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件多份
-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4 课件 1 次下载
-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3 课件 1 次下载
-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1 课件 1 次下载
-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2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3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3.1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3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3.1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闻知识,特写新闻,文章结构,别了“不列颠尼亚”,迁移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什么是新闻?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2、新闻的要素?五个“W”,一个“H”。3、新闻的分类?广义:消息、通讯、评论、访问记、报告文学狭义:消息特写新闻: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4、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特写新闻”,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文体。 “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第 1 段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英国对香港统治的结束。
(第2-10段):以时间为序,具体记叙告别仪式。
(第 11 段 ):英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第一场景:6月30日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彭定康和女儿离开总督府
第二场景:下午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7时45分,降下英国国旗
第三场景:七月一日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特成为历史的陈迹。
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港督的建筑,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香港已经回归祖,末代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
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这句话平实的语言,对比的鲜明,其中之一饱含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英国米字旗的降下,代表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香港回归了祖国,五星红旗从此飘扬在香港上空。
从1841年1月23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对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忘记的。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天。作者心中,人民心中,都是感情澎湃。这种感情,通过精确地记录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来表现,语言含蓄,很有分寸。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行占领了中国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写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实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点明了题意。这里没有讽刺,没有痛骂,我们却从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感受到心潮的起伏。
1、写一篇读后感,语言要简洁,能把感想写得有理有据。 2、近日,学校举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请据此写一则新闻,投送到学校网站上。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3.1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新闻,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的六要素,历史回顾,课文解读,字词读音,港督府,品味语言,别了“不列颠尼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3.1 别了,“不列颠尼亚“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pptx、《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3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3.1 别了,“不列颠尼亚“优质课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素养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人论世,文本探究,初读感悟,技巧点拨,了解作者,了解背景,文体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