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Cl:35. 5 K:39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中国陶瓷的精密制造技术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其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部分。下列制陶瓷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制土坯B. 阴干C. 修坯D. 素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制土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阴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修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素烧过程中涉及燃烧,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为了使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
A. 农业生产中提倡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B. 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
C. 倡导骑公共自行车出行
D. 为节约用水,可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答案】D
【解析】
【详解】A、相比于大水漫灌,喷灌、滴灌技术更加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爆竹易引起火灾、造成空气污染,加强其管理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C、倡导骑公共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浇灌农田可能引起食物中毒、造成土壤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D。
3. 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最主要的物质是
A. 蛋白质B. 维生素C. 糖类D. 油脂
【答案】C
【解析】
【详解】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不符合题意;
C、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可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符合题意;
D、油脂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不是主要能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的是
A. 硫B. 氢气C. 红磷D. 铁丝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 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固体药品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添加酒精D. 配制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要用药匙,取下的瓶塞要倒放,故A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
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故C错误;
D、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配置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6.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单质:铁、水、金刚石B. 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C. 绝缘体:大地、人体、木头D. 非晶体:沥青、玻璃、松香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金刚石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错误;
B、尿素[CO(NH2)2]中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钾含有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铵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错误;
C、大地、人体都属于导体,木头属于绝缘体,错误;
D、沥青、玻璃、松香都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正确。
故选D。
7. 下列各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铝B. 金刚石C. NaClD. NH3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铝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 下列实验中都用到了水,有关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B.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治污染空气
C. 燃烧条件的探究烧杯中的水——只提供热量
D. 排水收集气体集气瓶中的水——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且便于观察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集气瓶底部的水是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集气瓶底部的水是为了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燃烧条件的探究烧杯中的水,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和提供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将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且方便观察氧气的收集情况,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 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非金属元素B. 原子中电子数为42
C. 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D.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42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钼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2,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不符合题意;
D、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42,不是中子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 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
D. 该化学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O2CO2+H2O。
【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其中不含水分子,故错误;
B、物质乙是氧气,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故正确;
D、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故选C。
11.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就不是中和反应。只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才是中和反应。A错。
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正确。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红磷、白磷的混合物只含有磷元素,却是混合物。C错。
D、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碳酸盐也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D错。
故选B。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无法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都都为无色气体,用闻气味的方法无法区分;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取样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复燃的是二氧化碳,可以鉴别;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氧气;则两种方法均正确;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和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为过氧化氢溶液,可以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无味的液体,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区分,则两种方法不全部正确;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为软水,产生较多浮渣为硬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中加入明矾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区分,则两种方法不全部正确;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区分方法,解题时,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结合所选方法或试剂进行判断。
13.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高温加热一定量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C. 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
D.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减少,故选项A错误;
B、木炭粉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会减少,但不会减少至零,故选项B错误;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溶质质量分数应该保持不变,故选项C错误;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待稀硫酸反应完以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待氢氧化镁反应完全以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14. 将镁粉、铝粉、锌粉的混合物8.6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4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 )
A. 22gB. 24gC. 27.8gD. 27g
【答案】C
【解析】
【详解】硫酸的化学式H2SO4,其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1:48,当硫酸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为0.4g时,硫酸根的质量=0.4g÷=19.2g,则得固体硫酸镁、硫酸铝、硫酸锌混合物的质量为19.2g+8.6g=27.8g。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空气中体积分数含量最高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用语,下同)。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造的联合制碱法为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
【答案】 ①. N2 ②. Na2CO3 ③. Al2O3
【解析】
【详解】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稀有气体体积分数为0.93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0.04%,其他物质的体积分数为0.002%,故空气中体积分数含量最高的气体是:N2;
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其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的氯元素显示+3价,氧元素显示-2价,故其化学式为:Al2O3。
16. 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______。
(2)用墨汁书写的文书、档案年深日久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
(3)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隔绝氧气(或空气) (2)稳定
(3)
【解析】
【小问1详解】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小问2详解】
用墨汁书写的文书、档案年深日久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氧气接触,也不易起变化;
【小问3详解】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在进行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实验时,若要使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则:
(1)此反应操作是向______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
(2)实验结束后发现容器壁温度升高,若用固体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验证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你认为可行吗?_____,理由____________。
【答案】(1)氢氧化钠
(2) ①. 不可行 ②.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则无法判断热量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的还是中和反应放出的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原来溶液的pH大于7,最后变为小于7,则说明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且硫酸过量,故填氢氧化钠;
【小问2详解】
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验证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则无法判断热量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的还是中和反应放出的。
18.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
(1)图中P点所表示含义是______;
(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从混有少量A的B中提纯B,可采用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4)将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忽略水的蒸发),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答案】(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2)饱和 (3)蒸发结晶
(4)B>A>C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时,AC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相交于一点,故P点所表示含义是t1°C 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小问2详解】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C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A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所以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最多溶解30gA物质,故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小问3详解】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若从混有少量A的B中提纯B,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小问4详解】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忽略水的蒸发),A和B物质的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降温到t1℃,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A,C物质降温后,溶解度变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于A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C在t2℃时的溶解度,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C,所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忽略水的蒸发),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19. 现有6g有机物和氧气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4.4g二氧化碳,5.6g一氧化碳和7.2g水。则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11.2g ②.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得如下关系: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所以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4.4g+5.6g+7.2g-6g=11.2g;
生成物中,4.4g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的质量=,5.6g一氧化碳含有碳元素的质量=,7.2g水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6g有机物中含有3.6g C,0.8g H,1.6g O,原子个数比为:: =3:8:1,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C3H8O,再根据:
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 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
(1)若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C是水循环、碳循环两大循环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则B的化学式是______,C和D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若A是水循环、碳循环两大循环中的另一种重要物质,D是一种黑色固体。则C的化学式是______,由B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 ①. CaO ②.
