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说“木叶”》 课件1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说“木叶”》 课件14第1页
    《说“木叶”》 课件14第2页
    《说“木叶”》 课件14第3页
    《说“木叶”》 课件14第4页
    《说“木叶”》 课件14第5页
    《说“木叶”》 课件14第6页
    《说“木叶”》 课件14第7页
    《说“木叶”》 课件14第8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9 说“木叶”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9 说“木叶”课文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课文分析,精读课文第6段,暗示性,启发性感染性,得到启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重要的词语2.理解文学论文的文体特点3.梳理文章思路4.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5.读书能“有所得”,辩证看待作者的观点
    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还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6部新诗集。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他在古典文学上的研究成果有《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
    “说”是一种文体。“说”是“谈谈”的意思,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大多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对见解,写法比较灵活。《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形象。
    快速浏览文章第1、2段,说说文中引用大量诗句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现象?
    ‘‘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树叶”却无人过问。
    从概念上讲,“木叶”是指什么?
    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三段 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木”字。
    重点研读探讨 第4、5、6段
    读第四段,请思考: “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说说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特征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
    填写下表,归纳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意蕴。
    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清秋的性格
    第五段 说明“木”为什么具有这个特征 ——中国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因为“木”具有“木头” “木料” “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又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分析说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
    文化传统:历代文学作品、典故所构成的文化氛围。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洞庭始波木叶微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识词释义,拓展练习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教学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秋风叶落,春夏之交,脱尽叶子,枝叶繁茂,饱含水分,空阔疏朗,饱满绵密,密密层层浓阴满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