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7,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 15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 (35分)
1.宁夏人的情怀和胸襟如同这里开阔的大地,高迥的天空、奔腾的流水、巍峨的山峦……下面的诗句就是宁夏人精神世界的写照。请你想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每空1分)
2.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6分)
(1)选择性阅读是阅读《经典常谈》的好方法,根据阅读经验,向同学推荐阅读本书的相关篇章。
①张同学对太极八卦有疑问,不妨去读一读 。
②李同学对古代帝王将相有探究兴趣,你推荐他阅读 。
(2)小丽在阅读《经典常谈》中发现, “唐宋八大家”在作品中都展示了个人情怀。请选择一位人物,帮小丽完成这项分析任务。 (2分)
提示:唐宋八大家包括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3)作者在序言中说“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筌:捕鱼器),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如何理解作者的两个比喻“一只试卷源自 试卷上新,欢迎访问。船”“以筌为鱼”? (2分)
3.下面这段出自《宁夏日报》的文字,是对中华民族的勇气和担当的准确描述,也是对我们宁夏人坚定信仰的刻画,请你阅读并完成成语积果。(4分)
每当国家有难、民族有需,同胞有困,总有人挺身而出,牺牲小我、① ,总有人无私无畏,不计得
失、伸出援手……比如,汶川地震时,有人偷偷流泪,有人默默捐款,有人自发前去救援;脱贫攻坚时,有人放弃晋升的机会继续驻村留守,有人牺牲在为民奔波的落上;新冠疫情暴发时,有人不顾安危逆行而上,有人寒夜坚守岗尽职尽责⋯⋯不管时空加何转变、世界怎样变迁,这种“向善”的基园和血脉始终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生生不息、 ②(河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这种正能量事件的传播和扩散值得肯定,它犹如善意善行的“播种机”,让人产生共鸣认同,也能反躬自省、 ③ ,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将善行义举融化成日常行为习惯并无限蔓延。人人怀揣善意和勇敢,当大家一起守护这份信仰时,我们终将 ④ (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丝毫不畏惧)!
(节选自《宁夏日报》,有删改)
(1)①③处成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义无反顾 见贤思齐 B.义无反顾 择善而从
C.孤注一掷 见贤思齐 D.孤注一掷 择善而从
(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②④处的成语。(2分)
② ④
4.宁夏地域环境独特,风景名胜数不胜数,独具特色,每年都吸引数不清的游客。下面是关于宁夏三处景点的对联,请你将它们组合起来,填入相应的位置,只填序号,要求先写上联再写下联。(3分)
①千层苇叶,鸥鸢起舞鹤飞翔 ②陵寝沧桑,千古岁月多唏嘘
③远古时期,昔日神奇多部落 ④文明历史,今朝旅客赞雄风
⑤王朝盛世,历史灰烟已远去 ⑥万亩平湖,雁鹭高歌鱼浅底
西夏主陵: 沙湖: 水洞沟: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则消息,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大家纷纷表示,
②当看到火箭与飞船成功脱离,工作人员报告一切正常时,师生们顿时欢呼如潮,纷纷挥舞起手中的小红旗庆祝。
③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让人自豪不已,在校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④从火箭点火发射、飞船与火箭分离,到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同学们屏息凝神,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⑤2024年4月25日,在航天英雄叶光富的家乡四川成都,某中学组织师生观看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电视直播,共同见证祖国的又一次骄傲和辉煌。
A. ⑤④①③② B. ①③②④⑤ C. ⑤④②①③ D. ④②①③⑤
6.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7分)
【材料一】
文化旅游简称为文旅,是指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
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 以现
