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模拟卷01-【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模拟卷01(解析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
    • 练习
      模拟卷01(考试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
    • 练习
      模拟卷01(参考答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
    模拟卷01(解析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第1页
    模拟卷01(解析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第2页
    模拟卷01(解析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第3页
    模拟卷01(考试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第1页
    模拟卷01(考试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第2页
    模拟卷01(考试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第3页
    模拟卷01(参考答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第1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模拟卷01-【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模拟卷01-【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文件包含模拟卷01解析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模拟卷01考试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模拟卷01参考答案-赢在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锻炼同学的考试心理,训练学生快速进入考试状态。高考的最佳心理状态是紧张中有乐观,压力下有自信,平静中有兴奋。
    3、训练同学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积累考试经验。模拟考试可以训练答题时间和速度。高考不仅是知识和水平的竞争,也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可以说每分每秒都是成绩。
    4、帮助同学正确评估自己。高考是一种选拨性考试,目的是排序和择优,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因此,模拟考试以后,同学们要想法了解自己的成绩在整体中的位置。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
    生物 黄金卷01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 错选均不得分)
    1.污染防治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效路径。下列行为中,可直接导致土壤污染的有( )
    A.使用一次性筷子B.乱扔废电池
    C.焚烧秸秆D.乱砍滥伐森林
    【答案】B
    【解析】A、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导致树木砍伐增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会直接导致土壤污染,A错误;
    B、废电池里面含有多种有害化学物质:汞、银、镉等,乱扔废电池会导致电池中有害物质慢慢进入土壤,直接导致土壤污染,B正确;
    C、焚烧秸秆是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总的有益微生物,最终破坏土壤结构,而不会直接导致土壤污染,C错误;
    D、乱砍滥伐森林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会直接导致土壤污染,应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教材实验中物质或结构染色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苏丹Ⅲ染液可对花生子叶中的油脂进行染色
    B.龙胆紫溶液可对洋葱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C.溴酚蓝试剂可对需要电泳检测的DNA进行染色
    D.碘液可对透析膜中的淀粉进行染色
    【答案】C
    【解析】A、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所以苏丹Ⅲ染液可对花生子叶中的油脂进行染色,A正确;
    B、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龙胆紫溶液可对洋葱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染色,B正确;
    C、溴酚蓝作为一个标识是为了防止DNA跑出凝胶,电泳检测DNA时可以使用亚甲基蓝对DNA进行染色,C错误;
    D、淀粉遇碘液变蓝,碘液可对透析膜中的淀粉进行染色,D正确。
    故选C。
    3.生物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安全性的关注,以及伦理道德的碰撞,带来新的困惑和挑战。下列符合我国政策的是( )
    A.鼓励发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设计试管婴儿用以解决不孕夫妇的生殖问题
    B.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但鼓励用于医学研究和治疗的治疗性克隆,可放宽监控和审查
    C.如果转基因农作物的外源基因来自于自然界原来已经存在的生物体内,则进行销售时无需直接标注“转基因××”
    D.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反对对生物武器和设备的扩散,应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
    【答案】D
    【解析】A、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设计婴儿性别,我国不允许利用体外受精技术筛选早期胚胎性别,解决不孕夫妇的生殖问题,支持的是采用试管婴儿的技术,A错误;
    B、中国政府对克隆人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对治疗性克隆不能放宽监控和审查,B错误;
    C、转基因技术的安全问题需要验证才能得到证实,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也有可能存在安全问题,则进行销售时需标注“转基因××”,C错误;
    D、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D正确。
