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A卷)(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2024.0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第I卷(共50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5题,5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是我国探月工程实施第20周年。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我国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5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6号”升空,5月8日,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本次任务是世界上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嫦娥六号探测器从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结合“文昌位置图”(图1)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实施“探月工程”可以( )
①让我们更懂得珍惜人类地球家园 ②大力开发利用地球资源为人类造福
③推动科技创新,增强航天实力 ④体现人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2. “嫦娥6号”发射到2024年6月15日期间( )
A. 临沂白昼时间一直变长B. 北极黄河站开始进入极夜
C. 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再向北移动D. 地球在图中①②轨道运行
3. 5月3日,“嫦娥6号”在突然而至的阵雨中顺利起飞。文昌当时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1. B 2. A 3. A
【解析】
【1题详解】
我国实施“探月工程”可以让我们更懂得珍惜人类地球家园;推动科技创新,增强航天实力 ;体现人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①③④正确;大力开发利用地球资源会造成资源枯竭,应合理开发,②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嫦娥6号”发射到2024年6月15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往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临沂白昼时间一直变长,直至6月22日前后,A正确,C错误;此时北半球是昼长夜短,北极黄河站开始进入极昼,B错误;地球在图中①轨道运行,D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5月3日,“嫦娥6号”在突然而至的阵雨中顺利起飞。A是多云转雷阵雨,符合题意;B是多云转晴,不符合题意;C是晴,不符合题意;D是大雨,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下图为北方地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山脊—为图中河流干流的源头B. ②—山谷—因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C. ③—鞍部—是两山峰间最高的地方D. ④—陡崖—常年可见壮观的瀑布景观
5. 某校同学利用暑假到此地区进行研学活动。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 沿a线路登顶较省力,因它比b线路和缓
B. ②地水源充足,是野外研学的最佳露营地
C. 研学活动中如遇暴雨泥石流,应逃回甲地避险
D. 图中河流的干流流向大致自南向北
【答案】4. B 5. A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 处是山脊,不是河流发源地,A错误;②处是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代表实际地势较低,B正确;③ 处是两山之间最低的地方,C错误;④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但没有河流经过,没有瀑布,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等高线密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a路线等高线较为稀疏,相比b路线更加和缓,A正确;②处于山谷地带,有河流,此等高线地形图中,海拔最高是500-550米,且等高线密集,属于山地,夏季研学在②处,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灾害,B错误;登山途中如遇暴雨泥石流,应迅速逃向地势较高处,甲处地势低,C错误;根据等高线和指向标可知,河流的干流是自北向南流,D错误;故选A。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代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密集,代表坡度大,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判读不同山体部位。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中俄企业近年来在北极地区亚马尔、北极LNG2两大世界级液化天然气项目上展开合作。下图示意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当地开发天然气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
①气候严寒 ②沙漠广布 ③高温酷暑 ④有极夜期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7. 该地油气资源多通过萨别塔港外运,很少通过河流运输,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结冰期长 ②河流流量小流程短
③河流沿岸需求量少 ④距离河流太远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
【答案】6. D 7. B
【解析】
【6题详解】
由于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70°N左右,位于北寒带,因此当地开发天然气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气候严寒、有极夜期,该地没有沙漠分布,①④正确,②和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该地油气资源多通过萨别塔港外运,很少通过河流运输,主要原因由于当地纬度高,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长,人口稀疏,沿岸运输需求量少,①③正确;与“河流流量和流程”、“距离河流太近”无关,②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B。
【点睛】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主要分布在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东欧平原。油气、森林、水能资源丰富。
读巴西地形图和澳大利亚农牧业、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读巴西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巴西气候宜人,四季分明B. 北部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
C. 高原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D. 巴西利亚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
9. 下列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澳大利亚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煤炭主要分布在东部
B. 澳大利亚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湿热气候区
C. 巴西的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混血种人在人种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
D. 两国领土绝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都是四面临海的热带国家
