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福》课件17 课件 0 次下载
- 《祝福》课件16 课件 2 次下载
- 《祝福》课件14 课件 0 次下载
- 《祝福》课件13 课件 0 次下载
- 《祝福》课件11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语文12 祝福评课课件ppt
展开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特别是对社会环境和人物命运的把握。2、深刻认识作者塑造祥林嫂形象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小说集:《呐喊》:收集1918—1922年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故乡》、《社戏》、《孔乙己》等,共14篇。《彷徨》:收集1918——1922年的小说, 《祝福》是第一篇,另外还有《伤逝》、《离婚》等,共11篇。《故事新编》:收入1922——1935年间所作的八篇作品,如《非攻》、《铸剑》、《理水》等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等回忆性散文。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热风》、《坟》等。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咀嚼牲醴 不更事
寒暄 送灶 陈抟 朱拓 荸荠呜咽
唾弃蹒跚 一瞥 驯熟 俨然 醉醺醺
渣滓 炮烙 窈陷草窠 蹙缩 歆享
惴惴胆怯怔怔
执拗咬文嚼字负疚形骸两颊监生
沸反盈天 踌躇 窥探间或 一轮桌帏 讪讪
情节————内容———— 顺序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祥林嫂凄然死去
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被迫改嫁祥林嫂再到鲁镇
思考:本案件用倒叙的方式来叙述有什么作用?
特点:使用倒叙的手法,将结局放在了文章的头部
1.在情节安排上,把悲剧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有一定吸引力。
2.从小说矛盾关系上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而且引起了鲁四老爷的愤怒,“不早不迟,……这就可见是一个种!”,突出鲁四老爷与祥林嫂之间的尖锐矛盾,突出反封建主题。
3、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渲染浓厚的悲剧气氛,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人物的悲惨命运。
提示:在情节、主题、气氛三方面的作用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寡妇、逃妇、女佣人、被卖的女人、改嫁的女人、幸福的妻子、幸福的母亲、再次丧夫的寡妇、被赶出自己家房子的人、女佣人、乞丐
一个竹篮、一个破碗、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
春天,没了丈夫;开春时,被迫改嫁;春天快完时,阿毛被狼吃;迎春之际,她死在风雪交加的寒夜
祥林嫂: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女性悲剧”的形象代言人(五星级悲剧)
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丈夫患伤寒死去,阿毛三岁
捐门槛,冬至祭祀仍不让她拿酒杯和筷子。
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衔去,秋天回到鲁镇做工,祭祀时只能烧火。年底柳妈建议她去捐门槛。
春上改嫁,年底生阿毛。阿毛一岁
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初到鲁镇(34)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头上扎着白头绳:寡妇身份 脸色青黄:生活艰辛 但两颊还是红的:青春的活力 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善良、安分、温顺的劳动妇女
再到鲁镇(66)
“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还是寡妇 两颊消失了血色:青春的活力已经不复存在 眼角上……精神了: 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
临死之前(3)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不仅青春活力不在,甚至连生命力都已失去。“眼睛间或一轮”说明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三次肖像描写,用白描的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了人物的遭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比较三次到鲁镇祥林嫂状态的异同点
作者通过肖像描写首先显示出的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但再到鲁镇时,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而第三处则显示其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鲁迅
初到鲁镇——再到鲁镇——讲阿毛故事——捐门槛——不让祝福——行乞——问有无灵魂——
眼睛的作用,揭示的意义
1、揭示祥林嫂善良老实的精神品质;2、揭示她的痛苦和悲哀;3 、揭示祥林嫂性格与精神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4、通过对眼睛的描写揭示祥林嫂的挣扎、反抗和追求。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耐劳、质朴、顽强,生活要求低;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里,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顽强和倔强),不但不能争得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被践踏、遭迫害、被愚弄、受鄙视,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在“祝福”中走向死亡。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的特点?
初到鲁镇,“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猜测可能是“逃”出来的时候
二进鲁镇 “败坏风俗”
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麻烦
祥林嫂私自逃走礼教不容,婆婆做主理所当然
像祥林嫂这样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得到的
鲁四老爷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他通过“祝福”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
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还要给地主去帮工
对祥林嫂改嫁时留下的头上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
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
善意地把阴司故事讲给祥林嫂听,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就她跳出苦海,结果适得其反。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柳妈的特点?
给自己的姐妹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四婶的特点?
