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共11页。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多样性即不同细胞的结构完全不同
B.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C.原核和真核细胞均含DNA和RNA,以DNA为遗传物质
D.动、植物属于真核生物,细菌、病毒属于原核生物
2.下列选项中两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
A.唾液淀粉酶和纤维素B.ATP和核酸
C.脂肪和磷脂D.叶绿素和血红蛋白
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一条盘曲折叠后形成的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多肽
B.高温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C.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氨基酸构成的多肽链不一定相同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4.如图是由81个氨基酸构成的胰岛素原示意图,切除C片段(31~60)后成为能降低血糖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原合成过程中产生80个肽键,脱去的H来自氨基酸的氨基
B.C片段的切除需要消耗2分子水
C.加工后的胰岛素中含2条肽链和49个肽键
D.加工后的胰岛素中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2个游离的羧基
5.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其中的酶对肌肉组织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使肉类制品口感鲜嫩。由此可推测嫩肉粉中能起分解作用的酶是( )
A.蛋白酶B.淀粉酶C.脂肪酶D.纤维素酶
6.下列关于DNA基本组成单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乙表示核糖B.丙表示的碱基有5种
C.丁表示脱氧核苷酸D.在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不一定含有丁
7.细胞骨架主要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三种结构。其中微管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由微管蛋白组装而成。当用秋水仙素等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时,微管很快就解聚,细胞变圆。与此相应的变化是内质网缩回到细胞核周围,高尔基体解体成小的膜泡样结构分散在细胞质内,细胞内依赖于微管的物质运输系统全面瘫痪,那些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停止分裂。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并非是漂浮于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中有支持他们的细胞骨架
B.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持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有关
C.细胞骨架是由磷脂组成的网状结构,能维持细胞形态
D.微管系统可以帮助一些生物大分子完成定向运输
8.细胞质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及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内也有类似的结构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该结构是( )
A.染色质B.核孔C.核仁D.内质网
9.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合成后通过核孔需要消耗能量
B.核孔复合物孔径较大,对物质进出细胞核不具有选择性
C.中央运输蛋白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的核仁
D.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10.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B.乙是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都有但是功能可能不同
C.丙是叶绿体,是养料制造车间,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D.丁是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性激素的合成场所
11.某研究小组用黑藻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的运动方向如图箭头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撕取黑藻幼嫩的小叶的下表皮可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
B.临时装片上黑藻叶片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C.高倍镜下可清晰观察到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
D.观察叶绿体时,应保证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保持有水状态
12.采用新鲜菠菜叶片开展“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在研磨叶片后添加适量CaCO3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添加石英砂、加快研磨速度和延长研磨时间均有助于充分提取色素
C.分离色素时需沿铅笔细线在滤纸条上画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D.滤纸条上会出现四条颜色、粗细不同的色素带,黄绿色的条带最粗
13.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α-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在35℃和45℃两个温度条件下和不同pH条件下分别进行实验,反应进行3min后迅速在每支试管中同时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定每支试管中淀粉的剩余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a代表45℃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B.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活化能
C.迅速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使酶失去活性
D.该实验的自变量为pH,α-淀粉酶能发挥作用的pH范围为1~13
14.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被比喻为一种分子开关,分子开关的机理如图所示。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磷酸化的过程,即“开”的过程,形成无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去磷酸化的过程,即“关”的过程。下列有关分子开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
B.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可逆反应
C.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催化的底物不同
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的物质可作为奥密克戎毒株遗传物质的单体
15.科学家把一类特殊干细胞定向分化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然后移植到患者脑内,从而实现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塑,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的全能性高于受精卵的全能性
B.人体干细胞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C.该干细胞和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相同
