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河南省各地高考模拟试卷
2024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三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三模)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部分转运至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等部位,部分转移至粗面内质网,后经高尔基体转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质网是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B. 部分转运至线粒体的蛋白质不需要粗面内质网的加工
C. 部分进入溶酶体的蛋白质可参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 用3H标记氨基酸的羧基即可确定某种蛋白质的转运方向
【答案】D
【分析】在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过程中,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都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不同的蛋白质去向不同,需要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会合成信号肽,信号肽会引导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蛋白质。
【详解】A、内质网是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A正确;
B、由题干可知,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部分转运至线粒体,不经过内质网的加工,B正确;
C、部分进入溶酶体的蛋白质是水解酶,可参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
D、在脱水缩合的过程中,氨基酸的羧基会将H脱去,因此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不能确定蛋白质的转运途径,D错误。
故选D。
2. 无氧阈是指在运动负荷递增过程中,人体由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进入有氧和无氧代谢共同供能的转折点(即血液中乳酸量急剧上升)。如图为无训练经验人士和耐力运动员在运动强度增加时血液中乳酸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骨骼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
B. 通过节奏跑训练,跑步者能够降低无氧阈所对应的运动强度
C. LT2代表无氧阈,运动强度继续增大,无氧和有氧呼吸共同供能
D. 运动强度低于50%时,人体消耗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
【答案】B
【分析】1、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是[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2、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第二阶段是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详解】A、无氧呼吸中葡萄糖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仍储存在乳酸中,A正确;
B、据图可知,通过节奏跑训练,跑步者能够提高无氧阈所对应的运动强度,B错误;
C、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少,有氧呼吸是彻底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多啊,图中LT2代表无氧阈,运动强度继续增大,无氧和有氧呼吸共同供能,C正确;
D、人体细胞只有有氧呼吸产生CO2,因此人体消耗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D正确。
故选B。
3. 当细菌在慢生长(慢复制)时,其环形DNA从起点开始进行正常的双向复制。当进入快生长(快复制)时,细菌内DNA复制到一半以上时,在模板DNA和新合成的一半DNA这两段DNA的中间同时开始复制,与此同时,已经复制了一半以上的DNA继续完成复制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菌环状DNA分子中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
B. 营养充足时,大肠杆菌可利用快生长模式快速增殖
C. 细菌快生长时其拟核DNA上最多有4处正在发生解螺旋
D. 细菌慢生长、快生长过程都会形成蛋白质—DNA复合体
【答案】C
【分析】DNA由两条互补链的双螺旋结构组成。复制期间,这些链被分离。然后,原始DNA分子的每条链都用作产生其对应物的模板,此过程称为半保留复制。
【详解】A、细菌环状DNA分子中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A正确;
B、DNA复制需要能量,当营养充足时,大肠杆菌可利用快生长模式,快速复制DNA,使大肠杆菌快速增殖,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当进入快生长(快复制)时,细菌内DNA复制到一半以上时,在模板DNA和新合成的一半DNA这两段DNA的中间同时开始复制,与此同时,已经复制了一半以上的DNA继续完成复制过程,所以细菌快生长时其拟核DNA上最多有3处正在发生解螺旋,C错误;
D、DNA的复制需要酶的参与,所以细菌慢生长、快生长过程都会形成蛋白质—DNA复合体,D正确。
故选C。
4. 抑郁的发生与LHb神经元有关,受压力、恐惧等刺激后LHb神经元会进行簇状放电(正常为单个细胞放电),并对下游脑区产生抑制。氯胺酮能解除LHb神经元的异常反应,并促进神经细胞释放多巴胺,但氯胺酮过量会干扰交感神经的作用,引起心脏功能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LHb神经元簇状放电的基础是神经元细胞内外电荷分布不平衡
B. LHb神经元进行单个细胞放电时,膜内侧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
C. 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会引起心跳加快、血管舒张
D. 氯胺酮能促进神经细胞释放多巴胺,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即被分解
【答案】A
