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据央视新闻消息,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图为震中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地震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家住5楼的小地坐电梯逃生B.地震发生后,小青躲在厨房餐桌底下
C.小理地震时跑到操场边的槐树下躲避D.小岛地震时躲在家里的阳台上
2.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下列省份中最容易发生地震的是( )
A.蜀B.赣C.粤D.苏
3.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B.多出现在板块中央
C.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地壳活跃D.多出现在平原地区
俄罗斯幅员辽阔,是一个农牧业并重的国家。下图示意俄罗斯地形及农业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布D.河流湖泊的结冰期短
5.俄罗斯的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
A.东欧平原的南部B.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中部
C.北冰洋沿岸地带D.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南部
据报道,2022年3月15日,南极地区约1200平方千米的康格冰架发生崩解,这是历史上首次有这么大冰架坍塌。读康格冰架在南极地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罗斯海新站是我国的第五个南极科考站,最接近该站的地理位置是( )
A.164°E,75°SB.164°W,75°SC.164°E,75°ND.164°W,75°N
7.康格冰架位于罗斯海新站的( )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8.造成康格冰架崩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 )
A.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频发B.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架发生松动
C.降雪异常增多,冰架自身重力增大D.科考活动频繁,破坏冰架稳定
9.下列两幅图是某同学到即墨古城旅游时,在网上查阅的即墨古城信息截图,已知图1和图2两幅图图幅一致,并且均以古城为中心,那么( )
A.图1表示局部内容更详细B.图2比例尺更大
C.图1范围更大D.图2表示范围更小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1928年4月28日,秋收起义队伍与另一支南昌起义队伍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步建立。读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部队在南下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B.沙尘暴C.寒潮D.地震
11.秋收起义爆发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B.水稻C.青稞D.玉米
读图“美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洲界①是( )
A.白令海峡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土耳其海峡
13.美洲地区生物种类多样的原因有( )
①纬度跨度大
②平均海拔较低
③河流水量小
④地形复杂多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在甲地能看到的独特自然景观是( )
A.午夜的太阳B.成群的企鹅C.成片的椰林D.金色的沙漠
有一种菜地叫“漂浮菜园”,一块块大小不一的“菜地”漂浮水面,瓜果蔬菜栽种其中,它让孟加拉农民在雨季耕地被淹没后仍能耕作,雨季过后,水位下降,土壤露出,“漂浮菜园”被打碎混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当地运用漂浮菜园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16.当地农民使用“漂浮菜园”可有效减少_____灾害的影响。( )
A.霜冻B.台风C.干旱D.洪涝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的诗句既体现了我国同东南亚的空间联系,又体现出情感相依。下图为中南半岛部分城市与中缅输油管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关于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高原为主,地表崎岖不平D.地形复杂,地势南高北低
18.中南半岛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是因为( )
①水能丰富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9.图中输油管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狂风暴雪,严寒冰冻B.地形复杂,山高谷深
C.气候炎热,沙漠广布D.高寒冻土,气候恶劣
20.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局部),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X海拔500米,L为河流,H为湖泊。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L河自西南流向东北B.L河为外流河
C.Y海拔为600米D.A地海拔可能为260米
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等省份目前已先后开展“时间银行”服务。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需要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总数庞大D.性别结构失衡
22.“时间银行”的互助式养老模式,以下国家最有可能需要借鉴的是( )
A.埃塞俄比亚B.巴西C.埃及D.德国
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图示意1996~2016年南极磷虾的平均密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正值南极磷虾产卵期的月份是( )
A.2月B.5月C.8月D.10月
24.1996~2016年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低的海域扇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25.近年来,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明显降低,带来的影响是( )
A.企鹅数量减少B.生物种类增多
C.海洋污染减轻D.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阅读城阳区某地路况地图与某地指路牌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关于该地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当前,德阳路东西两端无法正常联通
B.A点从B点看,在东北方向
C.从C去D可以走靖城路
D.由图可知,城阳区主城区道路命名规则可以大致总结为“南北为城,东西为阳”
27.该指路牌拍摄于图中字母标号的______地。( )
A.AB.BC.CD.D
28.城阳区纬度:36°18°N,经度:120°22°E,由此可知,城阳区的日出方向是( )
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
29.下列关于中国地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岛市位于山东省,山东省位于华东地区
B.广东省简称广,省会是广州市
C.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山东省适宜种植甘蔗
30.下列关于地理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季时,青岛市刮东南风
B.如图,“黄龙入海”现象形成的原因是海水比河水温度高
C.“梅雨”主要出现在我国江苏省和安徽省
D.“里院”是一种人文地理建筑,主要分布在青岛市老城区
二、材料分析题
31.探寻家乡之美,我爱美丽青岛。
导语:青岛,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海滨城市。红瓦映绿树,碧海接蓝天,这是美不胜收的青岛;吃海鲜、逛里院、洗海澡,这是温情脉脉的青岛;点燃五四火炬,摆脱殖民压迫,这是历经沧桑的青岛;啤酒嘉年华、3D灯光秀,这是历久弥新的青岛。如今,我们的城市正迸发着铿锵向前的力量!让我们开启一段探寻青岛魅力的奇妙旅程吧!
