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考前第3天 选择题必刷50题-【考前5天】2024年高考生物高分考前必刷系列(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考前第3天 选择题必刷50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考前第3天 选择题必刷50题(解析版).docx
    考前第3天 选择题必刷50题-【考前5天】2024年高考生物高分考前必刷系列(原卷版+解析版)01
    考前第3天 选择题必刷50题-【考前5天】2024年高考生物高分考前必刷系列(原卷版+解析版)02
    考前第3天 选择题必刷50题-【考前5天】2024年高考生物高分考前必刷系列(原卷版+解析版)03
    考前第3天 选择题必刷50题-【考前5天】2024年高考生物高分考前必刷系列(原卷版+解析版)01
    考前第3天 选择题必刷50题-【考前5天】2024年高考生物高分考前必刷系列(原卷版+解析版)02
    考前第3天 选择题必刷50题-【考前5天】2024年高考生物高分考前必刷系列(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前第3天 选择题必刷50题-【考前5天】2024年高考生物高分考前必刷系列(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考前第3天 选择题必刷50题-【考前5天】2024年高考生物高分考前必刷系列(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考前第3天选择题必刷50题原卷版docx、考前第3天选择题必刷50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是细胞中常见的蛋白质,由他们参与构成的纺锤丝和细胞骨架等结构对细胞而言至关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伸出触手和变形虫的变形运动都与细胞骨架有关
    B.肌球蛋白在肌动蛋白上的相对移动需要消耗能量才能进行
    C.真核细胞细胞器众多,具有细胞骨架,原核细胞没有细胞骨架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有众多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牵引通道
    1.C
    【分析】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并不是漂浮于细胞质中的,细胞质中有着支持它们的结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详解】A、细胞的各种变形运动都与细胞骨架有关,A正确;
    B、肌球蛋白在肌动蛋白上的相对移动是细胞运动和肌肉收缩的基础,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原核细胞同样有细胞骨架,C错误。
    D、囊泡的定向移动是在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牵引下完成的,D正确。
    故选C。
    2.马铃薯削皮后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变成黑色或褐色,这种现象被称为“酶促褐化反应”。科学家研究发现,该反应主要是因为马铃薯中的儿茶酚氧化酶可催化儿茶酚和氧气反应生成褐色的对羟基醌。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探究温度对儿茶酚氧化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时下溶液颜色最深,下溶液颜色最浅
    B.将8组恒温箱均置于摇床上振荡,可提高氧气的消耗速率和酶活性
    C.据实验结果推测儿茶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在之间
    D.实验中将儿茶酚和儿茶酚氧化酶混匀后调整温度,置于对应恒温箱中保存
    2.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为探究温度对儿茶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应该将酶和底物先放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再将相同温度下的酶和底物混合,不然,因为酶具有高效性,若先将酶和底物混合,再放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会得不到实验效果。
    【详解】A、实验结束时下耗氧量最多,生成的褐色物质最多,溶液颜色最深,下则恰恰相反,A正确;
    B、振荡可提高溶液中溶氧量,进而提高氧气的消耗速率,但酶活性是酶本身的特性不会因振荡而发生改变,B错误;
    C、据实验结果推测儿茶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在之间,C错误;
    D、实验中应先将8组儿茶酚和8组儿茶酚酶分开放入对应温度恒温箱中一段时间后再将相同温度下的两种物质混合,再将混合物置于对应恒温箱中保存,D错误。
    故选A。
    3.胆固醇主要以LDL(低密度脂蛋白,其中包括胆固醇)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LDL最终与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相互识别并进入细胞中。上述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D.胞吞
    3.D
    【分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消耗能量,其中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消耗能量,也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胞吞和胞吐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消耗能量。
    【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LDL为脂蛋白颗粒,属于大分子物质,则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为选择适合“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选用洋葱和大蒜根尖制作成装片,观察5个不同时刻制作的装片。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并测定它们的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细胞数与细胞总数的比值),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A.制片流程:清水漂洗→解离→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制片
    B.观察时应先用高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低倍镜找出分裂期细胞
    C.16:00时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占比较8:00时多
    D.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材料上午应选择大蒜根尖,下午应选择洋葱根尖
    4.D
    【分析】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装片制作的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利用的是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在该溶液中细胞分离开,同时酸性溶液使细胞死亡;由于解离利用了酸性溶液,染色利用的是碱性溶液,为防止影响染色的效果,应用清水漂洗洗去解离液。
    【详解】A、制片的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A错误;
    B、观察顺序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高倍镜找分裂期细胞,B错误;
    CD、表中数据显示16:00时处于分裂期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数量比8:00时的多,则分裂间期的占比应比8:00时少;上午与下午相比,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大,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占比大,大蒜根尖则相反,C错误,D正确。
    故选D。
    5.端粒酶是真核生物染色体 DNA 复制所特有的,也是必需的,是一种依赖于 RNA 的 DNA 聚合酶,它所起的作用是维持染色体两端端粒结构的完整。端粒酶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可被重新激活。端粒酶是由蛋白质和RNA两种成分组成,其中蛋白质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而 RNA则含有 1.5拷贝的与端粒 DNA互补的重复序列,这一部分作为逆转录酶的模板存在。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抑制端粒酶基因的表达可抑制癌症的发生
    B.若分裂中期的肿瘤细胞含有的DNA数为92个,含有的端粒个数是184个
    C.端粒酶可催化 DNA 子链沿3'→5'方向合成,从而延长端粒
    D.染色体 DNA 末端修复过程中有 A-T、T-A、U-A 碱基配对
    5.C
    【分析】端粒酶是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所特有的酶,它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来维持染色体两端端粒结构的完整性。端粒酶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可以被重新激活,它是由蛋白质和RNA两种成分组成的。其中,蛋白质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而RNA含有与端粒DNA互补的重复序列,这部分作为逆转录酶的模板存在。