【分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且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以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是一个耗能过程。
【详解】A、神经元细胞内外电荷分布不平衡是LHb神经元簇状放电的基础,即钠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外,而钾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内,A正确;
B、LHb神经元进行单个细胞放电时,膜内侧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B错误;
C、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占优势,当其活动占优势时,会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缩,C错误;
D、题意显示,氯胺酮能解除LHb神经元的异常反应,并促进神经细胞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其发挥作用后被分解或移走,D错误。
故选A。
5. 某果园中存在甲、乙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乙可减轻乙的危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果园中果树、害虫等全部动植物构成了群落
B. 甲、乙两种果树害虫之间具有种内竞争的关系
C. 利用鸟和性引诱剂防治害虫的方法均属于生物防治
D. 使用性引诱剂诱杀乙减轻乙的危害直接改变了其年龄结构
【答案】C
【分析】种间竞争通常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
【详解】A、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不只是动植物,A错误;
B、甲、乙两种果树害虫是两种生物,所以二者之间具有种间竞争的关系,B错误;
C、利用鸟防治害虫是利用了捕食关系进行的防治,利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是利用了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信息,两者都属于生物防治,C正确;
D、利用性引诱剂直接改变了害虫的性别比例,进而降低害虫的出生率,D错误。
故选C。
6. 我国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唐书》记载“葡萄酒,西域有之……及破高昌……京中始识其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是真核、兼性厌氧型生物,而醋酸菌是原核、厌氧型生物
B. 酿酒发酵初期通入氧气可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
C. 在利用葡萄汁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酵液的pH逐渐增大
D. 当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即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答案】B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生长繁殖速度快,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核、兼性厌氧型生物,醋酸菌属于原核、需氧型生物,A错误;
B、酿酒发酵初期通入氧气可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大量增殖,B正确;
C、在利用葡萄汁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酵液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故发酵液的pH变化是先减小后稳定,C错误;
D、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7. 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拔节期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镇稻6号水稻为材料进行实验,温度具体设定如下:10点为36℃、11点为38℃、12点为39℃、13点为40℃、14点为38℃、15点为35℃,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细胞的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上,主要吸收_______光。提取叶绿素过程中,在研磨时加入了无水乙醇和二氧化硅,其他操作规范,则与正常提取相比,该过程提取的叶绿素量会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2)据图1可知,CK组水稻的SPAD在10:00~15:00时与温度的总体关系是_______。高温胁迫_________d处理,12:00~13:00相对叶绿素含量下降最多。
(3)结合图1和图2,各处理组10:00~13:00时,水稻净光合速率与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说明高温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能是________。
(4)PSI和PSⅡ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光系统,图3为高温胁迫诱导水稻PSⅡ发生光抑制的局部作用机理图。ROS代表活性氧,D1蛋白是组成PSⅡ的重要蛋白之一。高温胁迫下,PSⅡ捕光复合体很容易从膜上脱落,影响光反应中的_______反应,电子传递受阻,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分析图3,高温胁迫导致PSⅡ失活的途径有_________(答出两点)。
【答案】(1)①. 类囊体薄膜 ②. 蓝紫光和红 ③. 减少
(2)①. 温度越高,SPAD越低 ②. 5
(3)①. 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反应速率减慢 ②. 高温破坏了叶绿体的结构或高温使叶绿体中酶活性降低、高温影响了暗反应中CO2的供应等
(4)①. 水的光解 ②. 高温胁迫下产生过量ROS,一方面抑制 D1蛋白合成,导致 PSI失活;另一方面ROS过量还可以直接导致PSⅡ失活
【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水的光解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经过还原生成有机物。
