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等5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等5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哪组养分都不是人体内的能源物质,但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却很重要?( )
A. 糖类、维生素B. 维生素、无机盐
C. 蛋白质、脂肪D. 矿物质、蛋白质
【答案】B
【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每一种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须的。
【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因此,B符合题意。
故选B。
2. 在消化管中,几乎没有吸收作用的是( )
A. 口腔、食管、胃B. 咽、食管、胃
C. 食管、大肠D. 口腔、咽、食管
【答案】D
【分析】食物中含有的大分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必须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消化道吸收,人体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详解】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如口腔、食道(食管)、咽等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 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
A. 唾液腺B. 胆囊C. 肝脏D. 胰腺
【答案】C
【分析】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
【详解】A.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A错误。
B.胆汁会暂时储存到胆囊中,B错误。
C.肝脏能分泌的胆汁,有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C正确。
D.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的是消化液是胰液,胰液则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胰液可以在小肠内起到消化多种营养物质的作用,胰腺的内分泌部有胰岛,是内分泌腺,胰岛分泌的是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具调节血糖含量的生理功能,能够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D错误。
故选C。
4. 小华因患新冠,较长一段时间内食欲很差,身体明显消瘦。他体内的有机物被消耗较多的最可能是( )
A. 糖类B. 蛋白类C. 脂肪D. 水
【答案】C
【分析】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人体所需的能量70%都来自于糖类;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细胞的修复以及更新有重要作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维生素、水、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
【详解】小华因患新冠,较长一段时间内食欲很差,所以不能从食物中获得足够多的糖类来提供能量,只能启用体内储存的脂肪,正因为他体内的脂肪消耗较多,所以身体明显消瘦,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5.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相关做法正确的是( )
A. 饭菜多加盐吃起来才更有味道
B. 多喝饮料少喝水
C. 发芽的马铃薯不能食用
D. 买肉时不需要看是否检验合格
【答案】C
【分析】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
【详解】A.盐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缺了盐,生理平衡就会紊乱,会有头昏等现象,甚至死亡,但是多吃食盐容易患高血压、心肌梗塞和癌症等,所以炒菜时要适量加盐,不能任意添加,故A错误。
B.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营养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因此人体要及时获取充足的水分。不能用饮料代替水,因为饮料容易造成营养过剩,而且饮料中的添加剂对人有害,故B错误。
C.发芽的马铃薯不能食用,因为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龙葵素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故C正确。
D.买肉时一定要看是否检疫合格,才能排除病死肉,劣质肉,只有检疫合格的肉才能放心食用,故D错误。
故选C。
6. 在幼猪饲养过程中,及时添加干饲料会影响肠道发育(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消化干饲料的主要器官是大肠
B. 干饲料中的淀粉能直接被小肠吸收
C. 干饲料能促进幼猪小肠绒毛的发育
D. 小肠绒毛长度变化与吸收能力无关
【答案】C
【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与其功能相适应,小肠很长,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通过导管流入小肠,小肠里面的肠腺分泌的肠液也流入小肠内,在小肠内参与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
【详解】A.消化干饲料的主要器官是小肠,而不是大肠,A错误。
B.干饲料中的淀粉需要分解为葡萄糖才能被小肠吸收,B错误。
C.由图可知,干饲料摄入量越多,小肠绒毛平均长度越长,所以干饲料能促进幼猪小肠绒毛的发育,C正确。
D.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越长,吸收功能越强,说明小肠绒毛长度变化与吸收能力有关,D错误。
故选C。
7. 人患急性炎症验血时,常会发现比正常值偏增多的是( )
A. 血小板B. 红细胞C. 血红蛋白D. 白细胞
【答案】D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白细胞体积最大有细胞核能包围和吞噬病菌;血小板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含有凝血因子能够止血凝血。
【详解】A.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重要作用,不具有防御功能,故A错误。
B.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这两项功能都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数目一般比较稳定,不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故B错误。
C.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和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和氧分离,不具有防御功能,故C错误。
D.白细胞又叫白血球,它能够吞噬病菌,保护人体不受病菌的侵害,当人体有炎症时,数量会大量增多来吞噬病菌,故D正确。
故选D。
8. 某人在一次事故中被刺伤了血管,通常刺伤动脉比刺伤静脉更危险,主要是因为( )
A. 动脉血管中的血流具有更大的压力
B. 动脉与心脏相连
C. 动脉中的血流量大
D. 动脉中氧气、养料多
【答案】A
【分析】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在人体内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极薄,管内血流速度极慢。