    【详解】A、端粒酶能延伸端粒DNA,而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故抑制端粒酶基因的表达可抑制癌症的发生,A正确;
    B、端粒酶是一种由催化蛋白和RNA模板组成的酶,可合成染色体末端的DNA,该肿瘤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含有的端粒个数是92×2=184个,B正确;
    C、由于端粒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而不是催化DNA子链沿3'→5'方向合成,C错误;
    D、染色体DNA末端修复过程中,端粒酶先以自身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再通过DNA复制合成另一条链,故会出现A-T、T-A、U-A碱基配对,D正确。
    故选C。
    6.细胞焦亡又称细胞炎性坏死,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表现为不断胀大直至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的释放进而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其与细胞凋亡有相似之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焦亡与基因的表达及精细调控有关,属于细胞的主动死亡
    B.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中可能会出现细胞焦亡,但不会出现细胞坏死
    C.凋亡与焦亡形态上的差别在于前者膜保持完整性,后者出现膜的破裂
    D.细胞焦亡可由于细胞内容物外泄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发组织水肿
    6.B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细胞焦亡又称细胞炎性坏死,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可推测细胞焦亡与基因的表达及精细调控有关,属于细胞的主动死亡,A正确;
    B、细胞焦亡表现为强烈的炎症反应,故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中可能会出现细胞焦亡,也可能是由于病原体入侵宿主细胞,导致宿主细胞被动死亡,从而表现为细胞坏死,B错误;
    C、由题图可知,凋亡与焦亡在形态上的差别在于凋亡一直保持膜的完整性,而焦亡过程中细胞膜出现破裂,会有内容物外泄,C正确;
    D、细胞焦亡时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流出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发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B。
    7.呼吸作用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呼吸商(RQ=CO2释放量/O₂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利用不同底物呼吸过程中O₂供应情况的一种指标。图甲、乙表示相关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图丙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分压下的呼吸商。下列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冬季升高室内温度可以提高人体温度,从而明显促进人体呼吸作用
    B.若图乙D点开始只进行有氧呼吸,则D点后呼吸作用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一定相等
    C.据图丙分析,c点以后呼吸作用强度不再随氧分压的增大而变化
    D.综上分析,种子萌发时应在温度适宜、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
    7.D
    【分析】甲图表示温度影响呼吸速率的曲线,随着温度的上升,呼吸速率先上升后下降,在32℃左右呼吸速率最大。乙图:A表示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C点表示释放CO2的量最少,总呼吸强度最弱,有机物消耗最少。丙图: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分压的升高,细胞呼吸熵逐渐下降,说明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有氧呼吸逐渐加强;当氧分压超过c以后,细胞呼吸熵等于1,即释放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相等,若底物为葡萄糖,说明此时及之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详解】A、由甲图可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速率越快。但人是恒温哺乳动物,外界温度变化,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维持体温稳定,A错误;
    B、细胞呼吸一般以葡萄糖为底物,但底物也可能是脂肪等其他物质,消耗脂肪时CO2产生量小于氧气消耗量,所以若乙图D点开始只进行有氧呼吸,D点后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不一定相等,B错误;
    C、RQ=CO2释放量/O2吸收量,当RQ=1时,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若底物为葡萄糖,则RQ=1时,说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一定范围的氧气浓度下,有氧呼吸强度会随着氧气浓度增加而增加,因此c点以后呼吸作用的强度会随氧分压的增大而变化,C错误;
    D、由图可知,适宜的温度、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有利于种子萌发,D正确。
    故选D。
    8.科学家在研究细胞中的复制时发现了两个事实,事实1,复制时一条模板链是走向,其互补链在方向上连续合成,称为前导链;另一条模板链是走向,其互补链也是沿方向合成,但在复制过程中会形成许多不连续的小片段,最后许多不连续的小片段在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成一条完整的单链,称为后随链。事实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线粒体复制时只有一个复制起点,真核生物核复制时会出现多个复制起点。基于上述事实,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
    A.原核生物复制时后随链各小片段之间可在连接酶作用下通过氢键相连
    B.真核生物核复制时聚合酶只能催化单链由方向延伸
    C.真核生物核复制时前导链也需连接酶作用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单链
    D.真核生物线粒体与原核生物的复制特点相似,二者可能有共同的起源
    8.A
    【分析】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子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且需要消耗ATP;DNA在复制过程中,边解旋边进行半保留复制。
    【详解】A、原核生物复制时后随链各小片段之间可在连接酶作用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将其连接起来,A错误;
    B、无论前导链还是后随链,其合成过程中都只能由方向延伸,说明复制时聚合酶只能催化单链由方向延伸,B正确;
    C、真核生物核复制时多个复制起点会形成多个前导链片段,这些片段也需要连接酶作用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单链,C正确;
    D、真核生物线粒体、原核生物复制的特点相似,都只有一个复制起点,表明二者可能有共同的起源,D正确。
    故选A。
    9.人类有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a是由基因A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的。从人组织中提取,经酶切、电泳和探针来进行基因检测,并获得条带图,再根据条带判断个体的基因型。如果只呈现一条带,说明只含有基因A或a;如果呈现两条带,说明同时含有基因A和a,对图甲所示某家族的成员1~6号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得到的条带图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2号个体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7号个体和8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C.若自然人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0.01,则3号个体与表现正常的人婚配后,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D.基因检测时会应用酶的专一性、碱基互补配对等生物学基本原理
    9.B
    【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条带图中1号个体只含有A基因,2号个体只含有a基因,4号个体只含有A基因,同时已知晓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2号个体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
    B、5号个体基因型为,6号个体基因型为,则7、8个体基因型均为的可能性为,均为的可能性也为,则它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B错误;
    C、3号个体基因型为,人群中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有可能是或,其中的概率为,3号个体与表现正常的人婚配后,子女患病的概率为,C正确。
