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1 温度和温标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1 温度和温标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Ⅰ,选择题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Ⅰ(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力学温度的0 K相当于摄氏温度的273.15 ℃
B.热力学温度每升高1 K和摄氏温度每升高1 ℃对应的温度变化是相同的
C.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随着技术的进步是可能达到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
答案:B
解析:根据T=273.15 K+t,热力学温度的0 K相当于摄氏温度的-273.15 ℃,选项A错误;根据T=273.15 K+t,热力学温度每升高1 K和摄氏温度每升高1 ℃对应的温度变化是相同的,选项B正确;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表示分子热运动停止,不可能达到,选项C错误;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K,选项D错误。
2.一个房间内,上午10点时的温度为16 ℃,下午2点时的温度为24 ℃,则下午2点与上午10点相比较,房间内的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分子的平均动能只与温度有关,所以下午2点温度高,分子平均动能大于上午10点的分子平均动能,选项A正确,B、C、D错误。
3.某日气温最低为-2 ℃、最高为7 ℃,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该日的最大温差是( )
A.5 K
B.278 K
C.9 K
D.282 K
答案:C
解析:日气温最低为-2 ℃、最高为7 ℃,则该日的最大温差是9 ℃,因Δt=ΔT,则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该日的最大温差是9 K,故选项C正确。
4.温度计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测温仪器。下图为一个简易温度计,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内,烧瓶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变化。已知A、D间的测量范围为20~80 ℃,A、D间刻度均匀分布。由图可知,A、D及此时有色水柱下端对应温度分别为( )
A.20 ℃、80 ℃、64 ℃
B.20 ℃、80 ℃、68 ℃
C.80 ℃、20 ℃、32 ℃
D.80 ℃、20 ℃、34 ℃
答案:C
解析: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升高时烧瓶内气体膨胀,有色水柱上升;温度降低时烧瓶内气体收缩,有色水柱下降,因A、D间的测量范围为20~80 ℃,可得A点对应80 ℃,D点对应20 ℃,A、D间刻度均匀分布,每小格表示80℃-20 ℃15=4 ℃,则有色水柱下端对应温度为20 ℃+3×4 ℃=32 ℃,选项A、B、D错误,C正确。
二、选择题Ⅱ(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5.两个原来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分开后,由于受外界的影响,其中一个系统的温度升高了5 K,另一个系统的温度升高了5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系统不再是热平衡系统了
B.两个系统此时仍是热平衡状态
C.两个系统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D.两个系统的状态都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BC
解析:由于两个系统原来处于热平衡状态,故温度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后,温度仍相同,仍是热平衡状态,选项A错误,B正确;由于温度发生了变化,系统的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选项D错误,C正确。
6.实际应用中,常用到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它是利用铜片与铁片铆合在一起的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如图乙所示。已知图甲中双金属片被加热时,其弯曲程度会增大,则下列各种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
B.该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C.由图甲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系数
D.由图乙可知,其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
答案:ABC
解析:该温度计是利用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铜和铁金属制成的双金属片工作的,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随温度而变化,选项A、B正确;如题图甲所示,加热时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增大,即进一步向上弯曲,说明双金属片下层热膨胀系数较大,即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选项C正确;如题图乙所示,温度计示数是顺时针方向增大,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指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其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增大,故可知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是铁,外层一定是铜,选项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1 温度和温标达标测试,共4页。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1 温度和温标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1 温度和温标同步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系统处于平衡态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