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
陕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科粤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科粤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请结合图示分析,D 2,甲状腺疾病,2 g+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生活中的物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钢筋混凝土 B.大理石板材
C.铝合金门窗 D.食品保鲜膜
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同学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化学知识,小林去超市采购了大米、猪肉、鲤鱼、牛奶,准备做一顿丰盛的午餐。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小林应再采购的食材是( )
A.鸡蛋 B.豆腐
C.青菜 D.牛肉
3.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减塑捡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B.垃圾分类中塑料袋属于厨余垃圾
C.滥用塑料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D.为减少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应禁用所有塑料制品
4.玻璃棒是我们在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玻璃仪器,在不同实验中有不同的用处。下列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5.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衣服上的油污用洗洁精和汽油都能除去,其去污原理相同
B.喝汽水容易打嗝,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C.暖瓶内的“白色固体”(水垢)可以用食醋除去
D.保持菜刀表面洁净干燥,可以保护其不易生锈
6.设置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下列设计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8.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第8题)
A.通过反应①可以生成黄色的硫酸铁溶液
B.通过与CO发生置换反应可以实现转化②
C.能实现转化③的金属,也一定能和稀硫酸反应
D.若反应④通过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实现,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9.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沉淀不再生成时,改为滴加稀盐酸,沉淀的质量与加入试剂总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只发生Na2CO3+BaCl2===BaCO3↓+2NaCl
(第9题)
B.b→c过程中加入了稀盐酸,沉淀中BaSO4的质量减小
C.d点时溶液一定显酸性
D.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一直是增加的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3分)厨房是一个小小的化学世界。请结合已学化学知识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加碘食盐中碘以“碘酸钾 KIO3”的形式添加,碘元素可以预防________________。
(2)食醋中的醋酸CH3COOH属于有机酸,也具有无机酸的化学通性。食醋不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瓜粥中富含多种营养素,其中__________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11.(3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氟的元素符号为F(氟单质是气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题)
12.(4分)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铜”“火法炼铜”。
(1)“湿法炼铜”的原理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曾青”即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若固体质量增大a g,则溶液质量会减小________g。
(2)“火法炼铜”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S2),反应原理①Cu2S+2O2eq \(=====,\s\up7(高温))2CuO+X,②Cu2S+2CuOeq \(=====,\s\up7(高温))4Cu+X↑,其中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Ag、Fe、 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仅用下列提供的试剂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Fe、Ag、CuSO4溶液 ②Cu、Ag、FeSO4溶液
③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13.(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流程如图。
(第13题)
(1)操作①是________。
(2)I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II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20 ℃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加热到60 ℃时现象如图②,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③。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14题)
(1)图①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A”或“B”)。
(2)图②中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________(填“>”“<”或“=”)B。
(3)图③中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填“甲”或“乙”)。
(4)60 ℃时,要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_(填“A”或“B”)的饱和溶液。
15.(4分)兴趣小组同学联系所学的知识,按照列车与站点物质能反应,可驶向下一站的规则,绘制出如图所示的“盐酸列车运行地图”。“2号站—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1)列车途经“1号站”时,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这一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列车到达“2号站”,有蓝色溶液生成。“2号站”中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3号站”的物质为氢氧化钙。盐酸经过“3号站”和“4号站”生成了同一种物质。“4号站”的物质与盐酸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4)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得到了浅绿色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题)
(第16题)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6分)为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1)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后,溶液的pH______(填“”)7。
(3)试管B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后将试管A、B中的上层清液倒入烧杯C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无色。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②烧杯C的上层清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17.(7分)有一瓶标签残缺且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
(第17题图1)
过询问老师,只知道原溶液是 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原瓶中是何种溶液?是否变质?
【作出假设】猜想Ⅰ:是NaCl溶液;猜想Ⅱ:是NaOH溶液;
猜想Ⅲ:是Na2CO3溶液;猜想Ⅳ:是NaHCO3溶液。
【查阅资料】该温度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据溶解度表可知,上述假设中,猜想________一定错误。
【进行实验】(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7,说明猜想Ⅰ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再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第17题图2)
试写出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无色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原溶液是________溶液,且溶质已部分变质。
【拓展延伸】检验无色溶液B时,下列能代替酚酞溶液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铁丝 b.pH试纸 c.红色石蕊试纸
d.氧化铜 e.硫酸铜溶液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5分)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固体中含有Cu和CuO,为了测定固体中CuO的含量,取3.0 g固体样品, 逐滴加入稀硫酸,剩余固体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固体样品中CuO的质量为________g。
(2)固体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第18题)
答案
一、1.D 2.C 3.C 4.D 5.A 6.A
7.C 点拨:A.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溶液pH均大于7,该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铁、铜均能与硝酸银反应,则不是将铁、铜分离,而是将它们除去,该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过滤能除去硫酸钡沉淀,该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D.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能与铵根结合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则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均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不能鉴别,该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
8.C
9.C 点拨:A.氯化钡既能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也能够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a点时两个反应同时发生,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b点时生成沉淀最多,即碳酸钠与硫酸钠都完全反应,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只与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与稀盐酸反应,硫酸钡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d点时,溶液中的稀盐酸过量,溶液一定显酸性,选项正确。D.加入的氯化钡与碳酸钠、硫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 反应中氯化钡和硫酸钡的质量比为208∶233, 在该反应进行过程中,溶液的质量可能减少,选项错误,故选C。
二、10.(1)甲状腺疾病(或大脖子病)
(2)醋酸具有酸的通性,会与金属铁反应
(3)糖类
11.(1)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H+和OH-结合生成H2O,合理即可)
(2)2F2+2H2O=== 4HF+O2
12.(1)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a (2)SO2 (3)②
13.(1)过滤
(2)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3)Al2(SO4)3、FeSO4 (4)除去固体A中的铁
14.(1)A (2)= (3)甲 (4)B
15.(1)化学 (2)CuO (3)有气泡产生
(4)Fe+2HCl===FeCl2+H2↑
点拨:(1)列车途经“1号站”时,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这一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氧化铜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列车到达“2号站”,有蓝色溶液生成。“2号站”中物质的化学式为CuO;(3)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3号站”的物质为氢氧化钙。盐酸经过“3号站”和“4号站”生成了同一种物质。“4号站”物质是盐,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4号站”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4)“2号站—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则“5号站”物质是单质,“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得到了浅绿色溶液,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三、16.(1)2NaOH+CuSO4=== Cu(OH)2↓+Na2SO4
(2)< (3)产生白色沉淀 (4)BaSO4;NaCl
17.【查阅资料】Ⅳ
【进行实验】(1)测定溶液的pH>7,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2)CaCO3+2HCl===CaCl2+H2O+CO2↑;氯化钙、氯化钠、氢氧化钠
【获得结论】NaOH(或氢氧化钠)
【拓展延伸】bce
四、18.(1)0.8
(2)解:设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x。
H2SO4+CuO===CuSO4+H2O
80 160
0.8 g x
eq \f(160,80)=eq \f(x,0.8 g) x=1.6 g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为9.2 g+0.8 g=10 g
故固体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eq \f(1.6 g,10 g)×100%=16%
答:固体样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测定溶液pH是否大于7
B
分离:铁粉和铜粉的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C
除杂:KNO3溶液混有少量K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D
鉴别:NH4HCO3固体和NH4Cl固体
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科粤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n,D 2,硬度;纯铜片,2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沪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碳酸钠是钠离子电池制造原料之一,9,是酸雨,懂化学会生活,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