材料一:里院(如下图)形成于十九世纪末德国占领青岛时期。因为青岛地势起伏较大,里院顺地势而建,由此形成了不规则的四边形、五边形等形状的街区。设计者继承中国北方传统合院式建筑形式,又结合欧洲的联排式住宅模式,设计出“里院”这种新式建筑。里院内部中间有一个大院,四周围合的住房一般是三层左右的木质结构住房,沿街的底层是各类铺面。
每个里院都有着吉祥的名字,比如“广兴里”“平康里”“积善里”,敦亲睦邻是里院生活的优良传统。夏季黄昏时,几家邻居围在一起谈天说地,孩子们楼上楼下跑,欢笑声在院落中回荡。青岛的市民说:“我们离不开里院,是因为想留下一些真正属于青岛的东西。”
(1)青岛在老城区的城市规划中保留了大量历史文化建筑,八大关更是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这体现青岛在城市规划中重视( )
A.保护历史文化,留存城市底蕴B.追求科技发展,建设高楼大厦
(2)依据材料与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岛主城区位于沿海平原B.青岛主城区位于沿海丘陵
C.青岛主城区位于内陆丘陵D.青岛主城区位于内陆平原
(3)2024年冬天,“冬游青岛”火了,请为青岛写一条冬游青岛的宣传语。
材料二:青岛海军基地是中国重要的海军航母基地之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1947年2月4日由《前报》报导,1950年8月3日开始组建青岛海军基地,现为海军北海舰队所在地。
(4)材料二体现了青岛的__________(选填政治,经济,军事或对外交流)职能,根据材料二完成军事基地建于胶州湾的好处的专项探究。
胶州湾比较__________(选填封闭或开放),利于防守。
湾内风平浪静,利于停靠。
青岛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国家名)隔海相望,区位优。
32.观美丽雪景,学奇妙地理。
2024年年初,青岛迎来了数场难得的大雪,青岛某初中的地理社决定撰写一篇以雪为主题的探究报告,请帮助地理社社员完成。
探究一:降雪形成的原因
降雪是一种气象现象,它的成因复杂,主要原因有气温、湿度、大气压力、气流等等。
①的影响:降雪是一种冰晶状的降水,当大气中的温度低于②℃时,水汽就会结晶成冰晶,并以降雪的形式落下,因此,①是影响降雪的重要因素。
湿度的影响:湿度是影响降雪的另一重要因素,当大气中的湿度足够高时,水汽就会析出,结晶成冰晶,并以降雪的形式落下。
大气压力的影响:大气压力也是影响降雪的重要因素,当大气压力较低时,水汽更容易析出,结晶成冰晶,从而形成降雪。
气流的影响:气流对降雪的影响也很大,气流的变化可以改变大气中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从而影响降雪的发生。
其他: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会影响降雪,比如季节、③、地貌等。
总结:降雪的成因复杂,主要原因有、①、湿度、④、气流以及其他因素,它们都会影响降雪的发生。
探究二:冰凌景观
2023年12月16日,青岛胶州湾出现海冰凌景观。当日,青岛市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号,市区最高气温-4℃,最低气温-7℃。受寒潮大风天气影响,胶州湾满潮时分惊涛拍岸的部分海浪来不及退回大海,便被速冻成海冰凌,成串悬挂在护栏岸堤,晶莹剔透如同钟乳石,成为寒冬一道美丽风景。
(1)将文章补充完整,其中为①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④为__________。
(2)青岛虽然在北方,但是依然很少下雪。从自然角度分析青岛冬季少降雪的原因。
(3)同处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有“雪窝子”之称,分析原因。
(4)概括冰凌现象出现的原因。
33.千年商都,泉海即墨。
材料一:即墨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即墨古邑,青岛根脉,因临墨水,始得其名。
春秋初建,通商名衢,秦代置县,千载传承。
己巳①兰秋,撤县设市,百强翘楚,宏业勃兴。
丁酉②桂月,撤市设区,青岛一极,图治励精。
山海岛泉,物华地灵,产兴业旺,文化繁荣。
蓝色硅谷,勇担使命,海洋强国,科技新城。
崇信尚德,人才荟萃,天时地利,即墨俱拥。
上下同心,砥砺奋进,继往开来,人和世盛。
注释:①己巳:1989年②丁酉:2017年
(1)研读材料一,提取地理信息,完成即墨资料卡。
千年商都,泉海即墨——即墨区资料卡
即墨区隶属于青岛市,南接__________,东临__________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东部海域海岛众多,例如__________;即墨境内同样也有山,比如崂山余脉龙山,以及马山石林,境内主要地形是平原。即墨同样是“胶东之花”柳腔的故乡;有与威海卫、天津卫齐名的鳌山卫,与青岛浮山所并称于世的明朝雄崖所,以及汉代皋虞古城、清代金口古港等众多历史遗迹;即墨古县衙是山东省唯一现存三堂老县衙;田横祭海节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即墨田横祭海节源于即墨人民对海洋的敬畏,请你为即墨海洋保护提一条建议。
(3)根据材料二,提取三条与即墨有关的地理信息。
(4)写出2条即墨撤市设区对青岛发展的帮助。
(5)请你为从外地来即墨旅游的小海推荐即墨的景点与民俗(节日、特色均可)各一个,并大体介绍其中一个。
34.【明晰差异,因地制宜】
澳大利亚、日本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异。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示意澳大利亚气候、地形、矿产分布概况,图2示意日本地形和工业区分布概况。
(1)对比澳大利亚、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找出两处错误,并填写在横线上。
澳大利亚:地形分三大部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地势东西低,中部高;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广布。
