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821109/0-17174713301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821109/0-17174713302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821109/0-17174713302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16,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辨析,正确选择,仔细推敲,正确判断,认真读题,正确填空,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操作应用,走近生活,问题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与101×99的计算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
A. 100×99+99B. 100×99+100
C. (100+1)×99D. 101×(100-1)
【答案】B
【解析】
【分析】101×99中,101可以拆分成100+1,然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据此解答。
【详解】A.100×99+99=(100+1)×99=101×99,A选项不符合题意;
B.100×99+100=100×(99+1)=100×100,B选项符合题意;
C.(100+1)×99=101×99,C选项不符合题意;
D.101×(100-1)=101×99,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 已知☆+〇=△,下面算式错误的是( )。
A. 〇+△=☆B. △﹣〇=☆C. 〇+☆=△D. △-☆=〇
【答案】A
【解析】
【分析】☆和〇分别表示加数,△表示和,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以及加数+加数=和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〇=△可以列出的算式有:〇+☆=△、△-〇=☆、△-☆=〇。
即已知☆+〇=△,列式错误的是〇+△=☆。
故答案为:A
3. 下面哪些物体从左面看到的是,正确的选项是( )。
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第一幅图从左面看,只有一层,可看到两个小正方形并排在一起;第二幅图从左面看,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1个;第三幅图从左面看,只有一层,可看到两个小正方形并排在试卷源自 试卷上新,欢迎访问。一起;第四幅图从左面看,只能看到1个小正方形。
【详解】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从左面看可以看到。
故选:B。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下面各数中,最接近6的数是( )。
A. 5.9B. 5C. 6.02D. 5.99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别求出每个选项与6的差,再进行比较即可;比较小数的大小: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往右进行比较,直到比出大小为止;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6-5.9=0.1;
B.6-5=1;
C.6.02-6=0.02;
D.6-5.99=0.01;
1>0.1>0.02>0.01,所以最接近6的数是5.99。
故答案为:D
5. 聪聪在计算41×(☆+2)时,错算成41×☆+2,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比( )。
A. 少80B. 多80C. 少82D. 多82
【答案】A
【解析】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依此将41×(☆+2)的括号去掉,然后再计算出41×(☆+2)与41×☆+2的差即可。
【详解】41×(☆+2)=41×☆+41×2=41×☆+82
82-2=80
则41×(☆+2)比41×☆+2多80,即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比少80。
故答案为:A
二、仔细推敲,正确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
6.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也可能是一样的。( )
【答案】√
【解析】
【分析】一般情况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对于规则对称的物体如球体和正方体等,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形状却是相同的。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也有可能是一样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 小数7.56在整数7和8之间。( )
【答案】√
【解析】
【分析】因为7<7.56<8,所以与7.56相邻的两个整数是7和8。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数7.56在整数7和8之间。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 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
【答案】×
【解析】
【分析】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这个数有两种情况:这个数是整数或小数。当是整数时,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当这个数是小数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举例证明,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当这个数是整数时:例如:23,在23末尾添上两个零,就成了2300,比23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当这个数是小数时:例如:2.3,在2.3的末尾添上两个零,就成了2.300,2.300=2.3;
所以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这个数的大小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
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分析“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这个数有两种情况:这个数是整数或小数。
9. 13×125×8=13×(125×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答案】×
【解析】
【分析】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c×b=a×(c×b);依此判断。
【详解】13×125×8=13×(125×8)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10. 小数1.202中左边的2是右边2的100倍。( )
【答案】√
【解析】
【分析】小数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与整数的计数单位相同,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的计数单位是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的计数单位是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的计数单位是0.001;依此判断。
【详解】1.202中左边的“2”在十分位位上,表示2个0.1,右边的“2”在千分位上,表示2个0.001,10个0.001是0.01,10个0.01是0.1,所以小数1.202中左边的2是右边2的100倍。
故答案为:√
三、认真读题,正确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1. 55+27+73=55+(27+73)运用了( )律。
【答案】加法结合
【解析】
