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
陕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学情评估一试卷(附答案科粤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学情评估一试卷(附答案科粤版),共8页。
学情评估(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S:32 Ba:137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低碳新时尚,中国正能量”,倡导“低碳”生活已然成为我们新的时尚,低碳中的“碳”指的是( )A.CO B.C C.CO2 D.CH42.下列物质名称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纯碱——NaOH B.食盐——HCl C.四氯化碳——CCl4 D.锰酸钾——KMnO4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生铁、氧化铁都属于金属材料B.SO2、O3都属于大气污染物C.沼气、煤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矿泉水、冰水混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5.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或解释正确的是( )A.将煤制成蜂窝状或粉碎再燃烧可使煤燃烧更充分B.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C.氯化铵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氮肥,可以和熟石灰混合施用D.洗洁精除油污和汽油除油污都是利用了乳化作用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一种思维方式,下列有关微观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6题)A.氢气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B.参加反应的CO2与H2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5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均不变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7.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设计如下,其中不可行的是( )A.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B.Zn、Ag、CuSO4溶液C.Zn、Cu、稀盐酸、AgNO3溶液 D.Cu、Ag、ZnSO4溶液8.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Ⅰ、Ⅱ两组实验(如下图),以下有关实验内容的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A.Ⅰ组的现象证明氧气有可燃性 B.Ⅱ组的现象说明Y是稀盐酸C.Ⅱ组蜡烛熄灭原因是温度降低 D.Ⅱ组烧杯内剩余溶液一定含Na+(第8题)(第9题)9.甲、乙、丙、丁均为常见物质,甲、乙是金属单质,甲、丙、丁均含同一种元素,转化关系如图(“→”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的金属活动性强于乙 B.乙不能与酸反应C.若丙、丁类别不同,则一定为氧化物和盐 D.转化中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有置换反应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10.(4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清明:清明节前后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森林火灾时,往往采用开辟隔离带的做法,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夏至:高温潮湿的夏天是病虫多发的季节,农民常常提前施加__________(填“氮”“磷”或“钾”)肥,它不仅能促进作物生长,还能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3)谷雨:正常雨水pH小于7,是由于空气中的________溶解在雨水中,并与水反应。(4)冬至:煮饺子时,加点食盐可以防止饺子粘连,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11.(3分)我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讲述了危机中的中国智慧。其中“方舟空间站”“太空电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接近空气组成的“人造空气”属于_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航天飞行器使用的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硅芯片 B.陶瓷隔热瓦C.记忆合金天线 D.塑料部件(3)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工作,能量转化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12.(4分)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试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__________,全球气候恶化。(2)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__________ (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从环保的角度出发,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第12题)13.(4分)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下列实验可以用来验证水的组成的是______(填字母)。A.水的电解 B.过氧化氢的分解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氢气和氧化铜反应(2)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①t1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②t2 ℃时,20 g甲加入到5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填最简整数比)。③t1 ℃时,对于a g图中P点所示的甲溶液和b g图中P点所示的乙溶液(a≠b),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填字母)。A.该温度下,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分别升温至t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该温度下,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D.保持t1 ℃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合均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第13题) (第14题)14.(4分)铁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为验证铁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图1实验(铁足量)。(1)图1实验中将注射器的稀硫酸注入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之后将注射器的硫酸铜溶液注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图1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实验(图2)就可以探究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以下设计不能达到此目的的是________(填字母)。A.金属是镁,溶液是稀硫酸 B.金属是镁,溶液是硫酸亚铁C.金属是铁,溶液是硫酸镁 D.金属是铜,溶液是硫酸镁15.