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说“木叶”》 课件16

    《说“木叶”》 课件16第1页
    《说“木叶”》 课件16第2页
    《说“木叶”》 课件16第3页
    《说“木叶”》 课件16第4页
    《说“木叶”》 课件16第5页
    《说“木叶”》 课件16第6页
    《说“木叶”》 课件16第7页
    《说“木叶”》 课件16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识词释义,袅袅灼灼涔阳窸窣,褒寒砧言筌,照浦亭皋万应锭迢远,发现问题13,分析问题46,总结全文7,理清全文思路,对比“树”和“木”,落木千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木”的艺术特征和“木叶”的艺术形象。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3.品味关键语句,获得审美体验,唤起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林庚(1910— )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学术成就: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 文人风骨:年少时“清华四剑客”(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之一;年老时“北大中文四老”(吴组缃、王瑶、季镇淮)之一。
    诗歌的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正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即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的流露。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1、课文用什么来引出本文的话题的? ----用众多诗人作品中的“木叶”形象作引子,来引出本文所谈论的话题。
    2、第二段集中为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第一部分(1-3):摆现象,提出问题
    3、第三段说“木叶”与“树叶”意思相同,但在诗歌形象上有很大差别,差别关键在哪里?
    为什么古诗中少见“树叶”,多用“木叶”呢?(树叶----叶----木叶----落木)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思考1:“木叶”与“树叶”在艺术上有何差别?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
    落木千山 空阔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层层树叶波动 饱满
    午阴嘉树清圆 (午阴嘉木清圆)
    “树”与“阴”契合 浓阴密密层层
    方法:结合文本,简单体会。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说说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树 繁茂的枝叶 绿色 树干褐绿色
    木 枝叶疏朗 黄色 本质的干燥
    活动:从“木”和“树”的特征、意味、使用场合概括出他们的不同。方法:先找出关键语句,自己概括,小组交流整合,一人执笔写出来,力求精炼。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归纳比较“(落)木(叶)”与 “落叶”的不同意蕴。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7、课文阐释的是诗的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有什么好处?
    1、全文以“木叶”作为议论的依据,体现作者的行文思路。 2、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着并渗透于有关“木叶”的诗句中品读玩味,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简单,并逐层深入,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3、以“木叶”具有暗示性的独特角度,来阐释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有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说“木叶”》一文,作者林庚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深入挖掘“木叶”中“木”字所蕴含的意境,从而阐发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思考4:怎样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
    酒——在很多传统诗歌中,酒是愁的象征。
    菊——高洁,隐士,顽强的生命力。
    柳——“柳”“留”谐音,依依惜别的离愁。
    烛——相思情,离别意。
    落花——时光飞逝,青春不在、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花语其实就是一种暗示,干燥黄褐色,繁茂绿色,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意象区别,酒愁的象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体把握,任务二,任务三,资料一,材料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示范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解题说“木叶”,木的特征,微黄干燥,暗示性,疏朗空阔,绵密饱满,相去无几,一字千里,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