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同步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完成问题。
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
一位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在广阔低平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这位同学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
A.东北平原B.河套平原C.珠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
3.该地区的土壤为 ( )
A.黑土B.红壤C.水稻田D.紫色土
4.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理论。从地貌观察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B.对地貌的观察要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
C.对地貌进行观察是没有次序的
D.对地貌的观察,可借助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5.关于下面的人文地理社会调查步骤,正确的是( )
①交流调查成果 ②整理调查资料
③进行实地调查 ④选定调查内容与课题
⑤制定调查计划 ⑥撰写调查报告
A.⑤④②③①⑥B.⑤④③②①⑥C.④⑤③②⑥①D.④⑤③②①⑥
某学校地理野外考察小组对图a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a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图b为图a中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图a
图b
6.调取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能够( )
①了解居民点的分布 ②帮助选择考察线路 ③分析水系特征 ④分析植被分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要得出“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一结论,考察小组主要查阅的相关资料有( )
①植被覆盖率及其变化
②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
③人口数量变化及分布
④旅游资源开发类型及分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下列考察步骤在查阅资料之前就已经完成的是( )
A.考查论文的撰写B.野外实地考察C.准备好考察装备D.考察地点的选取
9.对下列地区的野外观察内容,适合选择在冬季进行的是( )
A.内蒙古草原的草类生长状况
B.杭州西湖地区的植被分布状况
C.济南南部山区的河流分布状况
D.东北长白山地区的积雪分布状况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烽火台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消息的设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以长城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了风化、风蚀作用对长城的影响。下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关城选址在图示位置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缓,方便施工B.山体阻挡,利于防守
C.临近道路,生活便利D.交通要道,容易发现
11.地理研学小组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
A.数字地球在长城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B.地理环境条件的变迁对长城的影响研究
C.长城开发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研究D.古长城的选址与地形条件的关系研究
下表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某次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地表观测点信息。依据表中信息完成下面三题。
12.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 )A.地质地貌B.土壤C.气候D.水文
13.考察路线中各观测点出露的地层属于新生代的是( )
A.①B.②C.④D.⑤
14.下列各地层形成时为海洋环境的是( )
A.①B.②C.③D.⑤
15.有关地貌观察的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视野狭窄处便于精确观察B.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
C.观察和描述从大的地貌逐渐到小的地貌D.先描述植被、土壤,再描述地貌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夏令营活动的野外考察线路和考察地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6.此次考察需要准备哪些考察装备( )
①世界地形图②地质锤③卫星定位仪④植物标本夹⑤羽绒服⑥雨衣
A.①②③④B.①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
17.此次考察活动选定地点后,接下来考察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撰写报告 ②查找相关资料 ③规划考察线路 ④实地考察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
二、综合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____。(最少写出四项)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国庆节假期,某考察队到位于腾格里沙漠中的月亮湖考察。期间,队员乘船在湖中的10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到湖中沙岛上近距离观察了芦苇长势,并看到天鹅等一些候鸟在此停留觅食。考察队查阅资料了解到,月亮湖主要靠湖内流量稳定的泉水补给。下图为队员绘制的月亮湖及周边自然环境简图,下表为各采样点测定的湖水盐度(1千克咸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单位千分比)。
(1)据图指出考察队在月亮湖中设置采样点的主要特点,并解释其合理之处。
(2)判断最接近月亮湖内泉眼的采样点,并说明原因。
(3)推测考察队看到的天鹅等候鸟的来源地,并简述理由。
(4)有考察队员断言,未来十年月亮湖湖水盐度整体会呈上升趋势,请为该观点提供论据。
观测点
①
②
③
④
⑤
海拔(米)
541
492
683
645
572
地层中的化石
恐龙蛋
三叶虫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参考答案:
1.C
【详解】当碎石坠落时,大的岩块较重,受重力作用沿山坡向下滚动时,能滚得更远,所以大的岩块可以滚动到倒立锥的边缘部位。一些较小的岩块由于质量轻,坠落时动能小,多堆积在倒立锥的顶部。因此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小。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
2.C 3.C
【解析】2.根据材料描述,这位同学的家乡种植水稻,有鱼塘,塘边种植甘蔗,属于基塘生产模式,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故C项正确。
3.珠江三角洲常年种植水稻形成水稻土。故C项正确。
4.C
【详解】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对地貌的观察,可借助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对地貌的观察要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并不是没有次序的进行观察,A、B、D描述正确,C错。故选C。
5.C
【详解】人文地理社会调查阶段分为:室内准备、实地调查、成果总结。人文地理社会调查步骤具体步骤:选定地点与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开展实地调查→整理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交流成果。④⑤③②⑥①顺序正确,C正确。故选C。
6.B 7.A 8.D
【解析】6.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中没有体现居民点的分布,①错;借助等高线地形图可帮助选择考察线路,如线路设计中坡度的大小、安全性等问题可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出来,②对;图中显示出河流干支流分布等水系特征,③对,植被的分布状况需要到实地考察得出,④错。
故选B
7.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标志是植被覆盖率明显提升,同时土地利用结构也趋于合理。而人口的分布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反映生态环境的改善。故③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故选A。
