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岳阳岳汨五月联考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1. 《齐民要术·种谷》中记载:“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意思是水稻等谷物不仅成熟期有早晚,而且在多种性状上都有着差异。下列关于性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谷物的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 “成熟期”不同的谷物可以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C. 某种谷物的“质性”与“米味”是一对相对性状
D. 控制水稻“粒实”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答案】C
【解析】
【分析】性状是指可遗传的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总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详解】A、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A正确;
B、"成熟期”不同的谷物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如高和矮、收实的多和少,质性的强和弱等,B正确;
C、相对性状是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谷物的“质性”与“米味”不属于同一性状,故谷物的“质性”与“米味”不是一对相对性状,C错误;
D、豌豆是二倍体生物,控制豌豆“粒实”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D正确。
故选C。
2. 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是椰毒假单胞杆菌产生的米酵菌酸引起的。米酵菌酸的化学式 为 C28H38O7,其耐热性极强,一旦使人中毒就会抑制患者线粒体的功能,使 ATP 的生成减少或消失,导致细胞或机体的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米酵菌酸中毒导致细胞或机体死亡与细胞供能不足有关
B. 椰毒假单胞杆菌合成米酵菌酸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 ATP
C. 椰毒假单胞杆菌与人体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存在差异
D. 米酵菌酸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在核糖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1、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真核生物中,ATP产生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2、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3、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生物具有包括核糖体在内的多种细胞器
【详解】A、由题干信息知,米酵菌酸一旦使人中毒就会抑制患者线粒体的功能,使 ATP 的生成减少或消失,因而米酵菌酸中毒导致细胞或机体死亡与细胞供能不足有关,A正确;
B、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故椰毒假单胞杆菌合成米酵菌酸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B正确;
C、椰毒假单胞杆菌是原核生物,其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人体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正确;
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包括C、H、O、N等,而米酵菌酸的化学式为C28H38O7,可判断其不是蛋白质类物质,故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D错误。
故选D。
3. 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让F1与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通过该测交实验不能了解到( )
A. F1的遗传因子组成B. F1产生配子的数量
C. F1产生配子的种类D. F1产生配子的比例
【答案】B
【解析】
【分析】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详解】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测交法可用于鉴定某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体,若测交后代均为显性个体,则其为纯合体,若测交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其为杂合子,A正确;
B、通过测交实验可以验证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验证F1配子的数量,B错误;
C、根据测交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C正确;
D、根据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D正确。
故选B。
4. 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l/L的乳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丙中的半透膜若采用甲为材料,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右两侧液面相等
B. 若图乙所示细胞处于无氧环境中,则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会停止
C. 若图甲中贯穿有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
D. 若图甲中贯穿有图乙的蛋白质②,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图乙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乳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图丙代表渗透作用的装置,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水分子多)运输到高浓度,由于两侧浓度相同,所以液面不发生变化。
【详解】A、在单位体积的1ml/L的葡萄糖溶液和1ml/L的乳酸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相等,水分子数也相等,葡萄糖分子和乳酸分子都不能通过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半透膜,因此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A正确;
B、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乳酸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人的红细胞虽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但也可以产生少量能量,故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受影响,乳酸的跨膜运输会受到影响,B错误;
C、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蛋白质①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葡萄糖会由A侧运向B侧,B侧渗透压升高,水分子由A向B移动,造成A侧液面降低,B侧液面升高,即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C错误;