【分析】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55+27+73=55+(27+73)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12. 把56÷7=8,8×4=32,38+32=7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答案】38+56÷7×4=7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最后一步是算38+32,而32是通过8×4得到的,但8又是通过56÷7得到的,因此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依此根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写出综合算式即可。
【详解】38+56÷7×4
=38+8×4
=38+32
=70
即把56÷7=8,8×4=32,38+32=7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38+56÷7×4=70。
13. 由7个十、6个十分之一和3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答案】 ①. 70.603 ②. 七十点六零三
【解析】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做“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再顺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详解】由7个十、6个十分之一和3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70.603,读作:七十点六零三。
14. 2023年爸爸的手机支付宝显示共收入330368元,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把改写后的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万。
【答案】 ①. 33.0368 ②. 33.0
【解析】
【分析】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保留一位小数,则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将小数点第二位的小数四舍五入,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2023年爸爸的手机支付宝显示共收入330368元,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33.0368万,把改写后的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33.0万。
15. 在7.07、7.007、7.7和7.070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和( )相等。
【答案】 ①. 7.7 ②. 7.007 ③. 7.07 ④. 7.070
【解析】
【分析】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以此类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依此解答。
【详解】在7.07、7.007、7.7和7.070中,整数部分都是7,十分位上的数7>0,即7.7最大;在7.07、7.007和7.070中,整数部分都是7,十分位上都是0,百分位上7>0,即7.007最小。7.07=7.070。
因此在7.07、7.007、7.7和7.070中,最大的数是7.7,最小的数是7.007,7.07和7.070相等。
16. 数一数,如图中的物体至少是由(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答案】9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物体有三层,该物体最下面一层,第一排有2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有3个小正方体,中间层,第一排有2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有1个小正方体,上面一层有1个小正方体,据此相加即可求出该物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详解】2+3+2+1+1=9(个)
该物体至少是由9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17. 把50.9的小数点去掉,相当于把它扩大到原数的( )倍,把50.9缩小到原数的后是( )。
【答案】 ①. 10 ②. 0.0509
【解析】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100、1000、…,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数的,相当于用这个数除以1000,依此计算。
【详解】50.9×10=509
50.9÷1000=0.0509
把50.9的小数点去掉,相当于把它扩大到原数的10倍,把50.9缩小到原数的后是0.0509。
18. 6吨750千克=( )吨 0.36千米=( )米
85元7角=( )元 700克=( )千克
【答案】 ①. 6.75 ②. 360 ③. 85.7 ④. 0.7
【解析】
【分析】1吨=1000千克,750千克除以进率1000,可以把750千克换算成用吨作单位的数,再加上6吨即可。
1千米=1000米,0.36千米乘进率1000,即可把0.36千米换算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1元=10角,7角除以进率10,可以把7角换算成用元作单位的数,再加上85元即可。
1千克=1000克,700克除以进率1000,即可把700克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
一个数乘10、100、1000…,只需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2位、3位……;一个数除以10、100、1000…,只需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2位、3位……据此进行计算。
【详解】750÷1000=0.75(吨),6+0.75=6.75(吨)
0.36×1000=360(米)
7÷10=07(元),85+0.7=85.7(元)
700÷1000=0.7(千克)
6吨750千克=6.75吨 0.36千米=360米
85元7角=85.7元 700克=0.7千克
19. 李叔叔家距离工作单位430米远,他每天从家去单位往返2次,他一周(按5天算)一共要走( )米。
【答案】860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李叔叔家距离工作单位430米远,1个来回是两个单趟,每天走2个往返一共2×2=4(个)单趟,需要走4个430米,用每趟走的距离乘每天走的趟数即可求出一天走的长度,再乘5即可求出他一周(5天)一共走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30×(2×2)×5
=430×4×5
=1720×5
=8600(米)
则他一周(按5天算)一共要走8600米。
20. 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3.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答案】 ①. 3.44 ②. 3.35
【解析】
【分析】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3.4,如果是四舍法求得的近似数,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3.44,如果是五入法求得的近似数,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3.35;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3.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3.44,最小是3.35。
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32分)
21. 直接写出得数。
0×26= 132÷1000= 71×4×25= 0÷305=
3.6×100= 56-56÷8= 273-99= 5×12÷5×12=
【答案】0;0.132;7100;0
360;49;174;144
【解析】
【详解】略
