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重庆渝西中学2023-2024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答案docx、重庆渝西中学2023-2024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通过转录和翻译把信息传递给蛋白质,由蛋白质体现性状。
2、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生物体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
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经分裂产生,也可以经细胞融合形成。
【详解】A、细胞中的RNA也可以传递遗传信息,A错误;
B、细胞中蛋白质的组成是21种氨基酸,但并非每种蛋白质都由21种氨基酸组成,B错误;
C、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产生,而非通过分裂产生,C错误;
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能分裂的细胞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详解】A、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是四种,分别为A、T、G、C,A错误;
B、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细胞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系统属于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支原体没有生物膜系统,B错误;
C、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故不能抑制原核生物细胞壁合成的头孢来治疗支原体肺炎,C错误;
D、支原体的蛋白质是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的,D正确。
故选D。
3.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信息可知,在植物开花后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升高。
【详解】A、从图中只能看在交点处,种子干重中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相等,然后可溶性糖含量减少,脂肪含量增加,说明可溶性糖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肪,所以二者之间的转化速率不相等,A错误;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错误;
C、种子形成过程中,代谢强度下降,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脂肪含量逐渐增加,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低,C正确;
D、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C。
4.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H+进入液泡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故跨膜方式为主动运输,则液泡内的细胞液中H+浓度大于细胞质基质,说明H+运出液泡是顺浓度梯度,因此方式是协助扩散;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能将H+转运出液泡的同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转运到液泡内,说明Na+进入液泡的直接驱动力是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因此该过程Na+的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详解】A、图中水通过B是协助扩散,进出细胞速率比A自由扩散快,A正确;
B、Cl-借助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不需要和通道蛋白结合,B正确;
C、Na+在液泡中的积累能使液泡内Na+浓度增大,细胞液渗透压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增强,进而提高植物的耐盐碱能力,故降低Na+/H+反向转运载体蛋白基因的表达会降低植物的抗盐能力,C错误;
D、图示中H+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液泡,说明液泡里面H+浓度较高,因此H+通过Na+/H+反向转运载体蛋白出细胞是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C。
5.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图A:①表示果酒发酵,②和③都表示果醋发酵。
分析图B:乙装置通入氧气,说明是果醋的发酵装置;甲装置是密封的,说明是果酒的发酵装置;丙装置是发酵的产物醋酸。
【详解】A、图A中,①过程制作果酒时需要挑选新鲜葡萄,用清水冲洗后再去除枝梗,随后榨汁,A错误;
B、酒精发酵温度通常为18~30℃,醋酸发酵温度通常为30~35℃,即与①过程相比,②过程需要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进行,B错误;
C、图B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即在甲瓶上没有设置排气口,以便酒精发酵时产生的CO2的排除,C正确;
D、图B装置中乙装置通入氧气,说明是果醋的发酵装置,即果醋是在乙瓶产生的,发酵的微生物利用的碳源主要是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6. 【答案】C
【解析】
1、光照信息刺激视网膜通过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和交感神经系统传输到松果体影响褪黑素分泌进而对人体的睡眠进行调控,此调节过程有神经系统的参与,也有激素的参与所以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2、儿童夜间开灯睡觉或夜间长时间受到过强光照刺激,褪黑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一垂体-性腺轴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性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性腺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则儿童夜间开灯睡觉或夜间长时间受到过强光照刺激(如电视、手机屏幕灯光等)可能导致出现性早熟的现象。