    故选D。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发现,在常氧环境下,肿瘤细胞能够大量摄取葡萄糖,但所产生的丙酮酸并不经过氧化磷酸化(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能量合成ATP的反应),而是在细胞质中酵解形成大量乳酸,这一发酵型糖代谢现象称为瓦氏效应;而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调节细胞表面的氢离子载体的数量,及时把肿瘤细胞内的氢离子运出,避免癌细胞因高糖酵解造成乳酸堆积而引起酸中毒。而限制肿瘤细胞葡萄糖摄入能抑制有氧糖酵解,导致细胞产能减少,从而激活对能量敏感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大量研究表明,AMPK的激活会促进脂肪酸氧化和糖酵解,从而增加ATP产生;AMPK具有多种功能: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建立和维持细胞极性、调节动物寿命、调节生物节律等;AMPK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感受细胞内ADP/ATP比值的变化并激活,通过调控能量产生和消耗过程的平衡来维持机体能量状态稳定,是细胞内的“能量感受器”。
    4.下面关于肿瘤细胞呼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瓦氏效应是指肿瘤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大量乳酸和少量的ATP
    B.葡萄糖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糖酵解形成大量乳酸,导致肿瘤细胞酸中毒
    C.丙酮酸氧化磷酸化是一个放能反应,场所是线粒体,能产生大量的ATP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正常细胞产生的ATP大于肿瘤细胞产生的ATP
    5.下面关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MPK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只在肿瘤细胞中合成
    B.AMPK的激活会促进脂肪酸氧化和糖酵解,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AMPK的激活增加了ATP产生,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分裂
    D.AMPK在核糖体合成,活化后可激发一系列反应来恢复细胞内能量平衡
    【答案】4.B 5.D
    【解析】4.A、由题干信息可知,肿瘤细胞大量摄取葡萄糖,产生的丙酮酸在细胞质中酵解形成大量乳酸,无氧呼吸产生少量的ATP,A正确;
    B、葡萄糖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糖酵解及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形成大量乳酸,而肿瘤细胞表面氢离子载体的数量明显增多,使肿瘤细胞不会因高糖酵解活性造成堆积而引起酸中毒,B错误;
    C、丙酮酸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是一个放能反应,C正确;
    D、肿瘤细胞的糖酵解是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ATP,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正常细胞进行的有氧呼吸,产生的ATP远远大于癌细胞产生的ATP,D正确。
    故选B。
    5.AD、AMPK是一类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其不仅在肿瘤细胞中合成,还能在正常细胞中合成,AMPK活化后可激发一系列反应来恢复细胞内能量平衡,A错误,D正确;
    B、AMPK的激活会促进脂肪酸氧化和糖酵解,消耗的葡萄糖增多,产生的ATP不多,能量的利用率降低,B错误;
    C、AMPK的激活会促进脂肪酸氧化和糖酵解,增加了ATP产生,可以为肿瘤细胞的分裂提供能量,C错误。
    故选D。
    6.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中,种群的增长速率v=rN(1-N/K),其中N代表种群数量,K代表环境容纳量,r为种群潜在年增长率。某海域出产食用真鲷鱼,据估计该海域食用真鲷鱼的环境容纳量为300万条,其潜在年增长率为53%。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该海域食用真鲷鱼最大持续捕获量约为( )
    A.159万条/年B.150万条/年C.75万条/年D.39.75万条/年
    【答案】D
    【解析】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v=N(1-N/K)×53%,若要获得最大持续捕获量,其中N取K/2=150,代入算得vmax=39.75万条,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植物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可以利用ATP分解释放的能量驱动细胞内的H+向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转运,细胞外高浓度的H+可以驱动磷酸转运蛋白变构,将细胞外的H2PO4-转运到细胞中,过程如图所示。2,4—DNP是一种细胞膜氢离子通透剂,壳梭孢菌素是一种质子泵激活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抑制剂处理可以减少细胞对H2PO4-的吸收
    B.壳梭孢菌素处理可以促进植物细胞吸收H2PO4-
    C.使用2,4—DNP可增强跨膜H+浓度梯度,利于植物吸收H2PO4-
    D.缺磷时,磷酸转运蛋白数量会增加、活性增强,提高细胞的磷吸收效率
    【答案】C
    【解析】A、呼吸抑制剂能够影响ATP的产生,影响质子泵功能,减少细胞对H2PO4-的吸收,A正确;
    B、壳梭孢菌素是一种质子泵激活剂,可以促进植物细胞吸收H2PO4-,B正确;
    C、使用细胞膜氢离子通透剂2,4—DNP可使细胞外H+进入细胞内,降低跨膜H+浓度梯度,加重植物的磷缺乏症状,C错误;
    D、缺磷时,磷酸转运蛋白表达量增加以及活性增强可以增加磷吸收效率,D正确;
    故选C。
    8.某地区生活的一种丽鱼包含两类群体:一类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类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丽鱼两类齿形性状由相应基因控制,该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两类齿形性状所对应的新基因的出现,丰富了该地区丽鱼种群的基因库
    C.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这两种齿形差异有利于丽鱼对该地区环境的适应
    D.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丽鱼之间未产生生殖隔离,仍能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A
    【解析】A、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的出现是变异的结果,自然选择对基因起到了选择的作用,A错误;
    B、某个种群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两类齿形性状所对应的新基因的出现,丰富了该地区丽鱼种群的基因库,B正确;
    C、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
    D、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丽鱼是同一物种,两个种群之间没有产生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A。