    D、基因检测主要利用酶,因此应用酶的专一性,此外,根据碱基的互补配对进行检测,因此也应用了碱基互补配对等生物学基本原理,D正确。
    故选B。
    10.桦尺蛾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19世纪时,某工业区的树干上长满了浅色的地衣,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被熏成黑褐色。下表是某工业区桦尺蛾基因频率的相关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桦尺蛾来说,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
    B.桦尺蛾种群发生了进化,因为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
    C.决定桦尺蛾进化方向的是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
    D.自然界中某个种群虽然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10.D
    【分析】最初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浅桦尺蛾(ss)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所食。后来由于桦尺蛾栖息地变成黑褐色,利用黑色型个体生存,导致S基因频率升高,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种群中产生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得到积累,从而使种群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详解】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个体的表型,A错误;
    B、桦尺蛾种群发生了进化,是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B错误;
    C、决定桦尺蛾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
    D、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新物种的形成,进化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D。
    11.DNA在细胞生命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如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如图1);如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
    B.图1所示转录产生的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一定改变
    C.图2所示的转录过程是沿着模板链的5′端到3′端进行的
    D.图2所示的DNA聚合酶催化DNA损伤链的修复,方向是从m到n
    11.A
    【分析】由题意可知,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所转录出的mRNA较正常的mRNA插入了一个碱基A,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一定改变,而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即修复因子Mfd识别在前,滞留的RNA聚合酶,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修复在后,结合图示可知,DNA聚合酶催化DNA损伤链的修复,方向是从m到n。
    【详解】A、据图可知,图1所示DNA一条链损伤,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A正确;
    B、依题意,图1所示为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因为密码子存在简并性,mRNA掺入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之后,不同的密码子可能编码相同的氨基酸,由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变,B错误;
    C、转录时mRNA是由5'端到3'端进行的,模板链是由3'端到5'端进行的,C错误;
    D、由mRNA的合成方向可知,m是3'端,n是5'端。损伤部位被切除后,DNA聚合酶会以损伤链的互补链为模板进行修复。根据DNA聚合酶合成子链方向可知,修复是从n向m进行,D错误。
    故选A。
    12.多倍体烟草与二倍体烟草相比具有遗传多样性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利用两种二倍体烟草可培育出四倍体烟草,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只发生两两融合,经b过程后溶液中的原生质体按染色体组成划分有3种类型
    B.选择生长应在添加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完成
    C.将杂种试管苗(作为接穗)嫁接到二倍体烟草(砧木)上,砧木的遗传物质会改变
    D.杂种烟草的单倍体细胞中有21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可形成10个四分体
    12.B
    【分析】获得多倍体的方法:(1)物理方法:利用低温处理植物,诱导染色体加倍;或利用射线照射植物也有一定概率获得多倍体。(2)化学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诱导染色体加倍,这是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3)生物方法: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异源多倍体植株。
    【详解】A、b过程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若只考虑两两融合,按染色体组成划分,经b过程后溶液中原生质体将有5种,包括2种未融合的原生质体、同种原生质体融合的2种(兰斯多菲烟草细胞+兰斯多菲烟草细胞、光烟草细胞+光烟草细胞)和不同原生质体融合的1种(兰斯多菲烟草细胞+光烟草细胞),A错误;
    B、选择生长的目的是要筛选出杂种细胞,并将杂种细胞诱导成杂种幼苗。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故应在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B正确;
    C、嫁接是为了让砧木为接穗提供营养,接穗并不能改变砧木的遗传物质,C错误;
    D、杂种烟草的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9条来自兰斯多菲烟草,有12条来自光烟草,这21条染色体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不会在减数分裂时形成四分体,D错误。
    故选B。
    13.倒伏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半矮秆是协调高产和抗倒性的理想资源。育种专家利用60C-γ辐射诱变“湘辐糯1号”种子,获得了半矮秆突变体“双辐矮糯”。“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相比株高降低,产量增高。将“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进行正反交得F1,F1自交后代(F2)中半矮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离比均为1: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正反交实验结果可以排除秆高性状是细胞质遗传的可能
    B.“双辐矮糯”的半矮秆性状在诱变当代较难出现
    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能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D.F2中野生型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的F3中半矮秆植株:野生型植株为1:3
    13.D
    【分析】根据题意,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自交后代中半矮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离比均为1:3,遵循分离定律,为核基因遗传
    【详解】A、根据题意,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自交后代中半矮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离比均为1:3,遵循分离定律,为核基因遗传,A正确;
    B、半矮秆性状是隐性性状,隐性性状个体在诱变当代较难出现,B正确;
    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随机性、低频性等特征,利用基因突变获得目的性状植株需要处理大量种子,C正确;
    D、假设与秆高有关的基因用A/a表示,由F2中半矮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离比为1:3可知,F2中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其自由交配所得的F3中半矮秆植株:野生型植株为1:8,D错误。
    故选D。
    14.榕树—传粉榕小蜂在繁殖上高度依懒,形成了严密的、颇具代表性的互惠共生系统。在云南省发现榕树隐头花序中共存着传粉榕小蜂和一种尚未被描述的欺骗性榕小蜂,欺骗者由传粉者祖先类群演化而来。比较两种共存榕小蜂的传粉结构和行为,结果显示:传粉榕小蜂具发达的传粉结构,主动传粉的行为能有效为榕树传粉,同时将卵产于部分雌花的子房中,使子房发育停止;而欺骗性榕小蜂传粉结构的花粉刷消失,花粉筐退化,传粉行为缺失,成为仅产卵于雌花子房、不为雌花传粉的欺骗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传粉榕小蜂演化为欺骗者的实例,为探究从互惠到寄生的演化提供了材料
