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8生物与环境浙科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8生物与环境浙科版01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8生物与环境浙科版02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8生物与环境浙科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8生物与环境浙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8生物与环境浙科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室效应 B.臭氧层被破坏
    C.植被被破坏D.频繁的沙尘暴
    2.随着工业化、农业生产技术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世界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的现象。下列各项属于世界人口激增主要原因的是( )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实行计划生育措施D.水体污染不断加剧
    3.下列有关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室气体就是指CO2
    B.没有温室效应,会更有利于地球上的生物生存
    C.可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措施来降低温室效应
    D.温室气体对紫外线等短波辐射有良好的阻挡与吸收作用
    4.许多同学都设计制作过小生态缸,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
    A.生态系统维持的时间的长短
    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生态系统有机物积累的程度
    D.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全面
    5.稻蟹共作是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常使用灯光诱虫杀虫。水稻为蟹提供遮蔽场所和氧气,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和杂草,其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B.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
    C.硬壳蟹(非蜕壳)摄食软壳蟹(蜕壳)为捕食关系
    D.该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6.研究发现某森林中部分鸟类的取食特点如下:森莺和柳莺的食性类似,但取食领域分开,彼此互不侵犯;绿啄木鸟和椋鸟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昆虫幼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4种鸟类的生态位均有差异,未发生重叠
    B.森莺和柳莺经历激烈的竞争后发生了错开取食空间的生态位分化
    C.绿啄木鸟和椋鸟经历长期的选择后发生了改变食性的生态位分化
    D.生态位分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间长期适应以及生物间竞争的结果
    7.太湖受到污水排入的影响,水体中N、P的含量升高,蓝细菌和绿藻的暴增导致水草区面积退缩,由“草型湖泊”逐渐转变为“藻型湖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藻对N和P的大量吸收属于生物富集现象
    B.污水排入后,蓝细菌和绿藻逐渐取代沉水植物的优势种地位
    C.太湖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下降会导致能量传递效率下降
    D.太湖变为“藻型湖泊”后,其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增强
    8.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水杨酸可以减轻胁迫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在镉的胁迫下,添加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降低丙二醛和H2O2含量,有效缓解镉对苦草的氧化胁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杨酸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
    B.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C.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镉能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
    D.在镉的胁迫下,苦草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第9、10题。
    2020年一场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等多种蝗灾害虫铺天盖地,毁坏当地的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最新研究表明,蝗虫会释放一种信息素——4-甲氧基苯乙烯(即4VA),吸引其他个体聚集。
    9.下列有关蝗虫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蝗虫种群密度变化,常用标记重捕法
    B.东亚飞蝗种群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波动
    C.沙漠蝗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不会超过K值
    D.不同年份蝗虫数量变化主要由内源性因素调节引起
    10.下列有关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蝗灾破坏后的草场,不存在垂直结构
    B.被破坏的草场可发生次生演替形成森林群落
    C.蝗虫释放的4VA属于化学信息,可利用4VA防治蝗灾
    D.因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故不应人为对蝗灾进行干预
    11.大树杜鹃因其树体高大、花大而美丽、量少而珍稀,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为了解大树杜鹃的群落环境,为大树杜鹃的保护和繁育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人员对大树杜鹃所在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层次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研究,部分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树杜鹃与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B.观赏大树杜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各样地物种丰富度的差异主要由光照强度、温度等差异造成
    D.研究结果显示,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总体上较灌木层和草本层低
    12.如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过程,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不全是植物