【详解】A.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方向是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血管内具有更大的压力,从而使得血流速度极快。当不小心刺伤动脉血管时,血液就会喷流而出,就可能造成失血过多,当失血量达到1200毫升时,就会有生命危险,因此极其危险;而相对而言,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损伤后如及时救治不会出现大的危险,A符合题意。
B.动脉和静脉都与心脏相连,B不符合题意。
C.动脉和静脉想通,血流量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动脉不一定比静脉含氧量高,如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肺静脉的含氧量多于肺动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
B. ⑤的壁最厚,肌肉发达,收缩和舒张能力最强
C. ⑦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⑨
D. ⑨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②
【答案】C
【分析】观图可知:⑦是右心房、⑨是右心室、①是主动脉、②是肺动脉、④是左心房、⑤是左心室,⑥是上腔静脉,⑧是下腔静脉,③是肺静脉。
【详解】如图所示:⑦是右心房、⑨是右心室、①是主动脉、②是肺动脉、④是左心房、⑤是左心室,⑥是上腔静脉,⑧是下腔静脉,③是肺静脉。①是主动脉,内流动脉血,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较大,血流速度最快,故A正确。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因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故心脏壁最厚的腔是⑤左心室,故B正确。⑦是右心房,右心房收缩,静脉瓣关闭,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右心房流向右心室,故C错误。⑨是右心室,右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右心室流向②肺动脉,故D正确。故选C。
10. “中国心”是第三代人工心脏,采用全磁悬技术,叶轮完全悬浮旋转,血液顺畅流动,避免了对血液中什么成分的碾压,减少了血液凝固现象( )
A. 白细胞B. 红细胞
C. 血小板D. 血红蛋白
【答案】C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详解】A.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A不符合题意。
B.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分析可知,要减少血液凝固现象,是避免了对血小板的碾压,C符合题意。
D.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观察应在低倍镜下进行
B. 浸湿的纱布可以帮助小鱼维持呼吸
C. ②中血流速度最慢
D. ①血管中血流含氧量比③中氧含量较低
【答案】D
【分析】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图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详解】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主要观察的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其内血液的流动情况,不需要观察细胞的结构等内容,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清楚,同时血液的颜色稍深,光线稍显弱,低倍镜镜头上的孔较大,通过的光线多,因此此实验适合用低倍镜,A正确;
B、鱼用鳃呼吸,呼吸的是水中的氧气,因此,观察过程中,时常用滴管往裹小鱼的棉絮上滴水,可以保持湿润,并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保证鱼的正常呼吸,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①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②血管是毛细血管。动脉血管内的血液比静脉血管内的血液流动的快,所以血流动的速度差别是①快、③慢、②最慢,C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①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动脉血管内的血液比静脉血管内的血液氧含量高,D错误。
故选D
12. 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需要吸入氧气
B. 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
C. 人吸入氧气,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
D. 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答案】A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详解】动植物和人以及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都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反应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都需要消耗有机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 人体呼吸道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有( )
①鼻毛 ②声带 ③气管内表的纤毛 ④鼻黏膜 ⑤会厌软骨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C. ①③④⑤D. ③④⑤
【答案】B
【详解】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①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④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因此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①鼻毛、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④鼻黏膜。
14. 小肠利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吸收面积
B. 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C. 小肠细长,长5—6米
D.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黏膜适合吸收营养物质
【答案】D
【分析】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小肠很长、小肠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详解】A.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叫小肠绒毛,能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故A正确。
B.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故B正确。
C.小肠很长,长5-6米,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故C正确。
D.小肠表面的黏膜主要分泌肠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故D错误。
故选D。
15. 吸入的氧气会从肺泡内进入血液的过程,其原理是( )
A. 呼吸作用B. 扩散作用
C. 消化作用D. 呼吸运动
【答案】B
【分析】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据此答题。
【详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经过吸气,肺泡内充满了新鲜的空气,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吸入的氧气会从肺泡内进入血液的过程,其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故选B。
