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六国论》课件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六国论》课件101
    《六国论》课件102
    《六国论》课件103
    《六国论》课件104
    《六国论》课件105
    《六国论》课件106
    《六国论》课件107
    《六国论》课件1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学演示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六国地图,战国历史背景,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理清结构,文言知识点归纳,课堂练习一,拓展训练培养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疏通文字,整体把握课文。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3、能够正确翻译文章。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 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
    [战国七雄]—
    (秦 -楚- 燕- 韩- 赵- 魏- 齐)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韩、魏、燕、赵、楚、齐、秦是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从土地面积看,楚国最大,秦、赵、齐次之,魏、燕又次之,韩国最小。从地理位置看,秦在今陕西、甘肃和川北地区,韩、魏、赵与秦为邻,楚稍远之,齐、燕离秦国最远。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国富民强,跃居七雄之首,他急切地向外扩张,大大威胁着六国。六国虽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由于各有打算,联合实际上是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很不巩固。如离秦国远而国力又强的齐、楚,对外在抗秦最前线的韩、魏、赵并不予全力支持,甚至还自相攻伐。而离秦国最近的魏、韩屈于秦国压力,多次割地求和,助长了秦国的气焰。六国最终在秦的“远交近攻”配以反间计的策略下,被秦国逐个击破,先后灭亡。据《史记》记载,前230年秦灭韩,前228年秦灭赵,前225年秦灭楚,前222年秦灭燕,齐国最后也于前221年被灭。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2)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注意词语的读音和意义赂lù:贿赂。厥jué:其,他的,他们的。暴pù:暴露。草芥jiè:喻细小而无价值的东西。厌:满足。与yǔ:亲附、亲近。洎jì :等到……的时候。谗chán诛:受诬陷被杀。数shù:天数,命运。劫jié:挟持。
    六国被灭,并不是(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就在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使自己的力量亏损,(这)是被灭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灭亡,大概因为不行贿赂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就在贿赂秦国。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lù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非兵不利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武器弊病,贿赂使。。。亏损有的人灭亡,全都因为表原因,形作名,保全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秦国凭借攻战获得土地以外(接受诸侯的贿赂),(不打仗)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把秦国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得到的土地比较,它实际多到百倍。把六国诸侯(贿赂秦国)丧失的土地,与战败丧失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欲望最大的,就是六国诸侯祸患最大的,(这样,)本来就不通过战争来决定(胜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想想他们的(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子孙对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它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来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至于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学习第二段,解释下列字词
    较秦之所得 秦之所大欲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此言得之 思厥先祖父秦以攻取之外以有尺寸之地举以予人以地事秦
    的,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代词,前一个代秦国,后一个代六国代词,指上面的道理其,他(他们)的凭才,副词全;把拿,用;介词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才尺寸之地
    想想他们的(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
    古:是 两个词语,其:代词。 实:实质,实在内容。
    今:副词,表示所说的实际情况。
    今: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段最好可 分几层?论证的是什么?
    对 比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自己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为这个缘故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被灭,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的时候,(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因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若与秦国相比,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呢。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始有远略义不赂秦始速祸焉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胜负之数
    亲附、亲近开始坚持正义,名词活用为动词才;招致两次使。。。退却,使动用法等到;因为命运
    学习第三段,解释下列重点字词
    与羸而不助五国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战败而亡
    转折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
    至丹以荆卿为计洎牧以谗诛
    今:人类的思考能力和认知水平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第三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分封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吞食六国都咽不下了。真可悲叹啊!有这样有利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因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他国的积威胁迫啊!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着这样大的国家,跟随六国灭亡的老路(旧事),这就是又在六国的下面了!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讽今(在六国下)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第二部分(2、3):论证中心论点。第一层: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层: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部分(4、5):作出结论。 第一层:总结历史教训。 第二层:讽谏北宋王朝。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韩魏楚
    (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齐燕赵
    告戒北宋王朝(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递 进)
    毋从六国破 亡之故事
    事 实
    中心 文章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赂秦。指出以土地贿赂敌国,只能增加敌人的力量,削弱自己的力量,必然导致灭亡;告诫统治者一味屈辱求和将重蹈覆辙。
    写法 1.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2.言简意明,富于词采。
    课堂练习(一)
    1、指出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不同含义A、其实百倍B、思厥先祖父C、后秦击赵者再D、始速祸焉E、可谓智力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那实际情况。今:实际上)
    (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