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
(来源:百度百科)
【材料二】
文本一:在沈阳老北市2024春节“回家”沈阳主题发布会上,伴着光影的龙凤,在夜空中如明珠般划出最美的烟花影线,引得观众无不惊叹叫绝,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活动现场,全新升级的“龙行巍巍,凤舞九天”大秀再次上演。据悉,景区对这个此前在全国火爆出圈的强IP项目进行升级,结合30米长实体巨龙——安康龙,以龙行巍巍之姿,以首创、首演、首飞之势,打造“龙凤成祥”演艺奇观。
(来源:东北新闻网)
文本二:清晨6时,一声声叫卖打破了城市清晨的宁静,哈尔滨市道里区红专街早市烟火气升腾。熙熙攘攘的人群、整齐排列的摊位,整条街炊烟袅袅,油炸糕、冻柿子、冻梨、哈尔滨特色烤红肠……各种东北小吃香气扑鼻。早市长300多米,有近七十个摊位,有的摊位前甚至几百人排队。
(来源:光明网)
文本三:肝胆皆冰雪,表里俱澄澈。很多南方“小金豆”们把哈尔滨旅行的最后一站,放在了侵华日军第731 部队遗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门前每天排起数公里参观长队, “他们排的不是队,是万里长城、是新中国的脊梁”,冰雪浪潮里一颗颗炙热的爱国心、 自动自发如潮涌动的爱国情,令无数网友感动落泪。
(来源:黑龙江省政府官网)
【材料三】
“尔滨”爆红带来的全国文旅大联动,不止于线下。在网络上,全国多地文旅局纷纷在同一个话题下展开流量“争夺战”。
“我姓川,吃玩川” “我姓苏,大江苏,水韵江苏不服输”……各地文旅喊麦、官方账号“暗暗较劲”的同时,网友们也花样百出地为家乡文旅打气助力。 “我们陕西文旅局局长可以一口气背下唐诗三千首”“我们山西文旅局长一口气能炫三斤醋”“我们重庆文旅局长能喝火锅底料”……网友为家乡“出战”的赤诚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各地文旅“花式”联动不仅出了圈,还火出国门。瑞士国家旅游局与“尔滨”隔空喊话: “我姓瑞,欢迎哈尔滨来与我相会。” “冰雪热”火到外交圈,来自1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2位驻华使节、外交官和国际组织代表日前走进哈尔滨,体验今冬最热冰雪之旅。 (来源:黑龙江省政府官网)
【链接材料】
宁夏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统计及预算表
(1)请按照材料二文本的顺序写出它们分别体现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哪个层面?(2分)
(2)根据链接材料,写出你得出的结论,并为宁夏旅游事业提出建议。 (3分)
(3)请借鉴各地文旅局喊麦词的语言特色,作为宁夏人,请任选一个特色为宁夏写一则喊麦词或宣传语,宣传宁夏。 (2分)
7.为响应中宁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做文明银川人”的号召,新华中学初三(1)班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滨河社区做宣传活动,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下面是滨河社区送来的一封表扬信,其中有一处标点错误,一处病句错误,一处用语不得体,请你找出后分别订正。 (3分)
表扬信
新华中学:
贵校初三(1)班同学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走进我社区义务打扫卫生,消除墙壁上张贴的各类小广告,还在社区内举行了《创城人人有责》宣传活动。同学们辛苦的打扫和热情的宣传,不但使社区居民认识到创建文明城市是每个居民的责任,而且使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同学们的这种精神十分可贵,我们在此对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要求贵校对初三(1)班同学给予表扬。
此致
敬礼 滨河社区
2024年5月10日
(1)标点符号错误:
(2)病句错误:
(3)用语不得体:
二、阅读 (40分)
(一)古诗文阅读(18分)
在布衣为儒士,刻苦求学,胸怀天下;在州县为循吏,清正廉洁,重农宣教;在朝堂为名臣,先忧后乐、慷慨济世。今天让我们走近范仲淹,领略千古名臣的风采。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①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②一匹。嫁娶丧葬, 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丙】嘉祐二年轼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 “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 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 曰: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③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有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④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 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
