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教师版 )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12824/1-17172945477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教师版 )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12824/1-17172945477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教师版 )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12824/1-17172945478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12824/0-17172945452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12824/0-17172945453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件包含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对下图中四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点位于南温带B. 图中B点位于中纬度。
C. 图中A在C的东南方向D. 图中D点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A位于南纬20°,位于热带,A不正确;B位于南纬40°,位于中纬度,B正确;A在C的西北方向,C不正确;D位于东经30°,西经20°和东经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当太阳光照如右图时,北半球的节气及与左图中对应的位置、日期分别是( )
A. 冬至,3.21,甲B. 夏至,12.22,甲C. 夏至,6.22,丙D. 秋分,9.23,丁
3. 当地球由丁位置向甲位置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及兰州的昼夜长短情况分别是( )
A. 向北运动,昼夜平分B. 向南运动,昼长夜短
C. 回北运动,昼长夜短D. 向南运动,昼短夜长
4. 当太阳光照如右图时,有关下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俄罗斯正处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B. 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水位上涨,水量增多
C. 中南半岛上盛行东北季风,容易发生洪涝灾害D. 巴西高原上草木生长茂盛
【答案】2. C 3. D 4. B
【解析】
【2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示地球上的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是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的夏至日,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是左图中的丙图。故选C。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左图中丁是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等长,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到甲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是昼最短、夜最长。故D正确,ABC不正确。根据题意选D。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右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是夏季,俄罗斯正处于一年中最温暖的时期,A不正确;美国是夏季,密西西比河水位上涨,水量增多,B正确;中南半岛上盛行西南季风,容易发生洪涝灾害,C不正确;巴西高原上处在干季,草木枯萎,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点睛】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太阳照射地球时就产生了昼半球和夜半球,同时地球在自转时,也在绕太阳公转,由于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就在南北半球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划分。
5. 当你在我国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 )
A. 比例尺尽可能小的该城市地图B. 世界地图
C. 中国地图D. 比例尺尽可能大该城市地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比例尺尽可能大的该城市地图,该图表示的内容比较详细,比例尺小的地图,内容简略,A错误,D正确;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不适用于城市旅游使用,BC错误;故选D。
6.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
A. 欧洲B. 亚洲C. 非洲D. 北美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宗教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亚洲西部,佛教发源于亚洲南部,故选B。
【点睛】
7. 下图天气符号,表示天气状况是( )
A. 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B. 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 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D. 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答案】A
【解析】
【详解】风尾的一条线表示2级风,两条线表示4级,以此类推,图中共三条,所以是6级风,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图上的风向是西北风。图中有两个天气符号,表示由一种天气转为另一种天气。读图可知,图中的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变化是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故选:A。
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B.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 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D. 图示第三阶梯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9. 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 )
A. 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B. 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西部之间的交通
C. 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
D. 有利于我西北内陆地区农业发展
【答案】8. D 9. A
【解析】
【8题详解】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A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正确;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C正确;图中第三阶梯处,是青岛,所以为华北平原,D描述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的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有: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得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沟通了东西交通,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也限制了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故选A。
【点睛】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10. 有关我国耕地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干湿状况看,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 从地形看,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C. 从位置上看,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D. 从地势的阶梯分布看,主要位于第三阶梯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第二和第三阶梯上,我国北方和南方都有耕地的分布。故ABD正确,C不正确。故根据题意选:C。
11. 关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甲地区和乙地区
B. 甲地区每年都举办那达慕大会
C. 制约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D. 丁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乙表示的北方地区和丁表示的南方地区,故A错误。甲西北地区分布着我国少数民族中的蒙古族,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故B正确。丙地区是青藏地区,该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故C错误。丁南方地区煤铁资源缺乏,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12. 我国众泰与美国福特达成合资协议,组建众泰福特汽车有限公司。这种现象说明