【答案】8. B 9. A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以热带气候为主,A错误;巴西北部被赤道穿过,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B正确;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南部是巴西高原,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地势南高北低,C错误;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读图可知,澳大利亚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煤炭主要分布在东部,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A正确;澳大利亚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带,B错误;巴西的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混血种人在人种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比例最大的是白色人种,占一半以上,C错误;巴西和澳大利亚两国领土绝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巴西东部临大西洋,西部是邻国,澳大利亚四面临海,D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
【点睛】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现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钢铁、机械、汽车、化学、食品、纺织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巴西的铁矿储量巨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全国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大。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
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第五个考察站秦岭站开站。读南极地区图及秦岭站建筑主体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秦岭站的地理位置最接近( )
A. 164°E,75°NB. 164°W,75°S
C. 164°W,75°ND. 164°E,75°S
11. 结合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推测秦岭站所用建材具备的功能是( )
A. 防洪耐涝,排水性好B. 密封性较强,防沙尘暴
C. 坚固防风,耐超低温D. 疏松多孔,隔热性能好
12. “绿色考察”理念贯穿秦岭站设计、建设全过程,秦岭站利用的能源最有可能是( )
A. 水能和地热能B. 核能和太阳能
C. 风能和太阳能D. 石油和天然气
【答案】10. D 11. C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秦岭站位于东经150-180°之间,为164°E,BC错误。其位于南极,纬度应为75°S,A错误,D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故秦岭站所用建材具备的功能是坚固防风,耐超低温,C正确;南极地区降水稀少,不需要耐涝,A错误;无沙尘暴,不需要防沙尘暴,B错误;气候寒冷,疏松多孔不利于保暖,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南极地区降水稀少,大风天气较多,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C正确;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水资源主要以固态的形式存在,这不利于水能资源的开发;核能的利用存在潜在的核辐射和核废料处理问题,不符合“绿色考察”理念,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不符合“绿色考察”理念,BCD错误;故选A。ABD错误;故选C。
【点睛】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综上所述,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因此,在对南极内陆进行考察的过程中,科考队员需要克服了酷寒,烈风等恶劣气候条件。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末全国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增长及分布大势是( )
A.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长最快
B. 西北地区人口增长远高于青藏地区
C. 黑河一腾冲线以西地区人口增长较慢
D. 黑河一腾冲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
14. 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状况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鼓励年轻人出国务工,减轻就业负担
②探索提前退休制度,帮助子女家庭看管孩子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④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落实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知,青藏地区增长率是22%,是最快的地区,A错误;青藏地区人口增长22%,西北地区19%,西北地区人口增长远低于青藏地区,B错误;黑河—腾冲线以西地区人口增长较快,C错误;黑河—腾冲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D正确;综上所述,ABV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由题可知,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严重,鼓励年轻人出国务工、提前退休会加剧劳动力短缺,①②错误;应探索延迟退休制度,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落实,③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选B。
【点睛】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黑河--腾冲线,此线以西人口稀少,以东人口稠密;目前我国人口增长较慢,老龄化现象加重。
中央气象台11月22日发布寒潮预警,寒潮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多地体验冷暖骤变,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全国速冻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全国速冻地图反映( )
A. 我国气温从北向南降低B. 冬季风使得我国夏季东西温差很大
C. 我国气温从西向东降低D. 冬季风使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增大
16. 寒潮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拉萨几乎不受影响的原因是( )
A. 地势较高B. 纬度较低C. 距海较近D. 深居内陆
【答案】15. D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知,我国南北跨度大,气温从南向北降低,AC错误;冬季风不会影响我国夏季温差,B错误;冬季风使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增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与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相比,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高,阻挡寒潮影响拉萨,BCD错误,故选A。
【点睛】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自南向北受寒潮影响越大。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和黄土地貌最为典型的地区。读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粒径分带示意图及黄土高原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不能作为黄土“风成说”证据的是( )