D.神经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1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坏死,对于生物体都有积极意义
②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③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的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④细胞衰老会使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⑤端粒学说认为所有细胞的端粒DNA序列都会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
⑥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17.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会解体和重构,如图推测该细胞最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 )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
18.利用洋葱根尖细胞(2n=16)观察植物的有丝分裂时,观察到一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乙中有32个DNA分子,16条染色体
B.细胞甲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C.通过对该视野中的细胞计数可估算洋葱根尖细胞周期的时长
D.在装片中滴加DNA合成抑制剂,视野中间期细胞数量将增加
19.如图为某XY型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核DNA数=2:1
B.图乙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有1条X染色体
C.图丙→丁过程中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配子呈多样性
D.正常情况下,图戊4个细胞所含基因种类完全相同
20.如图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为( )
A.初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高温条件下,细胞膜会呈现无序的流动状态,随着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细胞膜会转变为固化的凝胶态,即细胞膜发生相变,此时的温度即为该细胞膜的相变温度。细胞膜中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越高,细胞膜的相变温度越低。胆固醇分子与磷脂分子相结合既能限制磷脂分子的热运动,又能将磷脂分子相隔开使其更易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均可以自由移动
B.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以增大细胞膜的流动性
C.耐寒植物细胞膜中脂肪酸链不饱和程度高,相变温度低
D.细胞膜中胆固醇的存在可能使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变大
22.将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如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氧浓度为c时,苹果产生酒精的速率为0.6ml·min-1
C.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用于酒精发酵
D.CO2的产生速率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颜色深浅来表示
2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生理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人体细胞内DNA分子复制可发生在线粒体中
C.硝化细菌内[H]与O2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D.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酒精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24.图甲为某二倍体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图乙中的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划分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标号为①~⑤的细胞分别对应图乙中的d、c、b、a、e细胞
B.图甲可能是蝗虫卵巢组织切片,细胞④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C.图乙中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的b、d、e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
D.图乙中d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5.将若干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植物成熟细胞分别放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a、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E点前,不存在KNO2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AF段,有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
C.AE段,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强
D.EG段,液泡中液体的浓度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浓度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9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计45分。
26.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或液泡)与双层膜包裹的细胞自身物质融合,从而降解自身物质并进行循环利用的过程。研究发现ROS(细胞有氧代谢产生的毒性副产物,如1O2、O2-、H2O2等)参与细胞的自噬调控。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与细胞自噬有关的双层膜结构有___________(2分)。NOX是NADPE氧化酶,位于细胞膜上,细胞中与该酶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
(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以清除ROS的毒害,下列细胞中肯定不存在SOD和CAT的有___________,
A.乳酸菌B.蓝细菌C.酵母菌D.破伤风杆菌
(3)高盐和干旱等不良环境下可导致植物细胞中ROS含量___________,原因是ROS促进细胞自噬,产生的物质能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细胞对环境的依赖。
(4)若要研究细胞自噬时内质网是否被降解,通过_____________法对内质网蛋白标记,并观察___________中是否存在标记。
(5)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存在NOX依赖性和NOX非依赖性两种调节途径,用NOX抑制剂处理植株后,发现高盐条件下NOX抑制剂能够抑制细胞自噬的发生。以上结果表明,高盐条件下的自噬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途径。
27.下图1表示酵母菌细胞内细胞呼吸相关物质代谢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可知,酵母菌细胞内丙酮酸可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填场所)被消耗。
(2)酵母菌在O2充足时几乎不产生酒精,有人认为是因为O2的存在会抑制图1中酶I的活性而导致无酒精产生,为验证该假说,实验小组将酵母菌破碎后高速离心,取____________(填“含线粒体的沉淀物”或“上清液”)均分为甲、乙两组,向甲、乙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立即再向甲试管中通入O2,一段时间后,分别向甲、乙两试管中滴加等量的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按照上述实验过程,如果观察到甲试管___________,乙试管_________(填甲乙试管颜色变化),说明假说成立。
