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 课件17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6385/0-17171633220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 课件17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6385/0-17171633220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 课件17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6385/0-17171633220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 课件17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6385/0-17171633220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 课件17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6385/0-171716332208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 课件17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6385/0-171716332210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 课件17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6385/0-171716332213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 课件17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6385/0-171716332216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多份
- 《说“木叶”》 课件6 课件 1 次下载
- 《说“木叶”》 课件8 课件 1 次下载
- 《说“木叶”》 课件16 课件 0 次下载
- 《说“木叶”》 课件15 课件 1 次下载
- 《说“木叶”》 课件14 课件 0 次下载
语文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说“木叶”,教学目标,识词释义,袅袅灼灼涔阳窸窣,褒寒砧言筌,照浦亭皋万应锭迢远,理解第四段,理解第六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中作者为何不用“落叶”,而用“落木” 呢?
1.理解“木”的艺术特征和“木叶”的艺术形象。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3.品味关键语句,获得审美体验,唤起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林庚(1910-2006),字静希。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林庚的一生充满诗意。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此后,他创作出《春野的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他笔耕不辍,90岁高龄时还新出了一本诗集。“喧闹时代的隐退者”。
“皎如白雪,煦若阳春。” ——吴组缃
学术成就: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 文人风骨:年少时“清华四剑客”(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之一;年老时“北大中文四老”(吴组缃、王瑶、季镇淮)之一。
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当唐诗上升到它的高潮,一切就都表现为开朗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它的骨干。 ——林庚
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
1、课文第一自然段,列举了屈原、谢庄等四人的诗句,有何作用?
内容:为了说明从屈原起“木叶”就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令人信服;结构:引起下文对“木叶”特征的分析,为全文定下了一个富于文采的基调。
2、第二段集中为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第一部分(1-3):摆现象,提出问题
3、第三段说“木叶”与“树叶”意思相同,但在诗歌形象上有很大差别,差别关键在哪里?
为什么古诗中少见“树叶”,多用“木叶”呢?(树叶----叶----木叶----落木)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思考1:“木叶”与“树叶”在艺术上有何差别?
然则“高树”则饱满(枝繁叶茂),“高木”则空阔(落木千山);“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4、在第5段找出,为何“木”会有落叶的特征?
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疏朗形象之外,这排斥就是为什么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5、在古典诗歌中,为什么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而“木叶”却比较常见?
因为“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的浓阴的联想,“树”与“叶”的形象有太多的一致。“树叶”也不会比一个单独“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6、既然“木”暗示着“落叶”的因素,那诗人为何不直接用“落叶”呢?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思考2:“木叶”与“落叶”在艺术上有何差别?
落叶:是碧绿柔软的叶子,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黄叶:湿润、太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仿佛听见离人的叹息,想起游子的漂泊,有干燥之感。 “木叶”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属于风和爽朗的晴空)。这是“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思考3:“木叶”与“落木”在艺术上有何差别?
归纳比较“(落)木(叶)”与 “落叶”的不同意蕴。
第一部分(1-3段): “木叶”形象为诗人钟爱关键在于“木”字。(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及原因。(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7段):“木叶”与“树叶”一字不同,艺术形象相差千里。(解决问题)
7、课文阐释的是诗的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有什么好处?
1、全文以“木叶”作为议论的依据,体现作者的行文思路。 2、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着并渗透于有关“木叶”的诗句中品读玩味,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简单,并逐层深入,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3、以“木叶”具有暗示性的独特角度,来阐释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有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思考4:怎样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花语其实就是一种暗示,干燥黄褐色,繁茂绿色,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意象区别,酒愁的象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体把握,任务二,任务三,资料一,材料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示范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解题说“木叶”,木的特征,微黄干燥,暗示性,疏朗空阔,绵密饱满,相去无几,一字千里,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