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北宋苏轼《叙》节选)
【丁】江上渔者⑤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群从: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②缣:细绢。③德孺:范仲淹第四子,字德孺。④待:依靠。 ⑤此诗约作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当时范仲淹四十六岁,主政苏州,为治水患,正在苏常一带察看水情。
【通其文】
8.下面是关于文言词语学习方法的梳理。根据提示,解释下列词语。 (4分)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10.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短句,限断4处。 (2分)
嘉祐二年轼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
【赏其诗】
11.蒙曼老师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说,渔夫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赋予隐士的形象,但范仲淹江上渔者里的渔夫却另有内涵。请根据提示补充下列表格。 (4分)
【识其人】
12.丙文中“岂非命也欤!”“岂非畴昔之愿也哉!”都用到了“岂非……欤/哉”的句式,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这一句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13.苏轼在丙文中评价范仲淹“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请结合上述诗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10分)
人贵在自修
张燕峰
①作家梁晓声说:人有三命,那就是天命、实命与自修命。
②何为天命?父母给的叫天命。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无法选择出生于怎样的家庭,既然无法选择,那就坦然接受。
③何为实命?生活经历给你的就是实命。生活赐予我们的无论是蜜汁还是苦酒,都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实实在在去经历的。
④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应被动接受所谓命运的预先安排了。
⑤《史记·陈涉世家》写道: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千多年过去了,这种感叹依然激荡着每颗胸怀天下的人心。显然,没有不可改变的东西,只要靠智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一定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与现实处境。于是,经常看到许多人在饮尽生活赐予的苦酒,遍尝命运赐予的磨难之后,终于成功“逆袭”,实现了华丽转身。很遗憾,也出现了不少沉溺于物质享乐的人,终归精神缺钙、一事无成。殊不知,苦难堪称人生的财富,在苦水中摸爬滚打,重新站起来,才能被锻造为实干先锋或铁骨硬汉。
⑥何为“自修命”呢?其实, 自修命附带着更深厚的文化气质。生命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每个人的修养,除了来自先天继承与家庭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莫过于个人的修为。那么,应该如何自修呢?
⑦显然,潜心阅读属于最大的捷径。读几本好书,就是与很多灵魂高尚的人畅谈。一本好书能传授很多优良品质,比如,智慧、坚韧、达观、善良、宽容……在书籍的润泽下,一个人的修养将不断加强,内心世界也会变得柔软慈悲,有同理心。
⑧除了读书,还可以“与善者为伴,与智者同行,与高人为伍”。与勤奋的人在一起,就不会懒惰;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就不会消沉;与善良的人在一起,则不会邪恶;与智者在一起,注定不同凡响;与高人在一起,总会登上另一座思想与实践的高峰。
⑨“修”,是一方面,它面对着更重要的另一个层面。俗话说:风雨过后必有彩虹。关键是,经历风雨之后的正确选择。有人因一次或多次受伤,就让复仇的火焰烧焦自己,心智偏离了正义与良知的方向,成为比坏人更坏的角色。有人在遭受欺骗伤害之后,积极自我疗愈,让自身变得强大起来,绝不与坏人为伍。难怪《了凡四训》写道: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养德远祸,好的修为会为自己赢得福报,相反,则只会招来祸患,贻害无穷。