    B.榕树与榕小蜂可借助化学信息建立联系,说明化学信息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C.欺骗性榕小蜂将卵大量产于雌花子房中,不利于榕树更有效地繁殖
    D.探究传粉榕小蜂和欺骗性榕小蜂是否为同一物种,可观察两者是否有交配行为
    14.D
    【分析】榕树依靠传粉榕小蜂为之传粉,传粉榕小蜂在榕树榕果中产卵,为其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说明两者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
    物种是指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详解】A、欺骗性榕小蜂仅产卵于雌花子房,但是不为雌花传粉,由此判定欺骗性榕小蜂与榕树之间为寄生关系,可为探究从互惠到寄生的演化提供材料,A正确;
    B、榕树与榕小蜂可借助化学信息建立联系,说明化学信息可调节种间关系,B正确;
    C、欺骗性榕小蜂将卵大量产于雌花子房中的行为,会使子房发育停止,不能形成榕树果实,即不利于榕树更有效地繁殖,C正确;
    D、探究两种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 需要判定两者之间是否会出现生殖隔离,故可观察两者是否有交配行为,如有交配行为,还得进一步判定其是否可产生可育后代,D错误。
    故选D。
    15.某同学在进食大量螃蟹后出现头疼、恶心、严重腹泻,面部皮肤瘙痒等症状,去医院就诊后确诊为海鲜过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过敏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所有免疫细胞都有参与
    B.过敏原为异种蛋白质,通过胞吞的方式被摄入体内
    C.可以通过大量喝水来缓解严重腹泻带来的脱水症状
    D.应立即进行脱敏治疗,防止不良症状持续不退
    15.B
    【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详解】A、过敏反应过程中,不是所有免疫细胞都有参与,A错误;
    B、食物过敏的过敏原通常为异种蛋白质,在小肠上皮细胞可以通过胞吞直接摄入体内,B正确;
    C、严重腹泻脱水时不仅需要补水,还应补充机体缺失的无机盐,C错误;
    D、食物过敏不推荐脱敏治疗,风险高成功率低,刚出现过敏反应后应及时就医处理,即便进行脱敏治疗也应在症状消退后施行,D错误。
    故选B。
    16.如图所示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机制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可能是一种蛋白质水解酶
    B.血管紧张素Ⅱ与执利尿激素都可以升高血压
    C.醛固酮与肾上腺素都是肾上腺分泌的固醇类激素
    D.肾脏内含有钠离子浓度感受器分析血钠含量变化
    16.C
    【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微量和高效,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由题意可知,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作用下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Ⅱ。
    【详解】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将10肽的血管紧张素Ⅰ变为8肽的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蛋白质水解酶,A正确;
    B、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又名血管加压素,也可以保水促进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B正确;
    C、肾上腺素是单胺类物质,C错误;
    D、据图可知肾脏能感受到血钠含量的降低,D正确。
    故选C。
    17.温室大棚种植草莓时,需要控制大棚中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等),或喷洒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之加快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可使细胞内的光敏色素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
    B.草莓果实从发育到成熟过程根本上是各种激素在不同时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稳定可能是因为植物体内缺少分解这些物质的酶
    D.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17.B
    【分析】1、光照通过激活光敏色素,使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特异信号,使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发生特定变化,从而引起生物学效应;
    2、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构成的网络;
    3、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例如,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会像接力一样按照次序出现高峰,调节着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详解】A、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A正确;
    B、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同时,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B错误;
    C、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可能是植物体内缺少分解这些物质的酶,以致于它们持续发挥作用,使之作用延长,效果稳定,C正确;
    D、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则可能影响农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D正确。
    故选B。
    18.图1表示某运动员在运动前血糖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信号分子A对靶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图3为巨噬细胞避免过度炎症反应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 VEGFR-3表示受体,VEGF-C表示其信号分子
    A.图1中cd段血糖升高是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成葡萄糖所致,图3中VEGFR-3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
    B.若图2所示细胞为垂体细胞,则信号分子A可能是抗利尿激素或甲状腺激素等
    C.若图2中信号分子A为淋巴因子,则图2所示细胞可能是浆细胞
    D.图3中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是通过抑制NF-KB 的作用来实现
    18.D
    【分析】图1所示过程为运动前后机体中血糖含量变化过程,运动开始时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细胞的氧化分解,随后上升是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血糖升高使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含量下降,最后维持在相对稳定范围。图2表示信号分子A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对靶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图3为巨噬细胞避免过度炎症反应的机制,由图分析可知,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后,促进VEGFR-3基因和信号分子VEGF-C基因的表达。最终可以实现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发生。
    【详解】A、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图1中cd段血糖升高是肝糖原和非糖物质转化形成葡萄糖所致,由题意可知图3中VEGFR-3是受体,其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A错误;
    B、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不是垂体细胞,B错误;
    C、淋巴因子可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不能作用于浆细胞,C错误;
    D、图3为巨噬细胞避免过度炎症反应的机制,由图分析可知,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后,促进VEGFR-3基因和信号分子VEGF-C基因的表达,最终可以实现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发生,D正确。
    故选D。
    19.GABA在成年人体内往往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而在胚胎时期的神经元中却起到截然相反作用。在胚胎发育期的神经元内Cl-浓度明显高于成熟神经元,研究发现,这与NKCC1和KCC2这两种Cl-转运体的表达水平变化有关。下列错误的是()