A. 盛行风向B. 黄土矿物成分
C. 黄土颗粒大小分布D. 河流、湖泊稀少
18. 窑洞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 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B. 冬寒夏热,降水较多
C. 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D. 地形平坦,森林茂密
【答案】17. D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黄土以相似的厚度覆盖在高低起伏不平的各种地形上,说明黄土是随风飘落的,A能支持黄土“风成说”;读图可知,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说明随着风力减弱,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下来,颗粒小的物质搬运的更远,C能支持黄土“风成说”;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所堆积地方的基岩成分不一样,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经风化作用逐渐形成的,而是区域外输送来的,B能支持黄土“风成说”;黄土高原河流、湖泊稀少,部分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河流稀少,D不能支持黄土“风成说”。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8题详解】
该地区降水集中,有黄河、渭河等,所以河流比较多,A错误。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只在夏季降水比较多,所以B错误。黄土土层深厚,具有土质疏松、直立性强的特点,适合开挖窑洞,C正确。该地区是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所以地形不平坦,D错误。故选C。
【点睛】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因表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半湿润、半干旱区
B.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区和沿海地区
C. 耕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D. 利用类型齐全,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20.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B. 在城市郊区积极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C. 草地大幅增加牲畜数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D. 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变成城市建筑用地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分析,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A错误;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和西南山区,B错误;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以水田为主,C错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齐全,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D正确;综上所述,AB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山地适宜发展林业,A错误;在城市郊区积极发展肉、乳、禽、蛋生产,B正确;草地大幅增加牲畜数量会导致草场退化,水土流失,C错误;将耕地变成城市建筑用地,不利于粮食安全,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草地、林地和难利用土地比重大,耕地比重小;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耕地总体质量较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坎儿井集中分布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干旱地区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读新疆局部地区示意图及坎儿井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示地区坎儿井多分布在( )
A. 天山北麓B. 湖泊周围
C. 绿洲边缘D. 海拔0米以下地区
22. 古老地下工程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坎儿井( )
A. 暗渠中的水可自流补给B. 水源主要来自周围湖泊
C. 竖井可以减少蒸发,加剧干旱D. 能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稻田
【答案】21. C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坎儿井属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坎儿井的修建,体现新疆突出自然特征的是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多分布在绿洲边缘,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2题详解】
坎儿井属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A正确;坎儿井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错误;竖井主要为了疏通暗渠,不会加剧干旱,C错误;坎儿井所在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宜种植水稻,D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
【点睛】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范围以吐鲁番市为主,盆地降水稀少,高峰有积雪,为盆地主要灌溉水源,为提高水源利用效益,大多采用坎儿井灌溉,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
为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青藏地区所学知识,小雨构建了“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下列对“知识树”中信息的解读能真实反映青藏地区特征的是( )
A.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纬度高
B. 高寒农牧业——畜牧业——牦牛
C. 资源丰富——地热能——拉萨“日光城”
D. 少数民族——藏族——火把节
24. 临沂小雨同学乘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看到的景观是( )
A. 黄沙漫漫,寸草不生B. 沃野千里,稻花飘香
C. 羽族炫翎,蹄类竞骄D. 山清水秀,树木常绿
25.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针对目前的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 ②鼓励采挖虫草,增加收入
③禁止用水,保护水源 ④填埋矿坑,恢复地表植被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23. B 24. C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处于中低纬度,以高原山地为主,被称为世界屋脊,A错误。青藏高原农业发展以高寒农牧业为主,被主要的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B正确。青藏地区资源丰富,如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拉萨日照时间长,被称为日光城,但与地热能无关,C错误。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是藏族,节日是雪顿节,火把节是彝族的,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青藏地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所以在三江源可以看到羽族炫翎,蹄类竞骄,C正确;黄沙漫漫,寸草不生是西北地区的景观,A错误;沃野千里,稻花飘香是东北地区的景观,B错误;山清水秀,树木常绿是南方地区的景观,D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故选C。
