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第1页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第2页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30分,对下图所示工程描述恰当的诗句是,下侧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满分70分,考试时长7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与以下示意图中①处相关的史实是( )
    A.孝文帝改革B.灭陈统一全国C.黄巢起义D.陈桥驿兵变
    2.以下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笔记内容可以用于说明秦朝和隋朝的共同点是( )
    A.统治残暴B.疆域辽阔C.经济繁荣D.军事强大
    3.唐朝初年的很多名臣如房玄龄、侯君集、孙伏伽等人都是隋朝的进士。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隋朝开创了( )
    A.分封制B.郡县制C.察举制D.科举制
    4.对下图所示工程描述恰当的诗句是( )
    A.都江三月堰初开,雪浪云涛滚滚来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C.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D.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5.下侧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B.刺史制度C.三省六部制D.保甲制度
    6.“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材料中所描述的生产工具为( )
    A.翻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
    7.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绘制的时间轴,请你帮他补齐时间轴①②处的相关内容( )
    A.①唐高宗②开皇之治B.①唐中宗②文景之治
    C.①唐太宗②开元盛世D.①武则天②光武中兴
    8.唐朝时期,“胡食”“胡装”在民间广为流传;佛学、音乐、舞蹈及马球运动等域外文化涌入,为当时的社会生活增添了万千风采。这反映了唐朝( )
    A.君主专制加强B.尚武风气盛行C.社会经济繁荣D.文化兼容并包
    9.下表列出部分外国人在唐朝任官的情况,此材料可用来研究唐朝的( )
    A.国家统一B.中外交流C.经济发展D.社会风气
    10.某同学对唐朝所涉及的历史人物进行了分类整理,其中①处可填的是( )
    A.颜真卿B.玄奘C.吴道子D.朱温
    11.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示意图是小明同学学习《北宋的政治》一课笔记的部分内容,其中①处应填写( )
    A.重文轻武B.杯酒释兵权C.分化事权D.闭关锁国
    12.下列史实共同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①北宋西夏交往频繁②契丹仿照中原制度进行改革
    ③许多女真人改用汉姓④新的民族——回族的逐渐形成
    A.商业繁荣B.社会变革C.文化昌盛D.民族交融
    13.宋代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印刷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下图),不仅标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还特别说明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要批发购买,还可以优惠。材料反映宋代( )
    A.商业手工业发达B.江南经济开发
    C.文化生活的繁荣D.政治稳定清明
    14.下侧示意图整理自《文献通考·国用一》,记载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的全国上供钱物(主要是地方上交中央的铜钱、纺织品和丝帛这三项)数额,它可以帮助我们研究( )
    A.北方人口开始南迁B.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C.北宋的腐败与灭亡D.南宋的赋税征( )收制度
    15.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②蒙古灭金③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④南宋灭亡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16.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
    A.实行盐铁官营B.订立“澶渊之盟”
    C.在地方设行省D.在地方设转运使
    17.某同学为宋元历史小讲堂搜集了以下材料,据此判断他的学习主题是( )
    关汉卿像苏轼像李清照像
    A.文学艺术的发展B.中央集权的加强
    C.科学技术的进步D.中外交通的发达
    18.朱彧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书中记载“舟师(船工)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注:昏暗、阴暗)观指南针”。此条史料可以说明( )
    A.隋朝的造船技术B.唐朝的海外贸易
    C.北宋的航海技术D.元朝的航海盛况
    9.《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水”)隔舱,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却未见于实物。直到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中国古人这一造船技术上的创新才得以实证。这说明( )
    A.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均真实可信B.文物考古是实证历史的有力手段
    C.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开始于南宋D.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贸易港口
    20.《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A.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加强各地联系B.很重视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C.与众多国家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D.鼓励世界各国人民到元朝经商
    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共40分)
    本部分共3题,共40分。
    21.(15分)边疆管理
    材料一
    (1)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的史料类别;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的方式。(7分)