    A.在成年人体内,GABA往往导致突触后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B.GABA由突触前膜释放后需要经过组织液运输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
    C.神经元成熟过程中,KCC2的表达水平下降,NKCC1的表达水平升高
    D.在胚胎发育期的神经元中,GABA与GABA-A受体结合后,Cl-外流使GABA表现为兴奋效应
    19.C
    【分析】神经递质合成以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受到刺激以后,突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
    【详解】A、GABA在成年人体内往往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会导致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加强,表现为外正内负,A正确;
    B、GABA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需要经过组织液运输才能作用于后膜,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起作用,B正确;
    C、胚胎发育期的神经元内Cl-浓度明显高于成熟神经元,结合图示分析,是因为NKCC1表达水平下降,KCC2表达水平升高,导致胞内Cl-浓度下降,C错误;
    D、胚胎发育期的神经元内Cl-浓度明显高于成熟神经元,说明其胞内Cl-浓度显著高于胞外,GABA作为信号引起Cl-外流,从而产生兴奋性效应,D正确。
    故选C。
    20.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止痛剂适用于各种疼痛及手术过程中的镇痛,其镇痛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芬太尼与受体结合,促进神经元将K+主动运输到细胞外
    B.神经元K+外流导致动作电位形成,从而抑制Ca2+的内流
    C.Ca2+内流促进神经递质释放,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D.芬太尼通过抑制信号传递,从而缓解大脑皮层产生的痛感
    20.D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要经过突触,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 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详解】A、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大于细胞外钾离子浓度,据图可知,钾离子外流要依赖膜上转运蛋白起作用,因此,神经元将钾离子运输到细胞外是协助扩散,A错误;
    B、据图可知,神经元钾离子外流影响静息电位形成,使静息电位增大,从而抑制钙离子的内流,B错误;
    C、据图可知,钙离子的内流能够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据图可知,芬太尼与芬太尼受体结合后,会促进钾离子外流,钾离子外流会导致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抑制钙离子内流,钙离子的缺乏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D正确。
    故选D。
    21.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在免疫调节过程中需要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参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胸腺是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脾脏是进行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B.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浆细胞仅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辅助性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21.C
    【分析】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
    【详解】A、胸腺是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脾脏含有大量淋巴细胞,是进行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A正确;
    B、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溶菌酶、抗体和细胞因子等,B正确;
    C、浆细胞可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也可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C错误;
    D、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辅助T性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D正确。
    故选C。
    22.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了某一天然水塘中的草履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K表示环境容纳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抽样检测法
    B.在时种群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最快
    C.食物是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密度制约因素
    D.调查期间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22.D
    【分析】种群的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分析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的发展趋势。
    【详解】A、调查天然水塘中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抽样检测法,A正确;
    B、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在K/2时种群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最快,B正确;
    C、密度制约因素是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故食物是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密度制约因素,C正确;
    D、在达到K值之前,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代表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增长型,在达到K值之后,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代表种群数量持续降低,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D错误。
    故选D。
    23.黑线姬鼠是中国主要农田害鼠之一,为贵州省农田害鼠优势鼠种,对当地水稻、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危害严重,特别是种子播种期盗食种子、幼苗,造成缺苗断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和降水等非生物因素是影响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B.设施农业增加、硬化田埂等,提高了黑线姬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黑线姬鼠种群感染传染病并不会影响其种群的数量变化
    D.相比使用灭鼠剂,引入蛇、鼬类等天敌防治鼠害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D
    【分析】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例如,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A、一般来说,气温、干旱、降水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
    B、设施农业增加、硬化田埂等,导致黑线姬鼠的食物来源减少、栖息地被破坏等,因此降低了其环境容纳量,B错误;
    C、若黑线姬鼠种群感染传染病,也会影响其种群的数量变化,C错误;
    D、使用灭鼠剂灭鼠,属于化学防治,而引入蛇、鼬类等天敌,属于生物防治,不仅可以有效防治鼠害,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正确。
    故选D。
    24.图示a、b、c、d分别代表森林、草地、海洋(湖泊)和河流生物群落能量流动情况。下列关于该系统的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注:(NPP表示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同化量-呼吸作用;DOM是有机物质,C代表消费者亚系统,D代表分解者亚系统,R代表呼吸)
    A.输入四个生态系统的能量均来源于NPP
    B.图示生态系统均参与生物圈的碳循环过程
    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由群落内的所有生物构成
    D.森林生态系统与外界仅有物质交换没有能量交换
    24.B