【25题详解】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针对目前的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填埋矿坑,恢复地表植被,会起到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系统的作用,①④正确;鼓励采挖虫草,增加收入,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②错误;保护水源的措施不是禁止用水,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选D。
【点睛】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对我国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牦牛是青藏地区的特有畜种,适应高寒生态条件,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
第Ⅱ卷(共50分)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50分。
26.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于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体育赛事开幕也吸引更多游客到欧洲西部旅游。为此,某校同学们开展了“制定欧洲西部暑假期间旅游攻略”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规划出三条旅游线路(见下表),图1为欧洲西部国家分布图,图2为欧洲西部气候资料图。
准备阶段:同学们认为不同的旅游线路需携带不同的物品:甲线路携带保暖衣物,乙线路携带雨伞,丙线路携带防晒物品。
(1)请从气候类型及特征两方面,分析丙线路需携带防晒物品的主要原因。
旅游见闻:
(2)到达欧洲,同学们想游览峡湾风光、观看午夜的太阳,应该选择______线路。
(3)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可以在巴黎品尝到牛排、奶酪等乳畜产品,请结合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巴黎饮食结构的内在原因,完成思维导图。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4)巴黎奥运会将在塞纳河畔举行开幕式,塞纳河是巴黎的城市灵魂所在,若没有塞纳河的风情万种,就没有巴黎的兴旺繁华。请简要分析塞纳河对巴黎城市发展的作用。
时事追踪:
2024年5月5日—10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期间参观了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斯梅代雷沃钢是塞尔维亚唯一一家国有大型支柱性钢铁企业,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
(5)访问法国期间,两国签署了大量贸易订单。中法两国贸易合作与商谈,在国际社会中被称为“______(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6)结合下图分析斯梅代雷沃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丙线路游览地区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
(2)甲 (3) ①. 大西 ②. 平原 ③. 温带海洋性 ④. 畜牧业
(4)塞纳河为法国提供城市用水;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航运条件;提供渔业资源;塑造冲积平原:提供平坦的建设用地:美化环境,提供旅游资源(答对两方面)
(5)南北对话 (6)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欧洲西部国家分布图和欧洲西部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设置试题,共设置六道试题,涉及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及特征、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旅游业、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工业条件、国际合作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丙线路为南欧线路,经过国家为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这些国家位于地中海沿岸,以地中海气候为主,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暑期去旅游,正值夏季,高温少雨,阳光强烈,紫外线辐射比较高。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导致皮肤晒伤、晒黑、晒斑等问题,甚至增加皮肤癌的风险。防晒物品可以阻挡紫外线的侵害,减少皮肤受损的可能性。防止晒伤、晒黑、晒斑等问题的发生。
【小问2详解】
到达欧洲,同学们想游览峡湾风光、观看午夜的太阳,应该选择甲线路,分别是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其中挪威、瑞典、芬兰被北极圈穿过,北部有极昼极夜现象,可以看到极光。
【小问3详解】
法国发展乳畜业有利条件:地形平坦,由于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草场广布;位于大西洋东部,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常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
【小问4详解】
塞纳河为法国提供城市用水;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航运条件;提供渔业资源;塑造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提供平坦的建设用地;美化环境,提供旅游资源等。
【小问5详解】
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法国是发达国家;两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小问6详解】
读图可知,斯梅代雷沃附近矿产资源丰富,如煤炭资源;铁路、河流经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称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27.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河流的探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学习1】自然环境对河流的影响
(1)读图1亚洲地形图,描述亚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2)读图2非洲气候图,甲河和乙河都是世界著名的河流,乙河的长度比甲河长,但甲河的水量比乙河大,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3)凌汛是一种特定气候条件下的水文特征,下列河流中都有凌汛现象的是( )
A. 亚马孙河、恒河、湄公河B. 黄河、伏尔加河、尼罗河
C. 叶尼塞河、勒拿河、黄河D. 长江、密西西比河、鄂毕河
【探究学习2】河流对人类活动的重要影响
(4)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880千米,发源于我国____省,流经缅甸、____(内陆国)、泰国、柬埔寨、越南,最终注入太平洋。在澜沧江—湄公河这一纽带联系下,流域内的六个国家自古通航通商,各国人民在长期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结下了深厚友谊。
(5)读图归纳东南亚的大城市的分布特点。
【探究学习三】保护河流推动高质量发展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是中国倡导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旨在深化澜湄六国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促进沿岸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繁荣。
(6)请根据图文资料,从A、B河段选择一处设计开发利用的方向,并说明理由。
(7)澜沧江水能开发对下游国家有何意义?