(5分)兴趣小组为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第15题)(1)烧杯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烧杯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烧杯C中溶液变为无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①若测得烧杯内溶液pH=7,说明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和氯化氢质量相等②取烧杯内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稀盐酸过量③取烧杯内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稀盐酸过量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16.(6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第16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红,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B、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组合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4)如图D所示,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7分)小明的妈妈开了一家理疗店,其中有一项海盐热敷项目。小明对海盐能否食用产生了兴趣。他取了一些海盐带回学校,与兴趣小组同学一起对海盐中含有哪些成分,海盐能否代替食盐食用进行了项目性学习。 【信息检索】 a.海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可能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钠等物质,海盐中含有极少量的碘元素。b.国家规定食盐中氯化钠的含量不得低于 95%。钙、镁含量过多可使盐带苦味。国家采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的方法给缺碘地区的人补碘。 【信息分析】 钠元素和氯元素是人体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热敷的海盐中除氯化钠外,还可能含有哪些成分。【总结反思】(1)小红认为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存在不严谨之处,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的废液继续处理后,可得到纯度较高的氯化钠,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 【得出结论】海盐不能代替食盐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18.(5分)为测定某NaOH与Na2SO4的固体混合物中Na2SO4的含量,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进行了实验。请分析实验过程和数据进行计算:(第18题)(1)实验得到滤液的质量是________g。(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取样品少许于一只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使其充分溶解,静置烧杯底部有少量固体,上层清液无色含有难溶于水的物质步骤2取少量步骤 1 的上层清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______________有 SO42-步骤3取少量步骤2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有______步骤4取少量步骤3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过量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有Ca2+答案一、1.C 2.C 3.B 4.B 5.A 6.D 7.D 8.D9.B 点拨:初中阶段金属单质生成金属单质的反应为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D正确。根据转化关系图可知:甲能生成乙,故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A正确。甲、丙、丁均含同一种元素,因为甲是金属单质,只有一种元素,故甲、丙、丁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种类有氧化物、碱、盐,金属单质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对应的氧化物,对应的氧化物也可以被一氧化碳等还原剂还原为金属单质,故金属单质可以与对应的氧化物相互转化。活泼的金属可以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化合物,而对应的金属化合物也可以被更活泼的金属单质置换出来,故金属单质可以与对应的金属化合物相互转化。金属无法直接生成对应的碱,故金属单质无法和碱相互转化。故根据转化关系图,若丙、丁类别不同,则一定为氧化物和盐。C正确。故选B。二、10.(1)隔离可燃物 (2)钾(3)二氧化碳(或CO2) (4)离子11.(1)混合物 (2)D (3)电12.(1)温室效应 (2)符合 (3)2H2+O2eq \o(=====,\s\up7(点燃))2H2O13.(1)AC (2)①18 ②3∶13 ③ABC14.(1)Fe+H2SO4===FeSO4+H2↑(2)铁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3)AD15.(1)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为黄色(2)CaCO3+2HCl===CaCl2+H2O+CO2↑(3)③三、16.(1)锥形瓶(2)试管口未放棉花团,使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到水槽中(3)2H2O2eq \o(=====,\s\up7(MnO2))2H2O+O2↑;能(4)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7.【信息分析】常量元素【实验探究】有白色沉淀生成;Mg2+【总结反思】(1)步骤4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有可能与步骤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2)HCl+NaOH===NaCl+H2O(或2HCl+Na2CO3===2NaCl+H2O+CO2↑)【得出结论】 海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合理即可)点拨:【实验探究】步骤2: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向其中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实验结论是含有SO42-;步骤3:氢氧根离子与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所以取少量步骤2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结论是含有Mg2+;【总结反思】(1)步骤4:取少量步骤3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由于在步骤1中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也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一定是氯化钙与碳酸钠生成的沉淀,所以步骤4的结论不严谨。(2)上述实验过滤后的废液中含有氯化钠、过量的碳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因此可用适量的稀盐酸反应除杂,故填:HCl+NaOH===NaCl+H2O(或2HCl+Na2CO3===2NaCl+H2O+CO2↑);【得出结论】海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可能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钠等物质,因此海盐不能代替食盐食用。四、18.(1)246.7(2)解:设20 g固体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为x。Ba(OH)2+Na2SO4===2NaOH+BaSO4↓ 142 233 x 23.3 geq \f(142,233)=eq \f(x,23.3 g) x=14.2 g原固体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eq \f(14.2 g,20 g)×100%=71%答:原固体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