日本:岛屿众多,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以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一,比较澳大利亚和日本的资源差异,完成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_______、煤炭、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属于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但也有一些资源相对丰富。结合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列举日本相对丰富的资源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类)
(3)依据澳大利亚、日本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1,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里”的国家,是因为__________业和工矿业都较发达。
据图2,结合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及成因,补充完整框图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协同发展,共同富裕。
材料一:青岛都市圈
青岛都市圈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东部,向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背靠黄河流域广阔腹地,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青岛都市圈以青岛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潍坊市、日照市、烟台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青岛市全域,潍坊市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东港区,烟台市莱阳市、莱州市、海阳市,陆域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1558万人。
根据《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到2030年,青岛都市圈同城化关键领域不断突破,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协同创新高效、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展望2035年,同城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有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世界知名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
材料二:青岛都市圈产业发展格局规划图
(1)下列城市中,完全不在青岛都市圈内的是( )
A.日照市B.威海市C.烟台市D.潍坊市
(2)分别分析青岛都市圈发展对青岛市的意义、对胶东半岛的意义以及对整个山东省的意义。
(3)济南和青岛构成了“齐鲁双子星”,这意味着山东省的经济已经进入“两极格局”,分析如此发展的好处。
(4)中西部许多省份为促进经济发展,举全省之力建设省会,这种模式被称为“强省会模式”,请评价这种模式。
材料三:青岛都市圈“减肥”前区域示意图
(5)分析青岛都市圈“减肥”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来临时,若在建筑的高层,不要立即乘坐电梯逃生,电梯可能会快速下滑,会有生命危险,A做法错误;地震发生时如果来不及,应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或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震后有序撤离,B正确;地震发生时如果有时间应该撤离到空旷的地方,但不应靠近树木,C错误;地震发生时如果有时间应该撤离到空旷的地方,阳台可能坍塌导致生命危险,D错误,综上ACD错误,故选B。
2.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点,地震发生的原因是板块碰撞,发生地点一般位于板块交界处。蜀是四川省的简称,四川省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附近,地震频发,A正确;赣是江西省简称,不位于板块交界处,不容易发生地震,B错误;粤是广东省简称,不位于板块交界处,不容易发生地震,C错误;苏是江苏省简称,不位于板块交界处,不容易发生地震,D错误;综上BCD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点,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A错误;地震发生的原因是板块碰撞,发生地点一般位于板块交界处,一般不会出现在板块中央,B错误;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壳板块活跃导致的板块碰撞形成,C正确;板块碰撞处一般为高山,平原一般在板块中央,D错误,综上AB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由于纬度较高,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故A正确。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故B错误。俄罗斯的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广,故C错误。纬度高、河流湖泊的结冰期长,故D错误。故选A。
