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答题模板)-2024年中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24073/0-17175291468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1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答题模板)-2024年中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24073/0-17175291469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1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答题模板)-2024年中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24073/0-17175291469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1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答题模板)-2024年中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答题模板)-2024年中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资源调配工程所经过的地区,6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节导航
模板0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模板0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意义)
模板0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模板0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意义)
『典型问答』
常见资源调配分析
1.简述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对沿线中亚各国与中国的有利影响
对中亚各国有利影响:(1)利于资源外运,增加财政收入(2)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中国的有利影响: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
2.“西气东输工程是一项“双赢”战略,试陈述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好处有哪些?
西部: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东部:①缓解能源短缺;
②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1.(2023·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协调发展高质量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大。该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和制种基地。读中国西部区域略图,回答问题。
流经横断山区的金沙江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水电基地。
国家积极推进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实现共赢。
(4)试从能源供给与环境保护的角度,简要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 。
思路详解
(1)分析资源调配的影响和原因
答题公式:资源地利用丰富资源发展经济,调入地缓解资源短缺。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题
【答案】(4)提供能源保障,缓解能源紧缺:(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相同考点变情境➽考查中俄天然气管道铺设的意义
1.(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勒拿河是俄罗斯东部的河运交通命脉,下游属于一级航道,可以通航3000吨位的船舶,航期为120~160天。位于勒拿河三角洲的季克西港既是河港又是海港。图左示意该国东中部地区的矿产、河流、铁路、城市、工业区分布,图右是勒拿河沿岸雅库茨克市的气温、降水资料。
(2)俄罗斯依托雅库茨克天然气开采中心,向中国出口天然气。有人向该国建议,加大东部地区通往中国的输气管道建设。你认为是否合理,请给出两个理由。
【答案】(2)合理。该国天然气自给有余;出口能获得经济效益;该地区距离中国市场近;中国人口多,经济处于上升期,天然气市场需求潜力大等。
不合理。沿途冻土广布,管道建设的困难多、投资大;国际市场不稳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等。
【详解】(2)本题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若回答合理,理由为:俄罗斯与中国是陆上邻国,俄罗斯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远大于本国的需求量,所以有富余的天然气用于出口;出口天然气到中国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迅速,天然气需求量大,而且管道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强,受天气的影响小。若回答不合理,理由是:俄罗斯亚洲部分纬度高,气候严寒,冻土广布,建设管道投资大,会遇到很多困难,建设成本高;而且国际天然气价格不稳定;建设天然气管道会破坏沿途的生态环境等。
1.(2023·江苏徐州·中考真题)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气称为绿氢。2023年4月,我国首个绿氢长距离输送项目—“西氢东送”工程正式启动。图为“西氢东送”工程线路构想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西氢东送”工程西起 (省级行政区简称),东至北京市。
(2)“西氢东送”工程采用的运输方式为 ,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
(3)乌兰察布市利用太阳能和 两种可再生能源制氢。请任选一种该地区用于制氢的可再生能源,分析其丰富的原因 。
(4)简述“西氢东送”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的积极影响 。
【答案】(1)内蒙古
(2) 管道运输 运输量大,损耗小,无污染
(3) 风能 海拔高、晴天多,太阳能丰富。或据冬季风源地近,风能丰富。
(4)缓解京津冀地区常规能源紧缺的状况,降低环境污染
【详解】(1)读图可知,“西氢东送”工程西起乌兰察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行政中心呼和浩特,东至北京市。
(2)“西氢东送”送的为气体,具有流动性,最适合的运输方式为管道运输,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是运输量大,安全可靠,无污染,成本低,损耗少等优点
(3)乌兰察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海拔高晴天多,接近冬季风发源地,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两种可再生能源制氢。内蒙古自治区海拔高、距海远、晴天多,太阳能丰富;接近冬季风发源地,风能丰富。
(4)“西氢东送”工程通气后可以缓解京津冀地区常规能源紧缺的状况,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可以优化两地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内蒙古自治区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促进西部大开发、大发展,协调区域发展。
2.(2023·内蒙古·中考真题)2022年12月,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白浙工程(白鹤滩至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顺利完成。读“白浙工程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1)白浙工程西起四川省,东至浙江省,途经川、 (填简称)、鄂、皖、浙等省份。
(2)白浙工程途经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大地形区。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原因是 。
(3)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河段,其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4)白浙工程“西电东送”的终点为长江三角洲,这里经济发达,位置优越。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位置的优越性。 。
(5)请说出白浙工程的竣工投产对东部发展的积极影响。 。
【答案】(1)渝
(2)四川盆地北部的高大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寒潮有阻挡或减弱作用;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则没有高大山脉,冬季风和寒潮能长驱南下
(3)水量大,落差大
(4)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5)能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
【详解】(1)白浙工程西起四川省,东至浙江省,途经四川(简称川)、重庆(简称渝)、湖北(简称鄂)、安徽(简称皖)、浙江(简称浙)等省份。
(2)白浙工程途经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大地形区。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原因是四川盆地北部的高大山脉秦岭和大巴山,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寒潮有阻挡或减弱作用;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则没有高大山脉,冬季风和寒潮能长驱南下,因此,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3)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宜昌以西,属于长江上游;该水电站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横断山脉,水量大、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4)白浙工程“西电东送”的终点为长江三角洲,这里经济发达,位置优越;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位置的优越性: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5)白浙工程的竣工投产对对东西部发展的积极影响:将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质量。