【答案】(1)亚洲中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地;所以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2)甲是刚果河,所在地区是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所以甲河水量大;乙是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但流经地区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所以甲河的水量比乙河大。 (3)C
(4) ①. 青海 ②. 老挝
(5)东南亚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6)A河段:开发水能资源;理由:该河段河流上游,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B河段:发展航运;理由:该河段处于河流下游,水量丰富,江阔水深,水流平稳,航运条件好。
(7)缓解下游国家能源短缺的状况;改善下游国家的环境;促进下游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亚洲地形图、非洲气候图、中南半岛局部简图为材料,设置七个小题,涉及亚洲的地形和河流、非洲的河流和气候、有凌汛现象的河流、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保护河流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中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地;所以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刚果河,所在地形是刚果盆地,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所以甲河水量大;乙是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但流经地区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所以甲河的水量比乙河大。
【小问3详解】
亚马孙河位于巴西北部,处于热带,无结冰期,没有凌汛现象;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无凌汛现象;湄公河发源于我国,在我国叫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无凌汛现象;A不符合题意;伏尔加河被称为俄罗斯的“母亲河”,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无凌汛,通航价值高;尼罗河在非洲,在热带,无凌汛现象,B不符合题意;黄河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有结冰期,在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有凌汛现象,叶尼塞河、勒拿河位于俄罗斯,因为纬度高,结冰期长,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有凌汛现象,C符合题意;长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位于亚热带,无结冰期,无凌汛;密西西比河位于美国,北温带,上游有结冰期,但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无凌汛,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C。
【小问4详解】
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880千米,发源于我国云南省,流经缅甸、老挝(内陆国)、泰国、柬埔寨、越南,最终注入太平洋。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澜沧江—湄公河这一纽带联系下,流域内的六个国家自古通航通商,各国人民在长期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结下了深厚友谊。
【小问5详解】
东南亚山脉和河流的分布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原因是: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小问6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属于湄公河在中南半岛的上游河段,而B处属于湄公河在中南半岛的下游河段;那么从地形上来看,北高南低,A处地势不平坦,而B处地势平坦,人口和城市集中,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所以可以在B处设计开发利用的方向。
【小问7详解】
澜沧江的水能开发对下游国家的意义有:缓解下游国家能源短缺的状况;改善下游国家的环境;促进下游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28. 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都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深中通道东起深圳,跨越珠江口后连同西岸的中山市,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通道工程),采用了东隧西桥的方式,预计2024年6月通车。
材料2 中国部分区域图
(1)图中铁路线A名称是______线,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是______。
(2)读图描述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深中通道隧道建设中沉管工程最易施工的季节是______季,东线采用海底隧道,主要目的是______。(选择填空)
A.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D.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4)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日益紧密。请从日常生活和经济两个方面简要说明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相互支持的表现。
(5)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发展中共同的优势条件?
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特定区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森林植被既具有热带性,又有别于赤道植被,是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也是全球重要的种子资源基因库。
(6)海南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小明看到宣传牌时产生了疑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观点,你赞成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7)分析海南岛成为种子资源基因库的有利条件。
【答案】(1) ①. 沪昆 ②. 中部高,四周低
(2)长江三角洲地处中低纬度,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东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3) ①. 冬季 ②. B
(4)香港和澳门居民绝大部分日常生活物资和淡水都来自内地;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加强了港澳与内地的联系;部分居民日常求学、工作、生活实现了同城化;改革开放后,港澳给内地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资金,增加了内地居民收入,促进了祖国内地与港澳经济的共同发展;现阶段,内地发展为“世界工厂”,港澳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新的合作共赢模式。(从日常生活和经济两方面作答,合理即可)
(5)水陆交通运输便利、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港口条件优越
(6)赞同乙的说法 理由:热带雨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生态效益,其钱库是指利用热带雨林风光发展旅游业增加居民收入。
(7)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热条件优越,四季都可播种,收获,农业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等。(一条即可)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南方部分区域中国部分区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七道小题,涉及我国的铁路线、海南岛的地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海底隧道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和祖国内地的合作、宣传牌、海南种子基因库的条件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铁路线A是东西走向,连接上海和南昌,名称是沪昆线。读海南岛地形图可知,海南岛中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长江三角洲地处中低纬度,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东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深中通道隧道建设中沉管工程最易施工的季节是冬季,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沿海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多台风和暴雨,施工量大,受天气影响大。东线采用海底隧道,主要目的是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B正确;不会缩短通行距离,A错误;海底隧道会增加建设成本,增加难度 ,C错误;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不是建海底隧道的主要目的,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小问4详解】