    B.丙在碳循环中的作用不可缺少
    C.甲、乙、丙、丁间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D.图中应添加从“大气CO2”到“丁”的箭头
    13.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中获取数据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14.研究人员对某地沙棘种群密度及生物量进行多年调查,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期间沙棘的种群数量变化呈“S”形增长
    B.采用样方法调查沙棘种群密度,样方内个体数量太少时,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C.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沙棘种群的生物量代表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
    D.6~10年间沙棘个体生长增加的生物量大于个体死亡减少的生物量
    15.“S”形增长是自然界中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普遍方式,它总会受到K值(环境容纳量)的限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值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中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接近于零
    C.渔业养殖中增加某种鱼苗的投放可提高其K值
    D.渔业捕捞后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16.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下所示。而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如下柱形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群落的保护,只需保护优势种
    B.优势种能决定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
    C.若某植物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该植物的频度属于E级
    D.若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介于20~26.5
    17.某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在该食物网中以CO2和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B.肉食性鱼在取食鲢鱼时信息是单向流动的
    C.若鲢鱼突然减少,则短时间内浮游动物不一定增加
    D.根据林德曼效率分析,鳙鱼摄入的能量大约只有10%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
    18.下表为某退耕农田40年间草本、灌木及乔木物种种类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40年间该退耕农田区域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
    B.群落对光照的利用率增加,不同物种的生态位无重叠
    C.40年后该区域内部物种还发生一些变化,说明演替是永恒延续的
    D.15~40年间草本植物种类一直增加,因此草本一直是该群落的优势种
    19.某丘陵区退耕后,依次出现了陈蒿群落、杂草群落、狗尾草群落、长芒草群落等不同的群落类型,此后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退耕地发生的变化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B.人为干扰有利于群落维持平衡,阻止群落演替
    C.随着演替的进行,长芒草群落终将变成森林群落
    D.长芒草群落时期的总初级生产量大于狗尾草群落
    20.某地推广了“鱼-桑-鸡(菇)”种养模式,通过塘基栽桑、林下养鸡、林下桑枝栽种黑木耳、桑叶养蚕、蚕沙(蚕粪便)喂鱼及塘泥肥田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林下养鸡可以增加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黑木耳及塘泥中的主要微生物属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C.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促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D.“桑叶→蚕→蚕沙→鱼”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其中蚕为第二营养级
    21.某研究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滋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
    B.该实验用取样器采集土样并计算螨类的数量
    C.螨类的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有关
    D.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
    22.下图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种群在无天敌状态下的环境容纳量,c时间点有天敌迁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d时段内野兔的死亡率小于出生率
    B.0→b时段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为增长型
    C.在无天敌状态下,某时间点种群数量有可能大于K0
    D.在天敌迁入后,野兔种群的K值将在K2~K3之间
    23.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过程一般是: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森林等阶段,直至到达顶极群落。“资源比率假说”认为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物种优势主要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下图为某弃耕农田优势物种由a到e的相对优势变化及可获得营养物质和光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c占据显著优势时,该群落中的一年生杂草不复存在
    B.演替过程中,草本层对群落垂直结构的影响逐渐减小
    C.随着演替的进行,优势种对光照的需求增大,对土壤营养物质的需求下降
    D.只要达到顶极群落阶段,群落类型将永远不发生改变
    24.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8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10月到12月可能没有衰老个体死亡
    25.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B.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初生演替
    C.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