    9.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不能遗传给后代
    B.组蛋白的乙酰化有利于基因与RNA聚合酶的结合
    C.DNA甲基化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没有影响
    D.人们的生活习惯不会改变组蛋白乙酰化和DNA甲基化的程度
    【答案】B
    【解析】A、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可以遗传给后代,A错误;
    B、组蛋白的乙酰化有利于基因进行转录,因此有利于基因与RNA聚合酶的结合,B正确;
    C、DNA甲基化不利于基因进行转录,使有关蛋白质不能合成,从而影响细胞的有关结构和功能,C错误;
    D、人们的生活习惯,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的,都能改变组蛋白乙酰化和DNA甲基化的程度,从而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身体状况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B。
    10.高原鼠、兔在青藏高原上“泛滥成灾”,引起高山草甸退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原鼠、兔的同化的能量包括用于呼吸作用部分和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部分
    B.高原鼠、兔及其他食草动物的种间竞争加剧,抑制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
    C.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青藏高原分解者较少,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
    D.高原鼠、兔能灵敏地听到鹰的声音,及时躲避到洞穴中,体现物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B
    【解析】A、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另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出,A正确;
    B、生态位的分化是自然条件下种间竞争的结果,高原鼠、兔及其他食草动物的种间竞争加剧,促进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B错误;
    C、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青藏高原分解者较少,温度较低,有机物分解较少,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C正确;
    D、物理信息包括声、光、颜色等,高原鼠、兔能灵敏地听到鹰的声音,及时躲避到洞穴中,体现物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D正确。
    故选B。
    11.在利用植物性原料制作畜禽饲料时,常添加一些酶制剂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为提高饲料保存过程中酶制剂的稳定性,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前,应先测定酶的初始活性
    B.保存温度、保存时间、酶的种类均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C.由该实验可知添加的MgSO4越多,越有利于酶活性的保持
    D.在饲料中加入纤维素酶,可使饲料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畜禽
    【答案】C
    【解析】A、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应该在实验开始前测定酶的初始活性,A正确;
    B、本实验探究的是MgSO4对储存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则保存温度、保存时间、酶的种类均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B正确;
    C、据表中数据可知,MgSO4浓度越高酶活损失越少,没有更高浓度的实验数据,不能确定添加的MgSO4越多,越有利于酶活性的保持,C错误;
    D、在饲料中加入纤维素酶,纤维素被分解,动物可更好的吸收,使饲料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畜禽,D正确。
    故选C。
    12.某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①~⑤表示生理过程,I、Ⅱ表示结构或物质。据分析错误的是( )
    A.用某药物抑制②过程,该细胞的需氧呼吸会受影响
    B.②过程的产物上含有内含子
    C.图中③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由右向左移动
    D.物质Ⅱ上也具有基因,此处基因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答案】B
    【解析】A、用某药物抑制②过程,会影响前体蛋白的形成,前体蛋白是合成线粒体体内蛋白质1的原料,细胞需氧呼吸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因此用某药物抑制②过程,该细胞的需氧呼吸会受影响,A正确;
    B、内含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中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并不是RNA上的序列,B错误;
    C、③表示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据图中肽链长短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由右向左移动,C正确;
    D、物质Ⅱ上也具有基因位于细胞质的线粒体中,而细胞质中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D正确。
    故选B。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需要识别内源信息变化与外源信息变化。
    MHCI分子几乎在所有细胞都表达,介导内源性抗原呈递过程,将被蛋白酶复合体降解的内源性抗原片段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类分子(A图)。
    MHCII类分子主要在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表达,介导外源性抗原呈递过程。在MHCII类分子从内质网行进到内体的过程中,细胞外的蛋白质被带进细胞内并被包裹入吞噬体中,随后吞噬体与内体融合,内体中的酶作用于吞噬体内的外源性蛋白质,将其切割加工成多肽分子,与MHCII类分子形成复合物被转运至细胞表面展示。(B图)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3.以下对资料理解错误的是( )
    A.生物膜系统参与免疫调节
    B.内体中的酶具有水解蛋白质的功能
    C.MHCII类分子主要在抗原呈递细胞表达
    D.内体形成于内质网
    14.下列对资料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
    A.图A过程发生于靶细胞
    B.MHCI类分子不能将宿主细胞内的病毒信息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
    C.MHCII类分子将外源性抗原多肽分子呈递给辅助性T细