3.(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引汉济渭”为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缓解渭河流域用水紧张的问题。工程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以避开生态敏感区。读该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该工程水源地的两个水库名称 、 。
(2)该工程经过 山脉,该山脉以北位于我国的 (干湿地区)。
(4)请解释该工程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原因。
(5)请你针对“引汉济渭”工程对渭河流域地区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黄金峡水库 三河口水库
(2) 秦岭 半湿润区
(4)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隧道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
(5)有利于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
【详解】(1)读图可得,“引汉济渭” 工程水源地的两个水库是:黄金峡水库、三河口水库。
(2)“引汉济渭” 工程经过秦岭山脉,该山脉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区,以南是湿润区。
(3)受水区P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具有特色的风土人情有:信天游、腰鼓、白羊肚头巾等。
(4)“引汉济渭” 工程穿越秦岭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其理由是: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隧道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5)“引汉济渭” 工程有利于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有利于回补地下水、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
4.(2023·广东·中考真题)【区域合作主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5月18—19日,在西安市举行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推动了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大格局的构建。中亚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处在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近年来,中国一中亚油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增长了数倍,既增加了我国油气进口的来源,也为中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较大的GDP增长贡献率。
棉花是喜温、喜光、耐旱的作物。中亚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产区,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棉田广布。图(a)为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气候资料图,(b)为中亚位置图。
(4)中亚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对双方意义重大,选择其中一方说出积极影响。
【答案】(4)对于中亚来说,有利于促进中亚的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的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等。对于我国来说,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等。
【详解】(4)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亚来说,有利于促进中亚的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的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等。对于我国来说,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等。
5.(2024·四川泸州·一模)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汉江从武汉注入长江,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口,下表为南水进京后的北京水资源变化数据。
(3)根据表格,概括南水北调对北京水资源的改善性表现。
【答案】(3)增加了人均水资源,改善了水质,地下水位回复(上升)。
【详解】(3)依据表中资料,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市水资源的影响:人均水资源量提高;自来水硬度减小;平原区地下水水位上升。
6.(21-22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读“南水北调等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4)请你说说这一工程的意义 。
【答案】(4)缓解了北方地区的干旱缺水现象、水资源恶化问题。
【详解】(4)结合和所学知识可知,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地区的干旱缺水现象、水资源恶化问题,对北方的工农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7.(2024·河北·模拟预测)读秘鲁位置图和马卡、利马的气候资料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水西调】
秘鲁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为此,该国实施了从马卡到首都利马的“东水西调”工程。工程大多建在3500~4200米的山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
(4)利马为秘鲁首都,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简要说明秘鲁建设“东水西调”的必要性。
【答案】(4)秘鲁西部人口较多,工农业发达,但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中东部地区高山冰雪融水量大,降水较多,故修建“东水西调”工程来满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即可)
【详解】(4)观察气候资料图可知,利马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水资源匮乏,人口 较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东水西调有利于缓解利马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马卡位于亚马 孙河流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且人口稀少,用水量需求不如西部大,因此修建“东水西调”工程来满足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怎么考
(考查方向)
怎么问
(常见考查角度)
怎么做
(技巧解读)
非选择题里根据地形图、资源分配图、政区图,分析资源调入和调出地区的资源配置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
1. 资源调配工程的原因。
2. 资源调配工程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
3.资源调配工程所经过的地区。
……
(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描述方向
答题要素
答题术语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储量
资源调出区丰富
资源调入区资源储量小难以满足资源消费需求
资源生产量
资源调出区巨大
资源调入区资源产量难以满足资源消费需求
资源消费量
资源调出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资源消费量远小于资源生产量,能够满足输出
资源调入区经济发达,资源消耗量大,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描述方向
答题要素
答题术语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意义)
经济发展
资源调出区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资源调入区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改善
资源调出区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调入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发展
资源调出区增加就业,带动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资源调入区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生产条件
资源调出区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资源调入区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年份
2014年
2019年
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
100
150
自来水硬度(毫克/升)
380
130
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米)
25.66
22.7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答题模板10 经济区建设评价类-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共7页。
这是一份答题模板9 旅游发展评价类-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共8页。
这是一份答题模板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征类-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共11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