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甘肃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解析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甘肃专用),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酶X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物。具有该标志物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加工后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进入溶酶体,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内质网加工后的蛋白质通过囊泡运输进入高尔基体
B.M6P标志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依赖其特异性结构
C.推测酶X的合成和加工也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参与
D.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确定酶X所经历的分选途径
【答案】D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题意分析,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只有在S酶的作用下形成M6P标志,才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最终转化为溶酶体酶,无识别过程的蛋白质则被运往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详解】A、分泌蛋白需要经内质网加工后,通过囊泡运输进入高尔基体,再通过囊泡发送到细胞相应部位,A正确;
B、M6P标志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依靠膜表面的糖蛋白,依赖其特异性结构实现精准识别,B正确;
C、酶X存在于高尔基体内,据此推测酶X的合成加工与分泌蛋白类似,也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参与,C正确;
D、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在脱水缩合形成水的过程中会脱离多肽链,所以无法确定酶X所经历的分选途径,D错误。
故选D。
2.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和Na⁺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食物中添加适量的NaCl有利于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
B.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Na+的运输
C.葡萄糖由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主动运输
D.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不消耗ATP,属于被动运输
【答案】A
【分析】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离子电化学梯度推动,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D、由图可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中逆浓度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吸收Na+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协助扩散),且吸收葡萄糖的动力由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梯度提供,A正确,D错误;
B、Na+由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且需要消耗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呼吸作用会影响Na+运输,B错误;
C、葡萄糖由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
故选A。
3.科学家提出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来解释细胞衰老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
B.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分——胆固醇,降低其流动性
C.端粒学说认为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导致细胞衰老
D.端粒学说认为端粒DNA会因细胞分裂而缩短,导致遗传信息丢失
【答案】B
【分析】目前普遍认为导致细胞衰老的有两种学说:
(1)自由基理论:自由基是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极高的中间产物。自由基的化学性质活泼,可攻击生物体内的DNA、蛋白质和脂质等物质,造成氧化性损伤,结果导致DNA断裂、交联、碱基羟基化,蛋白质变性失活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2)端粒学说: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其DNA由简单的重复序列组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由于不能为DNA聚合酶完全复制而逐渐变短。科学家提出了端粒学说,认为端粒随着细胞的分裂不断缩短,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阈值时,细胞就进入衰老过程。
【详解】A、自由基攻击蛋白质、磷脂、DNA等生物分子,当自由基攻击蛋白质时,会使蛋白质活性下降,从而导致细胞衰老,A正确;
B、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分磷脂分子,产生更多的自由基,B错误;
C、端粒学说认为端粒随着细胞的分裂不断缩短,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阈值时,细胞就进入衰老过程,C正确;
D、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其DNA由简单的重复序列组成,端粒学说认为端粒DNA会因细胞分裂而缩短导致DNA损伤,会使遗传信息丢失,D正确。
故选B。
