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10423/0-17172466095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10423/0-17172466095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10423/0-17172466095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10423/0-171724660962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10423/0-171724660963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10423/0-171724660968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10423/0-171724660972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10423/0-17172466097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35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5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23页。
第二章 章末提升课知识网络①背斜 ②断块山 ③断层 ④相离 ⑤相向 ⑥海沟 ⑦地壳运动 ⑧变质作用 ⑨沉积岩 ⑩侵蚀作用 ⑪堆积作用 ⑫河漫滩平原 ⑬聚落规模专题指导微专题一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精讲点拨地质剖面图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质剖面上的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图件。地质剖面图的主要内容可包括剖面方向、地形及地层的岩性、厚度、年代及产状,它可表现出褶皱形态、断层性质、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地壳运动状况及所受到的地质作用等。常见图示如下:图1 图2 判断地质剖面图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重点观察分析以下要点: 1.分析图中地质构造特征区分背斜、向斜,有无断层,有无火山构造,有无岩层缺失(如背斜顶部的岩层缺失等)。2.判定岩石类型有生物化石的为沉积岩;变质岩往往紧邻岩浆侵入体;火山锥上多为喷出岩。要在认识岩石类型的基础上判断其特征。3.判定岩层形成顺序一般而言,沉积岩层下老上新,岩浆侵入体晚于其所在的沉积岩层。总之,之后出现的破坏是在原有基础上形成的。如图所示,图中有侵入岩,说明在某沉积岩层形成之后,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被侵入岩层的形成时代。4.判断地壳运动状况(1)地层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曾经是海洋。沉积岩层中有煤、石油,反映出该地曾经有森林或其他丰富的有机物质。石灰岩层反映出该地曾经是温暖的浅海。(2)地层呈水平状态,且从下至上由老到新连续排列(如图),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3)某种地层缺失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当时地壳隆起,地势升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隆起后被外力侵蚀;三是当时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图)(4)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在其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岩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因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如图)(5)若岩层出现倾斜,说明地层形成后,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图)。若出现断层,说明相应岩层形成后,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甚至出现过地震。5.在上述判断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工程选址、资源开发、旅游观光等。应用体验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地质剖面所示的构造地貌是(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2.图中( )A.岩浆岩形成年代早于石灰岩 B.石灰岩形成年代晚于砂岩C.断层形成年代早于煤层 D.岩浆岩形成年代晚于断层BD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地势两侧高、中间低,是谷地。图示构造地貌是背斜谷。第2题,由图可知,岩浆侵入石灰岩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破坏了石灰岩的完整性),说明岩浆岩形成年代晚于石灰岩,A错误;沉积岩的形成顺序是下老上新,石灰岩位于砂岩下方,形成年代早于砂岩,B错误;由图可知,煤层沿断裂带发生位移,说明断层形成年代要晚于煤层,C错误;断层没有断裂岩浆岩,说明岩浆岩形成年代晚于断层,D正确。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代表断层。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该地质剖面中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①③②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4.N岩石是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新型岩石,其可能为( )A.片麻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粉砂岩CB5.②岩层的下界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该界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背斜顶部受侵蚀,向斜槽部受沉积B.背斜顶部、向斜槽部均受沉积C.背斜顶部受沉积,向斜槽部受侵蚀D.背斜顶部、向斜槽部均受侵蚀D解析 第3题,根据图中岩层和地质构造的特征,推测该地最先发生沉积岩的挤压,产生褶皱④;后岩层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巨大压力和张力作用,出现断层①;随后地壳抬升,岩层受到外力作用,侵蚀形成了平坦的侵蚀面,随着地壳的下沉,在侵蚀面上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出地表,在砂砾石层上冷凝形成了玄武岩③。