D、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②,由于乳酸的运输是主动运输,没有能量不能进行,所以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D错误。
故选A。
5. 某植物花色由基因D(褐色)、d(白色)控制,萼片形状由基因E(卷)、e(直)控制,叶形由基因F(缺刻叶)、f(全缘叶)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属于完全显性遗传。基因型为ddEeFF与DdEeFf的个体杂交,其子代表型与双亲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 )
A. 3/4B. 1/4C. 3/8D. 5/8
【答案】A
【解析】
【分析】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
【详解】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型和双亲中ddEeFF相同(ddE_F_)的占1/2×3/4×1=3/8,其子代表型和双亲中DdEeFf相同(D_E_F_)的概率为1/2×3/4×1=3/8,故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型与双亲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3/8+3/8=3/4,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 如图甲为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单位时间内 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 其中 AB = BC。图乙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 25℃、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小麦叶 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曲线上 P 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
B. 图甲中 C 点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1/3
C. 图乙中 B 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D. 当植物缺镁时(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图乙中的 B 点将右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分析图甲:P点之前,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在A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低,说明此时的呼吸作用最弱,AB=BC,即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与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P点之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2、分析图乙,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C点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即达到光饱和点。
【详解】A、P点以后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说明此后只进行有氧呼吸,即 P 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A正确;
B、BC为有氧呼吸过程氧气的吸收量,即有氧呼吸过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AB表示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AB=BC说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由于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是3∶1,那么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1/3,B正确;
C、图乙的B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C错误;
D、镁元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缺镁元素时光合作用的色素合成不足,光补偿点会增大,图乙中的光补偿点B点将右移,D正确。
故选C。
7. 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且二者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D. 所有非等位基因会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染色体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
B、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不同基因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C正确;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但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非等位基因不会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D。
8. 转分化是指一种已分化的细胞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细胞的现象。将发育中的蝾螈晶状体摘除,虹膜上一部分含黑色素的平滑肌细胞会失去黑色素和肌纤维蛋白,然后转变为能产生晶状体蛋白的晶状体细胞,最终再生晶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晶状体的再生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B. 晶状体再生说明虹膜上的平滑肌细胞具有全能性
C. 与转分化之前相比,转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 一些哺乳动物在体内缺乏 Cu2+的条件下,胰岛外分泌细胞会转化为肝细胞,这个过程是一种转分化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详解】A、由题意可知,晶状体的再生过程中,平滑肌细胞转变为能产生晶状体蛋白的晶状体细胞,最终再生晶状体,所以晶状体的再生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分裂与分化,A正确;
B、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各种组织细胞的潜能,晶状体的再生并未形成一个完整个体或各种组织细胞,所以不能说明虹膜上的平滑肌细胞具有全能性,B错误;
C、由题意可知,转分化是一种已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细胞,由于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在转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但细胞种类发生改变,所以DNA转录和翻译得到的m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C正确;
D、由转分化的概念可知,胰岛外分泌细胞转化为肝细胞的过程是一种已分化细胞转化为另一种分化细胞的现象,所以是一种转分化现象,D正确。
故选B。
9. 洋葱(2n=16)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12小时。制片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拍摄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及分析正确的是( )