22. 脱式计算。
36×[128-(154-31)] 457+28-28×15
【答案】180;65
【解析】
【分析】36×[128-(154-31)]此题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内的减法,最后算乘法。
457+28-28×15此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详解】36×[128-(154-31)]
=36×[128-123]
=36×5
=180
457+28-28×15
=457+28-420
=485-420
=65
23. 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76×101-76 255+67+245+433 125×72
1200÷25÷4 546-109-91 38×37+38×64-38
【答案】7600;1000;9000
12;346;3800
【解析】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3)先把72分解为8×9,再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4)利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5)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6)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76×101-76
=76×(101-1)
=76×100
=7600
255+67+245+433
=(255+245)+(67+433)
=500+500
=1000
125×72
=(125×8)×9
=1000×9
=9000
1200÷25÷4
=1200÷(25×4)
=1200÷100
=12
546-109-91
=546-(109+91)
=546-200
=346
38×37+38×64-38
=38×(37+64-1)
=38×100
=3800
五、操作应用。(8分)
24. 操作。
(1)如图4个物体中( )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
(2)把(1)中几个立体图形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画在如图的方格中。
(3)给④号物体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使图①和图④从左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在如图中画或标注你所添加的小正方体)
【答案】(1)①、②、③
(2)、(3)见详解
【解析】
【分析】(1)、(2)图①、②、③从上面看,都可看到2排,第1排都可看到3个小正方形,第2排都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都是左齐;图④从上面看,可看到2排,第1排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第2排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与第1排交错对齐;依此解答。
(3)图①从左面看,可看到2层,第1层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第2层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左齐;因此这个正方体可以加在第2排的任意一个小正方体的上面,依此画图。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如图4个物体中①、②、③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
(2)画图如下:
(3)画图如下:
25. 涂色表示下面小数。
0.5 1.02 0.010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5份,就是,也就是0.5,据此作图即可;
(2)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把左侧正方形全部涂色表示整数1,把右侧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也就是0.02,合起来就是1.02,据此作图即可;
(3)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10份,就是,也就是0.010,据此作图即可。
【详解】作图如下:
六、走近生活,问题解决。(25分)
26. 甲工程队要挖一条630米长的水渠,前6天每天挖45米,剩下的5天挖完,剩下的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答案】72米
【解析】
【分析】根据前6天每天挖45米,用每天挖的长度乘已经挖的天数,即可求出已经挖的长度,用水渠的总长度减去已经挖的长度求出还剩的长度,再除以5,即可求出剩下的平均每天挖几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45=270(米)
(630-270)÷5
=360÷5
=72(米)
答:剩下的平均每天挖72米。
27. 如表是一列列车的车厢情况。这列列车最多能乘坐多少名乘客?
【答案】2400名
【解析】
【分析】用102乘12计算出上层车厢能坐的总人数,用98乘12计算出下层车厢能坐的总人数,最后相加即可;计算时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a×c+b×c=(a+b)×c,据此解答。
【详解】102×12+98×12
=(102+98)×12
=200×12
=2400(名)
答:这列列车最多能乘坐2400名乘客。
28. 每100克鸡蛋约含蛋白质12.7克,1000克鸡蛋含蛋白质多少克?
【答案】127克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100克鸡蛋约含蛋白质的重量÷100=每1克鸡蛋约含蛋白质的重量,每1克鸡蛋约含蛋白质的重量×1000=每1000克鸡蛋约含蛋白质的重量,依此计算。
详解】12.7÷100=0.127(克)
0.127×1000=127(克)
答:1000克鸡蛋含蛋白质127克。
29. 一块正方形菜地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之后是0.03米,原来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答案】12米
【解析】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0.03米乘100,即可算出原来菜地的边长是多少米。正方形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0.03×100=3(米)
3×4=12(米)
答:原来这块菜地的周长是12米。
30. 14名教师带领326名学生去游玩,租一辆大车可以坐40人,租金900元;租一辆小车可以坐20人,租金5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
【答案】租8辆大车和1辆小车最省钱。
【解析】
【分析】先分别计算出租各车一个人所需钱数,比较可知,租大车便宜,尽量多租大车,且没有空位最省钱,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900÷40=22(元)……20(元)
500÷20=25(元)
25>22
(14+326)÷40
=340÷40
=8(辆)……20(人)
20÷20=1(辆)
900×8+500×1
=7200+500
=7700(元)
答:租8辆大车和1辆小车最省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最优化问题,关键是计算一个人坐各车所需钱数,找到最佳租车方案。双层列车
每节车厢最多乘坐人数
车厢数
上层车厢
102人
12节
下层车厢
98人
12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辨析,正确选择,仔细推敲,正确判断,认真审题,正确填空,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动手实践,画一画,走进生活,问题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小升初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共14页。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辨析,正确选择,仔细推敲,正确判断,认真读题,正确填空,认真审题,正确计算,动手操作与实践,走进生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