甲地即将迎来 (选填“日出”或“日落”)。
(3)该日北半球正值 节气, 极地区极昼范围达到最大。
(4)甲、乙、丙、丁四地中,昼夜平分的是 。
【答案】(1) 正南 120°W
(2)日出
(3) 夏至 北
(4)丁
【解析】(1)甲、丙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所以丙地在甲地的正南方向;图中180°经线往西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往东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图中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所以乙点的经纬度为(23.5°S,120°W)。
(2)图中地球正对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对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随着地球的自转,甲地即将迎来日出。
(3)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值北半球的夏至;北极地区为极昼,极昼范围达到最大。
(4)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甲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乙、丙两点都位于南半球,此时南半球昼短夜长,丁地位于赤道上,赤道上的点全年昼夜平分。
考点三 地图的阅读
1.(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激烈,想了解乌克兰的位置应查阅的地图是( )
A.世界地形图B.世界交通图C.世界气候图D.世界政区图
【答案】D
【解析】乌克兰是一个国家,想了解乌克兰的位置应查阅世界政区图,D正确;世界地形图是描述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图,世界交通图是描述世界交通分布状况的地图,世界气候图是描述世界上不同气候分布的地图,ABC错误。故选D。
2.(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课堂上老师展示出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黑龙江省地图D.哈尔滨市地图
【答案】D
【解析】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黑龙江省地图>哈尔滨市地图,所以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哈尔滨市地图>黑龙江省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哈尔滨市地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徐州某中学学生步行前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加清明祭扫活动。图1为该学生途中迎面看到的道路指示牌,图2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学生看到道路指示牌时的位置可能位于图2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4.从该位置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大致行进方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B.先向南再向东C.先向北再向西D.一直向东行走
【答案】3.B 4.A
【分析】3.读图1指示牌可知,现在的位置向南行驶即将到达淮塔东路,左边(东边)是迎宾路,右边(西边)是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读图2,由②位置向南可到达淮塔东路,左边(东边)是迎宾路,右边(西边)是淮海战役烈士纪念,所以该学生看到道路指示牌时的位置可能位于图2中的②处。 故选B。
4.上题分析可知,该位置是指图2中的②位置,结合图2中的指向标判断,从图2中②位置先向南到达淮塔东路,然后再向西到达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小梅家房屋平面户型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5.厨房位于主卧室的( )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6.如果图上客厅的宽度是1厘米,根据比例尺,可算出客厅的实际宽度是( )
A.1.5米B.3米C.4米D.7米
【答案】5.B 6.C
【解析】5.根据指向标可知图示方位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由此可确定厨房位于主卧室的东北方向。故选B。
6.图示比例尺为线段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米,因此如果图上客厅的宽度是1厘米,则客厅的实际宽度是4米。故选C。
(2022·甘肃武威·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小华绘制的学校平面图,但老师发现图中基本信息不够全面,需要补充完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指向标没有标明方向,只知道花坛在宿舍楼的东南方向,则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为( )
A.东B.西C.南D.北
8.在图中量得校门距离花坛3厘米,而实地距离27米,则此图的比例尺应为( )
A.1:9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9万厘米
C.1/4500D.
【答案】7.D 8.A
【解析】7.由“花坛在宿舍楼的东南方向”可知,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为北方,故选D。
8.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因此图中比例尺为3厘米:27米,即1:900,也可以表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900厘米。A正确,BC错误。D表示的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4500厘米,D错误。故选A。
9.(2022·广西贵港·统考中考真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读广西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处海拔不低于 米(选填“350”或“400”)。
(2)丙村到丁村的图上距离为1.7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米;由丙村沿河流前往丁村,应往 方向行进。
(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其中交通条件最好的是 。
(4)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可在当地山坡上发展果树种植,适合种植的有 (写出一种即可)。
(5)为响应我国乡村振兴的号召,拟在该地区发展乡村旅游,请你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一个旅游项目: 。
【答案】(1)350
(2) 850 西北
(3)丁
(4)荔枝、龙眼、百香果、芒果、柑橘、杨桃等。
(5)漂流运动、钓鱼、水果采摘等。
【解析】(1)读图可知,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可知35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2 陆地和海洋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学生版含答案版),文件包含专题02陆地和海洋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答案版docx、专题02陆地和海洋2024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扣空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会考】初中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15 美国和巴西-知识清单(学生+答案版),文件包含2024年会考初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5美国和巴西-知识清单答案版docx、2024年会考初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5美国和巴西-知识清单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会考】初中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12 日本和埃及-知识清单(学生+答案版),文件包含2024年会考初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2日本和埃及-知识清单答案版docx、2024年会考初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2日本和埃及-知识清单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