    D.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8分)凤眼莲(又叫水葫芦)是一种多年生两性花的浮水植物,作为观赏植物被引入某池塘。喜欢漂浮在向阳、平静的水面快速生长繁殖,且由于自然界中缺少捕食者,往往短时间内就可密布整个水面。研究还发现凤眼莲根部产生的某种分泌物能明显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同时水中氧气减少,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减少,甚至消失,水域生态系统被破坏。回答下列问题。
    (1)用 法调查该池塘凤眼莲的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会影响凤眼莲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该种群最终呈 增长。
    (2)经过一段时间,凤眼莲在池塘群落中成为 ,布满整个水面,导致透射光明显减少,各种生物产生 分化,其群落的 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进一步导致 的多样性下降。
    (3)该池塘中藻类减少的原因:一方面与凤眼莲竞争光照、营养时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该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导致藻类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4)凤眼莲防治的措施有人工打捞、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防除、 等进行综合防治和综合利用。
    27.(16分)布氏田鼠是草原上的一种小型食草哺乳动物,伯劳鸟是其天敌之一,鼠洞周围的芨芨草常被布氏田鼠切断其茎叶的基部,但并不食用。为探究布氏田鼠破坏芨芨草的原因,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与森林相比,草原中的动物分层较为 ,原因是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田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志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 (填“偏高”或“偏低”)。寄生在田鼠身上的跳蚤传播速率会随田鼠种群密度增加而 。
    (2)伯劳鸟从田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固定的能量。田鼠和伯劳鸟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少量用于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3)研究人员发现,伯劳鸟对调查样地的访问次数与芨芨草的覆盖度呈正相关,推测芨芨草的高覆盖度会导致布氏田鼠的死亡率 。研究人员在样地架网阻止伯劳鸟进入,测量芨芨草的体积并计算其一个月后的变化,以反映布氏田鼠的行为,结果见图。
    结果显示:架网时,有无布氏田鼠的样地芨芨草体积增加量相似;不架网时,与无布氏田鼠的样地相比,有布氏田鼠的样地芨芨草体积 。由此说明 。
    (4)以上研究表明,布氏田鼠对芨芨草的破坏有助于改善视野,降低被 的风险,调节种间关系,体现生态系统的 功能。
    28.(16分)干旱年份,土壤含水率<15%时,85%以上的蝗虫受精卵可以孵化,极易发生蝗灾。蝗虫成灾不仅与蝗虫的自身因素、气候、食物和天敌等因素有关,还与蝗虫可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居型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某蝗虫种群摄入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J/(hm2·a)]。
    蝗虫摄入后未同化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主要通过 作用转化为热能散失;该蝗虫种群与生产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其数值远低于平均数值的主要原因是 。
    (2)可用 法调查蝗虫成虫的种群密度;研究发现,自然环境下当蝗虫密度超过6只/m2后,散居型蝗虫能在群聚激素的作用下转变为群居型飞蝗,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群聚激素可由4至5只散居蝗虫聚集而触发,对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的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且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可得出生态系统该功能的作用有 (答出2点即可)。
    (3)某地区发生蝗灾的过程中,从营养级间的关系看, 金字塔很可能会发生倒置;请推测,下列有利于蝗虫的繁殖、孵化和扩散的因素有哪几项? 。
    A.充沛的降水
    B.裸露土地增多
    C.连片的麦田
    D.全球变暖
    答案:
    1.C 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人们不断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等,使植被大面积受到破坏,土地裸露,造成了土地的荒漠化,C项符合题意。
    2.B 工业化、农业生产技术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使死亡率降低,出生率增加,是世界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3.C 温室气体不仅仅只有CO2,但最重要的是CO2,A项错误;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度可能会很低(如降低到-18℃),大多数生物将无法生存,B项错误;大气层能捕获热能的特性称为温室效应,大气层中能捕获热能的气体就是温室气体,而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是CO2,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措施可以减少CO2浓度,降低温室效应,C项正确;臭氧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从而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D项错误。
    4.A 小生态缸的维持时间越长,说明生物种类、数量及非生物成分的搭配越合理,物质循环持久,制作水平高。故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生态系统维持的时间长短。
    5.C 该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有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光,是物理信息的传递,B项正确;捕食关系是指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硬壳蟹(非蜕壳)和软壳蟹(蜕壳)属于同一物种,两者之间的摄食关系不属于捕食,C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够循环利用,该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D项正确。
    6.A 森莺和柳莺的食性类似,但取食领域分开,彼此互不侵犯,绿啄木鸟和椋鸟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昆虫幼虫,可见4种鸟类的生态位均有差异,而且有重叠,应该表现在活动范围等方面,A项错误;森莺和柳莺经历激烈的竞争后发生了错开取食空间的生态位分化,进而有利于它们充分利用资源,也减弱了它们之间的竞争,B项正确;绿啄木鸟和椋鸟经历长期的选择后发生了改变食性的生态位分化,进而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和谐相处,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C项正确;生态位分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间长期适应以及生物间竞争的结果,是协同进化的表现,D项正确。