16. 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溺水而亡,让人痛心。溺水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
A. 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影响了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使氧气无法在血液中运输
D. 影响了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A
【分析】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气体交换。
【详解】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个环节。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不能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7. “每逢佳节胖三斤”,经过大鱼大肉的寒假生活后,某人体检时,医生发现其尿液呈现乳白色(含有蛋白质),初步推断,此人出现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 肾小体B. 肾小球C. 肾小囊D. 肾小管
【答案】B
【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详解】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人体检时,医生发现其尿液呈现乳白色(含有蛋白质),初步推断,此人出现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肾小球。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8. 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了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计的下端要接触到锥形瓶的底部
B. 重复实验可以使得实验结果更准确
C. 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D. 质量相同的任意两种食物所含能量完全相同
【答案】B
【分析】(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
(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含水和无机盐)。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
(3)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
【详解】A.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否则处理数据不准确,A不符合题意。
B.要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多测几次,以减小误差,提高可信度,使得实验结果更准确,B符合题意。
C.实验所测得的水吸收的热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C不符合题意。
D.据科学家测定,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分别是:每克糖类平均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15千焦。脂肪的热价最高,因此若进食的量相同,脂肪提供的能量最多。可见,质量相同的任意两种食物所含能量不完全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紧急处置方法。下列应对措施错误的是( )
A. 发现有人晕倒,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 发现燃气泄漏,要关闭气源、开窗通风
C. 当有人心跳骤停时,应及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D. 当大静脉出血时,应及时在伤口近心端按压止血
【答案】D
【分析】常用急救电话:110匪警,119火警,120急救中心,122道路交通事故报警。
【详解】A.发现有人晕倒,应该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紧急呼救电话时必须讲清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如“××区××路×弄×号×室”,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讲清病人的年龄、性别、伤情等自己的病史,A正确。
B.发现燃气泄漏时,应该立即关闭气源并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B正确。
C.遇到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在呼救并拨打120后,需要进行紧急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其步骤为打开患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为了提高抢救的效率,C正确。
D.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伤口处的远心端,D错误。
故选D。
20. 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已逐渐成熟,目前能开展肝脏、皮肤、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移植手术。下述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 ( )
A. 肝脏B. 皮肤C. 肾脏D. 心脏
【答案】C
【分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由肾单位组成。
【详解】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的形成过程中,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能形成尿液的是肾脏。肝脏是解毒器官,皮肤排泄、心脏动力器官。
故选C。
21. 人体哪项代谢的终产物不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 )
A. 水B. 无机盐
C. 二氧化碳D. 尿素和尿酸
【答案】C
【详解】排泄有三条途径:①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②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③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可见,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二氧化碳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正确。
故选C。
22. 某同学在削苹果时被小刀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小刀至少划到了皮肤的( )
A. 表皮角质层B. 表皮生发层
C. 真皮D. 皮下组织
【答案】C
【分析】由皮肤的结构图:
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和真皮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有血管。
【详解】人体的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皮肤有再生功能;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对皮肤有营养作用,真皮内还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因此如不小心被小刀划破了手指,流血了或感觉到疼,最少伤及到真皮了。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3. 正确看待考试,以一颗平常心参考对于考试发挥很重要。如果有些紧张可以通过深呼吸进行调节,静坐片刻,放松自己。图中能正确模拟呼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①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形成吸气运动;②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形成呼气运动。