详解:
A、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不受意识支配,所以下丘脑连接松果体的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即内脏运动神经,A错误;
B、分级调节可放大激素调节效应,B错误;
C、女童夜间长时间看手机可使褪黑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垂体、性腺的抑制作用减弱,E2分泌增加,可能促进女童性早熟,C正确;
D、E2的靶细胞还有性腺细胞等,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解析】
【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
【详解】A、垂直结构是群落内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据表分析,群落B的植株高度有高有矮,垂直结构更复杂,而植物能为动物提供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故群落B动物丰富度应更高,A正确;
BC、分析题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加多样化的群落更能抵抗新的定殖物种。更大的多样性应该导致群落里 的物种组合能更充分地利用当地资源,生态位差异越大,生态位空间利用的越充足,潜在的物种找到可以定殖并与本地物种稳定共存的生态位的机会就越少,群落的演替速度也越慢,由于群落B更加多样化,种间竞争更强,能在群落 B中成功定殖的新物种应该较少,B正确,C 错误;
D、优势种是指数量很多、对其他物种影响很大的植物,高的植株对于光照等资源的竞争力较强,更可能成为优势种,D正确。
故选C。
8.【答案】B
【解析】
【分析】T细胞表面的的PD-1分子一旦被PD-L1激活,会抑制T细胞活化,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
【详解】AB、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的PD-1分子一旦与癌细胞的PD-L1结合,会抑制T细胞活化,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 BiCE能与T细胞表面的 PD-1结合,减少肿瘤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概率,故BiCE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A正确,B错误;
C、由图可知,细胞因子IFN-γ由T细胞分泌作用于cDC1(1型树突状细胞),故IFN-γ作用可能是促进 cDC1 呈递抗原,C正确;
D、由图可知,细胞因子IL-12由cDC1(1型树突状细胞)分泌作用于T细胞,可能有促进辅助性T细胞分泌 IFN-γ,D正确。
故选B。
9.【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的流程图,其中①表示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的过程;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之后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即可得到杂种植株。
【详解】A、③和④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涉及的激素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A错误;
B、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因此用①处理细胞时需要在较高渗透压溶液中进行,防止细胞吸水涨破,B正确;
C、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病毒、细菌等,但是不损害它们体内有用抗原的方法。灭活的病毒会使病毒蛋白的高级结构受到破坏,蛋白不再有生理活性,所以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而灭活的仙台病毒不可用于②过程(植物细胞融合),一般用于动物细胞融合,C错误;
D、用于融合的细胞一个是花椰菜的根细胞,一个是黑介苗的叶肉细胞,其中供体细胞特有的结构为叶绿体,故可通过观察叶绿体的有无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供体叶肉细胞高度分化,其染色体显微镜下不可见,D错误。
故选B。
10.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中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液,C处物质交换单向运输。
【详解】A、内环境自身成分如缓冲物质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同时D系统(呼吸系统)、E系统(泌尿系统)也参与血浆pH相对稳定的维持,A正确;
B、HCl逐滴加入不会引起滴加的HCl量没有控制好,滴加达到一定量时测出的pH突然显著降低,可能原因是加入的HCl总量太多,超过了血浆的调节能力,B错误;
C、C处为淋巴(液),物质交换单向运输的结构基础是毛细淋巴管覆瓦状排列方式,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属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C错误;
D、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组织水肿主要由缺乏血浆蛋白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所致,可通过静脉注射血浆蛋白溶液进行治疗,D错误。
故选A。
11. 【答案】D
【解析】
【分析】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某种变化结果,反过来作为调节该系统变化的因素,使系统变化出现新结果的过程,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如果新结果跟老结果呈负相关,则为负反馈调节;如果新结果跟老结果呈正相关,则为正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的例子有:孕妇分勉过程、排尿过程和血液凝固等。