    7.B 有毒物质一旦进入生物体后,一般很难分解,往往随着营养级的增加,体内有毒物质的量逐渐加大,这是生物富集现象,绿藻从水体中吸收大量N、P元素用于自身快速生长繁殖,不属于生物富集现象,A项错误;污水排入后,水体中N、P的含量升高,蓝细菌和绿藻的暴增导致水草区面积退缩,蓝细菌和绿藻逐渐取代沉水植物的优势种地位,B项正确;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因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变化而改变,C项错误;太湖变为“藻型湖泊”后,其营养结构变得简单,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减弱,D项错误。
    8.D 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故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A项正确;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B项正确;镉属于重金属,能够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C项正确;胁迫是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因此在镉的胁迫下,苦草已经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D项错误。
    9.B 蝗虫种群中包括蝗虫的虫卵和成虫,若调查虫卵的种群密度,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若只调查蝗虫的成虫数量可考虑用标志重捕法,A项错误;由于东亚飞蝗不断地迁徙活动,使得其生存环境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其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波动,B项正确;沙漠蝗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不会围绕K值波动,因而可能会超过K值,C项错误;不同年份蝗虫数量变化主要是由气候这一外源性因素调节引起的,也会受到内源性因素调节的影响,D项错误。
    10.C 蝗灾破坏后的草场,也存在垂直结构,A项错误;被破坏的草场发生次生演替不会形成森林群落,因为当地的水分含量不足以满足森林群落的产生,B项错误;蝗虫释放的4VA属于化学信息,可利用4VA防治蝗灾,这属于生物防治,C项正确;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蝗灾的发生对当地的群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而需要进行人为干预,D项错误。
    11.B 大树杜鹃与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A项错误;观赏大树杜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项正确;各样地坡度、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差异会造成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会造成各样地物种丰富度存在差异,C项错误;分析题图的研究结果可知,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总体上较灌木层和草本层高,D项错误。
    12.A 图中丁代表生产者,不全是植物,也可代表硝化细菌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自养型生物,A项错误;丙作为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若缺少分解者,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B项正确;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它们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它们之间的流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C项正确;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从“大气CO2”到“丁”的箭头,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D项正确。
    13.C 要探究果蝇种群的增长,可以采用直接计数法,待果蝇麻醉后进行计数,计数结束后放回培养瓶中培养,每天观察、计数,A项正确;观察记录鱼缸中群落的变化时,要从鱼缸的不同水层吸取水样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分别观察记录浮游生物的种类,B项正确;土壤动物分离时,体型较大的动物用镊子拣出进行统计,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干漏斗分离法进行分离统计,C项错误;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用塞氏盘测定水质透明度,用pH计测定酸碱度,用氨氮分析仪、总磷分析仪完成水体中相应物质测量,D项正确。
    14.A 由图可知,调查期间沙棘的种群数量变化为先增长后减少,不呈“S”形增长,A项错误;采用样方法调查沙棘种群密度,样方内个体数量太少时,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使样本数量足够多,以保证所测得数据更加接近真实值,B项正确;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沙棘种群生物量没有流向分解者,也没有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则代表暂未利用的能量,C项正确;由图可知,6~10年间种群生物量增长,说明沙棘个体生长增加的生物量大于个体死亡减少的生物量,D项正确。
    15.D K值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达到稳定状态时,会围绕K值上下波动,A项错误;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B项错误;渔业养殖中增加某种鱼苗的投放不会提高其K值,K值的大小与该种群所处环境、空间和资源有关,C项错误;为了获得持续的生产量,渔业捕捞后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因为该状态下,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项正确。
    16.B 只保护优势种,不利于对群落的保护,A项错误;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B项正确;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若某植物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该植物的频度可能属于E级,C项错误;若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16÷8%=200(种),D项错误。
    17.C 碳在该食物网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A项错误;肉食性鱼在取食鲢鱼时信息是双向流动的,B项错误;若鲢鱼突然减少,则短时间内肉食性鱼对鳙鱼和浮游动物的捕食增加,故浮游动物不一定增加,C项正确;根据林德曼效率分析,鳙鱼同化的能量大约只有10%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D项错误。