    D.MHCI和MHCII类分子参与了免疫系统的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
    【答案】13.D 14.B
    【解析】13.A、MHCII类分子主要在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表达,介导外源性抗原呈递过程,MHCII类分子从内质网行进到内体,所以生物膜系统参与免疫调节,A正确;
    B、内体中的酶作用于吞噬体内的外源性蛋白质,将其切割加工成多肽分子,则说明内体中的酶具有水解蛋白质的功能,B正确;
    C、MHCII类分子主要在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表达,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都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即MHCII类分子主要在抗原呈递细胞表达,C正确;
    D、内体中含有水解酶,则形成于高尔基体,D错误。
    故选D。
    14.A、图A过程是介导内源性抗原呈递过程,发生在靶细胞内,A正确;
    B、MHCI类分子将内源性抗原片段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所以可以将宿主细胞内的病毒信息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B错误;
    C、MHCII类分子将外源性抗原多肽分子加工处理以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C正确;
    D、MHCI和MHCII类分子可将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进行清除,则参与了免疫系统的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D正确。
    故选B。
    15.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肺炎,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可以考虑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几乎所有的炎症肺炎都可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B.糖皮质激素分泌不存在分级调节过程
    C.糖皮质激素的受体在细胞膜上
    D.糖皮质激素通过促进免疫反应加快灭杀新冠病毒,以起到治疗肺炎的效果
    【答案】A
    【解析】A、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免疫反应以达到治疗炎症的目的,故几乎所有的炎症肺炎都可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A正确;
    B、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B错误;
    C、糖皮质激素为类固醇激素,受体在膜内,C错误;
    D、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免疫反应以达到减轻肺炎,保护肺部组织的目的,D错误。
    故选A。
    16.泡菜是我国的传统美食,早在《诗经》中就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其中“庐”和“瓜”是蔬菜,“剥”和“菹”是腌制加工的意思。关于泡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后期,乳酸产生过多,会使乳酸菌受到抑制
    B.用热水短时间处理“庐”、“瓜”,可使泡菜口感更脆
    C.若从泡菜汁中筛选耐盐乳酸菌,培养基pH需偏碱性
    D.泡菜坛边水槽中应随时加满水,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答案】C
    【解析】A、发酵后期,乳酸产生过多,pH降低,会使乳酸菌的繁殖受到抑制,A正确;
    B、用热水短时间处理“庐”、“瓜”,高温可破坏微生物产生果胶酶,保证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可使泡菜口感更脆,B正确;
    C、乳酸菌需要在pH偏酸的条件下培养,培养基不宜用偏碱性,C错误;
    D、乳酸菌为厌氧菌,泡菜坛边水槽中应随时加满水,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保证无氧环境,D正确。
    故选C。
    17.通常植物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生理作用。矮生突变体可分为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受体合成缺陷突变体两类。为确定某种矮生突变体作物的类型,科研人员应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乙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该正常作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据图推测,该矮生作物不属于生长素和赤霉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
    C.据图推测,该矮生突变体的内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比正常植株少
    D.为进一步确定该矮生突变体的类型,需测定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
    【答案】C
    【解析】A、从图乙中可知,生长素的作用对正常植株茎的生长表现出低浓度能促进生长,高浓度能抑制生长,A正确;
    B、分析图甲和乙可知,赤霉素和生长素对矮生植株的茎伸长几乎不起作用,因此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不能使该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不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B正确;
    C、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矮生突变体的内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的多少,C错误;
    D、为了判断该矮生突变体的类型,需测定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及激素受体的含量,D正确。
    故选C。
    18.20世纪40年代,Hartline和Ratliff在研究鲨的复眼时发现,一个小眼的活动可因近旁小眼的活动而受到抑制,这就是普遍存在于感觉系统中的侧向抑制现象。在感觉通路中,处于刺激中心区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在直接兴奋次级神经元的同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周边区次级神经元的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区神经元形成的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经主动转运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收到的神经递质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C.周边区次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没有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D.侧向抑制通过加大中心区和周边区神经元兴奋程度的差别来增强感觉系统的分辨能力