【详解】A、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物质作为基础、能量作为动力,而信息作为调节的信号共同作用,据此可推测生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包含物质、能量和信息,A 为生产者、B 为消费者、C 为分解者,信息传递在生物群落中并非都是双向的,A 错误;
B、反馈是指系统的输出结果反过来对系统的输入进行调节和影响的过程,反馈调节在系统中普遍存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依赖于负反馈调节机制,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 错误;
C、生态系统的置位点发生偏离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偏离越小,C错误;
D、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反馈调节, D 正确。
故选D。
12. 【答案】B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细胞分裂中期利于染色体计数,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在94-104之间,接近两种亲本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并可排除脾细胞之间相互融合或骨髓瘤细胞之间相互融合的可能性,A正确;
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2次筛选和1次抗原检测,第一次是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通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进一步筛选出能产生人们所需要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
C、图2显示A结果为阳性,B结果为阴性,说明该mAb能特异性与RecQ解旋酶结合,1%牛血清蛋白的作用为对照,C正确;
D、单克隆抗体与抗原会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可将mAb制作成探针,根据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检测肿瘤细胞或肿瘤患者病理切片中RecQ解旋酶的分布情况,D正确。
故选B。
13. 【答案】B
【解析】
【分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变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
2、根据图示可知,2010年之前,中国人口数量一直增加,而之后,人口数量相对稳定。
【详解】A、人口数量不只受出生率影响,如果死亡率很低,则总人口数目可能会增加,A错误;
B、全国人口普查要统计所有人,方法一般是逐个计数,B正确;
C、由出生率和死亡率不能预测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是通过各个年龄段人后数目得出的,C错误;
D、由图可知,2020年人口稳定,λ值接近于1,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所以A错误。细胞分化不仅跟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有关,跟组成型启动子也有关,所以B错误。乳腺生物反应器,希望实现目的基因在乳腺中的特异性表达,应该将组织特异型启动子跟日的某因连接,所以C错误。长日照下植物开花,跟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需要相应的诱导型启动子被激活,所以D正确。
15. 【答案】C
【解析】
【分析】半保留复制是复制完成后的子代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均与亲代DNA分子相同,但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
【详解】A、过程①是以单链环状DNA为模板合成互补链,形成闭合的双链DNA分子,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参与,A错误;
B、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是复制完成后的子代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均与亲代DNA分子相同,但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而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所以噬菌体ΦX174的DNA复制方式不是半保留复制,B错误;
C、①过程以单链环状DNA为模板的复制过程,需要合成引物,③过程以以未断裂的互补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使原DNA单链3'端不断延伸,不需要合成引物,C正确;
D、噬菌体ΦX174中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单链结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数量不一定相等,D错误。
故选C。
16.【答案】(1)年龄结构
(2)梭子蟹生活在人工海水中,以马尾藻和萱藻为食,与鱼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3)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①. 梭子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梭子蟹机体有机物中的能量) ②. (c−m)/a
(5)既能有效抑制裸甲藻的繁殖,又能治理水体富营养化
【解析】
【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小问1详解】
用渔网捕鱼时,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保护鱼苗,把老年个体捕捞后,使种群的年龄结构变成增长型,对种群的年龄结构影响较大;
【小问2详解】