4.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是紫花苜蓿重要的抗氧化剂之一,能清除由于低温等胁迫而产生的大量活性氧,保证植物正常的代谢。为研究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AA0活性的影响,某科研团队分别在4℃处理0h(CK)、24h(T1)、48h(T2)、72h(T3)后测定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AAO活性,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紫花苜蓿通过提高AAO的活性来对抗低温伤害
B.紫花苜蓿抗氧化能力与处理时间不完全表现为正相关
C.中兰2号的CK组与T1组能产生等量的活性氧
D.青大1号比WL232更适合种植在低温寒冷地区
【答案】C
【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AA0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处理时间及不同处理品种,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CK相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的AAO活性变大,据此推测紫花苜蓿通过提高AAO的活性来对抗低温伤害,A正确;
B、紫花苜蓿抗氧化能力与处理时间不完全表现为正相关:如甘农3号的T3组AAO活性小于T2组,B正确;
C、据表可知,中兰2号的CK与T1组的AAO活性相同,但不能据此推测中兰2号的CK组与T1组能产生等量的活性氧,C错误;
D、整体而言,相同处理时间下,青大1号比WL232的AAO活性更高,故更适合种植在低温寒冷地区,D正确。
故选C。
5.某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三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及基因如图所示,乙、丙细胞均来自甲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的突变基因可能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B.乙细胞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或ab
C.丙细胞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都能发生在乙细胞内
【答案】B
【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和题图:甲、乙、丙细胞均形成于减数分裂过程中,且乙、丙细胞均来自甲细胞。乙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据此可判断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所以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所涉及的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甲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与染色单体,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大的黑色的染色体上含有突变基因。
【详解】A、由题意及图可知,甲、乙细胞均为初级卵母细胞,而且乙细胞来自甲细胞,对比甲细胞与乙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推知,甲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含有突变基因(大的黑色的染色体上含有突变基因),该突变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可能会进入到卵细胞中,因此甲细胞产生的突变基因可能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A正确;
B、乙、丙细胞均来自甲细胞,由图可知,乙细胞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为aaBB,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B错误;
C、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C正确;
D、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都能发生在乙细胞内,即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B。
6.某噬菌体DNA分子是双链环状,如图1所示。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一段时间,结果出现图2所示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时只用a链做模板,b链不做模板
B.该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图1
C.图2中I的出现证明了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D.若I和Ⅱ类型DNA分子数量比为1:15,说明该DNA复制5次
【答案】A
【分析】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从一个原始DNA分子产生两个相同DNA分子的生物学过程。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表现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
【详解】A、DNA复制时,a链和b链均做复制的模板,A错误;
B、该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前者的作用是让双链DNA解旋,后者的作用是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长链,B正确;
C、图2中Ⅰ的出现保留一条链,合成一条新链,证明了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C正确;
D、由于DNA半保留复制,Ⅰ类DNA为2个,若I和II类型DNA分子数量比为1∶15=2∶30,共有32=25个DNA,说明该DNA复制5次,D正确。
故选A。
7.miRNA是真核细胞中具有调控功能但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小分子RNA,乙烯合成酶是植物细胞合成乙烯的关键酶,科学家将乙烯合成酶反义基因导入番茄细胞获得了耐贮存的转基因番茄,转基因番茄耐贮存的主要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反义基因与乙烯合成酶基因中(A+T)/(G+C)的比值相等
B.RNA杂合双链区中的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相等