    【答案】D
    【解析】A、中心区神经元形成的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经胞吐过程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传递兴奋,A错误;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接收到的是兴奋性递质,B错误;
    C、周边区次级神经元由于接受了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因而兴奋被抑制,其突触后膜上也发生了电位变化,只不过是绝对值更大的静息电位状态,C错误;
    D、侧向抑制通过加大中心区和周边区神经元兴奋程度的差别,即一部分兴奋,一部分抑制来增强感觉系统的分辨能力,D正确。
    故选D。
    19.某果蝇精原细胞中8条染色体上的DNA已全部被15N标记,将其放入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1个细胞周期得到2个精原细胞,其中1个精原细胞发育为初级精母细胞。该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这个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f可表示1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b→c的变化原因是DNA复制,d→e的变化原因是着丝粒分裂
    C.4个子细胞中,每个子细胞的核DNA分子均含15N
    D.4个子细胞中,每个子细胞都有一半的核DNA分子含15N
    【答案】B
    【解析】A、细胞周期是指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为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图示过程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故不能表示细胞周期,A错误;
    B、b→c过程,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1→2,即DNA进行了复制,d→e过程,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1,即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B正确;
    C、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其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一条含有15N标记,一条含有14N标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被纺锤体牵引随机移向细胞两极,若含15N的染色体均移向同一极,含14N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则会有细胞出现不含15N的现象,C错误;
    D、由C项分析可知,子细胞中可能含有15N,也可能不含,D错误。
    故选B。
    20.下图甲为某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所在家系的系谱图,患该病的男性在人群中占10%。对该家系中相关个体的DNA用限制酶切刀割后形成的电泳图谱如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甲侧连正极
    B.无法判断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C.女性群体中与Ⅱ2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81%
    D.Ⅱ3与人群中正常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1/12
    【答案】D
    【解析】A、DNA分子带负电荷,在电泳槽中向正极移动,因此甲侧连负极,乙侧连接正极,A错误;
    B、分析遗传系谱图:Ⅰ1与Ⅰ2都正常,但他们儿子都整成,即“有中生无为显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根据电泳结果Ⅰ1是纯合子,因此该病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
    C、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Ⅱ2是正常的纯合子个体,基因型是XBXB,患该病的男性在人群中占10%,那么在男性中就占20%,即XbY占20%,那么Xb=20%,XB=80%,女性群体中XBXB的概率是(80%)2=64%,C错误;
    D、Ⅱ3的基因型是XBY,人群中正常女性有XBXB和XBXb两种基因型,其中与XBXb的个体婚配子代才会患病,根据C的分析,XBXB=64%,XBXb=2×20%×80%=32%,那么XBXb占正常女性的比例就是32%÷(32%+64%)=1/3,因此1/3XBXb和XBY婚配子代患病的个体为XbY概率=1/3×1/4=1/12,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0分,每空1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断发华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农业和医学的进步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 ,是世界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我国通过人口普查,分析 等特征,进而预测人口变化趋势,适时调整人口政 策。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可导致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 引发野生动物的生存危机。
    (2)城市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从而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 ,城市生 态系统的稳定需要从外部生态系统不断输入物质和能量,原因是 活动需要的 物质和能量几乎不来自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3)城市湿地公园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经初步处理的生活污水流入湿地公园后,为植物生长提供了 ,而植物又为湿地公园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和有机物。 为维持湿地公园的稳定,需控制 ,不能超过湿地公园的自我调节能力。与人 工草坪相比,湿地公园具有更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原因是 更多样和 更 多样,使湿地公园的结构更复杂和 。
    【答案】(1) 增大 年龄结构 增加
    (2) 能量流动 人类
    (3) 无机盐 污水流入量 非生物的环境 生物种类 功能更完善