⑩面对挫折与逆境,不同的人,各有内在的修为。 “牢骚太盛防断肠”,抱怨是把刀刃向内,带给自己更多的伤害;而豁达淡定,是把刀刃向外,将外界的伤害消弭于无形。同样是面对被贬的厄运,柳宗元愁苦难安。在他笔下,永州秀丽的山水,也呈现一种凄清孤绝之羡,他自己的生命,也于46岁黯然落幕。苏东坡被贬黄州之后,放下个人荣辱恩怨,专注于当下,甩开膀子像真正的农夫一样,开荒种地,亲自做美食,安之若素。最终,他熬过了命运的凄风苦雨。
⑪由此看来,命运自有其不可违拗之处,同时,人也有奋斗与自修自悟、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无论遭遇什么,只要精神不委顿下去,始终修炼自己,总有一天,会柳暗花明,开云见日。
14.文章第⑨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15.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分)
16.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2分)
17.作者在文中写到“面对挫折与逆境,不同的人,各有内在的修为”,请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位,谈谈他们面对挫折与逆境时,体现出了怎样内在的修为。 (2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 《简爱》中的简 《海底两万里》 尼摩船长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各问题。 (12分)
题目:
①骄阳之下,生机蓬勃。山间沟谷,色彩缤纷。色彩的闸门打开,在山野间腾起层层或红或紫或白的波浪。随风而来的,是花的香气,绵绵不绝扑来。人们纷纷从屋子里走出来,山腰看花,沟谷田垄里忙碌。
②花开了,蜜蜂忙起来,在大山里追寻一束束绽开的花。看一只只蜜蜂钻进金黄的油菜花里,再看一只只蜜蜂飞舞在雪白的槐花里。蜜蜂“簌”一下滑出花蕊,又“簌”一声钻进另一朵花蕊。蜜蜂在花蕊里蠕动,花朵在微风中颤动,一朵又一朵。
③花开了,养蜂人赵合昌也忙起来了。他腿脚不太利索,穿着防蜂服,一巢一巢清理隔王板,然后又用隔王板把蜂群分隔成育虫区和产蜜区……他一边在四处飞窜的蜂群中忙碌,一边还哼唱着小曲。
④赵合昌所在的村子是我的乡村振兴联系村,他是我的联系户。前些年,见到他不是这样子的。山里生活五十多年的赵合昌,一次在庄稼地里犁地,不小心被耕牛拉下了田坎,摔断了左腿,落下终身残疾。落下腿疾的他心境一下子变了,话少,脾气大。
⑤我去见赵合昌的时候,正值五月,槐花开得正盛,一簇簇,一串串。我感叹了一句:这花好香呢。赵合昌站在满树繁花、缕缕槐香的风里,苦着脸,懒懒回了一句:花香又不能当饭吃。
⑥我一愣,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空荡荡的院子里,落满了星星点点的槐花,一阵风吹过,花瓣旋转、飞舞,最后一地的槐花被风扫到了院坝的一角。
⑦我和他默默地坐了一会儿,起身去了房间,他跟过来,好像想要说什么。我说这山里空气不错啊。他立马开腔应了一句,是啊,可惜我腿不好,也缺产业。我说,这地方这么多野花,很适合养蜜蜂呢。赵合昌一脸惊讶地望着我,好一会儿才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怕得不到支持。
⑧那天,我和赵合昌促膝交谈,谈蜂房的建设,谈蜜蜂的选择,谈蜂蜜的制作。我们还谈到小时候吃蜂蜜的趣事。小时候,家里养一巢蜜蜂,收割一两斤蜂蜜,父母拿到街上卖了,换成我们的学费。为了吃上一口蜂蜜,在大人收割蜂蜜之前,孩子们偷偷揭开蜂巢,取一块蜂蜜来吃。有时,蜜蜂蜇伤了脸,眼睛肿得只剩一条缝缝。
⑨那晚,我们谈得意犹未尽。我说,咱们明天就干。赵合昌坚定地点了点头。
⑩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我帮忙请来木工,在赵合昌房前屋后搭建了十多个蜂箱。蜂箱用木板做成,
给蜜蜂留了一个个小指头肚大小的洞口,成群成群的蜜蜂就从这个洞口飞出飞进。我帮着准备了摇蜜机、起刮刀、隔王板等基本工具,还请来养蜂技术员教赵合昌如何养蜜蜂。
⑪一次,我去赵合昌家里,木桌上的一张草纸上歪歪扭扭写着:三月十八日,梨花开满枝,花白晃眼,花香得呛人。三月二十五日,油菜花还是花骨朵儿,一夜风后就开圆了。蜜蜂都去撵菜花了。四月三日,先是小雨,后出了太阳,阳光带雨,蜜蜂也喜欢这清清气息。我对他一笑,你还是诗人喔。他说,写着玩,写着玩的。
⑫我说,追着蜜蜂看花,多美啊。赵合昌嘿嘿一笑,说,睡在木房子里,看得见天上的星星,闻得到山野的味道,是美。
⑬我隔三岔五就去赵合昌那里,看他养蜜蜂。隔几天,山野的野杏子花开了,满山满坡的杏子花,远远望去,似点点胭脂,又似团团锦云,一群蜜蜂在花丛里翻飞采蜜。隔几日,满山满野的山桃花开了,桃花比杏子花热烈,或粉或红,异常绚丽。再隔几日,满山坡的油桐花开了,大朵大朵的,一簇簇挂在枝头,成千上万的蜜蜂在淡淡的清香里飞舞忙碌。