    【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 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详解】A、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依题意,NPP表示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同化量-呼吸作用。因此,输入四个生态系统的能量不只来源于NPP,还包括生产者的呼吸量,A错误;
    B、图示四个生态系统均由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三种生物成分组成,四个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都会与大氧进行二氧化碳交换,且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图示生态系统均参与生物圈的碳循环过程,B正确;
    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由群落内的所有生物及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组成,C错误;
    D、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森林生态系统从环境获得太阳能并向环境输出热能。森林生态系统也能与外界交换物质,因此,森林生态系统与外界即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D错误。
    故选B。
    25.科研人员对高原鼠兔的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是根据甲乙两种鼠兔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鼠兔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M值表示乙鼠兔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鼠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对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
    注: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
    A.由图1可知,植被群落高度越高,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低
    B.乙鼠兔种群的K值比甲鼠兔种群的K值大
    C.第2年,甲鼠兔L值下降可能是由乙鼠兔迁入与其竞争资源导致的
    D.由图2可知,甲鼠兔种群在第2年年末时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乙鼠兔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25.C
    【分析】分析图1可知,植被群落高度越高,警戒距离越小,个体被捕食风险越高。分析图2:图中L值表示甲鼠兔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L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L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L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
    【详解】A、由图1可知,植被群落高度越高,警戒距离越小,而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因此植被群落高度越高,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大,A错误;
    B、K值表示的是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但图示为甲种群的L值大小,无法得知甲种群K值的大小,因此无法进行比较,B错误;
    C、乙鼠兔在第1年年末迁入甲鼠兔生活的区域,乙鼠兔迁入后会与甲鼠兔竞争食物和栖息地,使甲鼠兔的种群数量下降,即甲鼠兔L值下降,C正确;
    D、由图2可知,甲鼠兔种群在第2年年末时L值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是减小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乙鼠兔种群迁入一个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呈“S”形增长,D错误。
    故选C。
    26.如图是某人工养殖鱼塘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表示营养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均为消费者,、、之间不存在竞争
    B.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在B和遗体残骸间循环流动
    C.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D.B和C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26.D
    【分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剩余的能量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有3个去向,分别是分解者分解、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以及暂时未利用的。
    【详解】A、据图分析,A、B、C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且不是分解者,因此均为消费者,三者之间在食物上可能不存在竞争,但可能竞争栖息场所等,A错误;
    B、能量是不能循环流动的,B错误;
    C、B的同化量是1009+1451=2460,用于呼吸消耗1162,剩余的能量2460-1162=1298kJ/(m2⋅a),即为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错误;
    D、B的同化量为1009+1451=2460,C的同化量为375,B和C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375/2460=15.2%,D正确。
    故选D。
    27.科学家对某弃耕的农田进行多年跟踪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中λ=当年种群数量/上一年种群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弃耕农田发生了初生演替,t5时的物种丰富度大于t1时的
    B.调查这两种植物时应在相应植物分布密集的地方取样调查
    C.t3时草本优势种A的种群数量大于t2时的种群数量
    D.t5时草本优势种A的种群数量小于灌木优势种B
    27.C
    【分析】依据题干信息:λ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λ等于1,种群数量稳定;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小。
    【详解】A、该弃耕农田发生了次生演替,A错误;
    B、调查这两种植物时应随机取样,B错误;
    C、t3时草本优势种A的种群数量大于t2时的种群数量,因为t2—t3之间的λ大于1,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C正确;
    D、无法比较两者的种群数量,D错误。
    故选C。
    28.单克隆抗体相对于传统的注射相应抗原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的抗体,不仅产量高、纯度高,而且特异性强,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临床诊断和疾病的治疗等。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克隆抗体是将单一的某种B细胞克隆扩增,培养后获得的抗体
    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要进行两次筛选,而且筛选的原理相同
    C.动物细胞融合、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基础
    D.单克隆抗体不仅自身能治疗疾病,还可以运载药物以及诊断疾病
    28.D
    【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2、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化学法(聚乙二醇)、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5、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详解】A、能合成分泌抗体的B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增殖。而单克隆抗体是由能合成分泌某种抗体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培养分泌的,A错误;
    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要进行两次筛选,但两次筛选的原理不同,第一次筛选利用选择培养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
    C、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运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等技术,未用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C错误;
    D、单克隆抗体不仅自身能治疗疾病,还可以运载药物以及诊断疾病,而且由于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识别结合,对机体的副作用较小 ,D正确。
    故选D。
    29.颜色反应可以用来检测生物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豆浆中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入B液,混匀后即可检测氨基酸