5.答案:A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的南部,这里纬度低、气候更温暖,种植业较发达,故A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中部、北冰洋沿岸地带和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南部气候更寒冷,不适合小麦种植,排除BCD,故选A。
6.答案:A
解析:由文字材料可知该地是南极地区,罗斯海新站在南半球,故纬度为75°S,排除CD,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故其经度为164°E,因此最接近该站的地理位置是164°E,75°S,A正确。故选A。
7.答案:C
解析:在俯视图中: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读图可知,康格冰架比罗斯海新站远离南极点,位于罗斯海新站的北方,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转,康格冰架相比罗斯海新站,位于顺时针方向的相反方向,即是西方,故康格冰架位于罗斯海新站的西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B
解析:2022年3月15日,南极地区约1200平方千米的康格冰架发生崩解,这是历史上首次有这么大冰块坍塌。造成康格冰架崩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全球气候变暖,冰架发生松动,近些年来,南北极地区均测出超过20℃的高温,B正确。冰架崩解跟地壳运动、降雪异常增多、科考活动频繁,破坏冰架稳定等无关,ACD错误。故选B。
9.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图1表示的局部内容更详细,A正确。图2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大,图1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小,CD错误。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图幅相同,表明图上距离相同,图2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大,说明图2的比例尺较小,B错误。故选A。
10.答案:A
解析:部队在南下的过程中正值南方雨季,故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是泥石流,A正确;地处南方,植被覆盖率高,沙尘暴影响小,排除B;寒潮多发冬季,且该地纬度较低,受寒潮影响小,排除C;与地震关系不大,排除D;故选A。
1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秋收起义爆发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B正确;小麦是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排除A;青稞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排除C;玉米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排除D;故选B。
12.答案:C
解析:①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故C正确;白令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水上通道,也是两大洲(亚洲和北美洲)、两个国家(俄罗斯和美国)的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也从白令海峡的中央通过。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唯一通道,故A错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故B错误;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13.答案:B
解析:美洲纬度跨度大,气候复杂多样,适合不同温度带生物的生长,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大的地区可以为各类生物营造栖息地和生存环境,生物种类丰富,所以①④正确;平均海拔较低,河流水量大,对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所以②③错误。故选B。
14.答案:A
解析:甲地在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能看到午夜的太阳,故A正确;企鹅生活在南极洲,故B错误;椰林在热带地区,故C错误;该地区常年被冰覆盖,故D错误。故选A。
15.答案:C
解析:读该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由题干可知孟加拉农民在雨季种植漂浮菜园,1月、4月、10月降水较少,处于孟加拉国的旱季,排除ABD;7月降水丰沛,处于孟加拉国的雨季,C正确;故选C。
16.答案:D
解析: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农民使用“漂浮菜园”可以使菜地安全地漂浮于水面上,不至于被水淹没,可有效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D正确,排除C;该地位于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受霜冻影响小,排除A;“漂浮菜园”不能减少台风带来的影响,排除B;故选D。
17.答案:B
解析: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答案:D