香港和澳门有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当地居民绝大部分日常生活物资和淡水都来自内地;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加强了港澳与内地的联系;部分居民日常求学、工作、生活实现了同城化;祖国内地与港澳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内地有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的劳动力、其他生活资源等,现在已经发展为“世界工厂”,港澳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新的合作共赢模式。
【小问5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出海口,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的出海口,这两个地区的经济都十分发达,经济发展共同的优势条件主要有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消费市场广阔、港口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等。
【小问6详解】
赞同乙的说法 理由:热带雨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全球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还有提供木材、药材、食材的经济效益,其钱库是指利用热带雨林风光发展旅游业增加居民收入。
【小问7详解】
海南岛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纬度低,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热条件优越,四季都可播种,收获,农业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等。
29. 农业是立国之本,我国地大物博,农产品特色鲜明,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分为东西部,写出东西部农业部门的差异。
(2)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小麦和水稻分布上共同特点。
(3)五常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目前五常形成了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收购、仓储为一体的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稻米加工企业,这种产业集聚的最主要优势是( )(选择)
A. 靠近原料产地B. 海陆交通便利C. 科技发达D. 接近消费市场
材料一:甘谷辣椒为甘肃天水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独特的气候条件滋养了辣椒的营养物质。
(4)甘肃麻辣烫主要的原料有羊肉、土豆、油泼辣子(辣椒),汤底中有枸杞,辣椒是麻辣烫的灵魂所在。结合图文材料,从自然方面分析甘谷辣椒口味独特的原因。
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合称“一江两河”,为西藏“三大粮仓”。除了青稞、小麦等传统作物外,近年来,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大力发展种植黄瓜、西红柿、火龙果、花卉、菌菇等经济作物,在雪域高原实现了蔬菜自给、瓜果飘香。
(5)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农业技术的原因是______。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一江两河”地区成为西藏粮仓的自然条件。______
材料三 茶树喜温耐阴,生长在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贵州省毕节市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天数多,云雾多、日照少,且土壤富含硒元素,该地所产茶叶品质优良,茶产业已成为毕节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之一。
材料四 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之一,贵州省息烽县立碑村依托贵阳市大数据中心这一优势,积极打造“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成为贵州“第一淘宝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部分村民离开大城市,回乡成立电商公司,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6)分析毕节市的茶叶品质优良的原因。
(7)息烽县立碑村发展“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优势条件是( )(选择)
A. 大数据技术支持B. 廉价劳动力充足
C. 气候类型多样D. 水陆交通便利
【答案】(1)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主要为种植业、林业和渔业
(2)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A
(4)海拔较高,生长期长;光照充足,利于辣椒着色;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5) ①. 气温低,热量不足 ②. 位于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河谷地带,海拔相对青藏高原其他地方较低,气温较高,热量相对充足。河谷地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并且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6)该地区地面崎岖,排水良好;气候温暖湿润,多云雾;土壤肥沃,含硒元素;光照适中等。 (7)A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等图文资料为背景材料,共设置七道试题,涉及农业部门的分布、农作物的特点、东北农业的优势、甘谷辣椒口味独特的原因、西藏粮仓的原因、毕节市的茶叶品质优良的原因、“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优势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小问1详解】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分为东西部,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如西北的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青藏地区的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东部主要为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为主。
【小问2详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小麦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两种农作物分布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等条件均一致。
【小问3详解】
五常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目前五常形成了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收购、仓储为一体的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稻米加工企业,这种产业集聚的最主要优势是靠近原料产地,发展经济产业链,A正确;和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接近消费市场无关,BCD错误,故选A。
【小问4详解】
甘谷辣椒为甘肃天水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读图可知,该地海拔较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差别大,降水少,作物生长期长;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辣椒着色;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
【小问5详解】
读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青藏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自然特征是高寒,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农业技术的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一江两河”地区成为西藏粮仓,该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河谷地带,海拔相对青藏高原其他地方较低,气温较高,热量相对充足。河谷地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并且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
【小问6详解】
读材料可知,贵州省毕节市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天数多,云雾多、日照少,且土壤富含硒元素,该地区地面崎岖,地处高原,排水良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多云雾;土壤肥沃,含硒元素;光照适中等。
【小问7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息烽县立碑村发展“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优势条件是大数据技术支持,A正确;与廉价劳动力充足、气候类型多样、水陆交通便利无关,排除BCD,故选A。线路
甲线路
乙线路
丙线路
经过国家
挪威、瑞典、芬兰、丹麦
英国、法国、瑞士
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
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A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A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