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提炼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观察物体(2)
主备人
备课组
四年级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观察多组由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观察、想象、拼摆、验证的过程,体验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情况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教学
重点
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
难点
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方法
观察法
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体模型
教 学 流 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手影游戏吗?人们用灵巧的双手能够变换出很多活灵活现的影像。让我们欣赏一下。
2.师:你们观察到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预设: 生:人的手没变,影子的形状变了。
3.师:你知道吗?在对图形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类似这种的变与不变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对物体的观察。(板书: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四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其实搭建的方法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出示图形:
2.活动建议。
(1)用4个小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
(2)想象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在纸上画出来。
(3)观察立体图形,验证想象的结果。(强调:只摆一个立体图形观察)
3.学生活动,师巡视。
4.师:哪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到前面来展示?
预设: 第一组展示:
(1)师:他们组摆了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黑板贴图),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
(2)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预设: 生:从前面看和从左面看相同。
(3)师:前面我们发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你又有什么新想法呀?
预设: 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第二组展示:
(1)师:还有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2)问:这个立体图形,检验一下,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
(3)师:比较一下这两组的观察结果,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预设:
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5.同时出示三组图形。
(1)师:为什么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呢?
(2)师:这3组图形,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怎样可以快速判断?
6.学生分组讨论。
7.交流信息。
预设:生:看三个物体的长、宽、高,对应两个数据相等时,从对应角度观察才有可能相等。
8.师:我们还有很多种拼摆的方式,是不是也会有这种现象呢?我们来看一看。
(展示其他方案,应用观察方法对比)
三、巩固练习
教材P14做一做。
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集体交流结果。
预设: 生:这3个物体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都是相同的,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实物验证并说明方法的正确性。
四、提炼升华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预设: 生:要全面观察。
2.师:是呀,观察要全面!请看屏幕,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3.师: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总结:人生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是难免的。对不同的生活际遇,我们应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来看待。换个角度看,你会发现,人生还有另一番滋味,另一道风景。正如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面论。”
课
后
反
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2 观察物体(二)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观察物体(二)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拓展提升,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观察物体(二)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