C.乙烯合成酶mRNA编码蛋白质时一种tRNA可与多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D.转基因番茄耐贮存的原因是反义基因抑制了乙烯合成酶基因的转录
【答案】B
【分析】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能与密码子互补配对。
【详解】A、反义基因与乙烯合成酶基因转录的RNA部分互补,两种基因中(A+T)/(G+C)的比值不一定相等,A错误;
B、RNA杂合双链区中A与U、G与C配对,因此嘌呤碱基总数(A+G)与嘧啶碱基总数(C+U)相等,B正确;
C、一种tRNA的反密码子只有一种密码子互补配对,C错误;
D、据图分析可知,转基因番茄耐贮存的原因是反义基因抑制了乙烯合成酶基因的翻译,导致乙烯合成酶含量和乙烯含量减少,D错误。
故选B。
8.若二倍体的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全部只来源于父母中的一方,称为单亲二体(UPD)。下图为UPD的某种发生机制,已知白化病基因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三体合子中的三条染色体随机丢失1条,则形成UPD的概率约1/2
B.若X染色体UPD的男性个体患有红绿色盲,则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
C.即使父亲表型正常,X染色体UPD的女儿也可能患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某健康夫妇生出11号染色体UPD的白化病女孩,原因是其父减数分裂异常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三倍体合子中,若按照图中所给颜色区分染色体,即图中三倍体合子中有两条白色染色体(来自于同一亲本 )以及一条黑色染色体(来自于另一亲本),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这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丢失,另外两条染色体则进入同一个配子,意味着:两条白色染色体中丢失其中一条,剩下的一条白色染色体与黑色染色体留在受精卵内,形成的不属于UPD。
【详解】A、三倍体合子中,若按照图中所给颜色区分染色体,即图中三倍体合子中有两条白色染色体(来自于同一亲本 )以及一条黑色染色体(来自于另一亲本),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这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丢失,另外两条染色体则进入同一个配子,意味着:两条白色染色体中丢失其中一条,剩下的一条白色染色体与黑色染色体留在受精卵内,形成的不属于UPD,由于有两条白色染色体,故该种情况共对应两种;而当黑色染色体丢失,则剩下的两条白色染色体留在受精卵中,形成的为UPD;共有三种情况,其中能得到UPD的只有一种,即若合子中的三体染色体随机丢失1条,则形成UPD的概率约1/3,A错误;
B、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X染色体UPD的男性个体患有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b基因表示),则该男子基因型为XbY,因为其为UPD,即XbY均来自于其父亲,故其色盲基因来自其父亲,B错误;
C、假定正常父亲的基因型为XBY,当X染色体UPD基因型为XBXb或XbXb时,其产生雌配子时发生异常,产生XbXb的雌配子,与正常雄配子XB或Y结合形成三体合子时,丢失正常雄配子,此时女儿的基因型为XbXb,患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
D、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用A、a表示相关基因,若此健康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当母亲减数分裂异常时,可产生雌配子aa,与正常雄配子结合产生三体合子,丢失正常雄配子后,产生后代基因型为aa,也表现为白化病,故不一定是其父减数分裂异常,也可能是其母亲减数分裂异常,D错误。
故选C。
9.科研人员采用杀虫剂溴氰菊酯和淡色库蚊为材料,对淡色库蚊的抗药性机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淡色库蚊出现抗药基因kdr并不是使用溴氰菊酯导致的
B.淡色库蚊抗药性的进化是溴氰菊酯的选择压力对种群定向选择的结果
C.淡色库蚊抗药性的发展完全由抗药基因kdr的频率决定
D.实际生活中应采用不同种类杀虫剂轮用的方式来延缓淡色库蚊抗药性的发展
【答案】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淡色库蚊抗药基因kdr的出现不是溴氰菊酯导致的,而是自然条件下就可能出现的,只不过溴氰菊酯的使用将具有抗药性状的个体选择了出来,进而保留了抗药基因,A正确;
B、淡色库蚊抗药性的进化是在溴氰菊酯的选择压力下,抗药基因kdr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B正确;
C、淡色库蚊抗药性的发展是溴氰菊酯对抗药基因kdr定向选择的结果,C错误;
D、实际生活中应采用不同种类杀虫剂轮用的方式来延缓淡色库蚊抗药性的发展,因为杀虫剂轮用延缓了某种抗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C。
10.家兔的减压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该反射弧中连接减压神经中枢的有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某同学对已麻醉的家兔进行手术,并用电流刺激神经中枢后测定其血压变化,以区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手术处理和结果如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注:“+”表示该神经完好,“—”表示剪断该神经。
A.手术离体部位要用蒸馏水浸润以维持反射弧活性
B.减压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C.该实验证明减压反射中减压神经是传出神经
D.减压反射可以缓解血压突然升高带来的变化
【答案】D
【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手术离体部位要用生理盐水浸润以维持反射弧活性,A错误;
B、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中对已麻醉的家兔进行手术,并用电流刺激神经中枢后测定其血压变化,该过程中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B错误;
C、分析表格可知,用电流刺激神经中枢后,迷走神经完好时血压下降,而减压神经完好时血压不变,据此推测,减压反射中迷走神经是传出神经,C错误;
D、对已麻醉的家兔进行手术,并用电流刺激神经中枢后测定其血压变化,结果显示迷走神经完好时血压可以下降,说明减压反射可以缓解血压突然升高带来的变化,D正确。