【详解】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胸廓上下径变小,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变小,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肺,表示呼气状态,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4. 下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
B. 若A、C都为动脉,则B可以代表的是肾小球
C. 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表示左心房和左心室
D. 若B为小肠,则C中的葡萄糖含量比A减少
【答案】B
【分析】(1)血液流经身体各器官后,血液中各种成分的一般变化:①当血液流过肾脏后尿素减少,流过其他各器官后,尿素等废物增加。 ②当血液流过肺后(肺循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③当血液流过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营养物质减少。
(2)血液流经器官的特殊情况有: ①肾小球一端为入球小动脉(流动脉血),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流动脉血)。 ②流入心脏的血管是肺静脉和上、下腔静脉,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流出心脏的血管有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动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详解】A.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转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可见,若B为肺,则A中流静脉血,C中流动脉血,A错误。
B.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可见,若A、C都为动脉,则B可以代表的是肾小球,B正确。
C.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不同的血管相连。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可见,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表示右心房和右心室,C错误。
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血液流经小肠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可见,若B为小肠,则C中的葡萄糖含量比A中增加,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26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5. 我国于2015年开始启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马铃薯成为小麦、玉米、水稻外的又一主食。请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马铃薯可以作为主食是因为它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中的大分子,是人体主要的_____物质。图1中淀粉被消化的部位是【①】_____和【③】_____,其终产物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最终运至全身组织细胞。
(2)葡萄糖的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吸气时,肺内气压_____外界气体压力,外界空气进入肺泡。如图2所示,血液流经此处时,由_____血转化为_____血。
(3)血液中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_____结合,随血液循环运至全身组织细胞,最终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1)①. 能 ②. 口腔 ③. 小肠
(2)①. 低于 ②. 静脉 ③. 动脉
(3)血红蛋白
【分析】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图中:①口腔、②胃、③小肠、④大肠。
2.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数目多,增加了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
【小问1详解】
马铃薯富含淀粉,淀粉等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所以。淀粉属于糖类中的大分子,无法透过细胞膜,故必须被消化。淀粉在①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③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最终运至全身组织细胞。
【小问2详解】
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所以,人吸气时,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体压力,外界空气进入肺泡。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转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小问3详解】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可见,血液中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运至全身组织细胞,最终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6. 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的①②③是构成图甲中A器官的基本单位,叫作 ______ ,图甲中能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 (填序号)。
(2)图乙中①是 ______ (填结构名称)。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③具有 ______ 作用。
(3)图丙是血液流经图乙结构①的示意图,c和d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则与d血管相比,c血管内蛋白质浓度会 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答案】(1)① 肾单位 ②. C
(2)①. 肾小球 ②. 重吸收
(3)升高
【分析】图中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
【小问1详解】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组成,C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小问2详解】
观图乙可知①是肾小球。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因此,形成尿液的过程中③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小问3详解】
图丙是血液流经图乙结构①肾小球的示意图,则d表示入球小动脉、c表示出球小动脉,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则与d血管相比,c血管内蛋白质浓度会升高。因为水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水分少了,蛋白质不能滤过,浓度就升高。