生态位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因此对于梭子蟹生态位的描述为:梭子蟹生活在人工海水中,以马尾藻和萱藻为食,与鱼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等。
【小问3详解】
“人工海水”生态系统中将营养控制在中营养化水平最佳,因为这样可以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同时也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发展。
【小问4详解】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图2 中c是梭子蟹摄入量减去流向k后的部分,代表梭子蟹的同化量,f代表呼吸消耗,因此,d代表的是用于梭子蟹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若梭子蟹从饲料中同化的能量为 m,来自生产者的同化量是(c-m),因此从生产者到若梭子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m)/a×l00%;
【小问5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引入海菖蒲等海生挺水植物并定期收割,既能有效抑制裸甲藻的繁殖,又能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其原理是海菖蒲等海生挺水植物在与裸甲藻中占优势,抑制了裸甲藻的繁殖,同时还能从水体中吸收N、P等化学元素,达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17.【答案】(1) ①. 酸 ②. 扩大培养
(2)检测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3)①. 不同意 ②. 青霉素只能杀死部分微生物,某些杂菌会分祕青霉素酶将青霉素分解掉
(4 ①. 蜗牛酶、溶菌酶 ②. 将融合细胞涂布在缺乏甲硫氨酸和精氨酸、但其他营养成分齐全的固体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即为杂种菌株
【解析】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种子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生物分离工程)等方面。
【小问1详解】
在制备该培养基时,除了添加必要的营养成分外,还需要调节pH,若培养霉菌需要将pH调至酸性,因此培养青霉菌需要将pH调至酸性,接种之前的过程①、②都属于扩大培养,其目的是获得发酵罐中所需要的菌种数量。
【小问2详解】
患者在使用青霉素前需要根据医嘱进行皮试,其目的是检测是否对青霉素过敏,以保证使用青霉素过程中的安全。
【小问3详解】
青霉菌在代谢过程产生的青霉素具有杀菌作用,有同学认为无需对培养液进行严格灭菌,这是不合理的,因为青霉素即使有杀菌作用,但其杀菌的范围是有限的,依然对一些细菌,如革兰氏阴性菌无效,因此需要对培养液进行灭菌。
【小问4详解】
青霉菌属于真菌,所以用蜗牛酶去除细胞壁,透明颤菌属于细菌,所以用溶菌酶去除细胞壁。实验中所用青霉菌不能在缺乏甲硫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实验中所用透明颤菌不能在缺乏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其融合菌株能够缺陷互补,才能在缺乏甲硫氨酸和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可将杂种菌株筛选出来。
18.【答案】(1)偏高(1分) 偏低(1分) 前
(2)PSMA 、CD28 PEC 或灭活病毒等(1分) CO₂ 培养箱 不能(1分)
HAT选择培养基只能筛选淘汰骨髓瘤细胞和 B淋巴细胞,而对杂交瘤细胞无筛选作用,也无法 分辨是否为已融合的双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无论是否融合,均可在HAT 选择培养基中
存活,达不到筛选的目的)
(3)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 可同时结合癌细胞表而抗原 PSMA 和 T 细胞表面受体 CD28, 前者可使双特异性抗体准确地和痛细胞结合,后者可有效激活T 细胞,增强T 细胞对痛细胞的
杀伤能力
【解析】
(1)接头是连接药物的,为了药物能准确的在肿瘤细胞中释放,就需要接头和药物在血浆 运输时稳定结合,在肿瘤细胞中的溶酶体里接头和药物的稳定性降低,将药物释放出来。前期形成 纺锤丝的时候需要微管蛋白聚合,故药物作用时期为前期。
(2)科学家的目的是构建既能结合PSMA, 还能结合 CD28 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 所以 PSMA 和CD28 相当于抗原,需要先注入小鼠体内,获得两种B 淋巴细胞,将两种B 淋巴细胞和小鼠 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得到的两种杂交瘤细胞,两种杂交瘤细胞可在 PEG 等条件下促进融合,融合 后双杂交瘤细胞仍需在 CO₂ 培养箱中培养,还需进一步筛选才能获得能产生所需的双特异性抗体 (PSMA×CD28) 的双杂交瘤细胞。但 HAT培养基只能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对未融合的杂交瘤细胞 和双杂交瘤细胞没有筛选功能。
(3)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 可同时结合癌细胞表面抗原 PSMA 和 T 细胞表面受体 CD28, 前 者可使双特异性抗休准确地和癌细胞结合,后者可有效激活T 细胞,促进T 细胞增殖分化,增强T 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
19.【答案】(1)反转录
(2) ①. 使Taq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②. EcRⅠ、NtⅠ ③. 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自身环化,目的基因和载体基因反向连接(确保目的基因和载体正确连接)
(3)加工、折叠、修饰
(4)改造β防御素目的基因,实现非活性中心的糖基化位点的突变,清除部分糖基化。[或:改造β防御素目的基因,共表达糖链加工酶,去除抗原性较强的糖链结构,使其糖链结构更贴近哺乳动物,从而降低抗原性
【解析】
【分析】1、根据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切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①应选择切点位于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②不能选择切点位于目的基因内部的限制酶。③为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也可使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但要确保质粒上也有这两种酶的切点。