故选D。
11.柯萨奇病毒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研究发现,一些感染柯萨奇B型病毒的患者会诱发糖尿病,柯萨奇病毒能使机体产生与靶细胞结合的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能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诱发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C.柯萨奇B型病毒的表面可能具有与胰岛B细胞结构十分相似的物质
D.柯萨奇B型病毒在胰岛B细胞内增殖,导致其裂解而不能合成胰岛素,从而诱发糖尿病
【答案】D
【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也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它的功能是:促进血糖进入肝脏合成肝糖原;促进血糖进入肌肉氧化分解供能;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等组织细胞变成脂肪;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协同关系。
【详解】A、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能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A正确;
B、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的免疫属于细胞免疫, B正确;
C、原本细胞毒性T细胞是针对柯萨奇病毒的,同时也会识别胰岛B细胞,可推测萨奇B型病毒的表面可能具有与胰岛B细胞结构十分相似的物质,C正确;
D、柯萨奇病毒感染诱发的糖尿病与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有关,不是病毒导致胰岛B细胞的裂解,D错误。
故选D。
12.小绿叶蝉活动范围小,是茶树的主要虫害之一。某研究团队对同一区域的纯茶园和茶树—板栗间作茶园的小绿叶蝉及其天敌蜘蛛的个体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蜘蛛和小绿叶蝉的数量
B.蜘蛛可通过摄食获得小绿叶蝉的物质和能量
C.间作模式需增加农药使用量,不利于茶树生长
D.密度制约因素使间作茶园中小绿叶蝉死亡率上升
【答案】C
【分析】1、群落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2、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详解】A、蜘蛛和小绿叶蝉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蜘蛛和小绿叶蝉的数量,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蜘蛛是小绿叶蝉的天敌,蜘蛛可通过摄食获得小绿叶蝉的物质和能量,B正确;
C、小绿叶蝉是茶树的主要虫害之一,据图可知,间作模式下小绿叶蝉的数量降低,而蜘蛛含量增加,间作模式可减少农药使用量,利于茶树生长,C错误;
D、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天敌蜘蛛)使间作茶园中小绿叶蝉死亡率上升,从而使其数量下降,D正确。
故选C。
13.科学家在黄河流域盐碱地地区开创了“上粮下藕、藕鱼套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鱼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中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浇灌后盐碱含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鸭、鹅,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莲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需要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平衡
B.“上粮下藕”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养殖咸水鱼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整体原理
C.该模式不但提高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增加了土壤碳储量
D.该模式具有能改善生态环境的优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分析】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详解】A、该生态系统不断有物质输出,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平衡,A正确;
B、“上粮下藕”是指鱼塘种藕,在鱼塘旁边的台田种植作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在盐碱地养殖咸水鱼考虑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整体原理,B正确;
C、该模式增加了盐碱地地区的生物种类,不但提高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增加了土壤碳储量,C正确;
D、改善生态环境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故选D。
14.下列关于酒精的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70%的酒精洗去卡诺氏液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需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盐酸混合液进行解离
C.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无水碳酸钠提取叶绿体中光合色素
D.切片法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用苏丹III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答案】A
【分析】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乙醇来提取色素;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DNA的粗提取和鉴定中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进一步纯化DNA等。
