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8244/0-17172038338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9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8244/0-17172038339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9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8244/0-17172038339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9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8244/0-171720383408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9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8244/0-171720383410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9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8244/0-171720383411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9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8244/0-171720383413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9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08244/0-171720383415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多份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11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10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8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7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6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教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登岳阳楼,二一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迁移拓展自主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你能背诵出多少句古人描绘洞庭湖的佳句?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自由朗读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瀚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3、比较一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较,各有怎样的妙处?
比较: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丰厚蓄积,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
“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目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金玉诗话》)
教师提示:“吞几云梦”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思是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得多,孟诗中的视野仅及于长江北岸的云梦泽,而杜诗则扩大到了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了进去,这样的境界假如不是胸中大有丘壑,是写不出来的。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 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
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对洞庭湖的礼赞,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感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6、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可以看出?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
7、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此时的杜甫呢?他是“穷也胸怀天下,胸怀百姓”啊,他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你们还从他的哪些诗句感受到了呢?
小结: 名为“登岳阳楼”,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屏弃了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 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从意象、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尝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闳放,含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辈,率为大篇,极其笔力,终不逮也。杜诗更小而大,余诗更大而小。”
①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 乾坤日月、孤舟②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③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
1、颔联的两句诗中,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突出了岳阳楼的什么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引”和“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喜悦之情。 “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夸张地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特点,想象奇特,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突出了岳阳楼的什么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布置作业1 、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并背诵默写杜甫的《旅夜书怀》。2、完成《课时作业》随堂练习。3、背诵本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人论世作者简介,知人论世人生阶段,登岳阳楼,雄伟壮阔,孤单漂泊,整体感知,注炼字解题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的主要思想,渴望向往已久,如愿以偿欣喜,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优秀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登岳阳楼,写作背景,知人论世,诗歌的主要思想,思·展,议·展,诗人为何老泪纵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