【小问1详解】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提取水稻细胞的叶绿素过程中,研磨时加入了无水乙醇和二氧化硅,其他操作规范,则与正常提取相比,该过程提取的叶绿素量减少,应该加入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小问2详解】据图1可知,对照组(CK)水稻的SPAD在10:00~15:00时与温度的总体关系是温度越高,SPAD越低。高温胁迫5d处理,12:00~13:00相对叶绿素含量下降最多。
【小问3详解】结合图1和图2,各处理组10:00~13:00时,水稻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说明高温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反应速率减慢。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能是高温破坏了叶绿体的结构、使叶绿体中酶活性降低、影响了暗反应中CO2的供应等。
【小问4详解】高温胁迫下,PSⅡ捕光复合体很容易从膜上脱落,影响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反应,电子传递受阻,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根据图3可知,高温胁迫下产生过量ROS,一方面抑制DI蛋白合成,导致PSⅡ失活;另一方面ROS过量还可以直接导致PSI失活。
8.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如图1左侧所示,甲可以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对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机理如图1右侧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IgE是气道黏膜与过敏原相互作用的关键生物大分子。图1左侧①过程IgE可以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内,该过程由基底膜附近上皮细胞表达的受体所介导,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IgE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会产生一个Fc片段和两个Fab片段,其中Fab片段包含抗原结合位点,而Fc片段则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活化,上述片段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__________片段。
(2)图1中细胞甲的名称可能是________,B细胞的活化除了图中细胞因子的作用外,还需要的两个激活信号是________,图中能激活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子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
(3)肥大细胞释放的________等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到达相关组织,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引起哮喘,奥马珠单抗能治疗支气管哮喘,由图1右侧可知,奥马珠单抗除了可以降低游离IgE水平外,还可以________(答出一点)。
(4)为了进一步研究奥马珠单抗对哮喘的疗效,研究人员探究了注射奥马珠单抗前后患者OCS(口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结果如图2、图3(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OCS治疗经历,治疗后均为正常状态)。
根据图2可知,使用奥马珠单抗后可以减少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的OCS使用量;根据图2和图3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答出一点)。
【答案】(1)①. 胞吞##吞噬 ②. 需要 ③. Fab
(2)①. 树突状细胞##抗原呈递细胞 ②. 抗原与B细胞直接接触、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③. IgE、细胞因子、前列腺素D2
(3)①. 组胺##组织胺 ②. 抑制树突状细胞摄取IgE
(4)①. 66.7 ②. 注射奥马珠单抗可降低OSC的使用量,随注射奥马珠单抗时间延长,停用OSC的患者逐渐增加
【分析】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
【小问1详解】IgE是(抗原)大分子,通过(树突状细胞)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由题意可知,Fab片段包含抗原结合位点,而Fc片段则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活化,故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片段是Fab。
【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图1中细胞甲是树突状细胞,激活B细胞的两个信号除了细胞因子,还有①抗原与B细胞直接接触、②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由图可知。图中IgE能直接激活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因子、前列腺素D2也能激活该细胞。
【小问3详解】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等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到达相关组织,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引起哮喘,属于过敏反应。由图可知,奥马珠单抗除了可以降低游离IgE水平外,还可以抑制树突状细胞摄取IgE。
【小问4详解】根据图2可知,使用奥马珠单抗后可以减少OSC的使用量为(22.8-7.5)/22.8=66.7%;根据图2和图3可得出注射奥马珠单抗可降低OSC的使用量,随注射奥马珠单抗时间延长,停用OSC的患者逐渐增加。
9. “蓝碳”也叫“蓝色碳汇”,即海洋碳汇,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威海已成为“蓝碳”资源“富集地”,其海草床面积不断扩大,为大天鹅越冬栖息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通过补充菲律宾蛤仔、脉红螺等,海草床的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加强碳汇渔业资源修复,推广了多营养层次综合立体养殖模式如进行贝藻养殖和鱼类养殖。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碳库可分为碳源和碳汇,海洋中的动植物遗体及部分污水有机物属于_________。海洋中的一些塑料垃圾被分解为微塑料,微塑料可在鱼类和人体内富集,其在生态系统中富集的渠道是__________。