【详解】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50%的酒精洗去卡诺氏液,A错误;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体积分数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15%的盐酸混合液(1:1 )对植物根尖细胞进行解离,B正确;
C、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无水碳酸钠提取叶绿体中光合色素,C正确;
D、脂肪鉴定实验中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以防止多余染液对观察的干扰,D正确。
故选A。
15.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培养基中以微小的颗粒状存在,PAHs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很慢,并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科研人员欲从被PAHs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高效降解PAHs的菌株( )
A.培养基甲和乙都以PAHs为唯一碳源,两者都是选择培养基
B.③过程采用的接种方法可用于微生物计数,计数结果往往偏小
C.④过程挑选的单菌落应该是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的
D.接种后的培养基乙应置于无菌培养箱中,无须进行倒置培养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科研人员从被PAHs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高效降解PAHs的菌株的主要步骤。其中培养液中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筛选出高效降解PAHs的菌株。
【详解】A、该实验的目的是从被PAHs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高效降解PAHs的菌株,所以培养基甲和乙都是选择培养基,A正确;
B、培养基乙上单菌落的分布比较均匀,稀释涂布平板发可用于微生物计数,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菌落长大连在一起,计数时只算一个菌落,导致结果偏小,B正确;
C、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越大,降解PAHs的效果越好,C正确;
D、接种后的培养基乙应置于无菌培养箱中,须进行倒置培养,因为倒置培养能防止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D错误。
故选D。
16.某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图所示技术路线,以期获得甘蓝和萝卜体细胞杂交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无菌水洗涤去除图中所用的酶来纯化原生质体
B.原生质体A和原生质体B诱导融合前需要调整密度比例
C.诱导融合体出芽通常使用两类植物激素,其中生长素起主要作用
D.取材选用植株生长点附近细胞进行培养将增大再生植株品质退化的概率
【答案】B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1)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2)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4)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
【详解】A、由于原生质体没有了细胞壁的保护作用,因此应该用等渗溶液洗涤去除图中所用的酶来纯化原生质体,A错误;
B、收集了原生质体A和原生质体B后,在诱导融合前需要调整密度比例,B正确;
C、诱导融合体出芽通常使用两类植物激素,即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其中细胞分裂素促进芽的分化起主要作用,C错误;
D、感染病毒后,该植物会发生退化,取生长点附近组织进行培养获得脱毒苗可降低再生植物感染病毒后品质退化的概率,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 5 题, 共 52 分。
17.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发展油菜生产对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下游流域作为我国冬油菜的主产区,土壤普遍缺钾。为探究钾对越冬期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在严重缺钾的试验田中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表。
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的开放程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的CO2通过气孔扩散至叶肉细胞后,依次克服细胞壁、细胞膜、 、叶绿体膜的阻力进入 后,才能被利用。因此,在缺钾条件下叶绿体与细胞壁的距离增加,会增加CO2进入叶绿体的阻力,限制了暗反应中C3的产生。另外,在缺钾条件下, ,会导致光反应速率下降,产生的 (物质)减少,限制了暗反应中C3的还原。
(2)有人认为,缺钾条件下油菜净光合速率下降与气孔导度下降没有直接关系,其可能的依据是 。
(3)在油菜田间生产中不易观测到典型的缺钾症状,从而导致忽视钾肥的施用。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监测发现,在缺钾初期,油菜叶面积首先降低,而此时的叶片光合能力无明显变化;随着缺钾问题加重,叶片光合能力才显著降低。因此建议采取 的措施,以利于油菜钾肥的精准施用和提高产量。
【答案】(1) 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基质 叶绿素含量下降 ATP和NADPH
(2)在缺钾状态下,气孔导度下降,但是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反而上升
(3)定期检测叶面积变化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进而合成有机物。
【详解】(1)大气中的CO2通过气孔扩散至叶肉细胞后,依次克服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基质、叶绿体膜的阻力进入叶绿体基质后,才能被利用,因为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因此,在缺钾条件下叶绿体与细胞壁的距离增加,会增加CO2进入叶绿体的阻力,影响了暗反应速率,限制了暗反应中C3的产生。另外,在缺钾条件下,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叶绿素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因而会导致光反应速率下降,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进而限制了暗反应中C3的还原,降低了光合作用速率。