    18.A 从表中只能看出,0~40年间物种数量在增加,说明物种丰富度在不断增加,A项正确;群落对光照的利用率增加,种间竞争加剧会使种群之间竞争更多的资源,从而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B项错误;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达到稳定状态就不再演替,C项错误;该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随着演替类型不断发生变化,D项错误。
    19.D 上述退耕地原来有生物定居,因此属于次生演替,A项错误;人为干扰不一定有利于群落维持平衡,也不一定能阻止群落演替,B项错误;该地区为丘陵区,最终的状态由当地环境决定,不一定能变成森林群落,C项错误;总初级生产量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的光能转变而来,长芒草群落时期光合能力强,因此其总初级生产量大于狗尾草群落,D项正确。
    20.D 林下养鸡增加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项正确;塘泥中的主要微生物、黑木耳等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B项正确;结合题干可知,该种养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能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项正确;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蚕沙是蚕的粪便,不能出现在食物链中,D项错误。
    21.C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铬浓度越高,污染区内螨类密度越高,A项正确;螨类的身体微小且活动范围小,实验常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进行计算,B项正确;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表格中未反映出螨类物种丰富度的变化,C项错误;螨类密度与铬浓度有关,因此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D项正确。
    22.A c→d时段内野兔的种群数量总体降低,其死亡率大于出生率,A项错误;图中0→b时段内野兔的种群数量增加,说明死亡率小于出生率,此阶段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为增长型,B项正确;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在无天敌状态下,某时间点种群数量有可能大于K0,C项正确;c时间点有天敌迁入,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在K2~K3附近波动,说明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K2~K3之间,D项正确。
    23.B 演替是优势种群的取代,不是以前的种群消失,因此当c占据显著优势时,该群落中的一年生杂草还存在,但其不是优势种群,A项错误;据图分析,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长得更高,因此,演替过程中,草本层对群落垂直结构的影响逐渐减小,B项正确;据图分析,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对光的需求减弱,但可获得的营养物质增加,C项错误;达到顶极群落阶段,群落类型维持动态平衡,并不是群落类型不会发生改变,D项错误。
    24.D 从题图可以看出,12月未成熟个体百分比为0,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说明6月以后没有新出生个体,8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A项正确;天敌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个体捕食具有选择性,从而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B项正确;图示各个月份中,动物的年龄结构都不相同,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C项正确;据图可知,10月到12月衰老个体数量下降,推测应该有衰老个体死亡,D项错误。
    25.C 在群落中,植物和动物都存在垂直结构,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A项正确;新建码头的桩柱属于光裸的岩石,在其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项正确;能量的传递效率指的是同化量的比值,第二营养级是D,同化的能量为1.5×106J/(m2·a),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7.5×106J/(m2·a),传递效率为20%,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污染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D项正确。
    26.答案 (每空2分)(1)样方 年龄结构 “S”形
    (2)优势物种 生态位 空间 物种
    (3)化学
    (4)投放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解析 (1)凤眼莲为多年生两性花的浮水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除此之外,性别比例、年龄结构也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凤眼莲为两性植物,不存在性别比例这一数量特征。在自然环境中,凤眼莲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2)由于凤眼莲在自然界中缺少捕食者,往往短时间内就可密布整个水面,因而一段时间内凤眼莲在池塘群落中成为优势物种。由于水面透射光明显减少,各种生物产生生态位分化,导致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进一步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下降。
    (3)凤眼莲根部产生的某种分泌物能明显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这种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
    (4)凤眼莲的防治措施可包括机械防治如人工打捞,化学防治如用除草剂,生物防治如投放天敌等进行综合防治和综合利用。
    27.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简单 草原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简单 偏高 增加
    (2)植物 生长、繁殖
    (3)提高(2分) 显著降低(2分) 捕食风险(伯劳鸟的捕食)增加了布氏田鼠对芨芨草的破坏(2分)
    (4)捕食(2分) 信息传递(2分)