(2)研究大天鹅的生态位,除了要研究大天鹅的栖息地外,还需要研究其________。碳汇渔业可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__________,从而减缓水体酸度和气候变暖效应。
(3)人们在水的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水的中层用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在底层投放人工鱼礁,养殖底栖杂食动物。这种养殖模式提升了群落________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_________,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假设威海湿地海域仅存在食物链:浮游植物→脉红螺→大天鹅,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脉红螺的示意图如下。图中的B代表__________,脉红螺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同化量中流向_________的能量。
【答案】(1)①. 碳源 ②. 食物链和食物网
(2)①. 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②.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3)①. 垂直 ②. 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
(4)①. 脉红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②. 浮游植物 ③. 分解者
【分析】1、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出现的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他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小问1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碳汇指的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而海洋当中的动植物遗体及部分污水有机物被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属于碳源。生物富集现象在生态系统中依赖的传递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最高营养级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小问2详解】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碳汇渔业可以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当中,从而能够减缓水体酸度和气候变暖效应
【小问3详解】在水的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水的中层用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在底层投放人工鱼礁,养殖底栖杂食动物,属于垂直结构的分布,该养殖模式提升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小问4详解】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当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中一些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根据题意可知,该区域内仅存在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脉红螺→大天鹅。该图为第二营养级脉红螺的能量示意图,图中A表示的是脉红螺的同化量,图中的B代表脉红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脉红螺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属于第一营养级浮游植物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10. 植物远缘杂交可能会造成核仁显性现象,即源于一个亲本的基因组沉默,而源于另一个亲本的基因组表达。现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以萝卜(RR,2n=18)为母本、芥蓝(CC,2n=18)为父本进行杂交,并通过胚抢救(一种育种手段)得到6株F1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萝卜与芥蓝远缘杂交的后代一般不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经胚抢救得到的6株F1幼苗用_________处理,可使其成为四倍体,恢复其育性。
(2)若核仁显性使全部后代只表达萝卜或芥蓝一方的基因组,则上述6株F1植株的表型可能有________(填“一种”“两种”“多种”或“都有可能”)。研究人员提取了亲本萝卜、芥蓝及F1的总RNA并逆转录得到cDNA,以cDNA为模板用特定引物进行PCR,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如图所示。结合电泳图谱分析,核仁显性使F1表达了_________一方的基因组。
(3)若对萝卜采用常规杂交育种,可培育出不同根形的品种。萝卜的根形由A、a和D、d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将两种稳定遗传的圆形萝卜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F1自交,F2有扁形、圆形和长形三种表型,已知同时含有A和D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扁形。
①由此推测,F2中圆形萝卜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圆形萝卜自由交配,F₃中基因型为Aadd的萝卜所占比例为________。
②随机选取F2中一个圆形萝卜,现欲鉴定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选择表型为________的萝卜与其交配。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可证明其为纯合子;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可证明其为杂合子。
【答案】(1)①. 来自双亲的异源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 ②. 秋水仙素或低温