A. 中美经济各成一体B. 中美经济结构一致
C. 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领先D. 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共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众泰与美国福特达成合资协议,组建众泰福特汽车有限公司,这种现象说明了经济全球球化使合作双方共赢,故选D。
13. 造成地球日益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数量日益增大B. 地震日益增多
C.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日益增大D. 大气中尘埃日益增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而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C正确,ABD错误。故选择C。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4分)
14.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对地图描述准确的是( )
A. B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B. A半球人口多于B半球
C. ⑤大洲气候最干旱D. ③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2)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____(填名称)
(3)⑥⑦大洲的分界线____
(4)⑦大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____(河流)流域平原。该河流量大,但航运价值不高,其原因____。
(5)图示气候类型哪个洲没有分布____(填数字)。
【答案】(1)D (2)印度洋
(3)巴拿马运河 (4) ①. 亚马孙 ②. 气候湿热,人口稀疏,经济不发达
(5)⑤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洲大洋分布图和气候类型图为背景,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大洲的界线,河流和气候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地球无论怎么划分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故A正确;A半球是西半球,总人口少于B东半球,故B错;⑤大洲是南极洲,气候终年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气候最干旱,故C正确;③大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故D正确,本题选ACD。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B半球为东半球,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⑥是北美洲、⑦是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小问4详解】
据图可知,⑦大洲是南美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平原。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湿热的气候不适合人居住,经济落后,航运需求量小,航运价值不高。
【小问5详解】
图示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七大洲中没有地中海气候的南极洲。
1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图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依次为新、桂、甘、湘B. 图中所示河流全部为外流河
C. C省跨四干湿地区D. B省有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长三角
(2)上图中4个省区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全称)。
(3)四省区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为BDCA,反映了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是____。
(4)A省中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该省区的地形特点是____,该地区的轮南为____工程的能源输出地。
【答案】(1)C (2)广东省
(3)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 ①. 维吾尔族 ②. 三山夹两盆 ③. 西气东输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四省区轮廓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位置、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和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上图四个省区中,A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B是广东省,简称“粤”;C是甘肃省,简称“甘”或“陇”;D是湖南省,简称“湘”,A不正确;图中A省区的河流塔里木河是内流河,B省区的是珠江,C省区的黄河,D省区的是长江,长江、黄河和珠江是外流河,B不正确;C省区地跨四个干湿地区,C正确;B省区的工业基地是珠江三角洲地区,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小问2详解】
根据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可知,广东省北北回归线穿过,南部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其他三个都位于北温带,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小问3详解】
四省区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为BDCA,反映了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A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维吾尔族,该省区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输出地,主要输往上海。
16. 读黄河流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____;乙是我国的内海____。①是被称作“塞上江南”的____平原。
(2)图中兰州、西安、郑州三个城市既沿河分布,又在东西交通大动脉____线(填铁路干线名称)上。
(3)黄河下游流经平坦的____平原,河床逐年抬高,形成特殊的“____”。
【答案】(1) ①. 青海湖 ②. 渤海 ③. 河套平原
(2)陇海线 (3) ①. 华北平原 ②. 地上河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简图为材料,涉及黄河流域的地理事物判读,铁路线的判读以及黄河河段的特征判读,考查学生读图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乙是我国的内海渤海,①是被称为“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
【小问2详解】
图中兰州、西安和郑州都被陇海线穿过。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下游地势平坦,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17. 读贵州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之”字状公路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个点海拔最高的是____。
(2)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原因是( )
A. 尽可能连接居民点B. 尽可能减缓坡度
C. 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D. 尽可能缩短距离
(3)甲处山体部位的名称为____。
(4)描述图中公路甲处的大致____走向。
(5)本地区喀斯特地貌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出现____现象。为了减轻此现象造成的危害,贵州可实施哪些生态环境恢复措施____?(至少写出两种)
【答案】(1)① (2)B
(3)鞍部 (4)南北走向
(5) ①. 石漠化 ②.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缓坡地改梯田,生态移民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贵州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对交通建设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判读、贵州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①处海拔为1000米,②处海拔为900米,③处海拔为900米,海拔最高的是①。
【小问2详解】
在山区修建公路,在陆坡地段为了减缓坡度,道路呈“之”字状弯曲。故选B。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甲处山体部位名称为鞍部,这里位于两个山顶之间,海拔相对较低,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公路大致自南北走向
【小问5详解】
贵州地区由于严重水土流失,造成石漠化现象。为了减轻此现象造成的危害,需在山区提高植被覆盖率,在山坡上修边梯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