故该地质剖面中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③。第4题,N岩石是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新型岩石,可能为变质岩,其附近为石灰岩。片麻岩是花岗岩经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A错误;大理岩是石灰岩经高温变质形成,B正确;玄武岩是喷出岩,C错误;粉砂岩是沉积岩,D错误。第5题,读图可知,②岩层的下界为褶皱和断层,形成褶皱和断层的初期地表起伏较大,但后期形成相对平坦而广阔的界面,说明该界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背斜顶部、向斜槽部均受到侵蚀,形成了平整的侵蚀面,D正确。微专题二 河流阶地精讲点拨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经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注意:由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海拔越高,年代越老。2.河流阶地的成因 3.研究河流阶地的意义①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②阶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发展农业。③阶地地势平坦,建筑施工难度低。④河流从上游挟带的泥沙,含有多种重金属砂矿,如金、锡在阶地堆积富集可形成矿床。⑤通过对河床两岸阶地岩层的研究,可以推测该地的地质运动,如褶皱、断层等。应用体验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形成。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河谷剖面。据此完成1~2题。1.正确反映该河流阶地形成过程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C.①③② D.②③①2.该地在阶段②( )A.地壳相对稳定,河流沉积 B.地壳持续性抬升,河流下切侵蚀C.地壳间歇性下降,河流沉积 D.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下切侵蚀CA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阶段①河谷的深度最浅,遭受的侵蚀作用最弱,因此为三个阶段中最早的;由于地壳抬升,流水下切,形成了图③所示的河漫滩消失、河谷加深,形成了阶地;在图③阶段形成后,地壳处于稳定期,河谷底部形成了新的河漫滩。故反映该河流阶地形成过程的是①③②。第2题,读图可知,该地在阶段②,河谷底部形成了新的河漫滩,说明此时地壳相对稳定,河谷中泥沙沉积作用较强,A正确,B、D错误。地壳下降期间,河流落差会增大,侵蚀作用增强,C错误。下图为某地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选项中,属于图中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的是( )A.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B.流水侵蚀,地壳间歇性下沉C.地壳持续性下沉,流水搬运D.流水沉积,地壳持续性抬升4.据图可知( )A.一级阶地比二级阶地形成早B.河谷不断变浅C.阶地适宜建设大型港口D.河床海拔逐渐升高AD解析 第3题,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而图中阶地为抬升阶段,因此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地壳间歇性抬升和流水侵蚀。故A正确。第4题,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二级阶地比一级阶地形成早,故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得,河谷没有不断变浅,因此B错误;阶地不适宜建设大型港口,故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得,河床海拔逐渐升高,故D正确。
第二章 章末提升课知识网络①背斜 ②断块山 ③断层 ④相离 ⑤相向 ⑥海沟 ⑦地壳运动 ⑧变质作用 ⑨沉积岩 ⑩侵蚀作用 ⑪堆积作用 ⑫河漫滩平原 ⑬聚落规模专题指导微专题一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精讲点拨地质剖面图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质剖面上的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图件。地质剖面图的主要内容可包括剖面方向、地形及地层的岩性、厚度、年代及产状,它可表现出褶皱形态、断层性质、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地壳运动状况及所受到的地质作用等。常见图示如下:图1 图2 判断地质剖面图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重点观察分析以下要点: 1.分析图中地质构造特征区分背斜、向斜,有无断层,有无火山构造,有无岩层缺失(如背斜顶部的岩层缺失等)。2.判定岩石类型有生物化石的为沉积岩;变质岩往往紧邻岩浆侵入体;火山锥上多为喷出岩。要在认识岩石类型的基础上判断其特征。3.判定岩层形成顺序一般而言,沉积岩层下老上新,岩浆侵入体晚于其所在的沉积岩层。总之,之后出现的破坏是在原有基础上形成的。如图所示,图中有侵入岩,说明在某沉积岩层形成之后,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被侵入岩层的形成时代。4.判断地壳运动状况(1)地层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曾经是海洋。沉积岩层中有煤、石油,反映出该地曾经有森林或其他丰富的有机物质。石灰岩层反映出该地曾经是温暖的浅海。(2)地层呈水平状态,且从下至上由老到新连续排列(如图),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3)某种地层缺失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当时地壳隆起,地势升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隆起后被外力侵蚀;三是当时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图)(4)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在其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岩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因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如图)(5)若岩层出现倾斜,说明地层形成后,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图)。