(2)①. 都有可能 ②. 芥蓝
(3)①. 4 ②. 2/9 ③. 长形 ④. 全部为圆形 ⑤. 圆形:长形=1:1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萝卜与芥蓝远缘杂交的后代一般不育,主要是因为来自双亲的异源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经胚抢救得到的6株F1幼苗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则恢复其育性。
【小问2详解】植物远缘杂交可能会造成核仁显性现象,若核仁显性使全部后代只表达萝卜或芥蓝一方的基因组,6株F1植株的表型可能有一种、两种或多种可能。结合电泳图谱分析,6株F1电泳结果与芥蓝一致,说明6株F1表达了芥蓝的基因组。
【小问3详解】①根据两种稳定遗传的圆形萝卜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及同时含有A和D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扁形可以推测,扁形基因型为A_D_,圆形基因型为A_dd、aaD_,长形基因型为aadd,F2中圆形萝卜的基因型有4种,圆形萝卜(1/6AAdd、2/6Aadd、1/6aaDD、2/6aaDd)自由交配,雄配子之比为1/3aD:1/3ad:1/3Ad,雌配子之比也为1/3aD:1/3ad:1/3Ad,F3中基因型为 Aadd的圆形萝卜所占比例为 2/9。
②F2圆形萝卜的基因型可能为 AAdd、Aadd、aaDD、aaDd,欲鉴定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选择长形萝卜(aadd)与其交配,若后代全为圆形(Aadd、aaDd),则证明其为纯合子(AAdd、aaDD),若后代圆形:长形=1:1,可证明其为杂合子(Aadd、aaDd)。
11. 培育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时,首先需要构建UTR—CTP—EPSPS序列(UTR—前导序列;CTP—叶绿体定位信号肽序列;EPSPS—抗草甘膦基因)和pCAMBIA1300质粒的重组载体,构建过程如图所示。重组载体通过电转化方式导入大肠杆菌DH5R中,经测序验证后导入农杆菌菌株EHA105中形成转化的工程菌株,再转染大豆。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UTR—CTP—EPSPS序列与pCAMBIA1300质粒的重组载体过程中,进行PCR时需要在两种引物的_________端连接限制酶_________的识别序列,引物序列的确定应依据_________,PCR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2)重组质粒PTWGM1接入的UTR—CTP—EPSPS序列中,EPSPS基因与CTP绑定的目的是_________。利用质粒PTWGM1可以大量扩增UTR—CTP—EPSPS片段,是因为其结构中含有_________。
(3)质粒PTWGM1通过电转化方式导入大肠杆菌DH5R的关键是利用电脉冲在_________处打开通道,使得外源DNA能够顺利进入细胞内。要确定细胞电转化是否成功,需要在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进行筛选。
(4)若要回收EPSPS片段,可将扩增产物通过电泳进行分离后,割下凝胶以回收扩增的EPSPS基因。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_________(答出两点)有关。若除目标条带外,还出现了少量的小片段非特异性扩增带,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答出一点)。
【答案】(1)①. 5' ②. hpt ③. 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 ④. DNA复制
(2)①. 将EPSPS基因表达的产物引导到叶绿体 ②. 复制原点
(3)①. 细胞膜 ②. 卡那霉素
(4)①. 凝胶的浓度、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 ②. 引物设计不够优化,如引物与靶序列有非特异性互补或自身聚合成二聚体、退火温度偏低、酶的量偏高等
【分析】1、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指在引物指导下由酶催化的对特定模板的扩增反应,是模拟体内DNA复制过程,在体外特异性扩增DNA片段的一种技术。
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构建UTR—CTP—EPSPS序列与pCAMBIA1300质粒的重组载体过程中,在限制酶hpt处切开将UTR—CTP—EPSPS序列插入,进行PCR时会从引物的3'端延伸,所以需要在两种引物的5'端连接限制酶hpt的识别序列,由于引物的碱基序列序列要与目的基因碱基序列互补,其引物序列的确定应依据目的基因碱基序列,PCR依据的原理是DNA复制。
【小问2详解】由题干知,CTP—叶绿体定位信号肽序列,EPSPS基因与CTP绑定的目的是将EPSPS基因表达的产物引导到叶绿体,复制原点是DNA复制时特定的起始位点,因此用质粒PTWGM1可以大量扩增UTR—CTP—EPSPS片段,是因为其结构中含有复制原点。
【小问3详解】质粒PTWGM1通过电转化方式导入大肠杆菌DH5R,是利用电脉冲在细胞膜处打开通道,这样可以使外源DNA容易进入细胞;由于重组载体中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所以在筛选时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卡那霉素。
【小问4详解】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的浓度、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等有关;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中,若除目标条带外,还出现了少量的小片段非特异性扩增带,说明在PCR过程中可能出现了异常,根据PCR技术特点,可能是引物设计不够优化,如引物与靶序列有非特异性互补或自身聚合成二聚体、退火温度偏低、酶的量偏高等原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卓越县中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2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名校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卷(安徽版),文件包含安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3月联考生物试题pdf、安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3月联考生物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