2、根据质粒的特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①所选限制酶要与切割目的基因的限制酶相一致,以确保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②质粒作为载体必须具备标记基因等,所以所选择的限制酶尽量不要破坏这些结构;如果所选酶的切点不止一个,则切割重组后可能丢失某些片段,若丢失的片段含复制起点区,则切割重组后的片段进入受体细胞后不能自主复制。
【小问1详解】
利用致病细菌的脂多糖( LPS)刺激结肠癌细胞株提高防御素的表达量,提取总RNA,进一步进行逆转录后,采用PCR扩增,将基因测序结果与Genebank公开数据进行比较,进而得到正确的目的基因。
【小问2详解】
①本实验中引物的作用是使Taq DNA 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
②引物需要与模板的3'端结合,用于延伸子链,据图可知,引物P1中5'→3'有-GAATTC-序列,P2中5'→3'有-GCGGCCGC-序列,据此推测本实验中采用的一对限制酶是EcR Ⅰ、Nt Ⅰ。采用双酶切法的优势是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自身环化,目的基因和载体基因反向连接(确保目的基因和载体正确连接)。
【小问3详解】
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最大的优点在于,该体系可对目的蛋白加工、折叠、修饰,直接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
【小问4详解】
重组毕赤酵母合成的β防御素在面包制作中作为防腐剂添加,有引起机体免疫反应造成过敏的危险,可改造β防御素目的基因,实现非活性中心的糖基化位点的突变,清除部分糖基化。或: 改造β防御素目的基因,共表达糖链加工酶,去除抗原性较强的糖链结构,使其糖链结 构更贴近哺乳动物,从而降低抗原性。
【解析】
【分析】灰身长翅雄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雌果蝇交配,F1全为灰身长翅,说明灰身、长翅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让F1果蝇继续和双隐性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当F1果蝇作父本时,后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其只产生两种配子,当F1果蝇作母本时,后代出现了四种表现型,说明产生了四种配子。
20. 【答案】 ①. 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①. 常 ②. 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以A/a为例)亲本雄性为XAY,雌性为XaXa,子代会出现XaY,即黑身,同理可能会出现残翅 ③. 控制体色和翅型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为AaDd,F1雄性个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发生互换,只产生两种配子,F1雌性个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发生互换产生了四种配子
①.
②. 灰身星眼:灰身圆眼:黑身星眼黑身圆眼=5:1:1:1
【小问1详解】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故是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同源染色体的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离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小问2详解】
纯种灰身长翅雄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雌果蝇交配,F1全为灰身长翅,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以A/a为例)亲本雄性为XAY,雌性为XaXa,子代会出现XaY,即黑身,同理可能会出现残翅。F1果蝇的基因型为AaDd,与aadd果蝇正反交,当F1果蝇作父本时,后代只出现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类型,说明F1果蝇父本只产生了AD和ad这两种类型的配子,并未发生交叉互换;而F1果蝇作母本时,后代出现了4种类型,即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说明F1果蝇作母本产生了4种配子,不只是AB和ab这两种类型的配子,说明F1果蝇母本在形成配子的时候,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形成了Ad和aD的重组型配子,所以出现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这两种新的表现型。
【小问3详解】
纯合灰身星眼果蝇与纯合黑身圆眼果蝇杂交,子代全为灰身星眼,说明灰身、星眼为显性,图甲所示A和B的关系为A和B连锁,a和b连锁。因为当两对基因在染色体相距非常远时,其产生的配子比例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形成的配子比例几乎一致,同时由于雌性个体能够发生互换而雄性不能,因此要验证A、B连锁,需要用基因型AaBb的个体为父本做测交实验,才能证明结论。其遗传图解如下:
由题意可知,该实验为纯合灰身星眼果蝇与纯合黑身圆眼果蝇杂交,子代全为灰身星眼AaBb,由于雌性个体能够发生互换而雄性不能,AaBb雌果蝇产生的配子是1/4AB, 1/4Ab,1/4aB,1/4ab;AaBb雄果蝇产生的配子是1/2AB, l/2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可得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灰身星眼:灰身圆眼:黑身星眼黑身圆眼=5:1:1: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渝西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PDF版附解析),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