若出现断层,说明相应岩层形成后,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甚至出现过地震。5.在上述判断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工程选址、资源开发、旅游观光等。应用体验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地质剖面所示的构造地貌是(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2.图中( )A.岩浆岩形成年代早于石灰岩 B.石灰岩形成年代晚于砂岩C.断层形成年代早于煤层 D.岩浆岩形成年代晚于断层BD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地势两侧高、中间低,是谷地。图示构造地貌是背斜谷。第2题,由图可知,岩浆侵入石灰岩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破坏了石灰岩的完整性),说明岩浆岩形成年代晚于石灰岩,A错误;沉积岩的形成顺序是下老上新,石灰岩位于砂岩下方,形成年代早于砂岩,B错误;由图可知,煤层沿断裂带发生位移,说明断层形成年代要晚于煤层,C错误;断层没有断裂岩浆岩,说明岩浆岩形成年代晚于断层,D正确。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代表断层。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该地质剖面中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①③②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4.N岩石是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新型岩石,其可能为( )A.片麻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粉砂岩CB5.②岩层的下界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该界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背斜顶部受侵蚀,向斜槽部受沉积B.背斜顶部、向斜槽部均受沉积C.背斜顶部受沉积,向斜槽部受侵蚀D.背斜顶部、向斜槽部均受侵蚀D解析 第3题,根据图中岩层和地质构造的特征,推测该地最先发生沉积岩的挤压,产生褶皱④;后岩层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巨大压力和张力作用,出现断层①;随后地壳抬升,岩层受到外力作用,侵蚀形成了平坦的侵蚀面,随着地壳的下沉,在侵蚀面上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出地表,在砂砾石层上冷凝形成了玄武岩③。故该地质剖面中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③。第4题,N岩石是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新型岩石,可能为变质岩,其附近为石灰岩。片麻岩是花岗岩经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A错误;大理岩是石灰岩经高温变质形成,B正确;玄武岩是喷出岩,C错误;粉砂岩是沉积岩,D错误。第5题,读图可知,②岩层的下界为褶皱和断层,形成褶皱和断层的初期地表起伏较大,但后期形成相对平坦而广阔的界面,说明该界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背斜顶部、向斜槽部均受到侵蚀,形成了平整的侵蚀面,D正确。微专题二 河流阶地精讲点拨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经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注意:由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海拔越高,年代越老。2.河流阶地的成因 3.研究河流阶地的意义①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②阶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发展农业。③阶地地势平坦,建筑施工难度低。④河流从上游挟带的泥沙,含有多种重金属砂矿,如金、锡在阶地堆积富集可形成矿床。⑤通过对河床两岸阶地岩层的研究,可以推测该地的地质运动,如褶皱、断层等。应用体验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形成。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河谷剖面。据此完成1~2题。1.正确反映该河流阶地形成过程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C.①③② D.②③①2.该地在阶段②( )A.地壳相对稳定,河流沉积 B.地壳持续性抬升,河流下切侵蚀C.地壳间歇性下降,河流沉积 D.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下切侵蚀CA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阶段①河谷的深度最浅,遭受的侵蚀作用最弱,因此为三个阶段中最早的;由于地壳抬升,流水下切,形成了图③所示的河漫滩消失、河谷加深,形成了阶地;在图③阶段形成后,地壳处于稳定期,河谷底部形成了新的河漫滩。故反映该河流阶地形成过程的是①③②。第2题,读图可知,该地在阶段②,河谷底部形成了新的河漫滩,说明此时地壳相对稳定,河谷中泥沙沉积作用较强,A正确,B、D错误。地壳下降期间,河流落差会增大,侵蚀作用增强,C错误。下图为某地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选项中,属于图中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的是( )A.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B.流水侵蚀,地壳间歇性下沉C.地壳持续性下沉,流水搬运D.流水沉积,地壳持续性抬升4.据图可知( )A.一级阶地比二级阶地形成早B.河谷不断变浅C.阶地适宜建设大型港口D.河床海拔逐渐升高AD解析 第3题,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而图中阶地为抬升阶段,因此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地壳间歇性抬升和流水侵蚀。故A正确。第4题,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二级阶地比一级阶地形成早,故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得,河谷没有不断变浅,因此B错误;阶地不适宜建设大型港口,故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得,河床海拔逐渐升高,故D正确。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