    【解析】(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工业、农业和医学的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降低,因此自然增长率增大,这是世界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年龄结构可以通过预测出生率与死亡率,进而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可导致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增加,为生存加剧竞争,引发野生动物的生存危机。
    (2)城市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几乎不来自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故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从外部生态系统不断输入物质和能量。
    (3)经初步处理的生活污水流入湿地公园后,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无机盐。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因此为维持湿地公园的稳定,需控制污水流入量。湿地公园非生物的环境更多样和生物种类更多样,使湿地公园的结构更复杂和功能更完善,因此与人工草坪相比,湿地公园具有更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22.(10分,每空1分)下图表示水稻细胞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结构和卜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PSⅡ色素复合体,其核心是一个叶绿素a分子。当复合体中的各种色素将吸收的光能传递到叶绿素a上,使叶绿素a分子活化,释放出高能电子(e⁻),e⁻经一系列传递后,最终与X 结合形成NADPH。甲结构为 ,是发生图中反应过程的场所。乙内H⁺的来源,除 产生外,还有从叶绿体基质中吸收,其中后者需要 直接提供能量。
    (2)光呼吸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一个生理过程,该过程可通过耗费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降低光合速率,最终导致植物产量下降。人们认为在干旱地区喷施低浓度的NaHSO₃溶液提高作物产量与光呼吸有关。科研人员以水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研究,相关实验方案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对照组的实验条件A和B分别是 。
    ②对比第1组和第2组的数据,解释干旱地区喷施低浓度的NaHSO₃溶液提高作物产量的原因:一方面 ,促进光反应,提高光合速率;另一方面,通过 ,使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耗费减少。
    ③第2组干旱条件下导致叶片中的 浓度升高,调节气孔迅速关闭,进而降低了光合速率。
    ④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选择对四种色素的溶解度高的有机溶剂作提取液,选择 的有机溶剂作层析液,再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若水稻缺少Mg²⁺,与正常水稻相比,在滤纸条上,自上而下第 条色素带变窄或缺失。
    【答案】(1) NADP+、H+ 类囊体膜(或光合膜) 水裂解 高能电子
    (2) 未施加、未喷施 提高叶绿素含量 降低光呼吸速率 脱落酸 对四种色素的溶解度不同 三、四
    【解析】(1)光反应阶段高能电子(e-)与NADP+、H+结合形成NADPH。甲是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据图可知乙内H+有水在光下裂解和从叶绿体基质中主动吸收2个来源,其中从叶绿体基质中吸收H+需要高能电子直接提供能量。
    (2)①空白对照应为自然状态下的,即不进行干旱处理,也不喷施低NaHSO3溶液。
    ②由第1组合第2组数据比较可知,干旱地区喷施低浓度的NaHSO3溶液的第1组中叶绿素含量高于第2组,光呼吸低于第2组,因此干旱地区喷施低浓度的NaHSO3溶液可推知提高了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光呼吸速率,提高作物的产量。
    ③脱落酸是一种逆境激素,在干旱条件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因此与对照组相比,干旱组脱落酸浓度升高,使气孔开放度小,吸收CO2速率低,光合速率慢。
    ④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不同,故用对四种色素的溶解度不同的有机溶剂作为层析液对水稻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Mg2+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若水稻缺少Mg2+,则叶绿素含量降低,因此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条带变窄,在滤纸条上,自上而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故若水稻缺少Mg2+,与正常水稻相比,在滤纸条上,自上而下第三、四条色素带变窄或缺失。
    23.(14分,每空1分)回答下列问题:
    (一)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研究表明,为心梗患者注射大量t一PA会诱发颅内出血,其原因在于t一PA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不高,若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大量制备改良药物t-PA.
    (二)回答与植物转基因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1)A换成决定丝氨酸碱基序列AGA,建构t一PA改良基因,该过程为基因工程中 步骤。
    (2)高纯度的DNA模板是成功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条件之一,在制备DNA模板时,可以用高温处理的方法去除蛋白质,原因是______。
    A.蛋白质空间结构容易破坏
    B.氨基酸容易高温脱氨基
    C.DNA氢键容易断裂和恢复
    D.DNA和蛋白质可以碱基配对
    (3)图中,需选用限制酶 切开质粒pCLY11,才能与t一PA改良基因高效连接。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过程中,最核心的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有效重组载体)的构建,其目的是 。下图表示相关的目的基因、载体及限制酶。pCLY11为质粒,新霉素为抗生素。
    (4)在筛选过程中,应该选择不含新霉素基因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以便在加入新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出导入质粒的大肠杆菌,但筛选出的大肠杆菌菌落并非都是目的菌株,原因 。这时需选择呈 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检测和鉴定。
    (5)在用农杆菌侵染的方法进行植物转基因过程中,通常要使用抗生素,其目的一是抑制 生长,二是筛选转化细胞。当选择培养基中抗生素浓度 时,通常会出现较多假阳性植株,因此在转基因前需要对受体进行抗生素的 检测。
    (6)为提高培育转基因植株的成功率,植物转基因受体需具有较强的 能力和遗传稳定性。对培养的受体细胞遗传稳定性的早期检测,可通过观察细胞内 形态是否改变进行判断,也可通过观察分裂期染色体的 ,分析染色体组型是否改变进行判断。