(2)结合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缺钾条件下油菜净光合速率下降与气孔导度下降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在缺钾状态下,气孔导度下降,但是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反而上升,因此该条件下引起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因素不包括气孔导度下降。
(3)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监测发现,在缺钾初期,油菜叶面积首先降低,而此时的叶片光合能力无明显变化;随着缺钾问题加重,叶片光合能力才显著降低。因此建议采取定期检测叶面积变化的措施,以利于及时发现钾肥是否短缺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油菜钾肥的精准施用和提高产量。
18.性激素为固醇类激素,其分泌过程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性激素的分泌的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和 。性激素作用特点有 (答出2点)。
(2)研究表明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的发育,为验证该结论,某科研小组准备了两组生理状态一致的雄性小鼠若干只,以雄性小鼠睾丸大小作为评价标准。请给该科研小组提供实验思路: 。
(3)有研究发现:向正常的小鼠体内注射促性腺激素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对此现象,某科研小组认为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
①促性腺激素直接抑制了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②促性腺激素先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进而抑制了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为探究哪种原因更符合实际情况,该科研小组取若干只生长状态相同的小鼠并分成了甲和乙两组,甲组小鼠切除性腺,乙组小鼠 。一段时间之后,向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等浓度的促性腺激素并及时测定两组小鼠中 的含量;若 ,则可说明原因②正确。
【答案】(1) 分级调节 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高效
(2)将生理状态一致的雄性小鼠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和乙,甲组切除垂体,乙组手术但不切除垂体,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组睾丸大小
(3) 手术但不切除性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组小鼠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高于乙组小鼠的
【分析】在性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该激素可作用于性腺,促进性激素的分泌;但是当性激素分泌过多时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这属于激素的反馈调节。
【详解】(1)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该激素可作用于性腺,促进性激素的分泌,这属于分级调节;但是当性激素分泌过多时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这属于激素的反馈调节;激素作用的特点有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高效。
(2)为探究促性腺激素是否能促进性腺的发育,在设计实验时应该以是否能分泌促性腺激素为自变量,实验思路为将生理状态一致的雄性小鼠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和乙,甲组切除垂体,乙组手术但不切除垂体,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组睾丸大小。
(3)在该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应该以是否有促性腺激素的受体(即性腺)为自变量,故设计思路应该为:取若干只生长状态相同的小鼠并分成了甲和乙两组,甲组小鼠切除性腺,乙组小鼠手术但不切除性腺。一段时间之后,向两组小鼠中注射等量等浓度的促性腺激素并及时测定两组小鼠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若甲组小鼠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高于乙组小鼠的,则可说明原因②正确。
19.某农产品养殖科研单位进行了“稻田养鱼”养殖实验,下图1为人工养殖塘(含藻类、水草、小鱼等)中有关生物物质的流动与调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该人工养殖塘的总能量的存在形式有 。
(2)养殖塘在外界轻微污染后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为了净化人工养殖塘,需每年6月向养殖塘补给清水,排出污水,主要目的是 。加水时应注意将清水沿水泵从养殖塘的水平面下10-20 cm处冲入,这样有利于增加养殖塘 。
(3)如果养殖塘中藻类大量疯长造成水华现象,科研人员会采取向养殖塘中适当投放鱼、接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抑制藻类数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 、 。
(4)科研人员在养殖塘中还投放了若干个水薤菜生态浮床(如图2),能够快速进行水体修复。
①水薤菜作浮床植物可以吸收养殖塘泥中 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蔬菜,体现了其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②浮床中水薤菜根部分泌物还能抑制藻类的生长,这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 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5)该养殖塘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 (填图3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 (用图3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答案】(1)光能和化学能