(3)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中ATP合成过程中能量转换机制,科学家利用提纯的大豆磷脂、某种细菌膜蛋白(I)和牛细胞中的ATP合成酶(Ⅱ)构建ATP体外合成体系,如图2所示。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科学家利用该人工体系模拟酵母菌细胞中____________(填场所)合成ATP的能量转换过程。
(4)科学家利用上述人工体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如下表。
注:“+”“-”分别表示人工体系中分组的“有”“无”。
①比较第1组和第2组的结果可知,I可以转运H+进入囊泡。进一步研究发现,第1组囊泡内pH比囊泡外低1.8,说明囊泡内的H+浓度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等于”或“低于”)囊泡外。
②比较第1组和第3组的结果可知,伴随H+通过Ⅱ向囊泡外转运的过程,ADP和Pi合成ATP。
③上述实验表明,如果利用人工体系模拟叶绿体产生ATP,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___________→ATP中的化学能。
28.青菜生产周期短,口感滑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肴。科研人员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分别在光照强度为100μml·m-2·s-1(T100)、260μml·m-2·s-1(T260)、400μml·m-2·s-1(T400)和500ml·m-2·s-1(T500)下,测定青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总膳食纤维含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___________提取青菜中的光合色素,并依据_____________(填原理)来分离光合色素。
(2)为测定青菜的净光合速率,可以将等量生长旺盛的植株置于密闭白瓶中,测量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T100-T500)升高,青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从T100升至T260时,叶肉细胞中的三碳酸的含量会____________。
(3)干旱胁迫下,青菜叶片会出现萎蔫,细胞的这种变化也会导致青菜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严重干旱胁迫下,气孔导度会下降,胞间CO2浓度反而增加,可能是因为严重干旱胁迫导致代谢功能破坏,______________,胞间CO2的消耗也减少。
(4)根据该研究结果,进行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生产高品质青菜,人工选择的光照强度是____________,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为某个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d细胞处于___________时期,该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图3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具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
(2)图1中A1B1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该过程的结果造成染色体与核DNA之比变为A__。
(3)图3中能够对应图1中B1C1段特点的细胞有____________(填字母)。若图1和图2表示同一个细胞分裂过程,则图1中发生C1D1段变化的原因与图2中_____________段的变化原因相同,该变化是______________。
30.下图表示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三个实验的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A表示研磨提取洋葱叶肉细胞中的色素,研磨后过滤获得滤液。从安全和实验效果角度考虑,在研钵中可以加入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弄碎的洋葱叶②少量的二氧化硅③少量的碳酸钙④无水乙醇⑤丙酮
若滤纸条出现的现象如图中①所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用洋葱根尖做有丝分裂实验中的C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等步骤,该实验选择根尖进行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实验可选择的染液有0.1%甲紫(龙胆紫)染液、0.1%番红染液和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醋酸洋红,均为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染液。
(3)假设图②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显示细胞中③处充满的溶液分别为_______________,某学生在进行D步骤时,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该实验也可选择根尖的______________区进行。
(4)除了上述实验以外,洋葱可作为实验材料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实验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探究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②探究细胞的呼吸方式③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高一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5CBCAA 6-10CCBAC 11-15DCCBB 16-20BDBBC
二、多项选择题
21.BCD22.BD23.ACD24.ABD25.AD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45分。
26.9分(1)叶绿体、线粒体、自噬小泡(2分,写出自噬小泡1分)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AD
(3)上升 为细胞提供营养
(4)同位素标记 自噬小泡
(5)NOX依赖性
27.9分(1)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2)上清液 甲试管不显灰绿色(显橙色) 乙试管显灰绿色(橙色变灰绿色)
(3)A-P~P~P 线粒体内膜
(4)高于 H+电化学势能
28.9分(1)无水乙醇 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2)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的CO2变化量(O2变化量) 先增加后稳定 减少
(3)细胞中水分减少,光合作用的反应物CO2和水减少(生成物运输减慢)CO2固定减少
(4)T400(400μml·m-2·s-1) 既能保证青菜净光合速率和总膳食纤维素总量都较大,又能节约光能的投入
29.9分(1)减数分裂Ⅱ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abce bce
(2)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1/2
(3)b、c、e D2E2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2E2
30.9分(1)①②③④ 洋葱叶放置时间过久发黄(叶绿素没有了或因缺光、缺镁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或被强光被分解了)、碳酸钙添加量过少或漏加
(2)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分裂旺盛 碱性
(3)蔗糖溶液 细胞失水过多(细胞质壁分离时间过长)死亡 成熟区
(4)①③氧浓度/%
a
b
c
d
e
CO2产生速率/(ml·min-1)
1.5
1.0
1.2
1.6
3.0
O2消耗速率/(ml·min-1)
0
0.5
0.7
1.2
3.0
组别
人工体系
H+通过I的转运
H+通过Ⅱ的转运
ATP
大豆磷脂构成的囊泡
I
Ⅱ
1
+
+
+
有
有
产生
2
+
-
+
无
无
不产生
3
+
+
-
有
无
不产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