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19244/0-17174476682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19244/0-17174476683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19244/0-17174476683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食品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A.蔬菜B.大米C.食盐D.豆腐
2.《天工开物》中描述以竹为原料造纸的过程如题2图所示,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①砍竹备料②加碱蒸煮③捞纸④压纸⑤烘干
A.①B.②⑤C.③D.④
3.废旧电池应投入指定的垃圾桶,这种垃圾桶的标志是
A. B. C. D.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叙述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C.倡导低碳生活,少开燃油车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
5.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C.过滤D.蒸发溶液
6.金属镍在制造不锈钢、电容、电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题6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镍属于非金属元素B.正二价镍氧化物为
C.离子的电子数为28D. 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下列各组对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8.利用太阳能分解制,可用“氧缺位铁酸铜()”作催化剂,其物质转化如题8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
B.“氧缺位铁酸铜”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是置换反应
C.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氧缺位铁酸铜”变为铁酸铜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9.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探究两个变量的是
A.探究分子运动B.探究燃烧的条件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0.某“草莓水溶肥”部分说明如题10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肥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肥料属于复合肥料B.“微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大量”与“微量”区别是元素含量D.从“使用注意”看,该水溶肥有毒性
11.科学家利用某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有机燃料,其微观示意图如题11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B.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生成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题12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图中任何温度下的溶解度都大于和
B.℃时,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40℃接近饱和的溶液升温可变为饱和溶液
D.℃时,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13.准确描述实验现象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之一。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有紫色蒸气产生
B.打开盛有稀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
C.铁丝在空气中点燃,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D.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苏打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14.下列“实验目的和操作”与“化学原理或现象”都正确的是
15.向盛有a g铜锌粉末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搅拌,该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题15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B.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C.该铜锌粉末中锌的质量为
D.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中国古代冶炼金属铜的一种方法如题16图所示。水排转动带动风箱向“冶铜炉”鼓风,最后将冶炼出的液态铜浇铸成铜器。
(1)图中利用水从高处流下冲击水排,将势能转化为 ① 能,带动风箱鼓风。
(2)风箱向冶铜炉中鼓“风”的目的是 ② ,冶铜炉中木炭先燃烧产生热能,并生成气体 ③ (写名称),此气体再与木炭反应生成还原性气体 ④ (写化学式)。
(3)古代冶铜所用的铜矿通常是绿色的孔雀石或深蓝色的石青石等,孔雀石受热分解后,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颜色会变为 ⑤ 色。(2)中的“还原性气体”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⑥ 。
17.【科普阅读】
中国积极布局储能行业,深耕“钠离子电池”领域,为未来能源革命再添“一把火”。钠离子的结构简图如题17-1图所示。钠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移动来工作,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如题17-2图所示)。
(1)由题17-1图可知钠离子核电荷数为 ① ,推测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② 。
(2)题17-2图中放电时的变化为 ③ (写化学符号),此过程是 ④ (填“得”或“失”)电子。
(3)题17-2图是钠离子电池微观示意图,图中的“铝箔”是起承接钠原子的作用。废旧钠离子电池回收处理时,粉碎筛选后,若将固体用盐酸浸泡处理。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⑤ ,浸泡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有, ⑥ (写化学符号)。
(4)若钠离子电池技术上得到突破,取代锂离子电池,从原料角度看,现实意义是 ⑦ 。
18.【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
i.题18-1图中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 ① .
ii.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② (填字母序号),化学方程式为 ③ ;若选D装置收集氧气,证明阳气已集满的操作是 ④ 。
iii.用E装置收集并测量生成的体积,往往在集气瓶的水上加入一层油,其优点是 ⑤ 。
(2)家庭自制“发生器”。
i.动手实践:有同学在家自制氧气发生器。他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 ⑥ g水配成浓度为6%的溶液,并设计了如题18-2图所示装置。
ii.原理分析:题18-2图中左瓶用于制气,右瓶作用是湿润氧气,并便于观察 ⑦ 。该方法的缺点是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会 ⑧ ,不易保存。
iii.查阅资料:过碳酸钠性质稳定、易保存、直接溶于水可制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则X为 ⑨ 。
19.【科学探究】
菠菜中的草酸()含量较高,若烹任不当、被人体吸收的草酸可能会在体内形成草酸钙结石。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草酸钙()的性质进行了以下探究:
(1)取一定量菠菜加水捣碎,过滤;用pH试纸检验滤液,,说明草酸显 ① 性;另取滤液滴入澄清石灰水后生成白色沉淀,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探究草酸钙性质。
i.向(1)中沉淀滴入稀盐酸,振荡,白色沉淀溶解,无气泡产生,证明在常温下草酸 ③ (填“能”或“不能”)溶解于稀盐酸。
ii.他们反复多次捣菠菜汁,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后过滤、洗涤、干燥,获得一定量的草酸钙固体。取少量固体加热,固体减少,有气体产生。
[提出问题]草酸钙加热分解的产物有哪些呢?
[作出猜想]从草酸钙化学式猜想:a、残余固体是;b.气体只含;c.气体只含 ④ ;d.气体是和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草酸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⑨ 。
20.中国的航天火箭发射和中国空间站(见题20-1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问天实验舱”上搭载的化学燃料有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它们相遇即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肼类燃料不仅稳定性高,而且在太空中使用时产生的环境问题较少。其相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太空中使用时产生的环境问题较少”的理由是 ③ 。
(2)“天宫二号”用到的材料有:铝锂合金、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热障陶瓷涂层、特制橡胶等,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④ ,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 ⑤ 。
(3)宇航员呼吸的氧气来源主要来自电解回收的水。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如题20-2图所示,有氢气逸出的是 ⑥ (填“a”或“b”)极,连接的是电池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所产生的氦气和氧气质量比是 ⑧ ;在实验舱中水被 ⑨ 利用。
21.中国成功研制出一类被誉为“超级炸药”的“全氮阴离子”盐。该盐具有体积小、安全、无污染等优点,能量密度是TNT的10倍以上。
(1)某全氮阴离子镁盐的化学式为。这种炸药在空气中引爆后生成氮气和氧化镁,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 ;从氮元素的来源和产物角度看,生产和使用这种全氮阴离子镁盐的优点是 ② 、 ③
(2)这种全氮阴离子镁盐爆炸时产生的氮气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④ 。这些氮气常温下的体积为 ⑤ L(常温下氮气约,精确到0.1)。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保
①霉变的花生蒸煮后可以食用
②用食醋可以清洗开水壶中的水垢
①温室效应元凶是大气中过多的、
②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会造成酸雨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②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①煤炉上放盆水能防止中毒
②室内起火时,应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选项
实验目的和操作
化学原理或现象
A
提纯混有泥沙的食盐:可溶于水后过滤,把滤液蒸发结晶
食盐溶解在水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
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洗衣粉,振荡观察泡沫多少
软水中泡沫多,硬水中泡沫少
C
鉴别真黄金和“愚人金”(,淡金黄色):可在火焰上灼烧,观察颜色变化
黄金不变色,“愚人金”会变黑
D
配制波尔多液;容器用木桶或塑料桶,不能用铁桶
因为配制时有热量放出,会使铁桶在空气中氧化
实验
现象
结论
A.冷却后取残余固体于试管中加水
试管发烫
猜想 ⑤ (填“正确”或“错误”)
B.用微型实验装置(如题19图所示)加热草酸钙,检验气体产物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黑色变红色
气体中含有 ⑥ 、 ⑦ (写化学式)
根据实验B现象可判断猜想 ⑧ 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