    (7)植物转基因受体全能性表达程度的高低主要与受体的基因型、培养环境、继代次数和 长短等有关。同时也与受体的取材有关,其中受体为 时全能性表达能力最高。
    【答案】(1)获取目的基因(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2)AC
    (3) XmaⅠ和BglⅡ 将目的基因接合(运载)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并使其表达
    (4) 导入不含目的基因的质粒的大肠杆菌也可以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 白色
    (5) 农杆菌 过低 敏感性
    (6) 再生 细胞核 形态特征和数量
    (7) 培养时间 受精卵
    【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通过改变人体内t-PA基因序列,获得t-PA改良基因,该基因是基因工作中的目的基因,因该此过程是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步骤。
    (2)蛋白质和DNA的空间结构在高温下都会被破坏,但DNA中的氢键断裂后再缓慢降低温度,其氢键可恢复,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能恢复,因此可用高温处理的方法去除蛋白质,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3)分析题图可知,t-PA改良基因的末端序列是CCGG,需要采用可产生同样末端的限制酶切割质粒,图中XmaⅠ酶和BglⅡ酶切割DNA后可产生相同的末端。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过程中,基因表达载体含有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复制原点等结构。启动子和终止子能保证目的正确的表达,复制原点能确保目的基因复制和遗传。因此,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将目的基因接合(运载)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并使其表达。
    (4)在构建基因的表达载体时,利用限制酶切割质粒pCLY11时,会破坏mlacZ基因,而ne1基因正常。再用DNA连接酶质粒pCLY11与目的基因时,会出现pCLY11-pCLY11结合、质粒pCLY11等连接情况,而导入不含目的基因的质粒的大肠杆菌也可以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利用含新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不能筛选出目的菌株,而由于重组载体中mlacZ基因被破坏,含有目的基因的目的菌株呈白色,而不含目的基因的菌株呈蓝色。
    (5)使用抗生素的目的一是抑制农杆菌生长,二是筛选转化细胞,当选择培养基中抗生素浓度过低时,通常会出现较多假阳性植株,因此在转基因前需要对受体进行抗生素的敏感性检测。
    (6)为提高培育转基因植株的成功率,植物转基因受体需具有较高的全能性,其再生能力较强、遗传稳定性高。对培养的受体细胞遗传稳定性的早期检测,可通过观察细胞内细胞核形态是否改变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观察分裂期染色体形态特征和数量来判断。
    (7)植物转基因受体全能性表达程度的高低主要与受体的基因型、培养环境、继代次数和培养时间长短(细胞分裂次数有限)等有关。同时也与受体的取材有关,不同受体的全能性表达能力不同,其中受体为受精卵时全能性表达能力最高。
    24.(16分,每空2分)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雌雄异体动物,有毛和无毛由等位基因E/e控制,毛的颜色受等位基因B/b的影响,基因b的存在会使毛的颜色变浅,且存在2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某黑毛雄性个体和白毛雌性个体杂交,F1雌性个体中有灰毛和无毛,雄性个体中全部都是灰毛。F1雌雄个体相互随机交配得到F2,F2表型及数量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该动物处于减数分裂中期I的细胞含有 个染色体组,雌性个体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最多含有 条X染色体
    (2)该动物有毛和无毛的性状中,属于显性的是 ,黑毛的遗传方式是 ,两对等位基因E/e、B/b的遗传遵循 定律,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
    (3)F2中白毛雄性的基因型为 ,让其与F2中的灰毛雌性随机交配,产生的F3中无毛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答案】(1) 2 2
    (2) 有毛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自由组合 bbXEXe和BBXeYE
    (3) bbXEYE和bbXeYE 3/37
    【详解】(1)减数分裂中期I的细胞着丝粒为分裂,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因此有2个染色体组,雌性个体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含有2条X染色体。
    (2)b基因存在会使毛的颜色变浅,且存在黑毛,灰毛和白毛,即猜测B纯合为黑毛,同时存在B和b基因为灰毛,b基因纯合为白毛;黑毛雄个体和白毛雌个体杂交,F1若有毛均为灰毛,由此可知属于显性的是有毛,黑毛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F1雌个体中有无毛个体,雄性个体中全部都是有毛个体,即有毛无毛这一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猜测其位于性染色体上;则两对等位基因E/e、B/b的遗传遵循自由定律,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EXe和BBXeYE。
    (3)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EXe和BBXeYE,F1的基因型为BbXEXe:BbXEYE:BbXeXe:BbXeYE,F1雌雄个体相互随机交配得到F2,F2中白毛雄性的基因型为bbXEYE和bbXeYE,且比例为1bbXEYE:3bbXeYE;F2中的灰毛雌性基因型为BbXEXE和BbXEXe,比例为1BbXEXE:4BbXEXe;这两个群体随机交配,F3中纯合致死个体为bXe雄配子和bXe雌配子结合的个体,其概率为3/82/10=3/40,无毛个体为bXe雄配子和BXe雌配子结合的个体,其概率为3/82/10=3/40,因此F3中无毛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0)/(1-3/40)=3/37。
    25.(10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产生高血糖,动物摄食会导致胃内分泌细胞分泌的G蛋白下降,G蛋白水平下降会降低饥饿感,进而调节摄食行为。高脂饮食能诱发胰岛素抵抗,对G蛋白分泌的影响与正常饮食无明显差异。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缓解高脂饮食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升高G蛋白的含量。为了验证上述结论,请根据以下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及分析。
    材料与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正常小鼠若干只。普通饲料、高脂饲料、血糖测定仪、胰岛素分析仪、胃组织G蛋白分析仪。