8.在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中首先要明确考察内容,选取考察地点,在此基础上再查阅资料、准备考察装备、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最后对考察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并撰写考察报告。因此,在查阅资料之前就已经完成的考察步骤是考察地点的选取,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有降雪,故选D。内蒙古草原的草类、杭州的植被、济南山区的河流都要在夏季观察更好,ABC不对。
10.B 11.C
【解析】10.结合材料“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得,关城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据图可知,图示位置东、东北、西南海拔较高,有山体阻挡,利于防守,B正确;图示位置地处河谷,地形平缓,方便施工,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图示位置临近道路,生活便利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图示位置受山体阻挡,不易被发现,D错误。
11.结合材料“主要考察了风化、风蚀作用对长城的影响”可知研学小组通过考察发现长城开发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C正确;"数字地球在长城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材料中没有体现,A错误;研学期间地理环境没有变迁,B错误;研学小组研究内容为风化风蚀作用对长城的影响,没有涉及“古长城的选址与地形条件的关系”相关内容,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等高线的判读相关知识点。等高线凸向高值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向低值的为山脊。
12.A 13.C 14.B
【解析】12.本题主要通过地理野外考察所记录的信息,分析此次地理野外考察的主要内容。通过表中信息可以看出本次考察主要记录了沿线各点的海拔和地层中所发现的化石,据此判断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地质地貌。故A正确。故选A
13.恐龙生活于中生代,在中生代末期灭绝;三叶虫生活于古生代,在古生代末期灭绝;裸子植物形成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被子植物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盛行于新生代。故各观测点出露的地层属于新生代的是③④,结合选项,C正确。故选C
14.恐龙、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只有三叶虫生活在海洋中,故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应形成于海洋环境,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C
【详解】地貌观察的顺序应该是先宏观再微观、先大后小、从面到点观察。C正确,ABD错,故选C。
【点睛】
16.D 17.C
【解析】16.此次考察需要准备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世界地形图不合适;另外夏季的南方山地,600多米的山顶温度不会太低,不需要带羽绒服,除以上两项之外的其他装备都是需要的。故②③④⑥正确。
故选D
17.一次考察活动在地点确定后,首先要查找相关资料,对该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规划考察线路,然后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再对考察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考察报告。故考察步骤顺序是②③④①。
故选C。
18.(1)生物化石
(2)该区岩层等文字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
(3) ①沉积 古生
(4) 海洋 陆地 抬升
【分析】本题以青藏高原地区考查活动为背景,考查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
注意材料信息,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故考察名称为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
考察工具只要合理即可。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需要该区域的岩层资料信息,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地质环境复杂,需要携带指南针;作为地质考察,还需要携带地质锤、笔、纸等必需品。
(3)
区域岩层多含有化石,岩层是外力沉积形成,属于沉积岩。区域最老的化石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所以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古生代。
(4)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地区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后来恐龙繁盛时期为陆地环境,该地地理环境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且三叶虫化石等出露,表明区域地壳经历了抬升运动。
【点睛】
19.(1)设置多个采样点,且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因湖水矿化度空间分布不均衡,多个采样点均匀设置获取的月亮湖湖水矿化度数据更全面。
(2)7号采样点;附近湖水矿化度最低,且周围有芦苇和草甸生长。
(3)来源地:更高纬度地区(如西伯利亚、蒙古等地)。
理由:此时段,北半球更高纬度地区气温低,食物缺乏,候鸟陆续南迁(月亮湖纬度相对较低,此时段气温较高,湖区食物来源丰富)。
(4)淡水泉补给流量稳定,不断为湖水提供盐分;区域气温上升,湖水蒸发加剧。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比较综合,包括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和描述、成因的分析、阐释地理现象等。小题1考查对图形的观察和特征描述,通过对图的观察分析容易找到答案。小题2考查表格数据的分析,通过对比,不难发现问题答案。小题3主要考查候鸟的迁徙路线,这要有一定的常识和知识积累。小题4考查影响湖水盐度变化因素,从常规的角度回答即可。
【详解】(1)根据图可知,采样点分布由北往南,由湖边到湖中心,采样点数量较多,空间分布比较均匀。考察队员采样的目的是了解湖水不同点的盐度,采样点分布均匀,采样的数据才全面准确。
(2)从表中的数据可知,7采样点的盐度最低,只有6.1,是最近内泉眼的采样点。由于采样点接近内泉眼,泉水补给多,盐度低,且周围有芦苇和草甸生长。
(3)候鸟是那些有迁徙行为的鸟类,它们每年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间。全球共有八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3条路线经过我国,分别昌“东非西亚迁徙线”的候鸟从蒙古进入新疆,跨越青藏高原后进入印度半岛,飞跃印度洋,最后在非洲落脚;“中亚迁徙线”从西伯利亚进入我国,最后在印度半岛繁衍生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则从美国阿拉斯加到澳大利亚西太平洋群岛,繁衍后再北上,经过我国的东部沿海省份。根据材料中的“天鹅”和“国庆假期”推断,这条路线是“中亚迁徙线”,天鹅等候鸟由西伯利亚(蒙古)迁徙到我国。原因是月亮湖纬度相对西伯利亚(蒙古)纬度较低,此时段气温较高,湖区食物来源丰富。
(4)影响湖水盐度的变化因素主要有湖水补给多少、湖水的蒸发量大小等,结合月亮湖的自然环境特征,未来十年月亮湖湖水盐度整体会呈上升趋势,主要依据有:泉水补给稳定,不断补充湖水的盐分,使盐度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湖水蒸发量增大,盐分积聚,盐度上升。
【点睛】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图表的信息提取,1、2小题都侧重于对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细心观察、认真比对,这是答题的关键。平时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多做题,多总结,逐步提高。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51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后测评</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野外考查小组需准备的装备有,该铁路线的走向为,拍摄者位于树的,拍摄时,该地的地方时可能是,该次实习报告的名称最可能是,该次观察线路上选点的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测试题,共10页。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优秀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4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练习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4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