(2) 自我调节 排出代谢废物,净化水体 溶氧量
(3) 作为食物被鱼等消费者捕食 与水生植物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4) (N、P等)无机盐 直接(价值)和间接 调节种间关系
(5) c a-b
【分析】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物质循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的特点。
【详解】(1)输入该人工养殖塘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能量,因此输入该人工养殖塘的总能量的存在形式有光能和化学能。
(2)养殖塘在外界轻微污染后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超过自我调节能力时,养殖塘会以正反馈调节的形式迅速恶化;净化人工养殖塘是为了排出代谢废物,净化水体,为塘中藻类、水草、小鱼等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水在冲入时带入氧气,可增加养殖塘的溶氧量。
(3)如果养殖塘中藻类大量疯长造成水华现象,科研人员会向养殖塘中适当多投放鱼、接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抑制藻类数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这是利用了生物间的关系制约藻类数量增多的措施,投放鱼类是为了通过捕食关系制约藻类生长,接种水生植物是为了让植物与藻类争夺阳光和无机营养等,同时水生植物在与藻类的竞争中占优势,从而抑制了藻类的生长。
(4)①养殖塘泥中有机物能被微生物分解形成无机盐,因此水薤菜作浮床植物可以吸收养殖塘泥中(N、P等)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水薤菜作浮床植物能够快速进行水体修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水薤菜也可以作为蔬菜,体现了其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②浮床中水薤菜根部分泌物还能抑制藻类的生长,这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5)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甲)所同化的能量,且包含在甲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中。根据题图可知,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等于乙同化量与呼吸作用散失能量的差值,可表示为a-b。
20.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玉米的性别和籽粒胚乳的颜色受基因影响,科研人员对玉米性别决定和胚乳颜色形成的遗传学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研究发现,玉米性别受两对等位基因(Ba、ba和Ts、ts)影响。基因Ba、Ts同时存在时,玉米表现为雌雄同株异花,顶生垂花是雄花序,腋生穗是雌花序;基因ba纯合时,腋生穗不能发育;基因ts纯合时,顶生垂花成为雌花序。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选取纯合的雌雄同株和纯合的雌株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若F2有雄株个体出现,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若F2没有雄株个体出现,取F2中的雌雄同株个体相互授粉,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 。
(2)玉米籽粒胚乳的颜色有黄色、紫色和杂色,胚乳是由精子与母本产生的两个极核融合后发育而成,每个极核的染色体组成均与卵细胞一致,胚乳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来研究胚乳颜色形成的遗传学机制。
①上述杂交组合一和二中F1胚乳的基因型分别是 。据此研究人员对胚乳颜色形成的机制作出如下推测。
推测一:可能与胚乳中R基因的来源有关;
推测二:可能与胚乳中R基因的数量有关。
②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利用突变体甲进行了相关实验。
研究发现,甲在产生配子时,10号染色体分离有时发生异常,导致产生RR型精子,与两个r型极核结合,产生了RRr型胚乳。所以表2中杂交结果仅支持推测 ,理由是 。
③研究人员推测在雌配子形成过程中,M基因表达产物可以降低R基因甲基化水平,使其表达不被抑制。现有M基因纯合突变体乙(mmRR)、野生型紫色玉米(MMRR)和黄色玉米(MMrr)。欲通过杂交实验验证上述推测,请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
实验方案
预期结果
【答案】(1) BaBaTsTs×babatsts 雌雄同株∶雌株=8∶1
(2) RRr和Rrr 一 基因型为Rrr与RRrr的胚乳R基因数量不同,但来源均相同,表型一致都为杂色,说明子代胚乳颜色与R基因的数量无关;基因型为RRr和RRrr的胚乳中R基因数量相同,但来源不同,表型不一致,分别为紫色和杂色,说明子代胚乳颜色与R基因的来源有关 突变体乙(mmRR)做母本与黄色玉米(MMrr)做父本进行杂交,观察子代胚乳的颜色。 子代胚乳颜色表现为杂色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题意显示,基因ba纯合时,腋生穗不能发育,说明基因型为baba__个体表现为雄株;基因ts纯合时,顶生垂花成为雌花序,基因型为__tsts的个体表现为雌株,基因型为Ba_Ts_的个体表现为雌雄同株。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选取纯合的雌雄同株(BaBaTsTs)和纯合的雌株(babatsts)进行杂交得到F1,F1(BabaTsts)自交得到F2,若F2有雄株(baba__)个体出现,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aBaTsTs×babatsts;若F2没有雄株个体出现,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aBaTsTs×BaBatsts,则F1的基因型为BaBaTsts,F2中的雌雄同株个体的基因型和比例为(1BaBaTsTs、2BaBaTsts)相互授粉,该群体中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BaTs∶Bats=2∶1,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雌雄同株(Ba_Ts_)∶雌株(babatsts)=8∶1。