    (要求与说明:血糖、胰岛素和胃组织G蛋白测定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分别测定各实验鼠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胃组织G蛋白的含量。
    ②实验分组与处理: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实验鼠均分为3组。
    甲组:18周普通饲料;
    乙组:12周普通饲料+ ;
    丙组: 。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按上述实验分组培养18周,每周定时测量各实验鼠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胃组织G蛋白的含量,计算各物质的相对含量。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第18周的检测结果,设甲组各指标水平均设置为1) 。(3分)
    (3)讨论与分析:
    ①根据题干分析,甲组小鼠摄入普通饲料后血糖升高时,小鼠机体限制血糖显著升高的机制是 (答出2点给分)。
    ②从分子水平分析,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导致机体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使组织细胞 葡萄糖能力下降,引发高血糖。
    【答案】(1) 6周高脂饲料 12周普通饲料+6周高脂饲料且有氧运动
    (2)验证有氧运动能缓解高脂饮食诱发胰岛素抵抗和提高G蛋白量的实验结果图
    (3) 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降低血糖浓度;摄食引起胃组织G蛋白水平下降,降低了饥饿感,减少了摄食量,从而限制血糖进一步升高 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构改变或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 摄取、储存和利用
    【解析】(1)本实验要验证验证有氧运动能缓解高脂饮食诱发胰岛素抵抗和提高G蛋白量,自变量为是否添加高脂饲料和是否进行有氧运动,因变量为胰岛素和胃组织G蛋白的含量;饲喂普通饲料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高脂饲料组和有氧运动为实验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故实验思路如下:①分别测定各实验鼠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胃组织G蛋白的含量。②实验分组与处理: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实验鼠均分为3组。甲组:18周普通饲料;乙组(培养时间要相同):12周普通饲料+6周高脂饲料;丙组:12周普通饲料+6周高脂饲料且有氧运动。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按上述实验分组培养18周,每周定时测量各实验鼠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胃组织G蛋白的含量,计算各物质的相对含量;
    (2)高脂饮食能诱发胰岛素抵抗,血糖会升高,其胰岛素含量增加,但高脂饮食对G蛋白分泌的影响与正常饮食无明显差异,相比甲组,乙组中的血糖和胰岛素含量更高,但G蛋白量相等。由于有氧运动能缓解高脂饮食诱发胰岛素抵抗和提高G蛋白量,相比乙组,血糖和胰岛素含量都有所下降,G蛋白量更多。故预测实验结果为:

    (3)①动物摄食会导致胃内分泌细胞分泌的G蛋白下降,G蛋白水平下降会降低饥饿感,进而调节摄食行为。甲组小鼠摄入普通饲料后血糖升高时,会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降低血糖浓度,而且摄食会引起胃组织G蛋白水平下降,降低了饥饿感,减少了摄食量,从而限制血糖进一步升高;
    ②胰岛素的功能是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成甘油三酯等,即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要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从分子水平分析,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构改变或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导致机体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使组织细胞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引发高血糖。
    MgSO4对储存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每克酶蛋白加入MgSO4(g)
    0
    0.31
    0.61
    1.19
    保存8周后酶活损失(%)
    52
    37
    26
    15
    组别
    干旱处理
    低NaHSO₃溶液
    叶绿素含量(mg/cm²)
    光呼吸速率(μml CO₂/m²·s)
    净光合速率(μml CO₂/m²·s)
    第1组
    施加
    喷施
    2.03
    0.69
    3.92
    第2组
    施加
    未喷施
    1.83
    0.98
    2.56
    对照组
    A
    B
    1.81
    0.78
    3.97

    相关试卷

    模拟卷01-【冲刺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广东专用):

    这是一份模拟卷01-【冲刺高考·临考模拟】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广东专用),文件包含模拟卷01解析版-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广东专用docx、模拟卷01考试版-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广东专用docx、模拟卷01参考答案-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广东专用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模拟卷08-【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模拟卷08-【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8原卷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黄金卷08解析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黄金卷08参考答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模拟卷07-【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模拟卷07-【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7解析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黄金卷07考试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黄金卷07参考答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