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上课课件
初中人教部编版乡愁余光中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乡愁余光中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讲解,写作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研读诗歌,体会写作手法,归纳小结,强化训练,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诗人余光中说过:“烧我成灰,我的唐魂汉魄仍然萦绕那片厚土。”在他离开大陆20余年的1971年,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中,他在厦门街的旧居里情之所至,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乡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这首《乡愁》。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 少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 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期阻隔。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972年1月21日
乡愁 余光中
说说你读这首诗的心理感受,你认为这首诗应该用什么语调、语速来读呢?
悲伤,凄凉,无奈,惆怅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层层递进。
注意:
1.读出节奏;2.读出重音;
3.读出感情。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母子深情 夫妻恩爱 生死别离 家国之思
2.通过朗读,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思乡,对祖国的思念
1.从哪几个词语看出来“乡愁”一直萦绕在心头?小时侯;长大后;后来; 现在2、在这四个人生阶段中,诗人分别因什么而愁?小时候—— 求学在外思念母亲长大后—— 新婚离别思念娇妻后 来 —— 生死隔绝哀思难抑现 在 —— 国土分裂忧思绵绵前三节是家愁 ,最后一节是国愁
3、在这四个人生阶段中,诗人是借用哪些具体事物来解思乡之愁的? 一枚小小的邮票——写信可寄乡思 一张窄窄的船票——乘船可解相思 一方矮矮的坟墓——生死隔绝哀思谁诉 一湾浅浅的海峡——海水无尽忧思无尽
2.为什么用这些事物寄托乡愁?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诗人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让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3.诗人将乡愁形象地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能否互换?不能。作者以时间为顺序,追忆个人的经历。前三节总体上抒发的是个人的“乡愁”,而第四节则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是海外游子共同的“乡愁”,前三节是第四节的铺垫。
5.诗歌的第四节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如果去掉第四节,只是一首普通的思乡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乡愁的诗意升华为民愁和国愁了。
4.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三节是不是有些重复了?不重复,是递进关系的两节。第一节是生离,第三节是死别。
都说《乡愁》这首诗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的特点,说说体现在哪里。1、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自由诗的特点。2、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与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形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奠定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诗人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自己无尽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自己以及台湾人民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分别改成“大大的”“宽宽的”“高高的”“深深的”不是更能表现乡愁的浓重吗?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运用叠词,反衬乡愁之浓郁,增强诗歌表现力。邮票的"小"、船票的“窄”、坟墓的“矮”、海峡的“浅”,跟母子分别、夫妻分离、生死相隔、同胞相去的凝重的愁思恰好形成了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更突显出“愁”之深之重。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 乡愁(余光中)说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学习目标,深情地朗读,细腻地感受,诗意地仿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乡愁余光中备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稍缓慢,低沉抑郁,低回惆怅,自由朗读,朗诵欣赏,长大后,后来啊,两地相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 乡愁(余光中)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整体感知,作者作品,乡愁邮票海峡,读准诗的节奏和重音,配乐朗读,分组比赛朗读,局部探究,总结拓展,《乡愁》有声朗读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