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中考三模考试地理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20475/0-17174621740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中考三模考试地理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20475/0-17174621740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中考三模考试地理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20475/0-17174621741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中考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3,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中考三模考试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卷包括“试题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地理试卷共两大题13小题,满分40分,地理与生物学的考试时间共9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卷”(2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3月底,杨老师打卡设立在淮河之滨的地标建筑—中国南北分界标志。下图为当天杨老师拍摄到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中国南北分界标志所在地位于( )
A. 亳州B. 蚌埠C. 安庆D. 黄山
2. 该照片的拍摄时间可能是( )
A. 5:30B. 9:00C. 12:00D. 16:30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中国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穿越安徽省淮河中游蚌埠,没有穿越亳州、安庆和黄山,故选B。
【2题详解】
读图可知,根据图中的界碑确定南北方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此时界碑影子朝向东方,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西方,即将日落,故该照片的拍摄时间可能是下午的16:30,故选D。
【点睛】蚌埠市,安徽省辖地级市,别称珠城,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试卷源自 试卷上新,欢迎访问。秦岭—淮河一线,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总面积5951平方千米。
2024年世界气象日宣传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该站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下图为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夏威夷岛( )
A. 位于中纬度B. 位于大西洋C. 森林资源丰富D. 淡水资源丰富
4. 二氧化碳浓度大量增加后,可能会引起( )
A. 全球海平面会下降B. 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
C. 我国1月0℃等温线向南移动D. 全球自然灾害频发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夏威夷岛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低纬度,A错误。夏威夷位于太平洋,B错误。夏威夷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资源丰富,C正确。夏威夷面积狭小,岛上有部分淡水资源,其余的淡水来自于海水淡化,淡水资源不足,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二氧化碳浓度大量增加后,会加剧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两极冰川融化增多,海平面上升,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中纬度地区更加干燥,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我国1月0℃等温线向高纬度的北方移动,C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全球自然灾害频发,D正确。故选D。
【点睛】夏威夷岛是北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中的最大岛,美国夏威夷州的一部分,属于大洋洲,故美国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下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在中国的南极科考站中,秦岭站( )
A. 有极昼现象B. 年均温最高C. 离南极点最近D. 位于太平洋东部
6. “绿色考察”理念贯穿秦岭站设计、建设全过程,建设者优先采用南极地区清洁能源是( )
A 核能、生物能B. 风能、地热能C. 风能、太阳能D. 太阳能、核能
【答案】5. A 6. C
【解析】
【5题详解】
在中国的南极科考站中,秦岭站位于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A正确。长城站纬度最低,年均温最高,B错误。离南极点最近的是昆仑站,C错误。秦岭站的经度大约为163°E,靠近太平洋的西岸,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南极地区气候终年烈风,风能丰富,南极夏半年出现极昼现象,太阳能丰富,而且风能和太阳能都属于清洁能源,C正确。南极地区要保护环境,不能建设核电站,冰川覆盖,生物能缺乏、不能利用地热能,ABD错误。故选C。
【点睛】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干燥、烈风,除严寒之外,降水少,风力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气候极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是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
国际上通常认为当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率占21%以上则定义为超老龄社会。2023年末,中国人口总数140967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趋势(含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 )
①老龄人口多②老龄化速度快③已进入超老龄社会④老龄人口比重大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8. 缓解我国老龄化问题可行性措施有( )
①健全社会养老制度②鼓励晚婚晚育③适当延长退休年龄④发放育儿补助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当一个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就意味着该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由图可知,老龄人口多,老龄化速度快,故AB错误;在2000年该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达7%,进入老龄化社会,故③错误;老龄人口比重大,④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应对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问题,目前我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应对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养老问题,③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减轻社会养老负担,让老年人发挥余热;鼓励晚婚晚育不可取,要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故②错误;发放育儿补助,有利于鼓励生育,故④错误。故排除ABD,故选C。
【点睛】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该政策是适应当下我国人口增长特点采取的措施,主要目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现象。“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了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坚持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了人口发展战略。
引江济淮工程输水线路在与淠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按照国内输水工程的经验通过地下隧洞“下穿”输水,而是将原淠河总干渠裁弯取直,建设了一座从引江济淮主河道凌空而过的渡槽水桥,形成了“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观。下图为引江济淮工程输水路线示意图及渡槽水桥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工程实施后,调往皖北、豫东的水量最多的季节最可能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10. 与“下穿”输水相比,淠河渡槽水桥的突出优点是( )