解析: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其主要原因是: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农产品丰富。②③④正确;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因上游流经山区,落差大,水流急。上游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人口较少。①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答案:B
解析:中南半岛位于热带地区,无暴雪;A错误;输油管道经中南半岛北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复杂,山高谷深,B正确;气候炎热,降水丰沛,无广阔的沙漠,C错误;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D错误。故选B。
20.答案:A
解析:【详解】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河流L注入湖泊H,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流向自西南向东北流,A正确;河流L注入湖泊H,故L河为内流河,B错误;河流由高向低流,X大于Y,X是500,等高距为100,Y的值为400,根据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A的值比Y小,范围是300-400,A地海拔不可能是260米,C、D错误。故选A。
2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时间银行”就是存“时间”兑“养老钱”,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口比重大,需要的服务时间较多,年轻时为老人提供服务,年老时就可以用其来兑换别人给自己的服务,所以“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故选B。
22.答案:D
解析:“时间银行”的互助式养老模式适用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德国地处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埃塞俄比亚、埃及所处的非洲和巴西所处的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故选D。
23.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南极地区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2月是南极的暖季,故A正确;5月、8月、10月是南极的寒季,故BCD错误。故选A。
24.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1996~2016年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高的海域扇区是丁海域扇区,其次是甲海域山区,然后是丙海域山区,乙太平洋海域山区平均密度最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答案:A
解析:近年来,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明显降低,带来的影响是企鹅数量减少,因为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故A正确;南极磷虾平均密度降低可能会减少生物种类,南极磷虾的多少与海洋污染、南极冰川面积无关,故BCD错误。故选A。
26.答案:A
解析:根据路况地图可知,德阳路东部施工封路,所以德阳路东西两端无法正常联通,A正确;根据路牌图可知路况地图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因此A点从B点看,在西南方向,B错误;根据路况图可知,C到D的靖城路段正在施工封路,所以无法走靖城路,C错误;由路牌图可知,命名规则应为中部和东部为城,西部南部北部为阳,D错误,综上:BCD错误,故选A。
27.答案:A
解析:根据常识可知,路牌一般位于十字路口,若位于A点,左转到达春阳路和艳阳路,右转抵达德阳路和正阳中路,符合路牌图,A正确;B点位于春阳路,并非在国城路,B错误;C点位于国城路,左转到达德阳路和正阳中路,右转抵达春阳路和艳阳路,C错误;D位于正阳中路,并非在国城路,D错误;综上BCD错误,故选A。
28.答案:A
解析:根据常识可知,太阳东升西落,所以日出方向是东方,A正确;西方为日落方向,B错误;南方不是日出方向,C错误;北方不是日出方向,D错误;综上,BCD错误,故选A。
29.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青岛市位于山东省,山东省位于华东地区,A正确;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城市是广州市,B错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东北平原,C错误;甘蔗是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山东省无法种植,D错误,综上BCD错误,故选A。
3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青岛市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A正确不选;“黄龙入海”现象是当带有大量泥沙泛黄的河水倾泻入海中时,浑浊的河水与清澈的海水不能迅速融合,并不是温度问题,B错误;“梅雨”一般发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省和安徽省正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C正确不选;“里院”是一种人文地理建筑,主要分布在青岛市老城区,D正确不选,根据题意,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31.答案:(1)A