A. a细胞含有2个中心体,其发出的纺锤丝牵引姐妹染色单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B. 可向右方移动装片将b细胞移至视野中央,以继续观察其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C. b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可观察到32条染色体
D. 根据多个视野中a细胞数的比例,可估算细胞分裂后期的时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中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A、洋葱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没有中心体,A错误;
B、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细胞b不能继续分裂,B错误;
C、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含有16条染色体,C错误;
D、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可根据多个视野中a细胞数的比例,估算细胞分裂后期的时长,D正确。
故选D。
10. 下图表示小鼠(2 n = 40)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 DNA 分子数目 的柱状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所处的时期,细胞内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B. 乙所处的时期,细胞内不可能有四分体
C. 丙所处的时期,细胞内不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 丁所处的时期,细胞需要变形后才能完成受精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甲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甲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乙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由此可见,乙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丙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丙处于有丝分裂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或有丝分裂末期产生子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丁图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结束已经产生子细胞。
【详解】A、甲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甲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
B、乙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由此可见,乙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细胞内不可能有四分体,B正确;
C、丙中无染色单体,且染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丙处于有丝分裂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或有丝分裂末期产生子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如果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过交叉互换,那么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错误;
D、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结束产生子细胞即精细胞,要变形后才能完成受精,D正确。
故选C。
11. 骨骼肌受牵拉或轻微损伤时,卫星细胞(一种成肌干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形成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不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
B. 在肝细胞中不含有肌动蛋白基因,无法合成肌动蛋白
C. 激活的卫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代谢活跃
D. 胚胎干细胞和成肌干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完全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干细胞保留了增殖、分化能力。
【详解】A、卫星细胞已发生分化,能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A错误;
B、在肝细胞中含有肌动蛋白基因,由于肌动蛋白只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肝细胞中不能表达,故无法合成肌动蛋白,B错误;
C、卫星细胞被激活后会进行增殖、分化,所以激活的卫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代谢活跃,如核糖体会合成蛋白质等,C正确;
D、胚胎干细胞和成肌干细胞中存在某些相同基因都需要表达,故两者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是完全不同,D错误。
故选C。
12. 果蝇群体的子代经药物甲处理后雌性明显少于雄性,某同学提出两点假说:①药物甲能选 择性杀死部分雌性果蝇;②药物甲能使部分雌性果蝇性反转为雄性,但不改变其遗传物质。 现以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均为纯合)为材料,探究上述哪种假说正确,下列实 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红眼(♂)×白眼(♀),经药物甲处理子代后,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
B. 红眼(♂)×白眼(♀),经药物甲处理子代后,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
C. 白眼(♂)×红眼(♀),经药物甲处理子代后,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
D. 白眼(♂)×红眼(♀),经药物甲处理子代后,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为A、a,纯合的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AY和XaXa,二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和XaY;纯合的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aY和XAXA,二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和XAY。
【详解】AB、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为A、a,纯合的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AY和XaXa,二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和XaY,如果药物甲能够选择性杀死雌性果蝇,则子代中存活的果蝇中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白眼,如果药物甲能使部分雌性果蝇性反转为雄性,则子代中存活的雌性果蝇为红眼,雄性果蝇有红眼和白眼,这样通过统计经药物甲处理的子代雄性果蝇的表现型就能判断哪种假说正确,如果统计经药物甲处理的子代雌性果蝇的表现型,不论哪种假说成立,存活的雌性果蝇都表现为红眼,A错误、B正确;
