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03558/0-17171040597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03558/0-17171040599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03558/0-17171040599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
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12页。
第八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45分钟 满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P—31 Fe—56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 每小题1分, 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下列文物中, 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 清代瓷盘 B. 明代书轴 C. 西周铜鼎 D. 唐代石狮2.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回收废旧金属, 循环利用资源B. 推广电动汽车, 废旧电池集中填埋C. 矿物资源无限, 可以任意开采D. 用钢丝球擦洗铝制炊具, 保持光亮3. 我国古代的冶铁技术世界第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 中国已广泛利用铁矿石与木炭生产生铁, 并采用加入“黑土”的方法降低生铁的熔化温度。“黑土”中含有磷酸铁(FePO4) , 下列有关磷酸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氧化物 B. 由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C. 相对分子质量为151 gD. 所含元素中,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4. 2023年3月31日,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全要素试验系统完成首次悬浮运行, 标志着我国在高温超导电动悬浮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在高温超导中使用了铝块。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 B.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 89 g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 “Al”既有宏观意义, 又有微观意义5. 某同学在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时, 部分操作如下, 其中正确的是( ) 6.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时, 较为直观、简明。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中, 正确的是( ) 7. 某小组在进行铝片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时, 绘制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微粒未完全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微粒只有Cu2+、SO2-4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AlSO4+CuC. 反应的实质: Al得到电子变成Al3+, Cu2+失去电子变成CuD. 硫酸铜溶液显蓝色, 硫酸铝溶液显无色, 说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Cu2+有关8. 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中, 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9. 有X、Y、Z三种金属, 把X、Z分别投入稀硫酸中, 只有X的表面有气泡产生; 把Z投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 Z的表面有Y析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定是X>Z>Y B. 将Y投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 无X析出C. 若Z是Cu, 则Y一定是Ag D. 除去Y中的X, 加入足量稀盐酸, 溶解后过滤10. 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 所以黄铜的硬度高于铜和锌 B. 铁制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腐蚀, 所以铝制品防止腐蚀也要刷油漆C. 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 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 所以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向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 5~7 s后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玻璃管口, 观察到有火焰产生,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片由右向左逐渐变红, 同时火焰明显变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玻璃管口产生的火焰为淡蓝色 B. 该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C. 图示的装置中, 共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 D. 火焰变小的原因可能是稀硫酸的浓度减小12. 某同学在图1所示的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暖宝宝的原料(主要成分为铁粉和炭粉) , 并滴加几滴水, 分别用压强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为氧气浓度变化曲线B. 曲线Ⅱ为温度变化曲线 C. 曲线Ⅰ、Ⅱ中, 开始阶段两条曲线均上升是因为铁粉发生缓慢氧化反应放热D. 如果暖宝宝的原料足量, 压强可降至0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 共28分) 13. (5分) 阅读下列短文, 回答问题。 2023年5月28日, 国产大型客机C919从上海虹桥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首航成功, 正式投入商业运营。C919在机体结构上大规模应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等先进材料, 铝锂合金助力C919综合减重7%。现代先进的飞机与飞行器要飞得高、快、远、省, 就必须靠轻、强、美的材料。铝、镁、锂、钛这些金属及其合金被称为“飞行的金属”。 金属及其合金的性质决定其用途。钛在盐酸、硫酸、硝酸溶液中耐腐蚀, 在碱溶液中可以稳定存在。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将1 mm厚的不锈钢、钛分别浸没在海水中, 不锈钢4年后完全被腐蚀, 而钛几十年后没有被腐蚀。钛合金、铝黄铜(铝合金) 、铜镍(铜合金) 耐海水腐蚀性能的试验结果如图所示。航空航天材料的选择, 既要轻又要有足够的强度。铝、镁、锂、钛、铁的密度(单位: g·cm-3) 分别为2. 7、1. 74、0. 54、4. 51和7. 9。不锈钢、铝合金和钛合金的比强度(单位: MPa·cm3·g-1) 分别为79、167和218, 比强度越大, 材料的性能越好。 铝, 姗姗来迟, 给世界带来勃勃生机。镁、锂让飞行器变得更快更省。钛, 力大无比的巨人, “全能”的钛帮助人类飞出地球, 飞向太空! (1) 铝锂合金属于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 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 结合图示, 能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作为航空航天材料, 与铝相比, 钛在密度和强度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B. 锂和镁、铝相比, 能让飞行器变得更快的原因: 锂的密度比镁、铝的小, 质轻 C. 钛合金在现代先进的飞机与飞行器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D. 跟铝相比, 铝锂合金的熔点较低14. (6分) 某小组欲在实验室制取氢气, 装置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 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2) 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A”或“B”) 。(3) 若选用E装置制取氢气, 如何使反应开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若用装满水的D装置收集氢气, 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 端进入。15. (5分) 从废旧电脑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属银, 设计的流程如图所示: (1) 步骤Ⅰ和步骤Ⅱ中, 都涉及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2) 步骤Ⅰ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溶液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该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4) 据此判断, 铜、银、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16. (7分) 炼铁与国家建设、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某小组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查阅资料】①一氧化碳还原Fe2O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如下: Fe2O3eq \o(――→,\s\up7(400~500 ℃))Fe3O4eq \o(――→,\s\up7(600~680 ℃))FeOeq \o(――→,\s\up7(700~800 ℃))Fe②铁粉和铁的氧化物的颜色和磁性如下表: 【任务一】认识实验中的现象和反应(1) 烧杯中, 说明该反应已经开始进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验过程中, 温度为700~800 ℃时,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认识实验中的安全和环保(3) 点燃酒精喷灯前要先通入一段时间CO,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点燃尾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认识实验中的质量变化(5) 小华的实验方案: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 称量盛有氧化铁的玻璃管, 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 称量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即生成CO2的质量) , 则理论值m1和m2的大小关系是m1________(填“>”“=”或“Cu>Ag【点拨】(1) 步骤Ⅰ和步骤Ⅱ都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都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过滤。(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Al位于氢前, Cu、Ag位于氢后, 则发生的反应为2Al+3H2SO4===Al2(SO4) 3+3H2↑。(3) 步骤Ⅰ中得到的固体为Cu和Ag, 步骤Ⅱ中Cu和AgNO3反应生成Ag和Cu(NO3) 2, 若得到的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则为Cu(NO3) 2。(4) 步骤Ⅰ中, Al能与稀硫酸反应, Cu、Ag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则金属活动性:Al>Cu、Ag, 步骤Ⅱ中, Cu能将Ag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则金属活动性:Cu>Ag, 故Cu、Ag、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Cu>Ag。16. (1)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FeO+COeq \o(=====,\s\up7(700~800 ℃)) Fe+CO2(3) 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 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4) 防止尾气中的CO污染空气(5) < ①空气中的CO2被澄清石灰水吸收(或尾气燃烧产生的CO2被澄清石灰水吸收) ②澄清石灰水吸收CO2不充分(6) (7) 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 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合理均可) (8) >77. 8%【点拨】(1) 烧杯中, 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开始进行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因为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实验过程中, 温度为700~800 ℃时, 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FeO+COeq \o(=====,\s\up7(700~800 ℃)) Fe+CO2。(3) 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入一段时间CO, 目的是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 防止CO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4) 点燃尾气的目的是将尾气中的CO转化为CO2, 防止CO污染空气。(5) 理论上, 玻璃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m1为固体减轻的质量, 即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 烧杯反应前后的质量差m2为生成的CO2的质量, 则理论值m1和m2的大小关系是m1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