(2) ① H2 ②. 2Cu+O22CuO##3Fe+2O2Fe3O4
【解析】
【小问1详解】
若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则A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C为碳、水两大循环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则C为二氧化碳、B为氧化钙,又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则D为氢氧化钙。
则B的化学式为CaO;
C与D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若A是碳、水两大循环中的另一种重要物质,则A可为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或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而氢气又能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水,则B为氧气、C为氢气、D为四氧化三铁或氧化铜。
由前面分析可知,C的化学式为H2;
若D为四氧化三铁,B生成D的反应为;若D为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由甲图三个对比实验,可得到什么结论?
(2)乙图所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
【答案】(1)铁生锈需铁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
(2)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中铁钉锈蚀,而②③中铁钉没有锈蚀,通过①②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与空气(氧气)接触,通过①③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与水接触;综合考虑可知铁的锈蚀需要与水、空气中的氧气同时接触;
【小问2详解】
滤纸片和乒乓球片均具有可燃性,也均与氧气接触,通过薄铜片上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片的燃烧先后对比可知,可燃物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即实验中的变量是可燃物的着火点。
22. 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星碱性]
(1)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____
(2)最后制得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写出一个可使氯化钠质量增加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操作③所得溶液中含有NaOH。(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
【答案】 ①. 加入过量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钡杂质 ②. 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 取③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解析】
【分析】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且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去除硫酸钠,而碳酸钙、碳酸镁和碳酸钡都是难溶性物质,所以加入过量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钡杂质;
(2)最后制得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3)碳酸钠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钡的白色沉淀,可用BaCl2溶液检验碳酸钠的存在,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碳酸钠对氢氧化钠检验存在干扰,所以应先检验碳酸钠并完全除去碳酸钠再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实验方案:取③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23. 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 m 的锌粉,溶液中析出 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 ab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2)C 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关系图中 bc 段斜率小于 ab 段?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Zn+2AgNO3=Zn(NO3)2+2Ag ②. Zn2+和Fe2+ ③. 因为每65份质量的锌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关系图中 bc 段斜率小于 ab 段
【解析】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图可知,ab段(不含两端点)为锌与硝酸银的反应,b点硝酸银溶液刚好完全反应;bc段(不含两端点)为锌与硝酸铜的反应,析出的是铜;cd段(不含两端点)为锌与硝酸亚铁反应。
【详解】(1)ab段(不含两端点)为锌与硝酸银的反应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
(2)C点对应溶液是锌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时的溶液,其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Fe2+
(3)ab段(不含两端点)为锌与硝酸银的反应,bc段(不含两端点)为锌与硝酸铜的反应,每65份质量的锌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关系图中 bc 段斜率小于 ab 段。
2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A中的试管口为什么应略向下倾斜?
(2)写出选用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若采用C(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到一种气体,请简述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法。
【答案】(1)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或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解析】
【分析】
【详解】(1)A装置加热的是固体,固体中可能会有一些水分,加热时会形成水蒸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B作为发生装置属于固液体常温下的反应,即采用的是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采用C(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到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能是氧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若是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若是二氧化碳则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金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牢固掌握金属的知识非常重要。
(1)铝和铁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铝耐腐蚀性能比铁好的原因是________。
(2)如图为实验室模拟炼铁,其产品是纯铁,工业炼铁的产品是生铁。
①纯铁和生铁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如图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
(3)铁制品容易锈蚀,是铁与_______同时反应的结果。
(4)为了验证锌、铁、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A B C
①老师认为该同学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②请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一个实验,以证明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所用试剂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10g赤铁矿。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则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铝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其进一步被氧化 ②. 含碳量不同(或组成不同,或生铁是合金而铁是纯金属) ③. 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 ④. 在装置的最右端增加一个点燃的酒精灯或绑一个气球收集(答案合理即可) ⑤. 氧气(O2)和水(H2O) ⑥. 铁与铜的活动性顺序无法确定 ⑦. 铁与硫酸铜溶液(或铜片与硫酸亚铁液,或铜片与稀硫酸) ⑧. 80%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关金属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详解】(1)铝的耐腐蚀性能比铁的好是因为铝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其进一步被氧化;
(2)①纯铁和生铁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或组成不同,或生铁是合金而铁是纯金属);
②图A中氧化铁被还原为铁粉,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
③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故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在装置的最右端增加一个点燃的酒精灯或绑一个气球收集(答案合理即可);
(3)铁制品容易锈蚀,是铁与水和氧气同时反应的结果;
(4)①该实验中,A、B能证明锌的活动性强于铁,C实验能证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但是铁与铜的活动性顺序无法确定;
②要证明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只需要补充确定铁与铜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所以补充实验是铁与硫酸铜溶液(或铜片与硫酸亚铁液,或铜片与稀硫酸);
(5)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
x=8g
故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100% =80%
答: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80%。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氮气和二氧化碳
使用燃着的木条
闻气味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使用带火星的木条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加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D
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
加入明矾,振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中考第六次模拟化学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中考第六次模拟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中考第六次模拟化学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鹤壁市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鹤壁市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卷教师版docx、2024年河南省鹤壁市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卷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