(2)B
(3)嗨游青岛,乐享冬季。
(4)军事 封闭 朝鲜 韩国
解析:(1)青岛在老城区的城市规划中保留了大量历史文化建筑这体现了保护历史文化,留存城市底蕴,故A正确。追求科技发展,建设高楼大厦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发扬传统文化。故B错误。故选A。
(2)根据材料“青岛,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海滨城市。”可知青岛沿海,故CD错误。根据材料一“青岛地势起伏较大”可知,青岛的地形不是以平原为主,故A错误,B正确。故选B。
(3)嗨游青岛,乐享冬季。大胆的写,言之有理即可。
(4)“青岛海军基地是中国重要的海军航母基地之一”体现了青岛的军事职能。胶州湾比较开放,利于防守。青岛濒临黄海,与朝鲜、韩国隔海相望。
32.答案:(1)气温 0 海拔高度 大气压力
(2)西北风带来的水汽气温高;青岛地形上处于一个凹形港湾,受到海洋影响较多,气温较高。
(3)烟台和威海地处山东半岛的最东面,属山地地形,海拔相对较高,暖湿气流在爬升过程中不断降温,然后就形成了雪;水汽因素山东半岛冬季经常刮西北风,刮向威海、烟台等地的西北风途径渤海,空气中含有大把大把的水分子,容易积累成雪。
(4)气温低,在0℃以下;寒潮大风给护栏岸堤带来水源。
解析:(1)读材料可知,降雪主要原因有气温、湿度、大气压力、气流等,气温的影响,降雪是一种冰晶状的降水,当大气中的温度低于0℃时,水汽就会结晶成冰晶,并以降雪的形式落下;上述因素提到了气温、湿度、大气压力、气流,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会影响降雪,比如季节、海拔高度、地貌等;因此降雪的成因复杂,主要原因有气温、湿度、大气压力、气流以及其他因素,它们都会影响降雪的发生。
(2)青岛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冬季风多从北方的西伯利亚吹来,而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从北方吹来的冬季风经过渤海之后,气温有所上升;青岛地形上处于一个凹形港湾,受到海洋影响较多,气温较高,即使有水汽,也很难成雪。
(3)烟台和威海地处山东半岛的最东面,属山地地形,海拔相对较高,每年冬季来临的时候,渤海上空的暖湿气流遇到烟台威海等高海拔地区地形就会缓慢爬升,暖湿气流在爬升过程中不断降温,然后就形成了雪;水汽因素:山东半岛冬季经常刮西北风,刮向威海、烟台等地的西北风途径渤海,空气中含有大把大把的水分子,容易积累成雪。
(4)读材料可知,冰凌现象出现的原因有气温低,在0℃以下;受寒潮大风给护栏岸堤带来水源。
33.答案:(1)城阳区 黄海 田横岛、灵山岛等
(2)关停重工业企业;清理淤积垃圾等。
(3)即墨古邑,青岛根脉,因临墨水,始得其名。春秋初建,通商名衢,秦代置县,千载传承。己巳①兰秋,撤县设市,百强翘楚,宏业勃兴。
(4)聚焦旅游品质提升、产业动能升级、公共服务品牌打造、历史文脉传承等方面。
(5)景点:即墨境内同样也有山,比如崂山余脉龙山,以及马山石林,境内主要地形是平原。民俗:即墨同样是“胶东之花”柳腔的故乡,柳腔大致产生于清代中叶的即墨西部地区。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戏种有一定的近缘关系。和茂腔有着亲缘关系,被称为“姊妹花”,同被誉为“胶东之花”。
解析:(1)读图和材料可知,即墨区隶属于青岛市,南接城阳区,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东部海域海岛众多,例如田横岛、灵山岛、竹岔岛等。
(2)即墨海洋保护建议:关停重工业企业;清理淤积垃圾等。关停重工业企业,彻底治理流域污染,将治污作为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取可靠、可行措施,全面实施截污、雨污分流管网和污水处理工程等。
(3)读材料二可知,材料二是对即墨的整体描述,其中即墨古邑,青岛根脉,因临墨水,始得其名;春秋初建,通商名衢,秦代置县,千载传承;己巳①兰秋,撤县设市,百强翘楚,宏业勃兴。是对即墨有关的地理信息的描述。
(4)抢抓青岛市承办省旅发大会重要机遇,即墨区积极开展品质提升攻坚,锚定“打造青岛最美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地”一个目标,抓牢“文旅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聚焦旅游品质提升、产业动能升级、公共服务品牌打造、历史文脉传承四个重点,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市民游客获得感和满意度、城市竞争力和美誉度三大提升,全域旅游跑出“加速度”。
(5)读材料可知,即墨有好多旅游景点如即墨境内同样也有山,比如崂山余脉龙山,以及马山石林。境内主要地形是平原。民俗如即墨同样是“胶东之花”柳腔的故乡、田横祭海节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腔大致产生于清代中叶的即墨西部地区。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戏种有一定的近缘关系。和茂腔有着亲缘关系,被称为“姊妹花”,同被誉为“胶东之花”。后来,艺人们觉得“溜”字不雅,就借用“柳”字,便正式定名为“柳腔”。由于柳腔出自即墨,流传于即墨,故被人们称之为“即墨柳腔”。
34.答案:(1)地势东西低,中部高 以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2)铁矿 非可再生 森林、水能
(3)畜牧 港湾 出口 太平洋
解析:(1)澳大利亚的地形分三大部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日本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2)澳大利亚的铁矿、煤炭、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这些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