    材料二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中外历史纲要(上)》
    (2)依据材料二,概括从汉唐到元朝中央政府在边疆管理上的变化,并用史实加以说明。(4分)
    材料三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在统一观念主导下实现和维护中华民族大融合、大一统的历史,自秦统一后的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可以说国家统一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胎记,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性追求。
    ——《瞭望新闻周刊》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及其形成的内在因素。(4分)
    22.(13分)经济发展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2分)
    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唐初的社会发展状况,结合所学说明原因。(6分)
    材料四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宋朝在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由朝廷派官员专掌贸易。宋人认为,每年虽然输出岁币“银绢五十万两之数”,但是“以我所不急,易彼所珍藏,岁相乘除,所失无几”。榷场贸易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民间贸易也随之发展。马匹、粮食、图书以及用于火药生产的硫磺、硝石等通过民间贸易,源源不断地流入对方境内。中国多民族共同体在形成的过程中,逐步摆脱了狭隘的民族观,培育出多民族之间血肉联系的共同体观念即中华民族观。
    ——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社会经济卷》
    (3)依据材料四,概述辽宋时期榷场贸易的影响。(5分)
    23.(12分)城市与市民生活
    材料一
    (1)写出材料一所示都城的名称。结合所学,概括该城市建筑布局的特点。(4分)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列举北宋市民生活丰富的具体表现。(4分)
    材料三
    ——摘编自马端临《文献统考》
    材料四(开封)屋宇雄伟,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则千万,骇人闻见。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分析市民生活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之间的关系。(4分)
    2024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历史参考答案
    一、
    1.B2.A3.D4.C5.C6.B7.C8.D9.B10.B
    11.A12.D13.A14.B15.D16.C17.A18.D19.B20.A
    二、
    21.(1)①实物遗存;②③文献;方式:怀柔、招抚,武力讨伐,积极开发,如互市贸易。
    (2)汉唐:册封、朝贡和亲,唐太宗册封云南王、渤海郡王等,唐时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元:因地制宜,元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政院直接管辖。
    (3)民族大融合大一统国家;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观念理念价值。
    22.(1)农业发展快,物资粮食充足,粮库广大;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促进经济交流。
    (2)社会安定、农业经济发达繁荣。
    (3)榷场贸易有利于经济交流,民族交往交融;保持较长时期的社会安定。
    23.(1)长安:建筑特点是中轴对称,功能有序划分,有城市规划意识。
    (2)文娱体育如勾栏,蹴鞠,绘画,科举取士扩大。
    (3)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促进生产与消费,进而促进经济繁荣,经济繁荣又促进城市(特别是工商业)各行业的发展。
    秦朝
    隋朝
    征收沉重的赋税;役使大量民力修建阿房宫、骊山陵等;制定了非常严苛的法律
    好大喜功,奢侈无度;征发数百万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修筑长城和驰道,三次出征辽东
    国家
    新罗
    波斯
    大食
    姓名
    崔致远
    卑路斯
    李彦升
    官职
    县尉
    右武卫将军
    翰林学士
    第一类:李白、杜甫、白居易;
    第二类:唐高宗、唐太宗、武则天;
    第三类:阿倍仲麻吕、鉴真、 ①
    ① 唐蕃会盟碑
    ②唐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也采取过武力讨伐的政策,但从总体上讲唐王朝的边疆民族政策是以怀柔、招抚为主。唐王朝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先后对吐谷浑、吐蕃、契丹、回纥、突厥、奚、突骑施、南诏等施行了和亲政策,目的在于改善或加强和这些边疆民族的关系。作为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册封来规范和边疆民族的臣属关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③唐朝阎立本《步辇图》,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者的场景。
    含嘉仓示意图
    相关史事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勾栏形制示意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代蹴鞠铜镜
    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优异品行)、卓然不群者,亦许(允许)解送(选送参加科举)。
    ——徐松《宋会要辑稿》
    北宋全国垦田数量变化表
    时间
    亩数
    开宝九年(976年)
    2.9亿余亩
    至道二年(996年)
    3.1亿余亩
    天禧五年(1021年)
    5.2亿余亩

    相关试卷

    广西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陕西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摸底历史试卷:

    这是一份120,陕西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摸底历史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下面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摸底历史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摸底历史试卷,共6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