⑭前几天,赵合昌让我尝一尝他家的槐花蜜。亮晶晶的透明橙色液体,其香清新,一杯一杯地饮,月光摇曳,夜色恍惚,远处仿佛有布谷声声。这让我忆起了少年时春夜走在山里,槐花飘香,月光细微。山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有时槐花随风四下迸溅,即使肉眼没有看见,肌肤也是能够感受到的,比如那溅入领口里的两三颗槐花,痒酥酥的,一直痒到了心里。
⑮赵合昌干得风生水起,每次有收获了,他都第一时间告诉我:芒种这天,三号蜂箱分蜂了,得准备新的蜂箱了;去年收入五万多元,被评为“先进”;今年准备网上销售蜂蜜,注册了商标;还准备办家民宿……
⑯我仿佛看见养蜂人在漫山遍野的花海里忙碌,蜜蜂在嗡嗡伴随。这份甜蜜的事业,化作乡村美丽的风景。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 月 09 日 有删改)
18.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分)
19.文章第四段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2分)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笔下的养蜂人是个怎样的人。(3分)
21.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22.通读全文,为本文拟写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3分)
三、作文(45分)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北海公园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你来说,留在记忆里的一缕芬芳是什么?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一缕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关键词
诗文雅句
赏析点评
壮志凌云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休住, 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展翅翱翔, 展示自己对对美好境界和现想抱负的追求。
开阔胸襟
②___________, 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借助奇特的想象, 描写了璀璨的星河好像也出生于广阔的大海, 表现宏大气象。
和谐大同
③___________, 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老人安闲, 小孩快乐, 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
舍己报国
④___________, 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运用典故, 表现英勇无畏的将士们为了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视, 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念亲重恩
⑤___________, 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设问点题, 用夜雨渲染凄凉的气氛,流露出归家不得之苦。
年份
森林面积
森林覆盖率
湿地面积
湿地保护率
2021年
769.35万亩
9.88%
272万亩
29%
2022年
853.53万亩
10.95%
272万亩
29%
2025年 (预测)
910.43万亩
11.68%
272 万亩
29%
文言词语
方法
关联点
解释
或异二者之为
日常用法
异于常人
(1)
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
勾连成语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课内迁移
相见恨晚
(3)
聚族人仅百口
查阅字典
“仅”的义项: ①只②几乎, 将近
(4)
诗句
创作背景
渔夫形象
探究结果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驾舟访友
即兴唱和
从容自适
悠然脱俗
不同的内涵源于不同的关注点。张志和、柳宗元笔下的渔夫都是隐者的形象, 而从范仲淹对渔夫的关注点来看,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政治家胸怀?
(3)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谪居永州
寄情山水
清高孤傲
郁闷苦恼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1)_________(1分)
(2)______
(1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5,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7,2024年湖南省耒阳市新市镇中学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