(3)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里”的国家,是因为畜牧业和工矿业都较发达;日本是个岛国,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原料需要大量进口,产品需要大量出口,所以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海运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分布在这里的最大好处是多优良港口,海运便利,方便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35.答案:(1)B
(2)青岛都市圈发展对青岛市的意义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对胶东半岛的意义是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造北方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高品质宜居宜业生活圈;对整个山东省的意义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好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3)强化与济南都市圈协同发展,唱响新时代济青“双城记”,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黄河流域城市开放协作和陆海港口联动,打造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等。
(4)中西部“强省会模式”有利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等。不利方面:虹吸效应严重等。
(5)青岛都市圈和曾经的半岛都市圈相比,妙就妙在“减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贪大求全,把整个半岛地区都划进来,通过都市圈的规划,青岛市能够更好地与周边城市实现联动发展;青岛都市圈的区域也将受益于这种协同发展模式,分享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
解析:(1)读材料一可知,“青岛都市圈以青岛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潍坊市、日照市、烟台市共同组成。”由此可知完全不在青岛都市圈内的是威海市,圈,不符合题意,ACD错,故选B。
(2)青岛都市圈将沿济青陆海发展主轴、滨海综合发展轴、青烟综合发展轴打造都市圈发展廊道。青岛都市圈发展对青岛市的意义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故B正确,日照市、烟台市、潍坊市属于青岛都市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对胶东半岛的意义是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造北方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高品质宜居宜业生活圈;对整个山东省的意义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好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3)青岛市以其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而闻名于世。青岛港作为中国最大的外贸港之一,不仅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企业落户,还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凭借着卓越的经济实力在近年来实现了持续增长。济南市的GDP增长主要得益于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山东省的经济增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济南和青岛构成了“齐鲁双子星”,这意味着山东省的经济已经进入“两极格局”,如此发展的好处是强化与济南都市圈协同发展,唱响新时代济青“双城记”,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黄河流域城市开放协作和陆海港口联动,打造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4)中西部“强省会模式”有利有弊,有利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增强外部竞争力、留住本地人口、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不利方面:虹吸效应严重,省会城市的加快发展肯定对全省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支撑,但如果过于加大省会城市的发展,可能对其他城市的发展并不是有利的,恰恰相反可能是一种削弱。
(5)青岛都市圈和曾经的半岛都市圈相比,妙就妙在“减肥”,先着眼于沿线边际画圈,从周边六个市区作为点线切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贪大求全,把整个半岛地区都划进来,通过都市圈的规划,青岛市能够更好地与周边城市实现联动发展。同时,这些被纳入青岛都市圈的区域也将受益于这种协同发展模式,分享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这种多赢模式,也会让青岛都市圈落地时推进顺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共12页。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共11页。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