    解析 (1)影响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与森林相比,草原中动物的分层现象较为简单,原因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较简单,不能为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栖息场所。用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时的公式为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被标志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如果调查期间部分标志个体迁出,会导致第二次捕获时个体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少,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病原体和寄生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率是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据此可知,寄生在田鼠身上的跳蚤传播速率会随田鼠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因此伯劳鸟从田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植物(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另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田鼠和伯劳鸟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少量用于生长、繁殖,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3)伯劳鸟对调查样地的访问次数与芨芨草的覆盖度呈正相关,即芨芨草的覆盖度越高,伯劳鸟数量越多,伯劳鸟是布氏田鼠天敌之一,伯劳鸟数量越多,布氏田鼠越少,因此推测芨芨草的高覆盖度会导致布氏田鼠的死亡率提高。据图可知,架网时,有布氏田鼠和无布氏田鼠的样地芨芨草体积增加量相似;不架网时,与无布氏田鼠的样地相比,有布氏田鼠的样地芨芨草体积显著降低,由此说明捕食风险(伯劳鸟的捕食)增加了布氏田鼠对芨芨草的破坏。
    (4)据题意可知,捕食风险(伯劳鸟的捕食)增加了布氏田鼠对芨芨草的破坏,布氏田鼠对芨芨草的破坏有助于改善视野,避免伯劳鸟停留,降低自身天敌捕食风险,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28.答案 (每空2分)(1)分解者的分解 4% 第二个营养级的生物除了蝗虫外还有其他生物
    (2)标志重捕 信息传递 有利于个体的生存,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3)数量 BCD
    解析 (1)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该营养级的摄入量-该营养级的粪便量,蝗虫摄入后未同化的有机物(粪便中的有机物)主要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转化为热能散失;能量传递效率为同化量之比,故该蝗虫种群与生产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7.5×108÷18.75×109)×100%=4%,其数值远低于平均数值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个营养级的生物除了蝗虫外还有其他生物。
    (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其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故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蝗虫成虫的种群密度;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根据题意“散居型蝗虫能在群聚激素的作用下转变为群居型飞蝗”可知,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功能。信息传递与生物个体的生存有密切关系,种群的繁殖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能影响群落的演替,结合题干“群聚激素可由4至5只散居蝗虫聚集而触发,对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的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且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可知,生态系统该功能的作用是有利于个体的生存,有利于种群的繁殖。
    (3)某地区发生蝗灾的过程中,意味着蝗虫的数量大量增加,从营养级间的关系看,数量金字塔很可能会发生倒置;结合题干“干旱年份,土壤含水率<15%时,85%以上的蝗虫受精卵可以孵化,极易发生蝗灾”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全球变暖可导致气温升高,易引起干旱,从而利于蝗虫的繁殖,裸露土地增多和连片的麦田分别能为蝗虫提供生存空间和食物资源,有利于蝗虫的繁殖、孵化和扩散,B、C、D三项符合题意。选项
    实验内容
    获取数据的方法
    A
    探究果蝇种群的增长
    采用直接计数法,待果蝇麻醉后进行计数,计数结束后放回培养瓶中培养,每天观察、计数
    B
    观察记录鱼缸中群落的变化
    从鱼缸的不同水层吸取水样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分别观察记录浮游生物的种类
    C
    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用镊子拣出体型较大的动物进行统计,体型较小的动物用土壤取样器进行分离统计
    D
    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
    用塞氏盘测定水质透明度,用pH计测定酸碱度,用氨氮分析仪、总磷分析仪完成水体中相应物质测量
    频度级
    A
    B
    C
    D
    E
    频度
    1%~
    20%
    21%~
    40%
    41%~
    60%
    61%~
    80%
    81%~
    100%
    年份
    1
    4
    15
    25
    40
    乔木
    0
    0
    0
    14
    23
    灌木
    0
    3
    4
    12
    19
    草本植物
    28
    27
    26
    30
    34
    总计
    28
    30
    30
    56
    76
    采样点距化
    工厂的距离/km
    0.01
    1.00
    10.00
    30.00(远郊农用)
    铬浓度/(mg·kg-1)
    0.25
    0.25
    0.12
    0.08
    螨类密度/(个·m-2)
    16 480
    2 265
    1 047
    1 069
    生产者同化量
    蝗虫摄入量
    蝗虫同化量
    蝗虫呼吸量
    18.75×109
    1.05×109
    7.50×108
    7.20×108
    相关试卷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专题练8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专题练8新人教版,共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8水进出细胞的原理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8水进出细胞的原理新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 生物(适用于老高考新教材) 专题7 生物与环境 命题篇强化练9(专项命题二)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 生物(适用于老高考新教材) 专题7 生物与环境 命题篇强化练9(专项命题二) Word版含解析,共5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8生物与环境浙科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