C、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为A、a,纯合的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aY和XAXA,二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和XAY,如果药物甲能够选择性杀死雌性果蝇,则子代中存活的果蝇中雌性为红眼,雄性也为红眼,如果药物甲能使部分雌性果蝇性反转为雄性,则子代中存活的雌雄果蝇也均为红眼,这样通过统计经药物甲处理的子代雄性果蝇的表现型,不论哪种假说成立,存活的雌性果蝇都表现为红眼,C、D错误。
故选B。
13.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一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组实验说明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的物质只有DNA
B. 完成该组实验需要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 只有部分含32P的新噬菌体获得了亲代的遗传信息
D. 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上清液的放射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步骤,用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在本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在沉淀中。
【详解】A、该组实验用32P标记噬菌体,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且新噬菌体中检测到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但不能证明其他物质是否进入大肠杆菌,A错误;
B、噬菌体为DNA病毒,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中,不能直接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病毒,B错误;
C、因为只有亲代噬菌体的DNA被32P标记,利用的是不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可知新噬菌体中只有部分含32P,但每个子代DNA的碱基序例(遗传信息) 却是完全相同的,均与亲代遗传信息相同,C错误;
D、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偏高;保温时间过短,部分亲代噬菌体还未来得及侵染大肠杆菌,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偏高,故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对实验结果影响相同,都会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偏高,D正确。
故选D。
14.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 自交基础上的
B. 孟德尔“作出假说”依据了减数分裂的结果
C.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
D. “测交实验”是对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
【答案】B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提出问题”环节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亲代为纯合高茎和矮茎,子一代均为高茎,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矮茎,且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3:1),A正确;
B、孟德尔时期并未发现减数分裂,故孟德尔“作出假设”不是依据了减数分裂的结果,B错误;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C正确;
D、“测交实验是为了验证试验推理的正确性而进行的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正确。
故选B。
15.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含有15N的子代DNA分子有2个
B. 含有14N的子代DNA分子单链占15/16
C. 第4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40个
D. 复制过程中共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经n次复制,共形成2n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保留亲代DNA的2条母链。一个DNA经n次复制,共需某碱基的数量为(2n-1)×a(a为在DNA分子中某碱基的数量),经第n次复制,需某碱基的数量为2(n-1)×a。
【详解】A、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几次,形成的子代DNA中都有2个DNA分子保留了亲代DNA的一条母链,故最终有2个子代DNA含15N,A正确;
B、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其余30个DNA都只含14N,故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30/32=15/16,B正确;
C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含60个C,则腺嘌呤A=100-60=40个,复制4次需A数量=(24-1)×40=600个,第4次复制时需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4-1)×40=320个,C错误,D正确。
故选C。
16.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 )
A. 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 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C. 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D. 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中母亲色觉正常,父亲患色盲,子代中女儿不患病,说明色盲为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假设用b表示。男性中只有AA为非秃顶,女性中只有aa为秃顶。
【详解】由题意知,Ⅰ-1为秃顶色觉正常女性,基因型为aaXBX-,Ⅰ-2为非秃顶红绿色盲男性,基因型为AAXbY,推出Ⅱ-3(非秃顶色觉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非秃顶红绿色盲男性)的基因型为AAXbY。分开考虑,后代关于秃顶的基因型为1/2AA,1/2Aa,即女孩不秃顶,男孩有一半的可能秃顶;后代关于色盲的基因型为1/4XBXb,1/4XbXb,1/4XBY,1/4XbY。因此子代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2×1/4=1/8;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1/4=1/4;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2×1/4=1/8;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1/4=0,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二.解答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多酶片”是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双层药片,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下图为多酶片的 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充分发挥多酶片的作用,使用时应 ______(填“整片吞服”或“嚼碎服用”), 理由是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验证多酶片中胃蛋白酶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多酶片,蛋白块,pH = l.5 的缓冲溶液,pH = 8.5 的缓冲溶液,蒸馏水,恒温水浴箱等。