四婶只是看祥林嫂能干,把她当工具一样使用,并没有把她当人看。她的三次断喝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冷酷 。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把祥林嫂当作谋取金钱的工具,合伙将其劫走,认为祥林嫂被卖给贺老六是“交了好运”。祥林嫂被四婶赶出家门,卫老婆子再也不来帮她介绍打工的人家了,因为她认为祥林嫂再也没有能力充当她赚钱的工具。
卫老婆子和祥林嫂之间纯粹是一种金钱关系。实际上,她被金钱和礼教吞噬了灵魂,而同时又帮着封建礼教吞噬任何一位她认为有可能被吞噬的人。
中人:以介绍人打工为职业,从中谋利。
利欲熏心无人情味虚伪狡黠
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人身自由,丈夫死了还得受制于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祥林嫂的出格反抗也不可能改变她的命运。
封建思想是支持她婆婆的,婆婆可以支配媳妇的命运。但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也是唯一的罪名。在这个矛盾中,我们看不到祥林嫂的活路。
旧社会劳动妇女是否有人身自由?
婆婆卖媳妇✔ 祥林嫂反抗✖
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价目是大钱十二千。鲁镇上的人们对祥林嫂的遭遇没有任何的同情,一开始只是猎奇心理,等到厌倦了,便对之嘲笑唾弃,表现出一种冷漠厌烦鄙视的态度。大伯来收屋,又赶她。
大伯(第二个丈夫的哥哥)
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
这些都反映出了“我”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
对鲁镇的态度回答祥林嫂“灵魂的有无”了解祥林嫂死因及死后的心理
有进步思想和反封建思想倾向的小知识分子
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
“我”在全文中的作用?
“我”是祥林嫂最后见到的人可以说,虽然不是“我”最后害死了祥林嫂,我却使祥林嫂死得很恐怖。基于良心不安,“我”把祥林嫂的一生写出来,以赎其罪。
“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也有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我”是全文的线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
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发展;2、侧面衬托主要人物,个性鲜明;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4、揭示主旨,增添魅力;
“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鲁迅 《灯下漫笔》
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婆婆、柳妈、众人以及“我”,他们在精神上、灵魂上都影响了祥林嫂,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伦理道德、礼教思想的驱使,致使祥林嫂成为愚昧、吃人的封建礼教思想的牺牲品。
鲁迅对其笔下的人物大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么他对祥林嫂亦是如此吗?如何看待她的抗争?她抗争的实质是什么?
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
倾其所有,洗刷“污秽”
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质疑
敢于直面封建妇道、孝道,维护自我尊严
“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
抗争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所以,抗争的结果只能是逃出“苦海”,又进“狼窝”.封建礼教与迷信在祥林嫂头脑中也是根深蒂固的,落后与愚昧仍然是祥林嫂性格中相当突出的因素.
悲剧的人都有着悲剧的性格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 ——丁玲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程朱理学”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小说《祝福》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文化的整体性问题,当时这个文化的整体,杀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在这个整体中,她非死不可。而且祥林嫂的死,主要不是肉体上受到迫害,而是灵魂!
鲁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三个如此”点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阶级关系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依旧。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与贬抑。
圈划“三次祝福”“三次雪景”, 分析作用
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祝福2: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祝福3:首尾呼应,有钱人在祈求幸福,穷苦人却在祝福中死去。深化主题。
第一次:为祥林嫂的死渲染了气氛。
第三次:增添了悲剧的浓重氛围,借助了雪的猖狂讽刺了封建势力的暂时得意。
第二次:表达了“我”像雪一样的心情,无可奈何而又无法言说的悲愤。
封建迷信的毒害封建礼教的束缚封闭的农村社会群众的淡薄、冷漠
作用:渲染故事气氛暗示社会环境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形象(身份 性格 心情)暗示、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处境)深化作品主题。
“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吧”;旧历的年底;鲁镇祝福时节;大骂其新党……还是康有为;但祥林嫂实际上早死了,她死于何时?
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 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以“祝福”为标题的作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祝福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5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2 祝福课文课件ppt</a>,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周樟寿,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狂人日记》,知人论世,三要素,情节的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祝福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5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2 祝福教课内容ppt课件</a>,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小说,时代背景,检查预习,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前,对联总结,典型环境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祝福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5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2 祝福备课ppt课件</a>,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整体感知,情节内容概括,死亡地点,死亡时间,鲁四老爷,“我”,祥林嫂是个怎样的人,祥林嫂外貌描写作用,小组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