    B.将斐林试剂甲液、乙液混合后,加入梨汁中,水浴加热可检测还原糖
    C.将火腿肠研磨后加入碘液,可用于检测火腿肠是否含有淀粉
    D.从菜花研磨液中提取的DNA,可用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鉴定
    29.A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双缩脲试剂可用于检测蛋白质而非氨基酸,使用时向豆浆中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加入B液,A错误;
    B、斐林试剂可用于检测还原糖,将斐林试剂甲液、乙液混合后,加入梨汁中,水浴加热可检测还原糖,B正确;
    C、碘液与淀粉反应呈蓝色,将火腿肠研磨后加入碘液,可用于检测火腿肠是否含有淀粉,C正确;
    D、从菜花研磨液中提取的DNA,可用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鉴定,两者反应呈蓝色,D正确。
    故选A。
    30.猪圆环病毒病(PCVD)由PCV2病毒引起,接种疫苗是预防PCVD最有效的手段。由于PCV2仅在PK—15细胞上增殖,获得高浓度病毒难度较大,严重影响疫苗质量。科学家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微载体(用于细胞贴壁生长的微珠)、不同的搅拌转速对PK—15细胞培养的影响,以及在细胞培养时不同接毒时间对病毒浓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微载体浓度越高,细胞可贴附的表面积越大,细胞密度越大
    B.适宜的搅拌转速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加快呼吸作用从而为细胞生长提供能量
    C.越早接种病毒,病毒的繁殖时间越长,病毒浓度越高
    D.接毒后,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病毒浓度逐渐提高
    30.B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微载体浓度越高,确实可以提供更大的细胞贴附表面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细胞密度,但过高的浓度PK—15细胞百分比并没有增加,A错误;
    B、适宜的搅拌转速确实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溶氧量,这有利于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ATP的合成,而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分子,它提供能量用于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和生长过程,B正确;
    C、虽然接种病毒的时间早意味着病毒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繁殖,但病毒的繁殖也受到细胞状态、密度和营养条件的限制。如果细胞状态不佳或密度过低,即使早接种病毒,病毒浓度也可能不会显著提高。此外,过早接种可能导致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不佳,从而影响病毒的繁殖,C错误;
    D、病毒浓度在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增加,因为病毒在细胞内繁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可能因为病毒感染而死亡,或者病毒颗粒可能因为各种因素(如细胞裂解、免疫响应等)而被清除,导致病毒浓度下降。此外,培养条件的改变(如营养耗尽、pH变化等)也可能影响病毒的繁殖,D错误。
    故选B。
    31.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移植过程中需对卵母细胞去核,这里的核是指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B.将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A,则基本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C.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需要提供适量CO2,作为体液因子调节呼吸运动
    D.治疗性克隆过程不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不存在任何伦理道德问题
    31.A
    【分析】生殖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治疗性克隆是指将患者的细胞诱导成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详解】A、核移植过程中需对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的卵母细胞去核,这里的“核”其实是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A正确;
    B、图中的个体A、B分别为提供细胞质的个体、提供细胞核的个体,个体B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组织器官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理论上将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B,则基本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B错误;
    C、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需要提供适量CO2,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C错误;
    D、治疗性克隆也会面临伦理问题,我国对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D错误。
    故选A。
    32.巨噬细胞吞噬和摧毁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但某些肿瘤细胞会过度表达CD47,CD47与巨噬细胞表面的SIRP相互作用,使肿瘤细胞逃避吞噬。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有望成为治疗某些肿瘤的辅助药物。下列关于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CD47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的脾脏中提取B淋巴细胞
    B.初次筛选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不一定能与CD47特异性结合
    C.灭活处理病毒使其失去感染力后可用于诱导B淋巴细胞与杂交瘤细胞融合
    D.用荧光标记的可对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
    32.D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制备抗体。
    【详解】A、CD47的单克隆抗体时,需先将CD47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的脾脏中提取B淋巴细胞,A正确;
    B、初次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种类较多,分泌的抗体不一定都能与CD47特异性结合,B正确;
    C、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C正确;
    D、SIRPα与CD47能特异性结合,但不一定能与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结合,D错误。
    故选D。
    33.《齐民要术》酿酒篇中记载:“曲势未穷,米犹消化者,便加米,唯多为良。酒冷沸止,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势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米犹消化”指酵母菌仍然在细胞质基质中通过酒精发酵分解米中的葡萄糖
    B.“酒冷沸止”指酵母菌无氧呼吸中丙酮酸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减慢甚至停止
    C.“曲势尽”说明此时发酵液中发酵底物不足、酒精等代谢产物积累、pH降低
    D.自制葡萄酒时需在18~30℃发酵10~12d,期间每隔12h打开瓶盖一次
    33.A
    【分析】酿酒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菌。
    【详解】A、“曲势未穷,米犹消化”指酵母菌仍然具有发酵力,可在细胞质基质中通过无氧呼吸分解米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CO2,A正确;
    B、“酒冷沸止”指酵母菌无氧呼吸中释放热量的过程减慢甚至停止,但丙酮酸分解不释放能量,B错误;
    C、“曲势尽”与发酵液酒精等代谢产物积累及pH降低有关,“米有不消者”说明此时不缺少发酵底物,C错误;
    D、自制葡萄酒时需在18~30℃发酵10~12d,期间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而不是打开瓶盖,D错误。
    故选A。
    34.肿瘤细胞表达的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肿瘤细胞开启免疫逃逸,有关调节机制如图1所示。为探究HIPIR 蛋白对PD-L1的作用及其机理,科研人员用HIPIR的反义基因片段(si-HIPIR)处理结肠癌细胞,检测PD-L1蛋白和HIPIR蛋白的含量,结果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注射 PD-L1抗体可影响肿瘤细胞和T淋巴细胞结合,重新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
    B.si-HIPIR转录后的mRNA 可能与 HIPIR转录后的mRNA结合抑制翻译过程,对照试剂应为非反义基因片段