27. 阅读科普资料,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疾病。绝大部分HCM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HCM大多在30岁以前出现相应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乏力、晕厥等,最为严重的表现是猝死。
研究发现,HCM是威胁青少年运动员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该病对这一人群显得更加隐匿。HCM常常表现为左心室单节段或多个节段室壁厚度≥15mm,有家族史者厚度≥13mm。对运动员来说,不同种类的运动和训练可使心脏的心室内径增大、心室壁厚度增加。运动员左心室壁厚度的极限值为16mm,与HCM有重合之处(如图所示)。因此,左心室壁厚度在13—16mm的运动员处于一个不易区分的“灰色地带”。那么,对该类运动员来说,区分是生理性改变还是HCM至关重要。若能及时发现运动员中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比赛中危险发生概率。
HCM患者禁止参加竞技性体育运动和剧烈活动,生活中应避免劳累、减少情绪波动,还应戒烟戒酒并控制体重,并禁止使用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1)心脏各腔室主要由_____组织组成,经过长期训练,运动员的心脏结构会发生变化,与主动脉相连的_____壁增厚明显。在安静状态下,运动员和普通人需要的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量差异不大,但运动员的心率明显慢于普通人,这是因为_____。
(2)如图所示,与正常心脏相比,HCM患者心脏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选填“心房”或“心室”)异常增厚,使得腔室容积_____,且泵血力量不足,不能满足细胞生理活动的需求,从而出现乏力。
(3)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提前筛查可以防患于未然。除了检测心脏结构,还需进行家系调查,并检测是否带有致病基因,特别是对侧重_____(选填“力量”或“耐力”)训练的运动员更为重要。
(4)HCM的患者在生活中,应该特别注意心脏工作状态。请结合文章内容,对该人群提出一条具体的生活建议:_____。
【答案】(1)①. 肌肉 ②. 左心室 ③. 运动员心室壁增厚使心脏具有更强的收缩能力,每次泵出的血量大,仅需较低的心率即可满足##运动员每搏输出量更大,较低心率即可满足)
(2)①. 心室 ②. 减小##变小
(3)力量 (4)不剧烈运动、避免劳累,减少情绪波动等
【分析】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壁最厚。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被肌肉壁隔开,不相联通,使得心脏完全分成四腔,动脉血和静脉血不再混合,提高输送氧的能力。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不同的血管相连。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小问1详解】
结合分析,心脏结构主要由心肌组织组成。心脏的内部结构分为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根据题图,结合分析,经过长期训练,运动员的心脏结构会发生变化,与主动脉相连的左心室壁增厚明显。
根据题干资料“对运动员来说,不同种类的运动和训练可使心脏的心室内径增大、心室壁厚度增加。”可知运动员心室收缩更有力,心室空间更大,每搏输出量大于正常人,所以运动员的心率较低,就能满足每分泵出血量与正常人无异。
【小问2详解】
根据题图,结合资料“HCM常常表现为左心室单节段或多个节段室壁厚度≥15mm,有家族史者厚度≥13mm。”可判断,与正常心脏相比,HCM患者心脏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心室异常增厚,使得腔室容积减少,且泵血力量不足,不能满足细胞对于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从而出现乏力。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图,进行耐力训练的人群左心室的内径增大,而进行力量训练的人群左心室壁增厚,结合HCM的特点,可知在筛查HCM时,特别是对侧重力量训练的运动员更为重要。
【小问4详解】
根据题干最后一条信息,对HCM患者人群提出如下生活建议:禁止参加竞技性体育运动和剧烈活动,生活中应避免劳累、减少情绪波动,还应戒烟戒酒并控制体重,并禁止使用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28.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下表所示是实验的部分步骤,并记录了实验现象,请据此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针对此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假设可能是:_____。
(2)针对此实验,对照组是_____组(选填“甲”或“乙”),甲、乙两组实验材料应该放在_____℃环境中恒温水浴一定时间。
(3)为什么甲组加碘后不变蓝?原因是:_____。
(4)该兴趣小组可以得出结论:_____。
(5)如果要进一步探究小肠中的消化液对淀粉是否具有消化作用,需要设置丙组,该试管中除了加入3ml淀粉液还应该加入2ml的物质应为_____(选填“唾液”“胃液”或“小肠中的消化液”)。碘液检验的预期结果是_____(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答案】(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
(2)①. 乙 ②. 37
(3)淀粉已经被唾液淀粉酶消化了
(4)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5)①. 小肠中的消化液 ②. 不变蓝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小问1详解】
本实验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作出的假设可能是:唾液对淀粉会有消化作用。
【小问2详解】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实验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甲组为淀粉液+唾液,是实验组,乙组淀粉液+清水,是对照组。因为唾液淀粉酶的适宜温度为体温37℃,故甲、乙两组实验材料应该放在37℃环境中恒温水浴一定时间。
【小问3详解】
甲组的温度为37℃,接近人的体温,在此温度下唾液淀粉酶能更好的发挥活性,把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所以甲组中的淀粉全部被唾液淀粉酶消化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小问4详解】
甲组试管加碘不变蓝,说明唾液中的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了,而乙组试管变蓝,清水中没有淀粉酶无法分解淀粉,故得出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小问5详解】
如果要进一步探究小肠中的消化液对淀粉是否具有消化作用,需要设置丙组,该试管中除了加入3ml淀粉液还应该加入2ml的物质应为小肠中的消化液,小肠中也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加碘液后不变蓝。
现象
材料
淀粉检验
结论
预期结果
实验现象
甲组
淀粉液(3ml)+唾液(2ml)
加碘不变蓝
加碘不变蓝
——
乙组
淀粉液(3ml)+清水(2ml)
加碘变蓝
加碘变蓝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等5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等5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等5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