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物理试卷(无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23600/0-17175224763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物理试卷(无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23600/0-17175224763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物理试卷(无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23600/0-17175224763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展开命题人: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 宋长恩 校对人: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 张舒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个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个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据悉我国第四代反应堆——钍基熔盐堆能源系统(TMSR)研究已获重要突破,该反应堆以钍为核燃料,钍俘获一个中子后经过若干次β衰变转化成铀,铀的一种典型裂变产物是钡和氪,同时释放巨大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钍核有90个中子,142个质子
B.为减小核反应速度,需要在核燃料之间插一些镉棒,用来吸收掉一部分中子
C.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D.在铀核裂变成钡和氪的核反应中,核子的比结合能减小
2.如图所示是封闭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图中ab的延长线经过原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从状态a到b的过程,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
B.气体从状态b到c的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
C.气体从状态c到d的过程,气体的内能增加
D.气体从状态d到d的过程,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小
3.如图所示,分别用波长为,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对应的遏止电压之比为3∶1,普朗克常量用h表示,则( )
A.光电管的极限波长是
B.用频率为的光照射该光电管时,有光电子逸出
C.光电管阴极K的逸出功为
D.用波长为的光照射,加正向电压时,饱和光电流一定变大
4.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0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甲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的能级状态,用其中辐射出的光子照射钾金属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跃迁时.只能辐射5种频率的光子
B.从到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金属钾时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负电
C.用能量为10.2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D.当大量氢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氢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增加
5.液体的浸润和不浸润现象取决于液体分子和与之接触的固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互接触的区域称之为“附着层”。液体的表面与空气接触的薄层叫作“表面层”,关于液体表面张力和浸润现象的微观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比较密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B.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C.图甲是浸润现象,浸润原因是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更加稀疏,附着层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D.图乙是不浸润现象,附着层里的分子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吸引力较弱,附着层里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在附着层里出现液体分子相互吸引的力,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形成不浸润现象
6.两木块A、B质量分别为m、M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用外力将木块A压下一段距离静止,释放A后在其运动过程中,木块B刚好始终不离开地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的最大加速度是gB.在运动过程中木块A的机械能守恒
C.轻弹簧对木块B的最大压力是D.A做简谐运动的振幅是
7.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谱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A、B、C三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为、、,时质点A恰好第二次到达波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传播的速度大小为5mB.时质点B处在波峰位置
C.质点C在时沿y轴负方向运动D.质点B的振动表达式为
8.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衰变放射出某种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1和2的径迹照片,已知两个相圆半径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径迹1是衰变后新核的径迹
B.原子核发生的是α衰变,1年2的径迹均是顺时针方向
C.若衰变方程是,则
D.若衰变方程是,则衰变后新植和射出粒子的动能之比为
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时刻和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处的质点在0~1s内运动动路程为2.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波源振动周期为1.1s
C.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7m/sD.时,处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10.如图所示为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规律,当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设,则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变到的过程中( )
A.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B.分子力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再减小
C.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卷Ⅱ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4分
11.(6分)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双缝干涉装置测量光的波长
(1)实验中,单缝的作用是______,双缝的作用是______。
(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丙中手轮上示数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为______mm。
(3)已知双缝间距d为,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600m,由此求得所测光波长为______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8分)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B.摆线的长度应适当长些
C.测量周期时,测摆球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算出周期
D.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______(用L、n、t表示)。
(3)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由于器材所限,无法测量小球的直径,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20cm的刻度尺,因此他对实验进行了如下调整,如图乙所示,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时,测得相应单摆的财期为、。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______(用、、、表示)。
13.(10分)如图所示,总容积为、内壁光滑汽缸竖直放置,面积为S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汽缸上端封闭且留有抽气孔。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活塞下方气体的体积为,温度为。将活塞上方抽成真空并密封,整个抽气过程中缸内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在后将密封的气体缓慢加热,活塞质量满足关系式。活塞体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刚抽完气后下方气体的体积;
(2)气体缓慢加热到温度时的压强。
14.(12分)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和处,波源的振幅均为4cm,传播速度相同。如图所示为时刻两列波的图像,此刻平衡位置在和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且时刻,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峰处,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处。求:
(1)简谐波的传播速度v;
(2)质点M第一次到达波峰所需要的时间;
(3)从到内,质点M运动的路程。
15.(18分)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底面是边为2l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在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文件包含高一物理答案pdf、高一物理滨城联盟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8页。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文件包含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pdf、高二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