A. 降低修建成本B. 保障淠河航运C. 外形美观大方D. 保障江淮运河航运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皖是安徽省的简称,豫是河南省的简称,长江是流经安徽省最主要的河流,皖北、豫东均位于位于我国北方的华北地区,调水量最多的季节,应为该地区最缺水的季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华北地区春季时气温升高,蒸发旺盛,产生生活需水量大,且雨季尚未到来,是最缺水的季节,故调水量最大的季节应该为春季,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与修建“下穿”输水隧道相比,淠河渡槽水面宽广,大型船舶可通过,保障江淮运河的航运,D正确;渡槽在淠河河面以上,会干扰淠河的航运,B错误;“下穿”建设隧道输水是传统技术,技术难度不大,与“下穿”输水相比,渡槽的技术难度更高、成本更大,但非其优点,A错误;外形美观大方不突出优点,C错误。故选D。
【点睛】华北春旱是指华北地区春季的干旱。原因是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 ;夏季风弱,雨季未到,降水较少;春耕需水量大,但雨季未到,地下水位低。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凭借聚焦于塑造一个繁荣、可持续未来的申办重点,2030年世博会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办。读沙特阿拉伯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沙特阿拉伯东部濒临的海湾是____,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灯光秀上无人机展示的联合国官方语言是英语和____语。
(2)沙特阿拉伯属于____气候,气候终年炎热干燥,____(农业部门)和绿洲农业别具特色。
(3)沙特阿拉伯居民主要是____色人种,当地人们习惯穿“长袍”,戴“头巾”。这种传统服饰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1) ①. 波斯湾 ②. 阿拉伯
(2) ①. 热带沙漠 ②. 灌溉农业
(3) ①. 白 ②. 通风散热 ③. 阻挡风沙
【解析】
【分析】本题以沙特阿拉伯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图为材料,涉及中东地区的位置、气候、习俗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分析可知,沙特阿拉伯东部濒临的海湾是波斯湾,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阿拉伯国家的主要语言是阿拉伯语,联合国把使用范围极广的阿拉伯语也列入了官方语言之一,故灯光秀上无人机展示的联合国官方语言是英语和阿拉伯语。
【小问2详解】
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别具特色。沙特阿拉伯在沙漠地区发展灌溉农业,主要依赖于靠抽取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
【小问3详解】
沙特阿拉伯基本都是阿拉伯人,而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阿拉伯人的服饰和当地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阿拉伯地区的气候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极其的炎热。所以,在沙特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着长袍、戴头巾,十分宽大,具有通风的效果,十分凉爽;同时,之所以选用白色,是从光学的角度来说,白色能反射光线(即太阳光)达到祛热降署的作用,以此来帮助适应酷热的气候;长袍可以阻挡强劲的风沙。
12. 高铁代表着中国速度和中国广度,坐着高铁看中国,让人们不仅感受到祖国的广袤富饶,更了解到祖国繁荣富强背后从未停止过的拼搏。下图为中国部分高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线路①穿过的山脉是____,联系了我国的黄土高原和____盆地,让蜀道不再难行。
(2)线路②与长江干流交会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线路③沿线的年降水量自兰州向乌鲁木齐逐渐____。
(3)我国高铁分布与人口分布大体一致,以甲____—腾冲一线为界,具有____的分布特点,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
【答案】(1) ①. 秦岭 ②. 四川盆地
(2) ①. 鄂 ②. 减少
(3) ①. 黑河 ②. 东密西疏 ③. 东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西部地形崎岖,气候干旱交通不便。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部分高铁线路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省份简称、高铁分布、交通运输方式优缺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图中可知,图中线路①是宝成线,该线穿越山脉是东西走向的秦岭。成都所在省份是四川省,其简称是川或蜀,该城市所在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故线路①联系了我国的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让蜀道不再难行。
【小问2详解】
线路②与长江干流交会城市是湖北武汉,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鄂。线路③自兰州向乌鲁木齐,从沿海向内陆地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沿线的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小问3详解】
我国铁路线分布不均,图中可知,我国高铁与人口分布大体一致,以甲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具有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因为我国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西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干旱交通不便。
13. 竹类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中华书简”外观取形于中国传统的书简长卷,通过竹子、汉字、书简三个主要元素,展示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诠释了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下图为我国竹乡分布示意图及中华书简外观效果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竹乡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地区,温暖潮湿的____(气候类型)有利于竹子快速生长。
(2)在山地地区种植竹子,依靠竹子根茎发达,可以有效预防____等地质灾害,生态效益明显。竹乡居民种植竹子可带来的经济效益有____。
(3)为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我国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的倡议,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
【答案】(1) ①. 南方 ②. 亚热带季风气候
(2) ①. 滑坡和泥石流 ②. 提高农民的收入
(3) ①. 治理塑料污染 ②. 推动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竹乡分布示意图及中华书简外观效果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我国的气候、自然灾害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国竹乡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分区中的由图分析可知,中国竹乡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竹子快速生长。
【小问2详解】
南方地区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容易导致地质灾害,南方低山丘陵地带比较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种竹子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方式。
【小问3详解】
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的“以竹代塑”倡议有助于全球治理塑料污染,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3,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模拟地理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3,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的分界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3,2024年广东省河源市中考二模地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