    C.由图1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细胞内的HIPIR蛋白结合后,可借助囊泡EE、RE来消除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D.由图1和图2可知, HIPIR蛋白对PD-LI蛋白具有抑制作用,二者结合后通过囊泡运输到溶酶体发生降解
    34.C
    【分析】PD-1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可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详解】A、根据题干可知,当PD-1与PD-L1结合后诱导了T细胞凋亡,从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用PD-L1抗体可阻断肿瘤细胞和T细胞结合,重新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A正确;
    B、si-HIPIR转录后的mRNA 可能与 HIPIR转录后的mRNA结合抑制翻译过程,实验组用HIPIR的反义基因片段,对照组用HIPIR的非反义基因片段,B正确;
    C、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细胞内的HIPIR蛋白结合,借助囊泡EE、RE又回到细胞表面,实现免疫逃逸,而不是消除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C错误;
    D、根据图2电泳分析,加入si-HIPIR以后HIPIR蛋白不表达,PD-L1含量上升,说明HIPIR蛋白对PD-L1蛋白具有抑制作用,由图1可知二者结合后通过囊泡运输到溶酶体发生降解,D正确。
    故选C。
    35.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对新出生的仔猪立即注射灭活的猪瘟疫苗称为超前免疫。为探究不同免疫程序对猪瘟免疫的影响,某养猪场选择不同抗体水平的生产母猪4头,以每头母猪生产的健康仔猪为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并进行处理,检测到的仔猪抗体平均水平(IU/mL)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仔猪通过母体获得的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相近
    B.55~65 日龄间的仔猪,两种程序免疫处理后的仔猪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
    C.超前免疫后仔猪抗体水平上升与其体内 B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动有关
    D.实验结果表明在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的仔猪中,超前免疫可使其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比高水平母源抗体的仔猪更好的免疫效果
    35.C
    【分析】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A、抗体分布于血清中,仔猪出生前与母猪会进行血液交换,故仔猪通过母体获得的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相近,A正确;
    B、由表格中数据可知,55~65 日龄间的仔猪,超前免疫→40 日龄二次免疫和25 日龄初次免疫→40 日龄二次免疫两种程序免疫处理后的仔猪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B正确;
    C、细胞毒性T细胞不分泌抗体,超前免疫后仔猪抗体水平上升与其体内 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有关,C错误;
    D、通过比较甲组与乙组第55~65 d,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的仔猪中超前免疫可使其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比高水平母源抗体的仔猪更好的免疫效果 ,D正确。
    故选C。
    二、多选题
    36.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M期)。细胞周期蛋白5(CDCA5)可维持细胞从S期到分裂期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研究发现,在一些种类的癌细胞中,通过人为方式使CDCA5基因表达降低会阻滞G2期细胞进入M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推测CDCA5主要在S期、G2期和前期、中期发挥作用
    B.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有助于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
    C.推测癌细胞中的CDCA5减少会导致M期的细胞比例升高
    D.CDCA5能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可作为癌细胞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36.ABD
    【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分裂期包括M期。
    【详解】A、细胞周期蛋白5(CDCA5)可维持细胞从S期到分裂期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可知CDCA5主要在S期、G2期和前期、中期发挥作用,A正确;
    B、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有助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利于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B正确;
    C、在一些种类的癌细胞中CDCA5减少会阻滞G₂期细胞进人M期,造成M期细胞比例降低,C错误;
    D、研究发现,在一些种类的癌细胞中,通过人为方式使CDCA5基因表达降低会阻滞G2期细胞进入M期,因此推测可以通过CDCA5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可作为癌细胞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D正确。
    故选ABD。
    37.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的现象,称为“瓦堡效应”。肝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NADH是一种氢的载体,也可用[H]表示。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耗氧量
    28.6
    43.2
    36.3
    29.2
    21.1
    10.0
    4.1
    0.7
    制片时刻/有丝分裂指数/植物材料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洋葱
    6.5
    7.4
    4.5
    9.2
    8.8
    大蒜
    11.6
    12.9
    3.6
    5.1
    5.9
    时间
    19世纪中叶
    20世纪中叶
    基因频率
    S
    5%
    95%
    s
    95%
    5%
    组别
    母源抗体水平
    处理
    仔猪抗体平均水平
    5d
    15d
    25d
    35d
    45d
    55d
    65d

    28
    超前免疫→40日龄二次免疫
    27.7
    28.8
    28.3
    27.6
    26.1
    27.6
    28.1

    26
    超前免疫→40日龄二次免疫
    25.8
    27.2
    28.2
    27.4
    26.1
    27.7
    28.3

    28
    25日龄初次免疫→40日龄二次免疫
    27.8
    27.6
    26.6
    25.7
    27.7
    27.8
    28.2

    26
    25日龄初次免疫→40日龄二次免疫
    26.0
    25.2
    25.0
    24.2
    27.1
    28.0
    28.1
    相关试卷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浙江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浙江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浙江卷解析版docx、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浙江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河北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河北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河北卷解析版docx、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河北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山东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山东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山东卷解析版docx、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山东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考前第3天 选择题必刷50题-【考前5天】2024年高考生物高分考前必刷系列(原卷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