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07647/0-1717196310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07647/0-17171963103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07647/0-17171963104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8页。
第九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90 分钟 满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l—35. 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啤酒 B. 白醋 C. 医用酒精 D. 冰水共存物2. [2023·赤峰][情境题·生活应用]三座店水库的水经净化后,成为自来水走进千家万户。下面是人们生活用水的四个情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 为长辈沏茶:茶叶悬浮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溶液B. 帮妈妈洗碗:向水中加入的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C. 给花草浇水: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D. 给鱼缸换水:水中生物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3. 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 g水后质量分数变成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A. 50 g B. 10 g C. 100 g D. 40 g4. [新趋势|学科内综合]右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进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A. 硝酸铵 B. 氢氧化钠 C. 蔗糖 D. 食盐5. [2023·衡阳]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C. 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D.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6. 将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6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B. 2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C.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 硝酸钾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7. [新趋势|学科综合]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表中的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9. 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 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10. [2023·怀化][新考法·标准实验对照法]在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同学抽到的化学考题是“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 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 g氯化钠固体和47 mL水B. 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C. 量取水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 将称得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11.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 t2 ℃时,将3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80 g溶液C.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将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12. [2023·山西][新考法·图表信息题]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对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如图为配制氯化钠杀菌液的过程,结合图表信息,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A. 图1中搅拌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B. 图2中溶液为20 ℃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C. 图2中溶液对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杀菌效果D. 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3. (16分)[情境题|生活应用]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1)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 稀盐酸 B. 碘酒 C. 医用酒精 D. 硫酸铜溶液(2)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3)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有关。(4)20 ℃时,34 g KCl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______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到0. 1%)。(5)欲证明烧杯中20 ℃海水样品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加氯化钠 B. 恒温蒸发水 C. 加水(6)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造成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6%。14. (12分)[2023·南充]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碘酒可用于消毒杀菌,其溶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2)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甲中混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②t2 ℃时,将30 g甲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③t2 ℃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B.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 得到的都是饱和溶液D. 所得溶液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丙>乙>甲15. (12分)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40 ℃时将等质量的A、B、C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2)保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3)将40 ℃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4)将30 ℃时65 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 ℃,若要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至少应加入________g A。(5)若B中含有少量的A,可采用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B。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16. [新考法|标准实验对照法]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图1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1)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a的名称是__________。(2)若③中游码读数为1. 2 g,则他称取NaCl的质量是________g。(3)按③中所称NaCl质量来计算,该同学需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 0 g/mL)(4)他按图2所示量取水的体积,若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17.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25 g大理石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g。(2)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九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一、1.D2.A 点拨:茶叶不溶于水,茶叶悬浮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是溶液,A错误。3.B 4.B5.C 点拨: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等纯净物不是溶液,A错误;没有指明温度、溶质种类,无法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B错误;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后,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错误。6.A7.B 点拨:要使气球胀大,则烧瓶中的气压一定增大,即有气体生成或放热,符合题意的只有①③。8.A9.B 点拨:①→②充分溶解后固体有剩余,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②加热得到溶液③,③中没有固体剩余,③中溶液有可能是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不饱和溶液。10.B 【点拨】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边,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所需的质量,此时应减少药品的质量至天平平衡,B错误。11.C 点拨:不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甲、乙的溶解度大小,A错误;t2 ℃时,甲的溶解度为50 g,50 g水中最多溶解25 g甲,B错误;t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正确;将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甲、乙的溶解度均增大,均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D错误。12.B 点拨:搅拌能加速固体溶解,不能改变溶解度大小, A错误;根据溶解度表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即20 ℃时在100 g水中溶解36 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图2中100 g水中只溶解10 g NaCl,故未达到饱和状态,B正确;图2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eq \f(10 g,110 g)×100%≈9.1%,根据题意10%的氯化钠溶液对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C错误;根据溶解度表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故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D错误。二、13.(1)B (2)溶解 (3)温度 (4)34;25.4% (5)A、B (6)3 g;>14.(1)C2H5OH (2)①降温结晶 ②2 : 7 ③B 点拨:(1)碘酒可用于消毒杀菌,其溶剂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2)①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则甲中混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②t2 ℃时,甲的溶解度是40 g,则t2 ℃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20 g甲,将30 g甲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20 g : (20 g+50 g)=2 :7;③将t2 ℃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由于不知道溶液的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质量,A错误;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t2 ℃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结合口诀“低走随线走,高走线平移”,可确定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B正确;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得到的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错误;由于不知道t2 ℃时甲、乙、丙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判断溶剂质量的大小,D错误。15.(1)C (2)升温 (3)A=B>C (4)10 (5)蒸发结晶三、16.(1)②③①⑤④;玻璃棒 (2)5.8 (3)52.2 (4)小于四、17. 解:(1)20(2)设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x,生成CaCl2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111 44 20 g y xeq \f(100,20 g)=eq \f(111,y)=eq \f(44,x)x=8.8 g y=22.2 g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 g。(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eq \f(22.2 g,20 g+188.8 g-8.8 g)×100%=11.1%。答:(2)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 g。(3)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1%。①②③④X过氧化氢溶液水水水Y二氧化锰氯化钠氧化钙硝酸铵选项事实解释A咸菜晾晒时,表面有白色食盐析出溶剂蒸发达饱和后有晶体析出B洗洁精可用于除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食盐溶于水,不溶于豆油食盐溶解与加入溶剂的多少有关温度/℃010203040608090100NaCl 溶解度/g35. 735. 836. 036. 336. 637. 338. 439. 03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