(2)①上述杂交组合一产生的后代种子中胚乳的基因型为RRr,杂交组合二中F1胚乳的基因型为Rrr。据此研究人员对胚乳颜色形成的机制作出如下推测。推测一:可能与胚乳中R基因的来源有关;推测二:可能与胚乳中R基因的数量有关。
②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利用突变体甲进行了相关实验。甲在产生配子时,10号染色体分离有时发生异常,导致产生RR型精子,与两个r型极核结合,产生了RRrr型胚乳,也表现为杂色。所以表2中杂交结果仅支持推测一,因为实验结果显示,基因型为Rrr与RRrr的胚乳表现均相同,且R基因数量不同,但来源均相同,因而说明子代胚乳颜色与R基因的数量无关;而基因型为RRr和RRrr的胚乳中R基因数量相同,但来源不同,表型不一致,分别为紫色和杂色,说明子代胚乳颜色与R基因的来源有关。
③研究人员推测在雌配子形成过程中,M基因表达产物可以降低R基因甲基化水平,使其表达不被抑制。现有M基因纯合突变体乙(mmRR)、野生型紫色玉米(MMRR)和黄色玉米(MMrr)。欲通过杂交实验验证上述推测,需要设法将M基因和R基因结合到一起,而后观察胚乳的颜色,因此实验方案为:
选择突变体乙(mmRR)做母本与黄色玉米(MMrr)做父本进行杂交,则子代的基因型为MmRr,胚乳的基因型为MmmRRr,由于来自母本的R基因被抑制表达,因此子代胚乳的颜色表现为杂色。
21.研究发现人溶菌酶(hLZ)是天然抗生素替代品。科学家培育出转入溶菌酶基因山羊,以大规模生产人溶菌酶(从乳汁中提取),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编号①~⑨表示过程;质粒S中的基因Leu通过控制相关酶的合成而控制亮氨酸的合成(亮氨酸是山羊细胞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必需氨基酸),基因GFP控制合成绿色荧光蛋白。四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需要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 ,在③中,B与切割后的质粒S用 酶连接,在两个片段相邻处形成 ,获得重组质粒T。
(2)为成功筛选出含重组质粒T的成纤维细胞,质粒S中用作标记基因的是 。为达到筛选目的,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中特殊之处是 。若用PCR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中,实验组以待测的样本DNA为模板,使用目的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同时将以目的基因片段为模板的组别作为阳性对照组,将以 为模板的组别作为阴性对照组。
(3)过程⑧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胚胎成纤维细胞,图中早期胚胎的 (填结构)将发育成完整转基因羊个体。
【答案】(1) BamH Ⅰ、HindⅢ DNA连接 磷酸二酯键
(2) 基因Leu、基因GFP 不含有亮氨酸 非目的基因片段
(3) 不需要 内细胞团
【分析】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其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详解】(1)过程②为对目的基因进行切割,结合切割出的黏性末端GATC、AGCT可知,需要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BamHⅠ、HindⅢ;B与切割后的质粒S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构建重组质粒T。
(2)基因GFP控制合成绿色荧光蛋白、Leu通过控制相关酶的合成而控制亮氨酸的合成,两者都为标记基因,有助于重组质粒的筛选。为达到筛选目的,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中特殊之处是不含有亮氨酸,这样能生长的菌株即为含有普通质粒和重组质粒的菌株,重组质粒GFP基因被破坏,即能在缺乏亮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又不能表现为绿色的即为含重组质粒的菌株。以目的基因片段为模板的组别作为阳性对照组,若实验组导入成功,则也会出现与阳性对照组一样的条带,以非目的基因片段为模板的组别作为阴性对照组,表明电泳的准确性。
(3)胚胎成纤维细胞抑制分化,过程⑧为早期胚胎培养,需要分化,不需要添加胚胎成纤维细胞;早期胚胎的囊胚期的内细胞团细胞将发育成完整转基因羊个体。
紫花苜蓿
不同品种
AAO活性/(mg·g—1min—1FW)
CK
T1
T2
T3
WL232
0.07
0.11
0.13
0.19
甘农3号
0.03
0.06
0.11
0.09
青大1号
0.08
0.11
0.15
0.31
中兰2号
0.07
0.07
0.12
0.10
组别
减压神经
迷走神经
血压
甲组
+
+
下降
乙组
—
+
下降
丙组
+
—
不变
钾肥用量/
(kg·hm—2)
叶绿体
叶绿素含量/(mg·g—1)
气孔导度/
(ml·m—2·s—1)
胞间CO2浓度/(μml·ml—1)
净光合速率/
(μml·m—2·s—1)
与细胞壁的距离(μm)
类囊体
0
0.64
严重受损
1.51
0.181
326
11.1
120
0.41
结构完整
1.97
0.243
260
20.3
杂交组合
F1胚乳颜色
一
紫色RR(♀)×黄色rr(♂)
紫色
二
紫色RR(♂)×黄色rr(♀)
杂色
杂交组合
部分F1胚乳
基因型
颜色
三
野生型rr(♀)×甲Rr(♂)
Rrr
杂色
RRrr
杂色
四
野生型rr(♂)×甲Rr(♀)
RRr
紫色
限制酶
BamHI
BglII
HindIII
XbaI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G'GATCC
A'GATCT
A'AGCTT
T'CTAG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解析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安徽专用),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7,10,9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模拟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广东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8解析版docx、黄金卷08考试版docx、黄金卷08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广东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8解析版pdf、黄金卷08考试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