    (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速:招致。今指速度快。)
    (智谋和力量。今为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3、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4、此言得之5、与赢而不助五国也。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8、后秦赵者再,李牧连却之9.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10、胜负之数,存亡之理1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适宜,得当,正确 )
    3、指出下列各句通假字并解释A、暴霜露B、暴秦之欲无厌C、当与秦相较4、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A、日割月削B、以地事秦C、义不赂秦D、不能独完E、李牧连却之F . 礼天下之奇才
    “暴”同“曝”。读pù,晒,引申为“暴露”,意为“冒着”
    “厌”同“餍”。读yàn,满足。
    “当”通“倘”,读“tăng”,如果
    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日”“月”,名词作状语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5、解释下列多义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以荆卿为计邯郸为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为国者无使为------六国破灭薪不尽,火不灭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并力西向而秦兵又至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良将犹在
    如果,连词
    或曰……或未易量以地事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速祸焉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故曰“弊在赂秦也”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强弱胜负已判矣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有人,有的人,无定代词
    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较秦之所得 此言得之 诚不得已 暴秦之欲无厌 则秦之所大欲 暴霜露 暴秦之欲无厌
    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洎牧以谗诛(5)举以予人(6)至丹以荆卿为计(7)赵尝五战于秦
    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以致全部覆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理固宜然)。
    ②、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珍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③、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文: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
    8.下列各组句中红色字的意思与所给例句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A.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得:1、得到、获得2、能,可能(情况允许)
    9.下列各句中“与”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B.与嬴而不助王国也C.则与斗卮酒D.失其所与,不知与:1、介词,和2、亲附3、给予斗卮酒:一大杯酒(“斗”和“卮”都是酒器,斗大卮小,连在一起泛指一大杯)
    10、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虚词: 较秦( )所得,与战胜( )得者,其实百倍;诸侯( )所亡,与战败( )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 )所大欲,诸侯( )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11、将下列各句中的省略部分填在括号里 (1)秦以攻取( )之外,(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     )郡。(3)且燕赵处秦革灭(     )殆尽之际。
    1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三苏”指苏轼、苏辙、苏小妹。(2)《六国论》选自《嘉祐集笺注》。(3)文中“破亡之故事”与今口语“故事”不同。
    课堂练习(二) 1、《六国论》中表明全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下面句子与原文不附的一项是:
    [ A ]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B.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获城。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齐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3、下列断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A ]
    4 、为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A.齐全 B.完整 C.尽,没有了 D.做成
    (2) 故曰(弊)在赂秦
    A.骗人的坏事 B.弊病 、害处 C.弊端
    (3)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A. 满、遍 B. 更加、越 C.补、合(4)、刺客不行,良将(犹)在A.如同 B.仍然 C.还
    [ B ]
    [ C ]
    5、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以”的词义。
    (1)不赂者(以)赂者丧(2)秦(以)攻取之外(3)(以)地事秦(4)洎牧(以)谗诛
    [把,介词 ]
    (5)至丹(以)荆卿为计(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 谋臣(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于人
    6、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暴霜露B、暴秦之欲无厌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无”通“毋”,读 wù 不,不要。
    阅读苏辙的《六国论》节选,回答后边的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父子两文的共同点是:2.父子两文的不同点是:(1)洵文的中心论点是:辙文的中心论点是:
    认为六国没有团结一致抗秦
    3.友人说苏氏父子都认识不到秦统一六国是历史趋势,不过是借题发挥;而从论古讽今的贴切来说,还是苏洵的文章有意义,所以洵文得以流传,而辙文则知者甚少.你同意这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因为宋对西夏有贿赂退让,与六国赂秦土地相似.
    阅读苏辙的《六国论》,试从文体、立论的侧重点、论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四方面和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洵的《六国论》作一比较。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议文,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议文,从秦亡的教训“过秦”的角度立意,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借古规汉:建议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从秦亡的教训立意,提出“秦爱纷奢”而亡国的观点,借古讽今: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之覆辙。
    ★苏辙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从六国灭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要团结一致,共同抗秦的观点,作者的写作目的,主要是针对当时北宋外有契丹、西夏强敌,作者属于主战派,所以特别强调内部团结的重要性。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16.2 *六国论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16.2 *六国论评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六国论,文意疏通,赠送财物,有的人,相继灭亡,研读第一段,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分论点一,分论点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获奖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题解释,作者简介,背景介绍,疏通词句,理清结构,明确方法,阅读比较,主旨不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不赂者,分论点2,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六国论》课件1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