实验步骤:
①制备胃蛋白酶溶液:取多酶片放入盛有_________的烧杯中,几分钟后糖衣 溶解,取上层溶液备用;
②取试管 A 加入适量制备的胃蛋白酶溶液,试管 B 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
③分别加入大小相同蛋白块,在 37℃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30 分钟。
④观察两支试管中蛋白块的体积变化。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整片吞服 ②. 整片吞服使肠溶衣在胃液中不被破坏,确保肠溶衣包裹的酶在肠溶液中发挥作用(或若嚼碎服用,肠溶衣包裹的酶释放后会在酸性的胃液中失活,无法发挥作用)
(2) ①. pH=l.5的缓冲溶液 ②. 等量pH=1.5的缓冲溶液 ③. A试管的蛋白块体积变小/消失,B试管蛋白块基本不变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小问1详解】
整片吞服使肠溶衣在胃液中不被破坏,确保肠溶衣包裹的酶在肠溶液中发挥作用,故为充分发挥多酶片的作用,使用时应整片吞服。
【小问2详解】
由于胃蛋白酶的适宜pH为1.5 -2.0,所以制备胃蛋白酶溶液:取多酶片放入盛有pH为1.5的缓冲溶液的烧杯中,几分钟后糖衣溶解,取上层溶液备用;为了控制无关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试管A加入适量胃蛋白酶溶液,试管B加入等量pH=1.5的缓冲溶液作为对照。由于酶具有催化作用,所以可预测结果为A试管的蛋白块体积变小或消失,B试管蛋白块基本不变;可得出的结论是:多酶片中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
18.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自然状态下的玉米可以同株异花传粉(自交),也可以在植株间相互传粉。图1为A、B两棵玉米植株进行了Ⅰ、Ⅱ、Ⅲ三种传粉实验,实验所获得玉米粒颜色如图2所示。
(1)上述Ⅰ、Ⅱ、Ⅲ三组实验中能够判断玉米粒的颜色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是____________,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
(2)实验____________为测交实验,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后代紫红色玉米粒:黄色玉米粒=1:1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现有紫红色玉米粒种子,其中杂合子占1/2,随机播种,长成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F1中的杂合子占____________。
(4)玉米叶绿素的合成受到细胞核中基因Y和y的控制,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基因型为YY、Yy的植株叶片分别为深绿色、浅绿色,基因型为YY的植株在光照较弱时表现为浅绿色,基因型为yy的植株叶片为黄色,但三种基因型的植株在遮光条件下均为黄色。
现有一浅绿色植株,为确定该植株的基因型,请设计遗传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①若后代____________,说明该植株的基因组成为YY;
②若后代____________,说明该植株的基因组成为Yy。
【答案】(1) ①. Ⅰ ②. 紫红色玉米粒
(2) ①. Ⅲ ②. 植株A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比例为1∶1的两种配子
(3)3/8 (4) ①. 让该植株自交,将获得的后代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②. 全部为深绿色植株 ③. 深绿色∶浅绿色∶黄色植株=1∶2∶1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小问1详解】
据图1和图2可知,Ⅰ表示植物A自交,后代紫红色玉米:黄色玉米=3:1,说明紫红色玉米为显性;Ⅱ表示植物B自交,后代全是黄色玉米,只能说明黄色为纯合子,不能判断显隐性;Ⅲ表示植物A和植物B杂交,后代紫红色和黄色比例为1:1,这是测交,不能判断显隐性。
【小问2详解】
Ⅲ表示植物A和植物B杂交,后代紫红色和黄色比例为1:1,这是测交,结合Ⅰ可知,植物A是杂合子,植物B是隐性纯合子,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后代紫红色玉米粒:黄色玉米粒=1:1主要原因是植株A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比例为1∶1的两种配子。
【小问3详解】
假定用A/a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现有紫红色玉米粒种子,其中杂合子占1/2,即1/2AA、1/2Aa,随机播种,长成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随机交配),能产生的3/4A、1/4a配子,因此F1中杂合子为3/4×1/4+1/4×3/4=6/16=3/8。
【小问4详解】
基因型为YY的植株在正常光照下表现为深绿色,但在光照较弱时表现为浅绿色,Yy的植株叶片为浅绿色,现有一浅绿色植株(可能是YY或者Yy),为了确定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让该浅绿色植株自交,将获得的后代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后代幼苗期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即可以确定亲本的基因型,如果后代全为深绿色植株,说明为纯合子(YY);如果后代中出现了浅绿色和黄色植株(深绿色∶浅绿色∶黄色植株=1∶2∶1),说明为杂合子(Yy)。
19. 环境中的污染物能使处于分裂期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 期时,缺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便浓缩在细胞核核之外,形成微核(如下图中箭头所示)。洗甲水是由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加入少量的上光 油和抗氧化剂配制而成,用于去除指甲油,为研究市售的某款洗甲水 对植物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与观察细胞总数的比值)及产生微核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开展了相关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大蒜生根:选取大小相近、鳞茎饱满的紫红色皮的洋葱,底部浸没于蒸馏水中,室温下 培养,每天换水 2 次,待植物根尖长至 2~3 cm。
②洗甲水处理:选取等量、初生根长势一致的洋葱鳞茎分别放入浓度为 0、5%、10%、15%和 20%的洗甲水溶液中,室温培养 24 h 后,清洗并放入蒸馏水中恢复培养 24 h。
③染色制片:切取洋葱根尖顶端 1~1.5 cm 的幼根,经固定、酸解、漂洗和染色后,制成 临时装片。
④镜检统计:选取视野清晰、细胞分散均匀的装片进行显微观察,每张装片统计大约 500 个细胞,记录每张装片中分裂期细胞和产生微核的细胞数目,并计算分裂指数及微核率。 结果如图 1、图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初生根经不同浓度洗甲水处理后需在蒸馏水中恢复培养 24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酸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染色所用的染液是____。
(4)图 2 结果中,洗甲水浓度为 20%时,细胞的微核率发生下降,结合题干和图 1 分析, 其原因可能是___。
【答案】(1)DNA和蛋白质
(2)使更多发生染色体片段断裂的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间期
(3) ①.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②.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4)浓度为20%的洗甲水处理可能导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染色体发生断裂减少,使得形成的微核细胞数目减少
【解析】
【分析】据题意可知,微核是缺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浓缩在细胞核核之外的结构。图1,随着洗甲水浓度的升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在下降;图2中洗甲水浓度在0-15%范围内,随着洗甲水浓度的升高细胞微核率升高,15%-20%范围内,微核率下降。
【小问1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微核是缺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浓缩成的结构,故微核的化学成分与染色体相同,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小问2详解】
根据“环境中的污染物能使处于分裂期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缺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便浓缩在细胞核之外,形成微核”可知,微核的形成是在下一次分裂间期,所以步骤②中,初生根经不同浓度洗甲水处理后需在蒸馏水中恢复培养24h,其目的是使更多发生染色体片段断裂的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间期。
【小问3详解】
步骤③中,酸解的目的是解离,即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故染色所用的染液是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小问4详解】
图2结果中,洗甲水浓度为20%时,细胞的微核率发生下降,其原因可能是浓度为20%的洗甲水处理可能导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导致根尖细胞遗传物质损伤严重而死亡,使得统计到的微核细胞数目减少。
20. 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黑腹果蝇的翅型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眼色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下图甲、乙为不同表型的雌雄黑腹果蝇,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1)通过对实验一与实验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黑腹果蝇的翅型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翅型、眼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__定律,实验一中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让实验二中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个体中表现上图甲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__,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__。
(3)研究发现,XXY个体为雌性可育。在实验二的F1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长翅白眼雌果蝇(AaXrXrY),形成该果蝇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该果蝇会产生__________种类型的配子。
(4)已知黑腹果蝇刚毛(D)对截毛(d)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一只红眼刚毛雄性个体和白眼刚毛雌性个体多次交配,子代中红眼刚毛♀∶红眼截毛♀∶白眼刚毛♂=1∶1∶2,请在图中画出雄性亲本中D、d和R、r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_。
【答案】(1) ①. 长翅 ②. 自由组合 ③. AaXRXr
(2) ①. 1/16 ②. 3/16
(3) ①. 雌性 ②. 8
(4)
【解析】
【分析】实验一和二互为正交和反交,实验一中残翅和长翅杂交,子代全为长翅,说明长翅为显性,实验一红眼和白眼杂交,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实验一和实验二中F1雌雄个体的翅型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实验二F1雌性为有红眼,雄性为白眼,性状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小问1详解】
实验一中残翅和长翅杂交,子代全为长翅,说明长翅为显性,实验一和二互为正交和反交,F1雌雄个体的翅型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实验二中F1雌性为有红眼,雄性为白眼,性状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翅型、眼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一中亲本为残翅红眼雌果蝇(aaXRXR)×长翅白眼雄果蝇(AAXrY),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RXr。
【小问2详解】
实验二中P为残翅红眼雄果蝇(aaXRY)×长翅白眼雌果蝇(AAXrXr),则F1的基因型为AaXRXr、AaXrY,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个体中表现上图甲性状的概率为1/4×1/4=1/16,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3/4×1/4=3/16。
【小问3详解】
实验二的F1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长翅白眼雌果蝇(AaXrXrY),形成该果蝇的原因是雌性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该果蝇会产生的配子类型为2×4=8。
【小问4详解】
一只红眼刚毛雄性个体和白眼刚毛雌性个体多次交配,子代中红眼刚毛♀∶红眼截毛♀∶白眼刚毛♂=1∶1∶2,红眼雌果蝇既有刚毛又有截毛,白眼雄果蝇全为刚毛,说明刚毛(D)、截毛(d)这对基因位于X、Y同源染色体上,并且R和d在X染色体上,D在Y染色体上。如图表示:
AA
Aa
aa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湖南省岳阳市岳汨五月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汨五月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齐民要术·种谷》中记载, 某植物花色由基因D, 洋葱, 下图表示小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岳阳岳汨五月联考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岳阳岳汨五月联考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岳阳市岳汨五月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湖南省岳阳市岳汨五月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岳阳市岳汨五月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汨五月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岳阳市岳汨五月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岳阳市岳汨五月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